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延珺
摘要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下养猪户饲料选择行为分化受养猪户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养殖因素等微观因素影响。利用在江苏省调查所得到163个养猪户的有效数据,运用eviews5.0软件和probit模型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表明,养猪户的养殖因素包括养殖规模、养殖目的、对配合饲料的了解对养猪户饲料选择行为起决定性影响,而养猪户的个人因素(年龄)和家庭因素(家庭人口数)对饲料选择行为有显著的减弱和促进影响。
关键词猪饲料;选择行为;微观影响因素;江苏省
中图分类号S816.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007-5739(2009)03-0215-02
我国是生猪生产和猪肉消费大国,长期以来,生猪以农村散养为主,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生猪养殖发生各种变化,很多专家学者从养殖形式、规模、畜牧业区域结构、饲料开发、畜牧业结构优化升级等各方面都进行了研究。而关于农户行为方面的研究也很多,如祝宏辉、王秀清(2007)针对养猪户参与订单农业的行为的研究;吴秀敏(2007)针对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牟少岩、杨学成(2008)针对农民职业分化微观影响因素的研究等。
各种不同因素导致了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出现分化,以往的研究大都是从宏观的角度研究畜牧业的发展和饲料的利用开发,而笔者则是从经济学的角度、从微观角度分析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和出现分化的原因。江苏省是猪肉生产的主产区也是主销区,在相同的宏观背景之下,笔者将以江苏省养猪户的163个调查数据为例,对影响养猪户饲料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定量分析。
1研究假设、变量说明
1.1研究假设
假设一,养猪户是理性的经济人。养猪户会根据自身的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养殖特征等微观因素对不同的饲料品种、来源、价格和组合作出选择,以达到自身效用的最大化。
假设二,每个养猪户面对的宏观经济环境、制度环境是同样的。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的分化是由于其自身因素、家庭因素和养殖因素即微观因素差异决定的。
1.2变量说明
1.2.1关于因变量——养猪户的饲料选择分化。对养猪户的饲料选择行为从2个方面进行衡量:①养猪户选择什么样的饲料,所占比重如何;②养猪户是否选择配合饲料及微观影响因素。
1.2.2关于自变量——养猪户饲料选择的微观影响因素。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在同样的宏观环境和外界价格下,养猪户选择饲料行为出现分化的因素主要是微观因素。主要有:①个人因素,选取了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是否党员作为分析指标;②家庭因素,选取了家庭总人口数、种植面积、是否外出打工、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作为分析指标;③养殖因素,选取了养殖规模、养殖目的、是否听说过配合饲料、是否了解配合饲料的效果作为指标(见表1)。
2基础数据与统计性描述
2.1基础数据
因江苏省农村存在分化,苏南和苏北的农村存在很大的异质性,笔者选取了苏北的盐城农村作为代表,苏南选取了常州的金坛作为代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对养猪户进行了实地调查,共回收问卷200份,整理后获得有效问卷163份,占总问卷的81.5%。
2.2统计性描述
在对江苏省163户养猪户的调查中发现,选择使用配合饲料的养猪户占75%,完全使用自家余粮和剩菜剩饭喂养的占25%。其中,在选择配合饲料的养猪户中,选择浓缩饲料的占32%,预混料的占31%,全价饲料占12%(见图1)。
调查中发现,在江苏农村农民受教育程度依然不高,大多为初中,教育水平高的从事养殖的人员比重较低,年龄也以45岁左右及以上居多。
其他变量包括家庭特征变量和养殖特征变量,在江苏农村的调查中呈现出以下特点。种植规模平均为0.46hm2,主要种植水稻和小麦,说明农作物种植量和家中的粮食数还是不少的,但是余粮数则取决于家庭人口数和粮食消耗量。江苏农村的生猪散养规模依然很高,散养户占总养殖户数的76.1%,平均养殖6.5头/户,而规模养猪户仅占23.9%,平均养殖规模为626.5头/户。
3模型选择、估计结果
3.1模型选择
在定性分析养猪户饲料选择行为与各微观因素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设定模型如下:
模型一,被解释变量为Z1,首先将养猪户选择饲料的行为分为选择配合饲料和不选择配合饲料2种,当Z1=1时表示选择配合饲料,当Z1=0时表示不选择。采用二元选择模型中的Probit模型对养猪户是否选用配合饲料的选择行为进行回归分析,其基本形式如下:
Pi=E(Y=1│x1i,x2i,…,xni)
=F(β0+β1x1+…+βnxni)
3.2估计结果
本文的模型使用eviews5.0软件进行估计,采用向后筛选法,其结果详见表2。
4主要结论与政策建议
4.1主要结论
4.1.1养殖因素对养猪户选择饲料行为分化具有决定性影响。说明养猪户选择饲料行为归根到底还是受养殖因素的影响,具体是由养殖规模、养殖目的、是否了解配合饲料的效果决定的。
4.1.2年龄越大的则受教育程度越低,越不选择配合饲料。年龄这个变量通过检验并且显著,说明了在养猪户中,年龄越大的则越不会选择配合饲料,原因在于年龄大的受传统的养殖模式的影响,不太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接受变革。
4.1.3家庭人口数对养猪户的饲料选择产生正向影响。原因在于这个关系到家中的余粮,家庭规模的大小、家庭人口和种植面积的多少会对此家庭的养殖决策产生影响,家庭人口多的,则余粮相对较少,会选择配合饲料。
4.2政策建议
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对农村农民的培训和教育力度,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有利于他们采用新的技术和接纳、学习新的知识,提高养殖效益和养殖水平;二是目前在江苏农村生猪散养户仍然占多数,如果要推进规模养殖化,要充分考虑这部分人的就业、劳动力转移、他们的自身年龄和能力等问题,综合协调,才有其现实可能性。
5参考文献
[1] 冯永辉.我国生猪规模化养殖及区域布局变化趋势[J].中国畜牧杂志,2006(4):22-26.
[2] 胡浩,应瑞瑶,刘佳.中国生猪产地移动的经济分析——从自然性布局向经济性布局的转变[J].中国农村经济,2005(12):46-52,60.
[3] 江永红.农区传统畜牧业发展的困境与出路以中国“牛都”安徽蒙城县为例[J].农业经济问题,2007(2):29-34.
[4] 李爱科,郝淑红,张晓琳,等.我国饲料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展望[J].畜牧市场,2007(9):13-16.
[5] 吴秀敏.养猪户采用安全兽药的行为及其影响因素——基于四川省养猪户的实证分析[J].中国农村经济,2007(9):17-24,38.
[6] 杨海浩.正大集团与中国农牧业、饲料业共成长[J].中国饲料,2005(2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