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涛
提要本文采用SWOT分析法,对全球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业进行了较详细的战略分析,指出中国制造业发展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关键词:金融危机;中国制造业;SWOT分析法
中图分类号:F4文献标识码:A
一、目前全球金融危机背景简介
从2007年开始的次贷危机是由于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市场动荡引起的一系列带有严重危机色彩的事件。该危机通过金融市场之间的相互联系而将风险不断扩散,进而蔓延到全球整个金融体系,最终酿成金融危机。
最先陷入危机的是直接涉足次贷业务的房贷企业,以及用高杠杆率投机的机构,比如各大投资银行。次贷危机重挫了美国房地产市场,但其影响不仅仅局限于房地产市场,更大的威力还在于其对衍生产品市场的冲击,比如AIG等保险公司。次贷危机使整个金融市场赖以生存的信用市场在以惊人的速度干涸,市场丧失了信心,从而酿成金融危机。由于全球的金融机构高度国际化,全球的金融体系和货币体系过度依赖美国和美元,使得美国金融危机变成了全球金融危机。
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不断深化,其对虚拟经济的影响已经逐步转移到实体经济,开始波及全球制造业。
二、金融危机下的全球制造业现状
目前,全球制造业主要集中在北美、欧洲和东亚三大区域,其中东亚地区是以中、日、韩三国为代表。自20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以制造业为主的中国经济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比重从3%提高到2007年的13.2%。目前,中国制造业在全球占有重要地位,位居美国之后成为全球第二大制造业国家,并具有“世界工厂”的称誉。我国从2006年开始出口额大于进口额,制造业的出口额已占到全国贸易总额将近42%,进口额占40%。这几年制造业的出口其实呈现了一种“井喷状态”,只是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有所放缓。中国强劲的经济、雄厚的外汇储备和庞大的国内市场为中国制造业抵御各种可能的负面影响提供了强劲的后盾。
而由于美国爆发次贷危机与西方国家经济形势的持续恶化,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遭受战后以来最惨重的打击。从2008年以来美国为代表的制造业(尤其是机械制造加工业)利润出现了连续下滑。反映工厂生产情况的摩根大通全球采购经理指数,从5月的50.4下降至9月的49.5,是五年来首次出现收缩,其中欧盟区的采购经理指数在6月跌至49.2,是三年来首次收缩。汽车制造业、半导体等行业的景气度处于萎缩状态,如美国汽车制造业2008年第二季度的利润率下滑至-10.24,通用等公司出现了巨额亏损,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前景堪忧。
三、金融危机下的中国制造业SWOT分析
SWOT分析法是一种常用的战略分析方法,通过对组织机构内部条件和外部环境的分析,可以明确组织机构本身的实力和弱点,以及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在此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和比较,本着使实力和机会最大化和使弱点和威胁最小化的原则,制定相应的发展战略。基于对全球金融危机下中国制造业的SWOT分析,可以制定出中国制造业的战略转型策略。
1、优势(Stengths)。我国人力资源充足,人力成本低。农村大量富余劳动力可以源源不断地为城市提供低成本的低技术产业工人。改革开放之初,我国工人的平均收入等于美国工人的1%。经过20多年的发展,在2002年和2003年的时候,美国制造业工人的平均时薪为21.11美元,而中国只有64美分。这跟我国长期的贫穷,特别是城乡隔绝造成大量农村劳动力滞留在农业是分不开的。这一项是发达国家制造业难以逾越的。同时,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速,受过高等教育的年轻人的数量连年大幅增长。这对我国制造业的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因为我国制造业不仅有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还要有高附加值的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业。
从国内需求来说,我国作为具有十几亿人口的发展中大国,国内需求旺盛,且发展潜力巨大。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2004年中国GDP占到全球总量的4%,居世界第六;按平价购买力算,占全球总量的13%,居第二位。2001~2003年中国GDP增量占全球增量的1/3,我国已成为世界经济增量大国。我国正在经历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需要建设大量的基础设施。城市人口面临人均收入跨过1,000美元关口的消费升级,消费正从温饱型向享受型和发展型过渡,对房地产、汽车、数码电子等的需求旺盛,同时,随着农民收入的提高,农村对家用电器等大件产品的需求也不断增长。我国的内需完全可以支持某些制造业的发展。
从相关和支持产业来说,它们对我国制造业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我国上游装备工业(如机床等)发展较快,普通机床产量居世界第一,高级的数控机床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制造业的大宗投入品(如钢材)的产量居世界第一,大部分的钢材品种已经可以国内生产。
我国制造业的国内竞争已经十分激烈。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绝大部分商品供过于求,竞争激烈,这有利于提高国内企业的生产效率,促进企业的产品创新,从而使企业更具有国际竞争力,更容易在国际竞争中取胜。
从政府的作用来看,经过20年的改革开放,政府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上面,政府的决策更尊重市场规律,我国经济的制度成本急剧降低。开放使我国经济参与国际竞争,改革使旧体制下不能做甚至不能想的发展生产力的经济组织方式成为现实。其中,三件事情最重要:开放市场使得经济要素容易流动和重组;产权界定有历史性进步,奠定市场交易的基础;在政治统一的条件下开展了国内地区之间的经济竞争。加起来,就是中国经济运行的制度成本大幅度下降。
2、劣势(Weaknesses)。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靠低端产品竞争和频遭技术侵权指控的表现实际上暴露了我国企业的竞争劣势。在衡量国际竞争力的另一个关键指标“科学与技术”上,我国的排名是连续下降的:1994年是第23位,1995年是第27位,1996年是第28位,2001年是第35位,2002年是第33位。在“企业管理”指标中除“劳动成本”之外,其他指标排名都很落后,这也同样说明我国在企业管理和技术创新水平方面的落后,而科学与技术又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在衡量企业的技术进步和创新能力方面,研发投入是最基本的重要指标。按照国际惯例,企业要保持生存,其研究开发费用必须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2%左右;要保证领先地位,必须占到5%以上。而在发达国家,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一般是3%~5%,高科技企业可以达到20%。据统计,1995年我国工业企业R&D经费支出占销售收入的比重为0.18%;其中,大中型企业和小型企业分别为0.3%和0.02%。目前,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发费用占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1%~2%,而“全球500强”中美国上榜企业是5%~20%。现在,约有2/3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没有建立研发机构,新产品销售额占全部销售额的比重平均只有8%。企业如此低的研究开发投入,显然难以保证有效地开展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从而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和内生增长能力。
我国不仅研发投入少,而且知识产权也少。从近几年的发明专利数量看,国内外申请也差距悬殊:1997~2001年,国内向国外申请从299件增至1,027件,合计1,949件,而国外来华申请从20,953件增至26,401件,合计90,686件,是国内向国外申请的46.5倍。含专利权的使用和转让在内的“专利权使用费和特许费”,收支差距也不容乐观。1997~2000年我国企业出口收入从5,500万美元增至8,000万美元,合计2.73亿美元,而进口从5.43亿美元增至12.8亿美元,总计30.36亿美元,高于出口10倍。
根据国家知识产权局的统计,2002年我国共有9万多项专利获得授权,但其中只有6%左右属于发明专利,其他都是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而从国际知识产权的含金量来看,今天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集中在几个发展前景看好的技术领域,如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新材料等,在这些战略性、前沿性和对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产生重要影响的高技术领域中,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绝对优势,如在生物技术领域,美国拥有专利占59%,欧洲9%,日本17%。
3、机会(Opportunities)。目前,尽管中国宏观经济同样面临周期性下滑趋势,但制造业的景气度还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制造业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保持在20%左右的增幅水平,远远高于美国、欧洲等制造业大国水平。因此,在金融危机的产业格局调整中,中国将强化其制造业中心的地位,并在近期内有可能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制造业基地。据华盛顿经济咨询机构GlobalInsight预测,中国将于2009年超越美国而成为全球最大制造中心,较预期提前四年。GlobalInsight称,2008年中国在全球制造业输出中所占比例将达到17%,而美国将从2007年的20%下滑至2009年的16%。
美、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经济将金融危机重创之后,2009年经济将陷入衰退或衰退的边缘,发达国家的制造业将势必向发展中国加速转移以对冲本土经济的不景气带来的不利影响,这将对中国制造业的成长和升级带来历史性契机。次贷危机后,发达国家制造业的前景将更加暗淡,迫于利润与生存压力,发达市场的制造企业将向中国加速转移生产,国内企业的产业结构升级也随之迅速提升,这必然有助于中国在全球“制造业中心”地位的提升。
4、威胁(Threats)。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部门的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弱,部分行业产能面临重新调整。从2008年1~9月份我国制造业出口结构看,中国机电产品的出口仍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率,而纺织等劳动密集型或初级加工部门的出口面临严峻挑战。制造业各部门受金融危机冲击的程度不同,但总体上呈现外部需求减弱的趋势。
四、中国制造业发展前景
金融危机对中国制造业的影响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在全球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制造业相关部门的外部需求将有所减弱,部分行业产能面临重新调整;另一方面促使全球制造业的重新布局,在生存和利润的压力下,西方国家制造业将加速向亚太新兴市场转移,这势必推进中国产业部门尤其是制造业结构的优化。
中国企业的竞争优势集中在制造业领域,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的供给能力起了重要作用。当大量的跨国公司直接将生产环节转移到中国市场,他们在分享中国企业的劳动力成本低的资源优势时,我们却很难在短期内学习到他们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效率优势;相反,我们在制造领域的优势在慢慢地消失。我们虽然具有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但并没有形成总成本最低的优势。中国制造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并存,应迅速做出战略调整,进一步加大自主创新和优化管理;同时,抓住国家扩大内需政策和国际产业转移带来的机遇,获得拓展发展新空间。
(作者单位:西南政法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