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分工条件下服务业和制造业转移比较

2009-03-30 06:51王玉丛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09年8期
关键词:外包分工服务业

王玉丛

提要服务外包是世界产业分工的新形势、新潮流。本文分析国际分工条件下的服务业和制造业转移方式的不同之处,以及服务业的转移方式——服务外包特点,分析我国新形势下承接服务外包的困难,并提出加大服务外包承接力度的建议。

关键词:国际分工;服务外包

中图分类号:F12文献标识码:A

国际产业转移,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企业按照区域比较优势的原则,通过跨国界的直接投资和国际贸易方式,把部分产业的技术和资本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从而在产业的空间分布上表现出该产业在国家或地区之间转移的现象。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的转移是产业转移的先声,而随后兴起的服务外包的国际化则将国际产业转移推向高潮。20世纪八十年代以后,受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开始了新一轮制造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从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和向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进入新世纪,国际服务业转移进展迅速,服务外包成为当代服务业转移的显著特点,服务外包是当代产业内分工和经济全球化新潮流的重要表现,服务外包正成为跨国企业全球布局、应对竞争并提升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服务外包即是公司把非核心的业务承包出去,交由其他的公司完成,而将本公司的人才、知识和技术等资源集中到核心业务上,以降低成本和提高竞争力。

一、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特点比较

制造业转移和服务业转移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不同阶段,都受到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与第一次产业转移的浪潮即制造业转移相比,服务业转移——服务外包的特点有以下四个:

第一,服务外包兴起的过程就是欧美发达国家将本国的服务产业向其他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的过程。本次产业转移以产业内转移为主,是国际产业水平分工的重要体现,与服务外包相比,制造业转移大多数是寻求低劳动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的产业间的转移,其分工形势的产业垂直分工,产业内的转移能加强承接国和产业移出国的经济技术协作水平,促进承接国的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提升产业结构,扩大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渠道。通过吸引外资,承接制造业的转移更多的是能提高承接国的闲置劳动力的就业和增加出口,实现由农业国向工业国的转移,也能够造就一批高素质的熟练技工并提高本国的制造能力。我国自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后,通过引进外资和技术,促进了我国的经济增长,实现了由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我国自1992年就成为世界上吸引跨国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累计吸引外资已达7,000多亿美元,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但我国吸引的外资大多都流向了制造业,对我国服务业的投资还无法与制造业相匹配。而我们的亚洲近邻印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开始实行对外开放,印度根据本国的基础设施比较差和精通英语的特点,转向通过吸引国外服务业的投资来促进本国的发展,赶上了发达国家的IT外包的潮流,到目前印度不仅承接了世界上53%的IT外包,还实现了服务外包的对外分包,印度的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已达56%,远高于中国的45%水平。

第二,服务外包的过程,随之而来的是工作岗位的转移。离岸服务外包通常是将本国的“白领”岗位转移到承包国家去,制造业转移更多的是将本国的“蓝领”岗位转移到其他国家去。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美国潜在的服务外包将给承接服务的国家创造高达1,400万个就业岗位;另一种研究认为,仅金融服务业就会创造200万个离岸职位,而所有行业影响到的工作职位总数可能达400万个,对提高工资水平和员工素质等有很大的帮助。承接的服务外包不会造成承接国的国内原材料和资源的过度竞争、抬高物价、抑制国内资本的投资、产生“挤出效应”,服务业外国直接投资对发展的最大贡献在于技术转让。服务业跨国公司可带来硬技术(整套工艺、设备、工业流程)和软技术(知识、信息、专长、组织、管理和销售技能)。软技术体现在技能方面——常常反映在工资中。总部设在美国的服务业跨国公司发展中国家国外分公司雇员薪水的证据显示,他们与其制造业同行相比,更属于技能密集型。此外,设在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分公司的工资报酬比起制造业来说,更接近设在发达国家的分公司的水平。两者均反映出许多服务业分公司独当一面的性质,它要求国外分公司基本体现母公司的全面技能。

第三,制造业转移和服务外包对于承包国的资源环境及生态的影响不同。我国在承接世界制造业转移上取得了巨大成功,工业品在生产总量和出口总量上都遥遥领先,取得了“世界工厂”的美誉。但是,一直以来我国制造业处于价值链这条“微笑曲线”的中间“洼地”部分,中国制造业的增加值率偏低,增加值率只有22%,而美国、德国和日本排在前三位,他们的增加值率都在40%以上,我国的增加值率是发达国家的一半,也就意味着我们每创造一个单位的GDP投入的物耗和能耗要远远高于其他国家,随之产生的“三废”对环境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制造业的增加值太低,承接服务外包的优势在于服务外包不会带来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还会减少资源的浪费,实现清洁生产,承接外包服务,可以增大服务业占GDP的比重,提升产业结构,改变目前我国第三产业比重较低的状况,还可以增加服务贸易出口收入,促进高校学生的就业。

第四,服务业和制造业的分散化和全球化的进程相类似,但受到可交易性革命的影响,服务业全球化的步伐要快于制造业,虽然服务离岸外移尚处于襁褓期,但可能很快即接近它的转折点。离岸外移代表着全球生产活动转移的新潮流,它开辟了新的服务生产国际分工的前景。美国1964年实行9800税号,鼓励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工序向国外转移,标志着当代制造业国际产业分工和外包的兴起;以此为标志,到现在已经四十多年过去了,对我国来说已基本上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目标。近几年,我国学者开始关注制造业FDI对我国的环境和生态的负面影响,显示出我国对引进FDI的态度开始变得谨慎。服务外包全球化的扩散时间,不会持续像制造业转移那样的长,不会留给我们太长的时间去犹豫和思考,如果说制造业转移是欧美国家的跨国公司寻求竞争优势的全球化的一次探路,有了这种经验,服务外包的全球化,对欧美的公司来说则会是轻车熟路了。麦肯锡研究报告指出,到2010年,全球离岸(IT应用服务、业务流程外包、IT基础设施服务和设计研发服务)产值将达到6,000亿美元,每年的增长率大约72%,全世界1,000家最大公司中,仍有70%尚未将任何服务离岸外移到低成本地点,但许多已计划这样做,可以说服务外包的全球化浪潮尚未但很快会大规模来临。全球机构的统计显示:目前,中国在全球市场中所占的份额不到10%,而印度约占60%~70%的市场份额。与印度相比,我国的差距还太大,我们必须抓住服务外包这稍逊即逝的机会,改变我国服务业参与国际分工水平低下的状况,促进我国的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

二、我国承接服务业转移现状与国际环境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有关官员和企业家就开始关注国外的软件外包,但对于是否积极地实施鼓励企业进行软件外包的政策,学术界和政府部门并未达成一致,有学者反对鼓励软件外包,认为承接软件外包会损害我国软件业的自主创新,沦为跨国公司的附庸。因此,早期的服务外包——软件外包并未引起我国的足够重视,而印度则利用这一时期,利用本国熟悉英语的优势大力发展本国的ITO,到目前印度的软件业已经在世界上占据重要地位,是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软件业大国。从印度软件业的成长过程来看,与我国的制造业的成长过程相似,从简单加工贸易开始,进而生产配套零部件,再发展到近年产品研发、品牌创造以及国外投资。印度在进行软件外包的同时,近几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开始将目光投向市场份额更大的业务流程外包(BPO),事实证明承接业务流程外包的绩效与软件外包的能力是相关的,印度、爱尔兰、以色列和加拿大几乎占据了世界外包市场的绝大多数份额,我国目前的承接服务外包的现实发展水平无论是与我国国际制造业参与世界产业分工的深度比较,还是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比较成功的印度等国相比,都存在相对的不足和问题。我国若要参与国际服务产业内分工,实现我国产业的跨越式发展,首先要做的是思维的转变,必须在思想上重视服务外包对我国提升产业结构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重要作用,认识到承接服务外包的必要性与紧迫性,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通过招商引资积极地承接世界的产业转移,实现了我国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我国现在可以紧紧抓住目前世界服务产业转移的机会,加速实现我国产业向更高层次的转变。

在承接欧美服务外包的竞争起跑线上,与承接制造业转移时的竞争对手,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印尼等东南亚各国相比,我国承接服务外包所面临的竞争对手,已经从仅限于亚洲增加到全球,不仅亚洲的菲律宾、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在承接服务外包,非洲的南非、俄罗斯和南美的巴西和阿根廷等都在积极地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改革开放初期,在亚洲各国尤其是东南亚国家的华侨是我国的招商引资的首选目标,华侨对我国的发展所做的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现在我国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过程中,这一优势已经不再具有;另外,在承接制造业转移的潮流中,我国所面临的形势是“多对一”,即包括亚洲四小龙、日本和欧美各国都在进行产业转移,承接转移的国家中,中国最具优势,因而是转移的目的地,现在,亚洲四小龙不但很少进行服务外包,同时变成了中国的竞争对手,积极地承接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日本的服务规模狭小,仅占世界的5~10%,现在我国的服务外包中,对日承包占了很大的比重,说明我国在承接世界服务外包的转移中,仍偏居于世界的一隅。现在承接服务外包的形势是“一对多”,很多国家通过制定各种政策积极地承接欧美的服务外包,连以前进行制造业移出的发达国家比如加拿大和以色列,也成为世界比较重要的服务外包承接国,这要求我们拿出比当年承接制造业转移还要高的热情,积极主动地在世界上承接欧美发达国家的服务外包。

三、加快我国承接服务外包政策建议

首先,要紧紧抓住日本的服务外包市场。我国的大连服务外包基地,拥有众多熟悉日语的人才,拥有东软等进行多年服务外包的企业,在对日服务外包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虽然日本的服务外包市场规模还比较小,只占世界的5%~10%,但毕竟日本的服务外包全部都流向了我国,而且日本服务外包还有不断增长的趋势。

其次,要利用欧美在华投资的跨国公司。这些公司对华投资环境比较熟悉,易于接受将外包分包给我国,尤其是已经在我国投资的跨国公司,将服务外包分给我国的企业,由于地域和信息交流的优势,有利于更好地服务跨国公司。

第三,要制定各种财政、金融及税收优惠政策,简化行政审批手续,不断改善我国的投资环境。尤其是软环境建设,以降低欧美公司寻求对华服务外包的交易成本,利用区域资源优势,加快对高素质服务外包人才的培养,增加人力资本的供给,扭转服务外包人力资本相对不足的现状,在更高层次、更大规模上承接服务外包。

最后,转变工作思维,改变工作方式。将“在家等”改为“出去迎”,拿出当年承接制造业转移招商引资的热情和信心,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地进行信息推介,吸引服务外包公司落户我国,争取在欧美市场上取得更大突破。

(作者单位:天津商业大学经济学院)

参考文献:

[1]卢锋.我国承接国际服务外包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2007.9.

[2]2004年世界投资报告:转向服务业.联合国贸发会,2004.

[3]王根索.国际服务外包转移与中国的承接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5.4.

[4]王立明,刘丽文.外包的起源、发展及研究现状综述[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7.3.

猜你喜欢
外包分工服务业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传销案件查处认定存在部门分工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中介服务业
服务业集聚区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
施工图任务组织分工之经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