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镇武
离开家乡湖南,一转眼已经整整48个春秋。无论我身在何方,履行何职,萦系在脑际的浓浓乡情,如湘江一般涌动,从未平息过。家乡的湖光山色,如一幅幅壮丽的画卷,甘霖一般沁人心脾,令人遐思神往;家乡的伟大与辉煌,如恢宏的诗篇让我激情满怀,感慨万千。
“惟楚有材,于斯为盛”。三湘大地孕育了伟大的湖湘文化,为中华文明书写了辉煌灿烂的篇章。千年学府岳麓书院,将崇文尚武、忠勇爱国、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湖湘文化精髓注入万千湖湘子弟的血脉,培养和造就了大批伟大人才。在这里,魏源写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名言,成为“第一个睁眼看世界的中国人”;以曾国藩、左宗棠、胡株翼为代表的“中兴人士”,创建湘军,倡办洋务,将一个苟延残喘的破落王朝延续了大半个世纪;以谭嗣同为代表的维新志士,在狱中留下了“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诗文,第一次宣示了充满血性的湖南人敢以命殉国的凛然正气;以毛泽东、刘少奇等为代表的共产党人,用热血忠诚和雄才大略谱写了中国革命史上最壮丽的篇章,筑起了人民共和国巍巍大厦;以彭德怀、贺龙、罗荣桓和粟裕、陈赓等为代表的军事家,为人民的解放、新中国的建立,出生入死,浴血奋战,是当之无愧的开国无勋;以周谷城、周扬、周立波和齐白石、沈从文、丁玲、田汉等为代表的对新中国文化事业产生重大影响的文化巨匠,用如椽巨笔写不朽文章,展示了中国与湖南的当代风流;以袁隆平、黄伯云等为代表的共和国新时期的科技领军人物,用聪明和智慧诠释着湖南人对中华民族乃至世界人民的伟大贡献。
伟大的文化孕育了伟大的人物,伟大的人物成就伟大的事业。历史如此,现实亦如此。6700万英雄的湖南人民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豪情壮志,不断创造着丰功伟绩。改革开放以来,湖南历届党政班子和各级领导干部,呕心沥血,以大无畏的精神,团结和带领全省广大人民群众,顽强拼搏,艰苦奋斗,用心血、汗水和聪明才智,换来了湖南日新月异、翻天覆地的巨大变化。今日之湖南,山川秀美,八方通衢,客货如潮,城乡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描绘的“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理想社会蓝图,在湖南各级领导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战天斗地、无私奉献中得到了实现。
2008年,湖南省国民生产总值由1978年的146.99亿元,增加到11156.64亿元,历史性地迈上亿元台阶,跻身于全国经济大省行列;文化产业成为全国首批率先突破4%的5个省市之一,进入全国文化强省行列;在仅占全国2%的耕地上生产了占全国6%的粮食,稻谷产量多年稳居全国第一,生猪出栏头数居全国第二,是名副其实的天下粮仓;同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贸易往来,吸引了4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内的一大批投资者来湘投资经商办企业,在国内外树立了良好的改革开放形象;以长沙为中心的立体交通网络已初步建成,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居全国十强,14个市州“四小时经济圈”高速对接的目标已基本实现。
这一串串闪光的数字,彰显了改革开放30年来湖南建设和发展的伟大成就,记载着湖南广大干部群众的丰功伟绩,是湖南人民的殊荣和骄傲!作为一名长期工作在外的湖南人,我同样感到光荣和自豪!作为一名共产党人,今天我们讴歌湖南的伟大历史文化、成就、贡献,绝不仅限于我们湖南一省,而是我们整个中国和中华民族。湖南只是中国的一部分。这正如钱基博先生所说:“张皇湖南,而不为湖南,为天下;诵说先贤,而不为先贤,为今人。”这正是我们伟大的湖南精神之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