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汉击落的是F-84吗?

2009-04-01 06:38王亚男
航空知识 2009年4期
关键词:美国空军中队机型

王亚男

200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成立60周年。本刊特地安排了一组关于人民空军历史题材的绘画作品,每期刊发一幅。毕竟,由于历史和条件的局限,人民空军战斗和成长的许多场景,特别是那些转瞬即逝的精彩,没能留下影像资料,希望这些绘画作品能够多少弥补一点缺憾。

用绘画的方式再现历史,严格的考证必不可少。在本期绘制《鏖战朝鲜》一画时,我们就有了意外的不小发现。

今天,在许多国内发表的历史资料中,中国人民志愿军空军飞行员李汉在1951年1月29日创造了首次击落美机的战果已经广为人知,各种资料均认定李汉在当日击落了一架F-84“雷电”战斗机。在安排绘画时,我们也都把这作为基本信息。但要想完成一幅作品,光有机型还不够,我们还需要了解这架F-84的外部涂装情况。朝鲜战争时期,美国空军战机涂装会根据所属部队不同而异,特别是在垂尾图案和颜色上,会有较大差异。另外,飞机的战术编号也非常重要,如果不能找到详细的资料,绘画就难以完成。而这些信息,在国内资料中却很少提及(估计可能没有记录)。为了找到尽可能多的信息,我多次在互联网上搜索,发现在www.acig.org网站(著名军事网站)上有关于朝鲜战争中美空军交锋的部分资料,里面恰巧有1951年1月29日的战斗结果记录。据该网站资料,当日美国第730战斗轰炸机中队一架F-80C被中国空军击落,驾驶员亚瑟·哈钦森(Arhur Hutchinson)中尉阵亡。这则信息令人吃惊,我国的记录说是F-84,而这里却说是F-80C,哪个正确呢?为了搞清楚这些,我把这些问题放到了著名的axishistory军事论坛上,和国外军事历史爱好者一起探讨。帖子发出的第三天,就有了回音,美国军事爱好者Takao告诉我,WWW.acig.org的记录存在一些错误,可能是管理员的笔误。首先,730战斗轰炸机中队并不存在,朝鲜战场上只有730轰炸机中队,而且该部队并未装备F-80或F-84,而是B-26。其次,阿瑟·哈钦森中尉确有其人,此人驾驶的是F-80C,在1951年1月29日被中国空军击落,哈钦森也因此阵亡。为了证实这一点,他特地告诉我到美国空军官方网站去查找美军在朝鲜损失飞机情况的详细记录。

果真,美国空军官方网站对朝鲜战争期间损失的所有飞机和飞行员都有比较详细的记录。我们在冗长的条目中仔细搜寻,终于有了明确的答案:记录显示,美国空军在1951年1月29日曾损失过两架飞机,其中一架是训练事故损失,另一架则是在战斗中被对方击落。这架战损的飞机,是第8大队36战斗轰炸机中队所属的F-80C,飞行员正是阿瑟·哈钦森中尉!从这个记录上看,哈钦森驾驶的F-80C应该就是李汉击落的那架敌机,而且据我们查证,第36中队也从未装备过F-84“雷电”,该中队在F-80C之后直接换装了北美公司F-86“佩刀”战斗机。

应该说,F-80C和F-84在外形上差异还是比较明显的。前者进气道位于机身两侧偏下位置,而后者则为头部进气,一般情况下不应该认错。但如果仔细想想,这两种机型的判断失误还是有可能的。第一,我方的判断主要是依据飞机照相枪的胶片记录,而胶片上记录的敌机,大多是尾后和坠落姿态,而从这个角度看去,进气口部位则难以看到,两种机型的共同点倒是变得极为鲜明——它们都是采用了翼尖副油箱(所不同的是F-80C的副油箱位于翼尖下方,但在远距离上难以看清。虽然翼尖副油箱在作战中应该抛掉,但在紧急情况下或遭遇突袭时,飞行员忘记这一动作的可能也是存在的),而且二者的垂尾也比较相像。对于机型的记录分歧,Takao在回帖中告诉我,中国方面的误判是有可能的,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这两种飞机外形具有相似之处,而且在作战环境中,这种误判情况并不少见。

根据目前所掌握的材料,我们倾向于认为,哈钦森的F-80C应该就是李汉在1951年1月29日击落的第一架美国空军战机,机型的分歧,很有可能缘于我方的误判——当然,这可能还不能作为最终的结论,因为我们没能看到空军方面最为原始的胶片资料。对于哈钦森在1月29日随队作战的经过,我们已经致信美国空军第36中队老兵俱乐部,希望能够找到更多的第一手资料,还原完整的历史。关于此事的任何最新进展,我刊都会及时公布,以飨读者。

责任编辑:阚南

猜你喜欢
美国空军中队机型
我热爱的中队
国内主流机型客舱声品质表现分析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中队就是我们的家
不可小觑的4K机型,着重亮丽的色彩还原 光峰A300
渐趋成熟的旗舰机型 艾洛维V10
我爱我的中队
美国空军“哨兵你好18”演习中的战略和战术
美国空军
Scania公司的2款基本机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