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 瑞
摘要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手机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成为维系人们之间情感的纽带,同时也折射出一个问题:如何利用手机这一平台?影片《手机》中严守一的遭遇虽经过艺术处理,可是却反映了手机这个通讯平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上有着巨大的潜力。可以抓住“红心”,做到借“机”下“蛋”。
关键词《手机》,思想政治教育,手机党校,二元悖反
一、谁之祸?信息时代的无奈
现代人类社会的空前繁荣,得益于现代数字科技的蓬勃发展。但就如同多亮丽的正面必然会有一个多阴暗的背面,身处信息时代的人们,或多或少会感受到这个时代所特有的烦恼以及无奈。
“与所有手机持有者共免”,这是影片《手机》电影海报的宣传用语,其中的“免”字用得十分到位。欣赏完全片,方才悟到原来这不是一个错别字,这一“免”字包涵了导演自身对于信息时代的深刻理解。正如冯小刚所说的那样:“我还是想一如既往地深挖生活,甚至揭生活的伤疤。”其中伤疤一词多少会给人一种辛酸的韵味,不过从电影《手机》中便可体会到导演那独具的匠心。
人类生活节奏日益加快,手机可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具。甚至成为维系人们之间情感的纽带。与之对应的,由它所产生的那些“负面效应”,也在无时无刻不干扰着人们的正常生活。玩味电影,悲剧的主人公严守一,利用手机的便利性以及时效性游走在三个女性之间,自以为能够巧夺天工之物,却不知被自己的“作案工具”手机所“出卖”。不仅失去了曾经深爱的妻子,而且连自己的生活也接近了崩溃的边缘。在影片中,费墨的一番话道出了身处信息时代人们的无奈:
还是农业社会好啊。那个时候,一切都靠走路,上京赶考,几年不回,回来你说什么都是成立的,而现在……近!太近!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费墨的话无疑也是对当代信息社会无距离感的告白和控诉。
手机确实为现在的人们撑起了一个快捷的交流平台,如若加以正确利用,它会为人们的日常生活锦上添花。反之,如若想利用共隐藏不可告人的秘密,那么它便会在不经意间,给你原本杂乱的生活一记重击。
《手机》中所反映出的这个社会现象,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生活在当今世界的人们自然少不了手机,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高低贵贱,人们都可以通过手机提供的这个平台来与他人交流。据调查统计,全世界使用频率最高的物品之一便是手机。与此同时那些“嗅觉”敏锐的商人发现了这点。并马上将其付诸于实践。随之而来的便是铺天盖地的手机新闻、移动广播等一系列周边产物。那么在此不禁想问一句:“手机所提供的这个平台只能做这些吗?”
二、谁之惑?信息时代的便捷
影片《手机》描述,手机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更近了。那么,在这里我们换位思考下,手机提供的这个平台,是否能够缩短当代大学生与中国共产党之间的距离?答案自然是肯定的。
反观以往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周期型的讲座为主。这种传统的方法在改革开放前甚至是改革开放的初期,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可是相对成效而言,诸如此类的大型或是中小型讲座,难免会劳民伤财,并且周期的间隔时间往往较长。久而久之,党的意识便会在无意中被淡化。假设影片《手机》中的严守一那时没有手机提供平台与情人调情,那么,他们之间的感情或许会慢慢淡化,甚至再次变回之前素不相识的时期。可是,正是因为现代科技提供了如此便利的平台,严守一才会萌生偷情的念头。或许是情人的纵容,亦或许是自己内心的放纵。抛开这些细枝末节,不难发现,严守一之所以能够瞒过妻子与情人偷情,可以说手机在片中充当了数字“媒婆”。
倘若我们把以往单一的讲座,拆分成若干个专题,通过手机平台进行大面积投放,试想,学生受教育的收效是否会得到提升?当代人们之间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一条条手机短信维系着的,那么同样的方式是否能够拉近人们与党之间的距离呢?笔者认为。只要我们坚持一个抓住了党的思想教育这颗“红心”,摸着石头过河,利用方便快捷的手段,必然能借“机”生“蛋”,拉近学生和党之间的距离,让高校的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确实收到实效。
‘
这里笔者所说的借“机”生“蛋”就是指借用手机的信息传递迅捷,随时随地的信息传播这样的特点,可以通过“手机党校”、“手机团校”等形式做好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的普及工作。
手机党校无疑能够做到充分发挥党校培育党员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主阵地作用,利用手机短(彩)信移动性好、收发便捷、趣味性强的功能特性,建立网络平台,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通过通信网络和移动信息化技术为党员干部提供可随时随地学习的学校——掌上学校。
当然,我们借助了这个科技平台,也要时刻考虑到:我们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党校”教育比较好?我们的频率怎样才算是合适的?什么样的整合与运用才算是最切实有效的?
三、谁之误?信息时代的反思
1方式
以讲座方式去呈现的党校,固然有其一定的收效。主讲人以其自身的经历去深入剖析了党的执政理念,随后再配以些许生活中的实例去论证,生动并且形象,容易使大众接受,也很好地宣传了党的思想。可是采取这样的做法也会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主讲人在宣传党重要执政理念的同时,会夹杂着个人的主观看法,从某种程度上会在学生的思想中形成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从而误导学生对中国共产党先进思想的深入理解。况且,当代大学生都拥有着很强的思想性,对于事物是非的判断也有着自己的一套标准。电影《手机》中同样体现出了这点,严守一非常主观地相信,由于手机的时效性,所以不会泄露他与情人偷情这一秘密。自认为聪明的他开始无限制地利用手机,来阻止妻子得知偷情这一事实。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正是因为手机的时效性,从而在无意中暴露了他说谎蒙骗妻子这一事实。
凡事都有两面性,有些事需要客观地去观察,有些则需要自身主观地去判断。毫无疑问,在党的先进思想的教育上,是需要学生本身的深刻理解,而非填鸭式的说教。在这一点上,彩信的连续短期教育方式可以弥补这一缺陷。去除主讲人本身主观的理解,提取党执政理念的精华。随后再发给学生学习。这样不仅可以留有极大的余地供学生讨论,而且极大限度地保证了党的思想的正确传递。
2频率
严守一频繁地使用手机来周旋自己与三位女性的关系,起初的确达到了令他满意的效果,不仅成功蒙骗过妻子。而且与情人间的关系也日趋稳定。看似混乱的日子,依靠着一部小小得手机得以延续下去。正在严守一的生活如鱼得水之时,上帝与他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他的“挚友”手机“出卖”了他。他的妻子通过手机得知了他不可告人的秘密。确实可以利用手机来造成时间上的假象,但是长时间的运用同一个手段非常容易被识破。
在运用手机党校这个问题上,同样必须注意“度”的把握。在周期讲座期间,可以适当通过手机党校这一途径,进行短期党的思想精神的回顾。但点心毕竟不能代替
粮食,手机党校固然拥有其诸多优点。长时间的使用也可能暴露出一些缺点,所以必须注意它的使用频率。否则会让学生感觉厌倦,从而失去其应有的效果。《手机》中的剧情固然有它本身的特殊性,但从中揭示的社会“手机效应”是值得去深入思考的。假使严守一定期与妻子见面,那么偷情之事或许不会过早败露。正是由于他过度依赖手机,从而导致一直隐藏的秘密败露。相对应的,在党先进思想教育这个问题上,必须同样注意手机党校的适当运用。讲座之余,发放彩信手机党校无疑是首选。
3整合与运用
手机提供的便利通讯平台确实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些许便利,甚至可以使影片《手机》中的严守一肆意放纵自己的情欲。与此同时,这个平台也无形中给人们套上了“数字”牢笼。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严守一无时无刻不生活在恐惧中。这种恐惧的由来便是过于便利的沟通方式。艺术表现手法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观点叫做“距离产生美”。正所谓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适当的沟通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但是过度的亲密则会导致截然不同的效果。严守一在这个问题的处理上,就没有保持一个很好的距离。不与妻子交流,频繁与情人会面,整天沉迷于酒色中。他本我的纵容使他越陷越深,随之而来的就是责任与义务的消失。这个时候的严守一,是本我世界的严守一。其实,在现实社会中,信息的交流也未必是在具有相当保密的情况下进行的。比如小道消息、流言蜚语都体现了在信息的保密性上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但是,严守一如果合理地利用手机这个平台,而不是整天想着出轨的事,那么他以后的生活肯定是丰富多彩的。只要本质与核心不偏离正确的轨道,如何正确发展完全可以不断去探索。
处事的理念不可颠覆,但倘若处事方式完全能够跟上时代的脚步,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在这个被数字充斥着的时代下,党先进思想的灌输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科技提供的平台来实现。只要围绕着“让当代大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这个理念,那么达成这个理念的方式便可以不断地探索。处于这种形势下的我们,也完全可以“摸着石头过河”。
四、谁之悟?信息时代的救赎
在做好深刻反思同时,我们一定要注意,必须做到“机”飞“蛋”不打,也就是要做到如下几点。
一是张弛有度。我们在具体操作上,要在频率上、数量上、信息含量上保持在一个度之内,要以人为本。切忌让人感到疲于应付,不再乐于接受这种“便捷”的快餐文化。手机作为人类文明的一个重要产物,其存在的必要性确实不容小视。但是如何正确运用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严守一在影片结尾处那个尴尬的表情,向我们诠释了不适当控制度的后果。
二是有规可循。手机学校应该遵循目前学校一样的教育教学规则,每周什么时间发,发多少,怎么发都应该有具体的章程,并且要能够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要给学生以正规学校的教育模式,而不是“草台班子”,“想起来就发一条,想不起来就算了”的运营模式。
三是保持多样性和创新性。党校、团校不一定是死的理论知识,也可以是最新的方针政策,也可以是文化名人、资料、知识测验、问卷调查,甚至意见征询……只有保持党校的新鲜血液,方可防止把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变成了严守一手机上的“卫星定位仪”。
便捷的交流、实时的咨询以及与之相对的“恐惧”。这种本质属性的二元悖反很大程度上向我们阐述了在这个资讯繁杂的社会中,我们只能有限地站到一方,权其利弊。
当然,所谓现代数字世界也是有限的,因为无限的本我世界在触及物质后变得有限了。所以,在《手机》的二元悖反中,我们必须看到无限的界限就是有限,有限的背后隐藏着自由的需要,我们尊重本我的无限。《手机》揭示的“二元悖反”定律告诉我们,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这个问题上,我们完全可以做到借“机”下“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