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

2009-03-31 07:23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09年1期
关键词:运用阅读教学

党 利

摘 要:本文从分析我国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入手,反思了其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英语阅读教学未来的发展方向。笔者着力探究建构主义理论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作用,同时指出:将建构主义理论运用于教学,关键是强调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具有主动性、建构性、创造性和主体性,教师要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这些特性,进而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建构主义理论大学英语 阅读教学 运用

一、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现状

1.受传统教育模式的制约。目前,在我国“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并未得到全面改善,大学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扮演着“知识传授者”的角色,牢牢地主宰着课堂,而学生主要的任务就是“听”,机械地、被动地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和技能,有时甚至会走入“教师教代替学生学”的思想误区,极大地削弱了教学效果,严重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2.英语阅读教学目标设置的单一性。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使学生在考试时取得良好的成绩,这样的评价标准重视结果大于过程,片面追求及格率、优秀率,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和创造性,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审美情趣。

3.英语阅读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大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容主要以课本为主,缺乏趣味性教材的引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单调,没有兴趣。其实,阅读教学应提倡广泛阅读,涉猎不同学科的知识。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阅读环境,在以课本为主的基础上,让学生根据兴趣选择多种阅读材料,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阅读水平。

由此可见,我国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存在不少问题,制约了英语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制的改革。近年来,受国外建构主义理论的影响,同时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以学生为教学主体”的呼声越来越高,我国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要建构“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提倡协作模式与互动教学,帮助学生真正实现其意义建构的主体地位。

二、建构主义理论

1.建构主义理论。建构主义理论(Constructivism)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最早是由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J.Piaget)通过研究儿童的认知规律提出来的,是在吸收了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尤其是维果茨基理论等诸多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它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师生关系模式,对于“知识”、“教”、“学”等概念做出了新的诠释。

2.建构主义教学观。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生自己构建知识的活动,这种建构有利于知识技能的迁移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无法被他人取代的。学习是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学生不是简单被动地接受信息,而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和意义。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挥学生的首创精神,重视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倡导协作学习和交互式教学。建构主义教学观要求主动搜集和分析有关的信息资料。学会“设问”和“质疑”,并且在自主的学习过程中解决问题。

三、建构主义理论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1.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建构主义理论

(1)强调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模式。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

在课堂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自主阅读,勤于发问,精于思考。以往的阅读教学往往是老师讲解学生听,我们要将之转变为双方互动式授课。比如,面对一篇阅读材料,可以先让学生进行分析和思考,之后再由教师进行引导和讲解,并且创建合适的场景进行演练,寓教于乐,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设置各种“情境”完成对意义的建构。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的,而建构主义的学习环境是“可以提供大量真实的学习资源,特别是基于任务和解决问题型的情景,适合学习者之间、学习者和教师之间的社会互动的学习环境”(Wilson, 1996:5)。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结合所教授的课程创建合理的、健康的、有趣的课堂情境,供学生进行模拟、练习。很多人认为阅读课程不需要练习,事实上,通过口语练习、听力练习都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理解能力。

(3)运用课外阅读材料,辅助完成课堂教学。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传授的,而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学习并不像行为主义所说的那样是一个刺激反应的过程,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中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逐步构建的过程。(Jonassen,1994)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的阅读资料(尤其是有关文化、风俗、习惯等背景知识)对学生进行文化的熏陶和教育。

2.在学习效果的评价体系中融入建构主义理论

传统的效果评价体系主要以考试为主。考试是学校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可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对教和学起督促、引导作用,其显示功能、导向功能、激励功能不容忽视。但是片面强调考试成绩的重要性,甚至“唯成绩论”极大的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忽视了学生作为个体的差异性。因此,建构主义教学论认为:应该建立完善、合理的效果评价体系,除了考试成绩之外更要关注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

大学英语阅读教学应通过教师的问题情境引导、同学之间的情景学习、课堂讨论等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阅读兴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且对课文的意义进行第二次创建。在进行教学效果评价的时候,可以按照以考试成绩为主,参考平时成绩、参照阅读能力等多项指标对学生进行全面客观的评价。

3.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加强教师自身素质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帮助者和促进者。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应该转变教育思想,改变教育模式,和学生建立起融洽民主的师生关系。

处于信息时代的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使自己不与时代脱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与教师产生共鸣。教师一定要紧跟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努力掌握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课余时间教师还可以利用QQ、blog等网络工具和学生进行英语对话,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要放下架子,争做学生的朋友,经常关心他们的生活和思想问题,并予以帮助,让他们对老师充满信任,让师生关系融洽,从而有效地促进学习。

四、结语

综上所述:建构主义理论,尤其是建构主义教学论对于传统的英语学习方式而言是一场深刻的变革,建构主义教学论为大学英语阅读教学提出了一系列设想,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我国现阶段的大学英语阅读教学虽然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通过教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共同努力,一定会取得长足的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张素英,长青.建构主义教学理念及其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运用.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2).

[2]段红鹰,娄玉娟.从建构主义角度谈主题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教育学术月刊,2008,(4).

猜你喜欢
运用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赞赏发现”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巧用插图,注入课堂活力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读与写的结合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