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型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相结合的职教之路

2009-03-30 06:51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改革创新职业指导

吕 倩

[摘要]:面向21世纪职业学校开设职业指导课,全面、深入、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指导,是当前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举措。职业指导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自己,了解专业,了解社会,进而树立正确的择业、创业、就业观念。职业指导课程的构建应以就业服务为宗旨,实用性、针对性、阶段性、系统性为原则,对学生实行分阶段的职业指导,科学的课程设置为就业打好基础,走职业指导和就业服务相结合的创新型职教之路。

[关键词]职业指导;优化课程;改革创新;就业基地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结构的需求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内职教界热点颇多:办学热、办产业热、办新专业热、办高职热,职业教育在面向21世纪时能不能不负众望,走什么样的道路更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学生就业的需要,值得深思和探索。

一、推进适应社会需要的科学优化课程设置

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建设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不仅牵涉到教育行政部门和老师,更与广大学生的前程直接有关。因此,我们每一位职教工作者都应在思想上自觉地增强职教课程意识,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积极地投入到现代职教课程改革的实践中去。我们应对职教课程发展现状的检讨和反思,只有课程设置适应社会的需要,才能使学生更好的就业,面向社会。

只有课程这座横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才正是我们所要寻找的结合点。因为课程是一切现实的教育活动得以展开的轴心,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理论及其思想和观点,包含在其中的各种各样的目的和宗旨,都必须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课程也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手段,因为课程具体体现着培养目标的要求,尤其是职业技术教育的课程更加具体体现了各行业对各类人才知能结构的客观要求,这种特定的培养目标也只有通过课程这座桥梁才能最终实现。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职教事业在规模和数量上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在办学质量方面仍与社会需要相距甚远,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不相适应。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固然很多,其中最为重要和关键的一点就在于我们未能牢牢地抓住课程这一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从当前职教课程的现状来看,存在的问题是多方面的,如课程设计缺乏相应的理论指导,课程内容及结构安排不够合理且时有偏离培养目标的现象,必要的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制度也还远未形成……这些方面的改革工作都亟待开展。

二、职业指导课程与就业服务相结合

1.新生的“择业指导”内容及分析。一年级学生从普通中学进入职校,是人生又一次重大转折。此时,大多数学生对职校感到无以适从,不知如何学习,不知如何走好三年职校之路。虽已选定了专业,但并不一定了解它、热爱它。对于所学专业相对应职业群的素质要求,更是一片茫然。因此,职业指导应从学生一进校就抓起。在构建“择业指导”课内容体系时,应首先采取对学生、家长问卷调查和座谈会的方式。找到学生“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由专业级组(部)和职业指导专职教师分别进行指导。一年级“择业指导”教育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应放在“学生所学专业今后就业情况以及所学专业在社会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上,重点应放在“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对学生的素质要求”,“全面认识自己和社会”等问题上。使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方向,巩固专业思想,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正确的职业观,不断提高自己适应未来社会和职业发展要求的能力和素质,做好职业准备。这样才能为今后创业、就业教育打下基础。“择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有,认识专业,热爱专业;认识职业,寻找职业;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2.二年级“创业指导”内容及分析。“创业”是开创新的事业,为社会创造财富,为个人开辟新的生活道路的社会活动,它不仅有利于社会,有益于人民,而且还有利于劳动者本身的发展与完善。把“创业”作为职业指导课程的内容,是时代发展的要求,是学生在激烈市场经济大潮中,求生存、求发展的必经之路。一方面,创业给学生一种全新的就业思路,提供了广阔的成才天地;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和市场已不可能再给学生一个现成、舒服的职业,学生要靠自己发挥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去谋取职业,谁愿创、敢创、会创,谁就有出路。然而,由于当前我们的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受到磨炼的机会较少,不愿、不敢、也不会去创业,对今后就业,更多的是想得到父母、亲戚、学校的帮助,严重缺乏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据调查统计,职校学生缺乏创业意识的占62.9%,不知道今后如何创业的占91%。因此,在二年级进行创业教育十分必要。重点应放在学生创业意识的树立、创业品质的培养、创业知识的学习、创业能力的形成上。“创业指导”课的主要内容,应以“创业”教育为中心,对学生进行必要的礼仪教育、人际关系教育、挫折教育。创业教育包括创业的意义、创业的基本素质要求、创业的心理障碍及克服、创业的方法和途径、创办小型企业的基本条件和步骤等。

3.三年级“就业指导”内容及分析。职业指导课程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学生就业,这是当前社会和学校面临的十分紧迫的任务。现实劳动就业制度实行的是“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这既给学生提供了公平竞争的机会和广阔的就业渠道,同时也给学校、家庭和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就业指导中必须正视这一现实。学生要实现就业,除了要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之外,还必须有一个正确的择业观,懂得求职就业的有关知识和技巧。因此,“就业指导”课主要内容应以就业为目标,以求职知识和技巧为手段,以调整就业心态为主线,使学生充分认识当前我国的就业形势,转变落后的就业观念,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理想与现实、主动与被动等关系,掌握求职就业的一些基本知识和技巧、自谋职业的方法和途径,在摸清当地经济特点和就业市场情况下,根据自己的实际做出职业决策,尽快地适应社会,转变角色,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等。

三、职教发展之路中遇到的问题

1、只抓常规管理疏于改革创新

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管理往往满足于对常规的管理。近年来尽管生源起到了变化,专业设置、课程安排起到了变化,而教学管理和课堂教学却没有变化。如:由于“缴费上学,自主择业”,造成了学生来源的多元化和综合素质偏低的现象,给学校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面对这样的学生,如果学校和教师的教学管理观念不转变,仍按以前的管理模式和教学方法,势必造成学生与学校、学生与教师的不协调,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常规管理对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固然重要,如果一味地抓常规管理,不创新教学与社会相结合,教学工作就会墨守成规,教学的路子就越来越窄。

2、科研水平滞后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主要侧重对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和一些高校相比,认为教师只需上好课,指导好实验和实习就是好教师。因此,教师只是满足于上课下课,只是在教材、教参、练习上打转转。由于近年评定职称对论文发表有一定的要求,部分教师被迫拿起了笔。虽然教师的论文比以前多了,但是教师的教育科研水平并没有提高。有些学校的领导,往往也只是凭经验来指导教学,缺乏对教学理论的研究和对教学问题的深入调查,这也是造成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科研滞后的一个原因。

3、实习基地更新慢、设备跟不上

由于近年中国加入WTO后,一些企业的发展与国际接轨,设备设施更新更快,技术水平更高,而一些职业学校的硬件设施没有及时跟上,还是在原有的实践基地操作以往的设备,这就对以后学生的就业造成威胁,和社会需要脱节。

四、创建有针对性实践意义的就业基地

要想把职业指导与学生就业有机结合起来,除了前面提到的科学的课程设置,理想的就业基地更是十分重要,以下举了几种典型的有实践意义的就业基地类型:

1、实习就业型。这是一种最早实行的比较普遍的一种联办形式。用半年或一年的时间把学生送到用人单位去实习,这样既结合理论,又能实际操作,熟练掌握最新技术,为以后真正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2、产教集团型。自1998年开始,大连市建成立了“旅游服务职业教育集团”。集团由大连市23家星级酒店、旅行社和20所城乡开设旅游服务专业的职业学校组成。通过这种形式的校企、校际和城乡间的合作,初步探索了一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优化产业教育资源,密切产业与教育有机结合的新路子。

3、基地辐射型。如莱西职业中专,该校是一所以林果种植为主的农字号职业学校。该校在校内建起了占地50余亩的“科教兴农示范基地”。以基地为载体,科技含量高,带动农民致富功能强的基地辐射型联合办学的形式,受到了当地农民和师生的充分肯定。

4、国有企办型。1999年,为了使青岛市食品职业学校更好地为青岛啤酒企业集团服务,经教委和青啤双方共同协商,组建成立了“青岛啤酒学校”。该校依托于原青岛食品学校,教委、学校和青啤集团共同组成“青岛啤酒学校管理委员会”。在学校的产权性质不变,国家投入学校的教育经费不减(且优先保证)的前提下,在招生规模、专业设置、技能等级考核等方面均以企业管理为主,最大限度地按照青啤企业需求培养人才。这样一来,教育资源盘活了,办学质量效益提高了,学校服务经济的能力增强了,发展的后劲更足了。

5、股份合作型。这种联合办学形式,具有体制创新的意义。平度服装职业高中,采取国家出校舍,个人出设备、出技术的合股经营模式。创出了一、二、三、四的办学经验。即:一个既懂教育又懂服装企业的校领导班子,尤其是校长。二元办学模式(学生学习服装加工技术在工厂、学校中完成,以工厂为主)。三区互依(工厂、商场和学校)。四个合一:校长和厂长合一;学生和工人合一;教室和车间合一;教师和师傅合一。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广大的职校学生如何在竞争中站住脚跟,这需要所有职教工作者共同努力,在更新职教课程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勇于开拓,逐步建立自己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职教课程体系并将其付诸实践,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迈出关键性的第一步。同时走创新型职业指导与就业服务相结合之路,需要政府与社会的支持,更需要职校自身的不断改革创新适应社会,也需要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共同配合。

参考文献:

[1]陈绍奇,叶梓效.毕业生就业指导[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2]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教材办公室.职业指导[M].北京:中国劳动出版社,1999.

[3]本书编委会.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与学生职业规划及就业、创业指导手册中国教育出版社,2002

[4]陈至昂,职业教育模式创新与规范管理全书吉林摄影出版社,2007

作者简介:吕倩(1982—),女,江苏徐州人,徐州工程学院管理学院教师,研究生。主要研究课程与教材,旅游管理类。

猜你喜欢
改革创新职业指导
试论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职业指导
浅论对环境监察执法问题的思考和建议
试论如何提升职业指导效果和效率
浅谈高校职业指导工作
高职院校“人职匹配”职业指导模式的思考
试论如何开展三层六段精细化职业指导
加大职业指导专业人才培养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