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旭东
鹰是动物界中隼形目里猛禽的典型代表,素有“空中之王”的美誉。在沙漠地区,被鹰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很难逃脱被捕捉的命运。但是,在近期的巴以冲突中,泰有“沙漠之鹰”美称的以色列空军对哈马斯这只“中东兔”频频施展拳脚,“兔”与“鹰”斗法却不分伯仲。有专家称,双方打得都很漂亮。其潜台词就是以色列空军奈何不了哈马斯。这场“兔鹰之战”带来的启示对发展什么样的空军来反恐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鹰”与“兔”打“异代”之战
哈马斯与以色列之间的武装斗法主要是在“地”与“空”之间进行的。哈马斯主要活动于加沙地带。这一地带是指位于埃及西奈半岛北部地中海沿岸的一个狭长地区,面积仅为365平方千米。这里生活着约120万巴勒斯坦人。活动于加沙地带的哈冯斯全部武装力量有1.5万人左右,其中的基千力量“卡桑旅”只有5000人左右。哈马斯这点儿实力与中东地区的军事强国以色列相比,可谓是微不足道。以色列实际控制面积达2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600万,且拥有60余万人的武装力量,其中现役部队17.25万人、预备役部队42.5万人、准军事部队0.8万人。哈以实力相比为1:40,战略回旋空间相比1:55。哈马斯与以色列的空地较量中,实力实属处于劣势。但是,双方在战争中打得都很漂亮,都取得了预期的结果。这样一个结局,究其原因何在呢?个中奥妙值得寻味。二者之间的“差”是其中的突出因素,双方军事上的“差”使得各自打的不是一个“代”的战争。
哈以双方空地力量之间作战存在着“思想差”。以色列凭着3.5万人,现役作战飞机446架、储备作战飞机250架、武装直升机133架这样强大的空军实力根本不把哈马斯武装放在眼里,认为自己牢牢掌握着军事行动的主动权。所以,以色列空军想打什么目标就打什么目标,想什么时候打就什么时候打,想怎么打就怎么打。以色列空军对加沙地带实施定点轰炸,摧毁了哈马斯的大量掩体和武器库,甚至准确炸毁了哈马斯领导人尼扎尔·拉扬的住所。所以,可以看出,以色列空军的作战思想就是以强大的军事打击行动,制止住哈马斯的武装挑衅,实现以色列当局的军事行动意图。
哈马斯却没有与以色列相抗衡的空中力量,没有飞机和武装直升机。也就是说,哈马斯根本没有任何可以与以色列空军在空中交手的“家伙”。哈马斯也没有地对空导弹,即没有任何可以抵御以色列空军的手段。这使得以哈冲突双方的作战思想存在着巨大的“差”。哈马斯面对强大的对手,采取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的作战思想。以色列主要是想用空袭消除哈马斯军事上的关节点,哈马斯则深藏于地下,或隐身于民,以引敌上钩,企图生擒以军俘虏以造生势。
哈马斯和以色列双方之所以实力不同,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双方交战的武器装备存在着“技术差”。以色列空军拥有战斗机、轰炸机、预警机、电子战飞机、武装直升机、海上侦察机、运输机、反潜机、运输直升机、无人驾驶飞行器以及空空导弹、空地导弹等,世界上空中先进的武器装备应有尽有。如以色列空军袭击加沙时就使用了不久前从美国采购的GBU-39小直径精确制导炸弹。这种炸弹,由GPS全球定位系统引导,是全世界目前轰炸精度最高的炸弹之一。以色列的武器专家曾自豪地说,“这种炸弹非常准确,你所要做的就是输入目标方位,然后投放。”然而,哈马斯方面却没有任何空中力量,可以说哈马斯空军的技术水平为零。这就是说,以哈冲突双方之间空中对抗目前运用的武器技术差接近100:0。同时,在对付哈马斯时,以空军目前仅用上了武装直升机、轰炸机等,大量的先进武器装备根本没有使用。这种“技术差”,使以色列方面更喜欢打空战,而哈马斯方面更想打地面战。
我们知道,技术决定战术。由于以哈对抗双方的军事技术存在着巨大的差距,打的根本不是一“代”的战争。这使双方冲突时的战术也完全不一样,即存在着“战术差”。以空军采取的战术是发现目标、实施轰炸、定点清除,不断地对哈马斯武装施加军事压力。因为实施的是定点清除,以空军使用的是附带损伤小的炸弹。如GBU-39炸弹的装药量只有22.7千克,其附带损伤比传统炸弹要小得多。从武装直升机上发射的“地狱火”反坦克导弹装药仅为6.8千克高能混合炸药。其可以高效地聚能破甲,但引起民事附带损伤小。所以,以空军这次打击哈马斯的战术就是精确打击。
与以色列空军相比,哈马斯方面仅有坦克、重火器和压制火器,其数量也是寥寥无几。还拥有少量的步兵轻武器,如美制的5.56毫米M16和苏制7.62毫米AK-47等自动步枪。同时,哈马斯方面还有一些自制的反坦克手榴弹、反坦克地雷和自制的“卡桑式”火箭以及俄制的反坦克火箭筒等。基于拥有与以色列空军不同“代”的武器,哈马斯运用起了另类战术,即地道战和巷战或者毫无目标地发射火箭弹造成以方人员伤亡。
哈以双方发动军事冲突的目标也不一样,即存在着“目标差”。这次哈以双方展开军事冲突的政治目的都是为了各自在国内“造势”。以方想向国内民众显示政府对哈马斯是持强硬态度的,对以色列平民安全是负责的。哈方是想争取巴民众对其支持,以求在巴勒斯坦权力机构选举中赢得地位。因此,以空军空袭时,既要对哈马斯有一定的打击,也不能造成巴民众太大的伤亡。但实际上造成的平民伤亡人数已很大。哈马斯既要在军事上同以方展开对抗,生擒以军俘虏,同以方谈判来抬高自己的地位,但又不能损失太大。以空军对哈武装首领进行了一定的“定点清除”,造成哈武装一定程度的损失。哈马斯捉住了几个以军士兵,达到了造势的目的。以哈双方的冲突才有了打打谈谈的这样的变奏曲。
空军反恐存在“瓶颈”
从以色列空军这只“中东鹰”无法吃掉哈马斯这只“中东兔”不难看出,用现代空军来反恐是存在一些问题的。哈马斯武装与恐怖组织的性质虽然不同,但武装组织形式、作战的方式方法等具有一定的相似性。以空军无法有效对付哈马斯武装,可以折射出现代空军打击恐怖组织也具有一定的“瓶颈”问题。美国空军打垮了伊拉克的正规部队,却对伊境内的反美武装无计可施;美国空军把阿富汗塔利班和基地武装打得落花流水,而目前对阿境内的恐怖分子却无可奈何,且有飞机不时被击落。那么,使用空军反恐的“瓶颈”在何处呢?
反恐思路是“瓶径”的要害。空军是随着机械化战争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是一种钢铁和火药之战的产物,是一种硬对硬的较量。空军打的战争是一种传统的战争,解决的是社会的“肿瘤”问题。用传统战争解决问题就像西医治病一样,“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反恐之战,与传统的战争不一样。恐怖问题是因多种因素引起的社会问题,是要综合治疗的,需要中
医“治本”才能解决问题。空军运用武器装备只能解决表面现象,不能解决根本问题。这也是现代空军在各种反恐战争中不能尽展风采的主要原因。
从武器性能上看,空军可以用现代武器将某些恐怖“细胞”个别地“定点清除”,但不能解决恐怖组织。其对地面的攻击,一个是“面”打击——轰炸,一个是“点”打击——精确清除。这两种作战行动都不能有效地对“恐怖组织”给予致命打击。
从作战运用上看。空军无法清除藏于“有形”之中的“无形”。现代空军是正规力量,其主要任务是打击“有形”的武装力量,但却无法有效打击隐“有形”于“无形”的武装力量。如美国发动阿富汗战争时,美空军给塔利班武装组织以沉重的打击,使其造成重大人员损失。但是,塔利班武装组织溃散之后,力量犹存,美空军反而无法施展作用。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之后,美空军也同样发挥了强大的威力。萨达姆的共和国卫队却脱下军装隐身于民,直至今日,前共和国卫队人员仍频频向美军发动进攻,美空军也是无可奈何。
恐怖分子是“无形”的。他们通常没有大规模武装力量的集结,也往往没有坚固的堡垒与工事。这说明,使用空军力量对恐怖组织这一“无形”的目标进行打击,效果是有限的,甚至有时还是微小的。
可以看出,诸多“瓶颈”制约着空军力量在反恐战中作用的发挥。要使空军在打击恐怖组织的战争中发挥作用,必须改变运用空军的思路。
空军反恐的思路
空军在反恐战中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但这并不意味着空军在反恐战中将无所作为。根据恐怖分子武装活动的特点,空军还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提供保障。
一是提供通信保障。现代空军的技术水平与恐怖组织相比,具有单向透明的特点。空军要发挥这种优势,积极开展对反恐力量的通信保障工作。恐怖组织大多活动于不易侦察的地区,或隐身于不易区别的“汪洋大海”之中。反恐虽然不比两军对垒,但其作战情景极其相似。作战时机可能稍纵即逝。反恐力量对恐怖组织打击之时,通信保障显得尤其重要。
二是提供情报保障。恐怖分子藏于暗处,我于明处。对恐怖分子实施打击时,对恐怖分子的侦察与定位是取得反恐作战胜利的前提。空军发挥电子侦察机、预警机等先进技术装备的作用,及时侦知恐怖分子的有关情报,准确地提供有关恐怖分子的信息,便于地面力量的反恐。
三是提供战斗保障。纵观全球恐怖组织的装备情况,绝大部分恐怖组织没有强有力的空中力量,但却拥有某些威力强大的地面力量,如坦克、火炮、火箭炮和防空导弹等,以及阻碍地面力量清除恐怖分子的堡垒或其它坚固工事。这时,空军发挥空中优势,及时清除这些“毒瘤”,给地面力量开辟前进道路,通过战斗保障参与到反恐的斗争中。
总之,现代空军在反恐战中,要甘于当“配角”,才能发挥更好的作用。
责任编辑: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