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浅予等
拍摄灵魂
李浅予
加拿大肖像摄影大师优素福·卡什(1908年~2002年),曾为罗斯福、丘吉尔、爱因斯坦、海明威、毕加索、海伦·凯勒等政要、名人拍过肖像。这些黑白照片经过岁月的淘洗非但没有黯然失色,反倒愈加放射出夺目的光芒,并成为世界摄影家们学习的经典范本。
卡什成功的秘诀是什么?答案早已由他本人给出,那就是不仅要拍出被拍摄者的“形”,还要拍出他们的“神”,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灵魂”。在他看来,“灵魂”是“隐藏在每个人身上的难以形容的秘密的一部分”,而他的工作便是“用胶片抓住它”。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在每拍一幅人物肖像前,卡什都要花上很长的时间击思考、观察被拍摄者的神韵。如果在现场无法捕捉到对方的“灵魂”,他便会采取种种手段,直到将被拍摄者的“灵魂”挖掘出来为止。丘吉尔的肖像,便是这样诞生的。
1941年底,丘吉尔受加拿大总理之邀访问渥太华。作为加拿大著名摄影师,卡什有机会得以向丘吉尔提出为他拍照的要求。卡什原想拍出丘吉尔不屈不挠的神态,但他发现丘吉尔始终叼着一支雪茄,神情闲散,与人们所熟知的坚毅、自信的形象一点儿都沾不上边。
为了将丘吉尔的“灵魂”激发出来,卡什做出了一个大胆举动:他走上前去,先是恭敬地说了声“对不起,阁下”,然后一把将那支雪茄从丘吉尔的嘴边扯了下来。丘吉尔被这突如其来的举动激怒了,一下子瞪大了双眼,左手叉在腰间。就在这一刹那,卡什按下了快门。
这张题为《愤怒的丘吉尔》的肖像,极为生动地传达出二战时期同盟国的灵魂人物——英国首相丘吉尔在面对以希特勒为首的法西斯时那雄狮般的愤怒和强悍的一面,在世界各大报纸刊登后,极大地鼓舞了全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斗志。
这一年,卡什33岁,这幅肖像从此成了他一生中最为经典的作品,并由此奠定了他的摄影大师地位——挖掘艺术对象的灵魂,这是世界上所有艺术家不懈追求的目标之一,也是他们能否成功的重要保障。在其他领域,这一点也同样重要。
摘自《今晚报》
创造的失败与模仿的成功
子聃
好莱坞著名喜剧明星金·凯瑞是一位才华卓著的表演天才,他的喜剧代表了世界喜剧发展的一个时代。曾有众多影迷问他取胜的秘诀是什么,他说,之所以这样,是源于他自身的一种习惯。这种习惯是什么呢?
原来,金·凯瑞在拍戏时,总是努力求新,勇于打破局限,以使他的喜剧表演能不断推陈出新。有时候他会走到台上,会长时间地不说话,这种令人不安的沉默,仅仅是为了观察观众会对他的“尝试”做出什么反应。不言而喻,在大多数情况下,他这么做会使观众感到非常不快,但这位喜剧天才却愿为艺术上的辉煌时刻而冒失败之险。对于他的这些举动,许多人手心里都捏着一把汗。因为,那个时期的观众是非常挑剔的,万一演砸了,很可能会使他半辈子得来的成就前功尽弃,而他却不以为然,理由是:“这样做,即使招来非议也很值得,因为我是在创造,而不是在复制自我。”
原来,所谓创造,不光要会“无中生有”,还要能够给“有”不断填充新内容、引进新事物。美国著名文学家赫尔曼·梅尔说:“创造的失败比模仿的成功更强。”踩着别人脚步行进的人,即便不会跌跤,但也永远无法领略到晨露和初雪的美丽。因为,晨露和初雪早已属于第一位造访的客人。
国画大师齐白石画的虾堪称绝妙,为此,只要齐白石的“虾”一问世,众多模仿者趋之若骛,但是,对于这种现象,齐白石则表示担忧。齐白石说:“对于艺术,要‘师于古而不泥于古,师其意而不师其迹!”模仿得再好,充其量也只能是“像”,而不会是“是”。“像”磨灭了自我,是一种断送,而“是”却能成就自我,是一种难得的个性!“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补充说。
中国书法向来讲究“融汇百家而了无痕迹”,这种“了无痕迹”就是创造的成果,而不是模仿的苦果。创造是一种发掘源头活水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的每一锹都是遗憾的,但是,如果没有这些“遗憾”的累积,就无法收获最后一锹泉水喷涌的惊喜。
“创”字有刀,寓意着大刀阔斧的改革,“造”字有“走”,昭示着撒开步子奔跑;“模”字有“木”,是一种木讷的坚守,“仿”字有“方”,是一种顽固的定式。
一个创造者,失败也是一种荣耀,因为,创造者的生命轨迹是一条开拓的射线;一个模仿者,成功了也是一种耻辱,因为,模仿者的生命轨迹是原地画圆。
创造与模仿,孰强孰弱,不辩自明。
摘自《妇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