考察俄罗斯德国公用事业等价格情况的报告与思考

2009-04-01 04:32刘依目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2期
关键词:公用事业

刘依目

摘要:市政公用事业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市政公用事业的情况直接影响着消费者的福利水平,并决定着公用事业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国外的市政公用事业的监管已经有了几百年的历史,取得了许多成熟的经验。文章考察了俄罗斯、德国等国家市政公用事业的情况,以期为我国市政公用事业的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公用事业;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国家调整

中图分类号:D5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3-0118-05

一、考察学习的基本情况

应俄罗斯彼得堡亚太地区国家合作中心的邀请,首先,拜会了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反垄断局局长克罗米申科先生,并与反垄断局的有关领导、业务主管等人员进行交流座谈,对圣·彼得堡反垄断局管理的体制和法律依据,对价格政策和公用事业价格作了全面了解。其次,对圣·彼得堡执行外国人消费、收费等方面价格交换了看法,并了解制定具体价格政策等问题。最后,应德国汉堡商会的邀请,参观汉堡卡尔施达特商场,了解综合商场物价管理等方面的情况;考察了解德国柏林、汉堡等地的市场运作状况。

二、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

战后西部德国实行什么样的经济模式,存在着两大派意见。在决定实行市场经济的同时,考虑和照顾到社会的实际情况,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即政府+社会+市场的经济模式(三加模式),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含义在于:在政府政策的指导和管理下,在法律和法规约束和规范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实行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供求关系,来决定自由竞争和竞争关系,经济的发展方向、规模和程度也就根基于自由竞争和竞争关系。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一)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征

1.自由竞争。在价值规律基础上的供求关系决定的自由竞争和竞争关系,这是市场经济的核心,竞争涵盖所有领域,包括价格、工资、经营规模、经营商品和方式等,最终竞争结果决定了价格。企业将依据竞争的状况来决定产品价格和经营方向、经营方针。要实现自由竞争的前提是企业的自主管理、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这“三自”与企业的所有制状况没有直接的联系。

2.市场机制。一是提供一个自由实现交易的场所。包括商店、商场、购物中心、超市等,包括金融、金融衍生物的场所,也包括劳务领域的交易。这些交易是自由的,随买卖双方的意愿进行的。二是对卖买双方有一把公正尺子。这把尺子就是市场,对卖出产品质量、标准、包装、价格等方面的认可,对买家实际消费能力的认可,就是由市场说了算。三是德国经济状况的反映。是好是坏,是繁荣还是萧条,市场是唯一的试金石。四是生产和再生产实现的必要环节。生产和再生产实现的环节:投入—生产—运输(储存)—销售—再投入。离开市场销售这个环节,是不可能实现的。五是国家干预的主体。德国政府依据市场需要,采取促进经济发展的措施,对某些部门和行业的资助等手段。

3.社会福利。西部德国建立比较完善的社会福利制度,主要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等一系列较为严密的社会福利和保障体系。

4.国家调控。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特色是强调国家的作用。(1)制定法律、法规、政策。德国是法制国家,社会的每个部分都由法律加以规范,法律是国家机器正常运转的润滑剂,这是考察团感受最深的。(2)政府部门法律、法规、政策。新组建的联邦经济和劳工部,从经济管理和计划司到主管能源、就业政策等部门共有12个厅局单位,说明制定政策的严谨性。(3)国家调控市场主要手段。主要有行政手段、信贷政策、税收政策、直接补贴等。其中“直补”政策比较有特色,这是在考察国中仍保留的一项传统政策。

5.竞争秩序。国家是市场竞争秩序的维护者:(1)鼓励正当竞争,禁止非正当竞争,防止企业的垄断及垄断行为;(2)防止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社会经济和生活的发展;(3)劳资双方出现矛盾或争议时,由政府有关部门(地方法院或仲裁委员会)给以解决;(4)根据国家的有关法律和规定,企业必须向社会公布或公开自己的经营行为和全部活动。

6.依法征税。国家是实现社会福利制度的保证者:(1)通过相应的法律征税;(2)税收转化社会资金。如福利救济金、失业救济金、退休补助金、其他国家资助等。

(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主要利弊

1.有效经济制度。(1)通过竞争发展生产力。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和活力,这是德国社会市场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竞争推动德国社会进步,可以优胜劣汰,降低生产成本,可以提高经营水平。(2)国家调节来规范经济发展。推行社会市场经济模式的同时强调国家管理的作用,确保竞争有序进行,称之为规范的竞争。(3)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同时强调社会保障体系的作用。它是以国家的强制作用和方式实行社会分配的再分配。在社会公益活动中,对弱势群体的资助活动,特别注意有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教育等活动。(4)法制社会的重要环节。在德国社会中法律是神圣的,法规是不可侵犯的。社会基本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竞争面前人人平等。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基本上保证劳动致富,合法致富,利润的获取是在社会承认的范围内。同时,他们也常严厉打击非法所得,彻底的法制社会基本上是公平的。在德国流行的观念,只要勤奋就有工作,只要有工作生活基本上是富裕的,而只要有过工作记录的人,最低生活是有保障的。

2.不宜解决问题。(1)贫富不均仍然是德国社会存在的主要问题。德国可以容忍和认可先富起来的观点,而绝对不能容忍和反对共同富裕的看法(提示:这是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的最根本区别之一)。他们可以搞法制社会,搞社会保障体系,搞各种救济制度,并认为分配、收入和生活差距是天经地义的,这就使贫富不均现象更加根深蒂固,而且差距在拉大。(2)政府的作用受限制。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基本上是建立在私有制基础之上的。私有制企业占绝大部分,包括多数的跨国公司。三大商业银行也是私人银行,这就削弱了政府的作用,其结果是政府的立场往往是站在大企业、大银行的利益上。(3)严重失业问题。失业问题的根源在于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造成劳动力市场上供大于求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增长缓慢,难以容纳劳动力的净增加。市场竞争是残酷的,竞争的结果是企业将压缩生产成本多数转嫁给工人,裁员是德国企业最经常采用的手段之一。又由于社会过分依赖法制,反而会造成法制的漏洞,因为法律不可能无所不包,当法制考虑不周到的地方或条款不明确,这就给不登记、不纳税的经济实体(称之为地下经济)有了发展投机的机会。(4)经济发展缓慢。目前德国经济发展缓慢,主要原因是内需不振,这是考察团目诸到的不争的事实。内需不振又与某些领域竞争的不完全、不彻底和严重失业有直接相联。德国失业率是英国目前失业率一倍以上,这就是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模式发展至今,弊端逐渐明显,它的优势在逐步地减弱,这是值得深思的社会问题。

三、德国市场的特点

德国是一个商品的大世界,也是世界商品的橱窗。市场发达,商品丰富,商店林立,商品流转的渠道畅通无阻。

(一)欧洲最大的商品市场

考察团前往汉堡卡尔施达特商场(Karstadt)与库埃尔(Quelle)集团所有的一家百分之百的康采恩公司。在德国有189家卡尔施达特大型商场和31家名为(Karstadt Sport)的卡尔施达特运动产品商场,所以卡尔施达特是欧洲较大的商场集团。因此,它在德国的商场数量份额中卡尔施达特占38%,公司拥有约6万员工,2003年的营业额高达63亿欧元。据统计,每天约有250万顾客光临卡尔施达特的各地分店。卡尔施达特商标是著名的德国商标。据官方调查,它在德国消费者的熟悉程度达92%。

1.欧洲最大商品进口市场。德国是欧洲最大的商品市场。也可以这样说,建立在欧洲最大经济实体和最大私人消费基础上的德国市场是欧洲最大的商品市场。如德国蔬菜产量347.9万吨,进口548万吨,是自产量的1.575倍,出口仅80.2万吨。德国是世界第二,欧洲第一的商品进口市场。据统计,欧盟的总进口额中,德国占近33%。2000~2004年,德国的人均进口额约6526欧元,这在西方大国中也是最多的。大量进口是建立在高收入、高消费和比较自由的进口政策基础上的。

2.欧盟大市场的一部分。随着2002年统一币制后,统一的欧盟大市场的建设基本完成。这样,进口管理趋同,进口商品在欧盟内部可自由流动,带来的是市场竞争空前激烈。

(二)德国的市场工业制成品进口呈上升趋势

1.进口替代战略。德国是工业品、特别是技术集约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但随着这几年德国生产成本上升,消费水平提高,竞争加剧,进口需求增加和进口替代战略的采取,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发展趋势,使德国的进口商品结构向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制成品方向发展。据统计,近十年间,德国从第三国进口的工矿产品平均增长37.1%,而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制成品进口增长则为51%。

2.轻纺产品进口国。德国轻纺产品逐年衰退,竞争的优势已不复存在了。反而,一些轻纺产品的进口正大幅度地增加,也正因为进口增幅大,一些加工程度较高的工业品的出口顺差逐步缩小或减少,已明显地由顺差转为逆差。如:德国的服装进出口1989年还有顺差61.23亿马克,到十多年后的今天,则有逆差202.51亿马克,逆差达3.31倍。在德国的各大商场里,中国人对纺织品、服装等商品已经不感兴趣了,这就是中国纺织品已被欧盟市场的广大消费者认可。

3.中纺品积压欧盟。今年以来,中国大量纺织品积压欧盟25国港口。中方对纺织品在欧盟出现压港问题,不符合欧盟贸易商和消费者利益,商务部就此问题同欧盟贸易救济司官员进行技术性谈判。2005年6月份,对欧出口达到21亿美元,同比增长85%,扭转了今年四五月因美、欧相继对中国出口设限,导致中纺品增幅下降。比如,丹麦等国家反对对中国纺织品实行配额限制,要求督促欧盟官员寻找处理问题的办法。

(三)德国的市场中、高档商品呈上升趋势

建立在经济和技术发达、高收入和高消费基础上的德国市场对进口商品的质量要求比较严格。商品要求:(1)符合卫生和检疫标准;(2)原材料要求质量上乘;(3)品质稳定;(4)生产资料、原材料要求达到一定的技术参数;(5)花名品种齐全;(6)更新换代要快,不能老脸孔等。

在考察市场中,德国消费者习惯把质量放在价格前面,即优先考虑商品商标与质量,其次才是价格。德国人重视名牌产品,著名商标受到消费者追捧。我们考察的大商场中,他们就十分重视消费者进行的品牌市场调查和评比,著名商标与名牌是商店的一种特殊的身价。德国居民的消费开支中对食品和一般消费品开支比重逐年下降,而对中、高档消费品的消费开支呈增长趋势。

(四)德国的市场物流畅通

1.间接进口。德国进口渠道多,物流十分畅通。(1)进口商。进口商兼批发商,其成交量大,在进口商中是主要的角色;综合性进口商。经营商品繁杂,有大商品、小商品,有消费资料,有机器、化工品,有时也代客买货,买卖规模较大,业务联系较广;专业进口商。经营商品专业化,如:蜂蜜、抽纱、手工艺品等。对市场和商品了解较详细,往往有花色品种齐全等方面的特点。(2)中间商。一般具有熟悉市场和活动能力强的特点,德国很多零售集团、工厂委托中间商进货。多数由用户开证,自己从中收取佣金,一般工作时间长,方式灵活,带样品到各处推销。(3)联合会。系中、小零售商自愿联合,集中进行采购的组织。订货数量积少成多,可取得优惠价格和折扣,节省费用,增加竞争能力。采购联合会每年举办4~6次内部看货订货会,或者进口商品看样选购,零售商当场也可以根据样品,向联合会登记订货。在德国,间接进口是进口重要形式,仅占进口额50%以上。

2.直接进口。主要是百货公司,有自己的采购中心,他们根据市场需求和变化,直接组织进口,在世界各主要市场进行采购,公司内部每年两次样品展览,各分公司和分店来人选货。百货公司又同欧洲其他大百货公司建立联合采购、代销,相互沟通市场信息等关系。了解德国商品市场结构、物流情况,有利于分析商品价格的构成情况。

(五)德国农产品市场概况

考察团在德国公务活动的主要内容是参观商场,了解物价管理情况。如果不了解德国商品物流情况,则不了解物价管理程序和商品价格构成。德国商场、超市的农产品加工商品占有相当的比重,农副产品加工精制,与我国超市农副产品有明显反差。限于篇幅只作些扼要的归纳。

1.粮食市场。德国粮食的种植面积700万~710万公顷,占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的59%~60%。其中小麦占粮食总产量的47%~50%,黑麦占9%~10%,大麦占26%左右,燕麦占3%~4%,其余为黑小麦、玉米等。德国粮食自给率124%,近年来有上升趋势。人均粮食消耗为76~80公斤。德国不从中国进口小麦、大麦、玉米等。主要供应国为法国、英国、荷兰、西班牙、丹麦等,但进口的数量有限。2001年开始,德国从中国进口大米,但数量有限。

2.蔬菜市场。德国蔬菜种植面积和产量总体呈逐步增加的趋势,4年来室外蔬菜种植面积增加8%,室内面积蔬菜种植面积增加9%。全年蔬菜产量超过300万吨,创新高。(1)蔬菜加工。德国蔬菜加工业发达,其中酸菜罐头等大类产品占蔬菜加工产品近50%。冷冻蔬菜生产量是蔬菜加工的另一大领域,产品占蔬菜加工量的20%,产值的30%。同时,冷冻蔬菜同样大多采用进口原料或半成品,生产受季节影响较小,价格和产量呈稳定状态。(2)市场容量。德国蔬菜自给率(注:有效生产与消费之比)比较低,约占消费量的40%,虽然自给率总趋势是上升的,开拓德国蔬菜加工业前景看好。(3)蔬菜进口。德国是蔬菜进口大国。年均进口550万吨左右,其中300万吨为新鲜蔬菜。主要供应国是法国、比利时、西班牙、荷兰、意大利等,主要品种是西红柿、黄瓜等,仅西红柿进口占蔬菜进口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新鲜蔬菜进口呈上升。中国对德国出口的蔬菜很少,出口量在3万~4万吨,价值1.3亿~1.5亿马克,约占德国蔬菜进口额中2%左右,品种主要是大蒜。但对中国大蒜质量消费者已认可,出口量正逐年上升。

3.水果市场。德国苹国、草莓等在内的鲜水果年产量500万~550万吨。进口水果逐年有所上升,消费者对热带水果比较感兴趣。(1)水果罐头。主要依靠进口,年消费55万~65万吨,其中自产量约占25%。(2)干果、果脯。干果供应绝大部分依靠进口。与干果相同,果脯消费同样依赖进口,这二者消费基本平稳。(3)主要供应国、地区。从大类地区看,从欧盟成员国进口量占59%~61%。从欧洲其他国家进口量占3.7%~4%。从其余国家进口占进口量约占34%。从国别、地区看,德国水果主要供应国家依次为西班牙、意大利、法国、荷兰、哥斯达黎加、巴拿马等。(4)水果汁。德国是欧洲最大的果汁市场,人均年果汁消费量居世界第一。据德国果汁工业协会统计资料,年均消费额33亿~35亿欧元。德国人最爱喝苹果汁,人均消费量12升,其次为橙汁,人均消费量9.8升。所以,考察团在参观各大商场时,水果汁饮料类、保健饮料、维生素ACE饮料的商品极为丰富,就是这个原因。

四、俄罗斯市场的特点

俄是世界资源大国,能源、矿产及其他资源市场向来活跃,是世界各国争夺的焦点。俄铝、铜、镍等矿产资源基本上由俄本国的大财团或跨国大公司所掌控,围绕俄自然资源的竞争异常激烈。2003年以来,要进入俄的自然资源竞争,没有具备相当的实力与雄厚的财团、大企,几乎已不大可能了。

俄罗斯是一个具有巨大容量和发展潜力的市场。(1)消费群体。由1.44亿人口组成庞大消费群。(2)消费潜力不可低估。这个大市场的背景:A.普京政局趋稳;B.经济逐步回升;C.相关的生产领域的复苏;D.居民收入逐步增加,消费水平呈上升水平,推动了市场的需求。2000年以来,俄全年批发贸易额为1.72万~2.2万亿卢布,增长幅度大致在10%~16%之间;社会零售贸易额为2.3万~3.1万亿卢布,同比增长大致为7%~8%。

俄罗斯市场的短处。考察团在俄期间目睹苏联市场伤痕依然清晰,长期重视重工业轻视农业,急重工缓轻工倾向的影响,造成轻工业品加工生产水平依然低下,甚至造成产品断档,轻纺等产品依赖国外进口,而且需求量加大。为争夺俄庞大的消费市场,遍及各国的企业都在努力地进行渗透,蚕食市场的份额,竞争十分激烈。中国企业当然也不会放弃任何的竞争机会。限于篇幅,仅将考察中调研公用、服务行业等市场概况、管理模式作些汇报。

(一)药品市场

1.药品生产。近十年来,俄罗斯的医药工业和俄其他工业部门一样,生产逐渐萎缩,国产药品自给率越来越低。例如:(1)合成药原料。曾是苏联的优势,那怕到90年代初自给率仍为85%,到90年代末却降到6%~8%。(2)抗生素类药原料。同样在90年代初由80%~90%自给率降到九十年代末不足30%。即使在原料药大量进口的情况下,俄成品药自给率仍未达到50%。近几年,成品药自给率元气大伤,恢复不到40%。(3)重要原因。经济滑坡,药品匮乏,居民收入和生活水平下降所致,难以顾及对医药商品的需求。为了维持居民对医药品的最低需求,俄罗斯每年不得不进口大量的药品。如:1998年8月,俄罗斯发生的金融危机对其药品进口影响很大,比危机前的1997年急剧减少3.7亿美元,减幅25%~28%,1999年又递减4.6亿美元,两年连续减幅近过半。(4)金融危机后的情况。俄国内生产企业的复苏以及合资医药生产企业的投产,使俄罗斯国产药的比重有所上升。近年俄成品药国内生产自给率已上升到了43%~44%。但不少品牌药品俄罗斯国内不能生产,既使能生产,不能满足其最低需求。

2.进口情况。俄罗斯药品主要从西方各国、东欧以及印度进口,中国药品所占份额很小。90年代末,中国药品对俄出口仅占千分之一不到,近年才有所上升。(1)卢布贬值。遏制了外国药品的进口,使其国内医药生产企业获得了发展的机会。俄国内医药工业生产的复苏,俄原料药进口迅速增加,国产药产量在今后几年还将会有所增加。各国在俄罗斯注册的原料药已达600多个品种,其中我国58个,占9.67%。(2)统计区别。中国对俄出口药品总量和总值比俄海关统计数据要大得多。主要区别:中国的中外合资药品生产企业生产的药品,外方进行国际市场营销时,用外国公司的品牌进行注册。这样,以外国公司的名义对俄出口在华合资企业生产的药品,在统计口径上的不一致;同时,俄罗斯药品注册费时费力,费用又很高,不少公司进口药品不按药品注册、通关,而作为保健品食品进口,俄海关未按药品统计,这可能是中国商人的特有风格。另,俄罗斯进口商以多报少,以高值低报等走私和半走私现象严重,又流行包运税等通关方式为特征的个体贸易。所以,近年中国药品进入俄的市场正在打开,只是统计方法不同。

3.天然药品。俄罗斯有不少动、植物药用资源,但很多药用资源未被开发利用。俄药品商店,天然药物(中成药)有中国、越南等国的,数量有限。比较多的是俄罗斯本国产品和马其顿等国产的单味草药。

4.中成药品。俄罗斯有用草药辅助治病的传统的历史。如:俄最近几年比较重视中草药资源的开发利用,一些大学开了中药课程,中药协会工作比较活跃。开始搞“来料加工”生产,甚至是仿冒中国有名的中成药,如华佗再造丸,使这些中药的声誉受影响。随着武术电影在俄风靡,以及针灸和推拿在俄民间的传播,又在现代传媒技术的推动下,对中药渐感兴趣。在俄罗斯人中遇到难以治愈或治疗效果不理想的疑难病症时,有的会向中医中药寻求治疗方法。中国的华佗再造丸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在俄罗斯打响的。我国先后有三九胃泰、三九感冒灵、三九皮炎平、华佗再造丸、大活络丹、云南白药等中成药进入俄罗斯市场,增幅逐步上升。在市场上也看到中国各类减肥茶和清凉油,并在俄各大城市有一定的销路。

5.市场机遇。据统计,俄罗斯有4500家药厂,但大部分不符合GMP标准要求,俄的企业刚刚有所恢复,没有足够的资金改行GMP,国家财力也暂无力助建符合GMP要求的企业。这样,俄罗斯国产药增长势头严重受挫。俄罗斯国产药在价格上仍无法与外国药品价格竞争。因此,我国药品进入俄的市场的空间较大,这是很难得的机遇,尤其是中药,我国所独具的优势是西方国家无法与之竞争的。

(二)电信市场

俄罗斯电信市场的变化、改革是从90年代初开始的,在国家电信企业的基础上进行了私有化改造,采取的方式是将原国有企业股份制。私有化的结果出现了127家股份制公司,其中由俄罗斯电信股份公司垄断了俄国内和国际的长途电话业务,各城市电话公司基本上垄断了市内有线电话业务。在俄罗斯电信服务市场中,新的运营商的业务占整个市场份额的51%。在俄罗斯电信市场发展的过程中形成几个层面:

1.移动通信市场。俄罗斯移动通信行业正处在迅速增长时期,与此同时竞争也日趋激烈。目前俄罗斯市场的拥有量700万~750万部,拥有率为10%~15%,但手机用户的数量每年的增长率为80%~100%,发展的速度是惊人的。莫斯科的用户占俄罗斯移动通讯用户总量的68%,预计再过2~3年,随着移动通讯任务的发展,莫斯科将占整个市场的55%~60%,俄罗斯中、南部地区将占20%左右,成为俄罗斯第二大移动通信市场。2001年俄罗斯移动电话市场的交易额为56亿美元,这两年上升较快。俄罗斯政府对运营商的投资战略和市场战略不予以限制。俄罗斯邮电信息部官员认为,当前俄罗斯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的潜力很大。但要承认俄目前并非发达,这是考察团没有想到的,也出于意外,而且目前俄罗斯移动电话市场价格较高,只能随着市场竞争激烈程度的增加,价格才会随之下降,手机将会被大多数的人所接受,预计到2007~2008年移动通信市场是一个高峰期。

2.市内电话市场。俄国内拥有92家传统电话系统运营商,近几年新的运营商发展很快。全俄在电信服务系统进行有线电话服务的新运营商占15%。但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比例较高,在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超过50%以上。新运营商主要以现代化技术和优质的服务努力吸引有支付能力的客户。传统的有线电话运营商的市场份额占85%。这些运行商中的大部分都进入自然垄断企业的清单,但存在的问题是公司发展规模较小,拥有的电话数量为10万~30万部。只有少数公司的数量超过100万部。莫斯科城市电话网公司拥有的电话数量为390万部,圣·彼得堡电话网公司拥有的电话数量为175万部,莫斯科州的电子通信公司拥有的电话数量为124万部,三个电话公司的电话拥有量占全俄电话拥有量的22%。依据俄联邦《关于自然垄断法》,在电信领域对传统运营商的收费和投资由政府机构俄联邦反垄断政策和支持企业经营部协调和管理。城市电话服务收费的标准实际上低于提供服务所需费用,因为由俄政府对该行业有各种财政补贴。存在问题:城市有线电话公司资本投资回收的期限都在25年以上。

3.长途电话业务。俄罗斯电信股份公司控制了俄长途电话70%的服务市场,其他在这个市场提供服务的运营商无论经营何种业务都必须使用该公司的设施。俄邮电信息部的官员认为,在竞争的条件下,现俄罗斯电话在这一服务领域的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减少。由于市场电话系统有各种财政补贴,而国内和国际长途电话系统没有这种补贴,所以长话收费的标准相当高。考察团在莫斯科手机联系59.6元/每分钟,相当于178.8卢布。长话系统的新运营商俄罗斯电信公司一样,不负担对市内电话系统服务的补贴。因此,俄罗斯电信公司在价格方面遇到对手有效竞争,同时还要保证自己有高额的利润收入。

4.传递、媒体服务。信息传递及多媒体国际互联网服务是俄电信领域里发展最快的层面,促进电话长期用户的扩大和电话基础设施的发展。在俄经常使用国际互联网的约为250万人,且以每年50%的速度增长,预计明、后年增长率还会有所增加。随着网民数量以不断增加,莫斯科也有各种档次网吧。每小时收费20~80卢布不等,夜间12:00~次日9:00收费低廉,9小时10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33.3元)。在该领域运营商的价格政策和投资政策政府不予以干涉。这是因为俄邮电信息部官员认为,政府在电信领域的改革和政策是成功的,保证了电信行业成为高效率、高利润的行业;保证了使其成为俄经济中起重要作用的领域。

俄邮电信息部的官员称,外国公司只要遵守俄的相关法律,俄的电信服务市场是对其完全开放的。但在实际上有许多限制,主要业务由俄罗斯电信和俄的其他一些企业控制,根据规定外国人进入该领域不可注册独立的外资公司,只可建立合资公司,且俄方必须占有51%以上股份。与俄以合资形式进入该领域的主要国家有英国、美国、法国、德国、芬兰、挪威等。也因为进入俄的电信市场外资逐渐增加,俄有关部门已考虑限制的政策。

5.电信法律法规。据俄邮电信息部官员称,俄电信行业与俄其他行业一样对外资没有任何优惠的条件,在电信领域主要遵循十四个联邦法律和十三个标准规定等政府法令。俄罗斯邦认同的国际电信联盟章程和公约,宣布各国通信管理部门有权独立调节其领土范围内的电信行业。这些电信法律、法规制定的极为严格,是值得我们学习的,这方面可查阅或翻译俄的联邦相关资料。

(三)旅游市场

1.市场概况。俄将旅游分为旅游进口和旅游出口,其概念是:旅游进口是指俄罗斯人出国旅游,将相关费用从俄带往旅游国消费;旅游出口是指外国旅游者来俄旅游,并将相关费用在俄消费。俄还将旅游公司分为旅游业务公司和代理公司。据了解,联邦注册的旅游公司不少,但其中约半数停业。

据介绍,独联体以外国家的旅游者到俄旅游的达740万~800万人次。中国在来俄旅游者数量较多的前五个国家中占第四位,约50~60万人次,仅次于法国、立陶宛和波兰。俄去独联体以外国家旅游的旅游者达980万~1000万人次,其中来中国的约100万~150万人次,也占俄罗斯出国旅游人数较多的前五个国家的第四位。

2.管理模式。(1)政策法令。俄政府对发展旅游事业十分重视,通过了一系列的法令法规,其中主要有俄联邦政府决议,通过的题为《俄罗斯联邦旅游事业的发展》的联邦专项纲要等一系列重要文件。(2)政府主管。俄还有很多具体的法规对旅游公司的经营活动进行管理,通过的《俄罗斯联邦旅游活动基础法》等联邦法。该法澄清了在旅游中存在的意见分岐,明确了联邦政权机构在旅游活动中的作用。据了解,俄旅游事业的主管部门原为国家体育旅游委员会,现调整为俄经贸部旅游司。(3)许可制度。为了维护旅游者的权益,俄政府又通过《对国际旅游活动实行许可证管理的条例》,从而开始对旅游公司进行许可证管理,并实施旅游项目标准化、旅游产品质量鉴定的管理制度。(4)限制条件。许可证的有效期为三年,在此期限内旅游公司可从事国际旅游活动。许可证的发放除对公司业务上的相关要求外,还要求:A.公司内至少一名受过旅游专门教育或至少三年从业经验的人员;B.申请人在申领许可证时提交下列文件,申请书公司创立文件副本、申请书审议费交款证明、公司国家注册证明副本、税务登记文件等;C.对有下列行为的,不予发放许可证,申请人文件内容申报不实,不具备从事国际旅游的条件,安全条件不达标等;(5)两种收费制。俄罗斯旅游市场均实行特别价格制度,即对外国人收费为国内的消费者价格的1~2倍不等。

五、俄罗斯市场反垄断机构

联邦圣·彼得堡(列宁格勒)反垄断局工作人员67人。1998年开始,承办出刊市场反垄断杂志(目前是俄版,下一步策划中英版)。该局工作人员多为法律、司法、经济学方面的行家,公务员一般都兼有两个专业以上学问,其中约有15个博士、副博士,大部分都有专业职称,还有3个专门从事法律公务。

反垄断的范围较广。整个金融市场,农贸、超市、公用事业,以及各行各业,也就是说无所不包,只要有行业垄断投诉,立即受理。圣·彼得堡反垄断局管辖范围大致有三个洲。目前,从行业看,电力价格的垄断,比较有代表性。工业方面:冶金行业、汽车行业、造船行业、仪表行业等。侧重点仍为重工业,重工业在列宁格勒非常发达。

有关价格反垄断问题。俄罗斯的价格管理是由联邦国家、洲管理价格部门,或地方执行局(处)来确定的,不是由反垄断局管理的和确定具体的商品价格。当然,反垄断的法律问题还有不少涉及价格方面的。一般由联邦价格管理局调整、决策具体的商品价格。如:莫斯科价格部门管理核电、水电、火电等价格的问题,价格制定水准要与广大消费者之间不产生摩擦和投诉为标准。反垄断局当然会果断介入调查处理消费者投诉。但总的来说,电力价格、核电价格均为国家管理的,电力价格也在酝酿改革,只有核电价格仍为国家掌控;电力价格也可以由厂家和电厂双方谈判决定,双方认为可以接受的,电力价格正推行电力价格区间,如果有侵犯消费者利益,反垄断局坚决查处,公布(注:考察团议论,这一职能执行类似或相当于我国的价格检查部门)。

电信市场价格和体制上述已介绍。电话费用有最高限制,但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三年之前电话费投诉特别多,也是他们管理的。现在作调整,反垄断部门不管此事,感觉轻松多了。圣·彼得堡的电价由洲管理,总的看北方电价高,南方电价低。居民用电部分有消费价格补贴(注:带有福利性质的贴补),他们也认为电价管理有相当难度,各种费用计算也不是简单式,也兼顾企业各项费用开支。但反垄断局明确地表示,反对无次数、无理由的提价,这点意义说反垄断的管理手段是较为广泛的。如经济合同各款中,可以补充反垄断管理的相关条件和申诉的请求,来进一步维护自己的利益。

圣·彼得堡供水价格推行包干使用,40卢布(相当于人民币13.33元)。价格由市政府部门管理。

如果市场上商品价格超出部分如何处置。也就是说放开的商品价格由消费者认可。换句话说,由市场决定。反垄断又是如何确定其界线,有没有数学计算公式或者推断依据呢?商品在买卖双方占有一定的比例,当吞吐量太多,在市场或行业中出现异常,则开始监控,反垄断价格大致在超过定价60%~65%范围就可以认定。这是俄政府和洲法律、法规管理赋予的,并依据反垄断法和消费者权益法办理。商品价格监管不但观察、依据商品总量异常,只要价格超过30%~35%就开始监控警示、警告,低于此范围的就不用管理,视为正常。

考察团在同俄方座谈时提出,莫斯科和圣·彼得堡旅游门票为什么执行外国人价格,反垄断局长奥列格·克罗米申科先生解释道:“这不是歧视政策,是俄政府出于对国内居民的一种福利享受(低价格、低收费)。如:博物院收费问题不超过国际标准,‘冬宫收费两个标准,但有一天是免费的;又如:文化局的艺术表演价格不一,也是联邦提倡的。”

我考察团座谈时,提及WTO有关国民待遇问题,俄方还没有意识到,对世贸的游戏规则的了解还处在当初我国普及WTO知识的前期,距离还很远。所以,俄加入世贸组织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日益关注的热点,加入世贸组织不仅取决于普京政权的政治意愿,而且有赖于俄政府解决国内经济问题的力度。

俄罗斯的价格体制及价格体制改革中存在问题,从以上市场动态和概况,可以有一个大概了解,考察团的同志也在深思这些问题。

猜你喜欢
公用事业
城市公用事业民营化过程中的政府参与
我国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领域特许经营项目的定价机制探讨
兵团新建市公用事业市场化发展思路探讨
社会治理创新的反思理性合同模式
公用事业的经济效率及交易成本最小化问题
德国将新建两个公用事业级风电项目
公用事业特许经营下公有公共设施致害的赔偿——从“吃人的下水道”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