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芳妍
摘要:在企业经营各环节中,资金管理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而集中管理是行之有效的途径。本文从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出发,阐述了建立资金监督体系的框架,提出了资金管理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资金;集中管理;监督体系
一、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
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物质价值的货币表现。由筹资活动、投资活动、经营活动及利润分配活动产生的资金收支活动构成了企业财务活动。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专注于整个集团的资金流动,通过集团总部控制或参与成员单位的资金运用和决策过程,成为企业集团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资金集中管理的内涵实际上分为四个方面:一是资金信息的集中,二是资金管理权限的集中,三是资金资源的集中,四是财务人员的集中。
二、资金集中管理监督体系的框架
企业资金内部监督约束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在实践过程中,已得到各界的认同。财政部在下发《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时,特别强调控制资金风险。由于货币资金是企业中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因此它的内部控制属于企业内部控制系统中的重要部分。如何在大型企业中特别是集团公司内部搞好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除按照常规建立内部控制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外,还应该设置货币资金的两级监督体系。
1在集团公司建立内部结算中心,设立一级监督体系
目前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的企业都组建了自己的内部结算中心,并引入商业银行运行机制,运用信贷、结算、利率等金融杠杆,充分发挥其结算、融通、监督、信息反馈等职能,在资金调度、资金结算、资金信贷、证券管理方面,对集团公司各单位的资金流入流出进行组织、协调、控制与监督,以保证集团公司的资金运动始终处于良性循环中,发挥整体优势。要达到上述目的,可在集团公司内部结算中心专设资金调度部,部门内部设置资金调度、出纳、会计、审核岗位,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有效。内部结算中心负责人对本单位货币资金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实行有效的制约。在建立健全货币资金业务岗位后,选派岗位工作人员和负责人时,除要符合一个财务人员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外,还要着重考察他们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和自律、自控能力。此外,除财务会计对货币资金的牵制制度外,还可以采用建立资金收付计划、下达月度货款回收指标、执行资金管理委员会集体审批制度等措施来进行有效的监督。
2在各基层单位财务部门设立资金组,建立二级监督体系
在二级监督体系中,由总会计师主导组建资金管理委员会,吸收财务、经营、人事、计划、销售等部门参与,制定本单位的长短期收支计划。在安排维系正常生产经营和员工生活必需项目后,可按项目切块使用资金。在日常工作中,与上一层次内部结算中心保持和沟通,按照资金的具体管理原则,安排的各项收支,要符合财务会计的各项要求,不能只为满足局部利益而做出违纪事项。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做好财务部门不相容职务的分离工作。建立完善的防止错误和舞弊发生的制约、自律控制体系,如对各项货币资金业务的处理,均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或部完成,不授予某人或某部门单独处理货币资金全过程的权利,做好对货币资金业务的交叉监督工作。同时,定期可由审计部门对资金收付执行情况进行内审,用好考核和奖则,保证各项内控制度的有效落实。
三、建立资金集中管理监督体系的途径
1实行资金跟踪稽查
为保证资金的安全完整,使其得到合理使用,在资金结算中心应专门设置资金管理稽查部门,使他们有责、有权,与审计、纪监部门相配合,对大额资金和经营资金的使用情况,实行跟踪稽查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并写出专题稽查报告,对发现的问题予以通报批评,实行经济处罚,并按照财务制度要求限期整改。稽查监督制度的正常运行,将彻底改变过去那种只管付款不管用途、只管指标不管去向、见票付款的机器人做法,从而提高资金运用效率,防止资金使用中的风险。
2实行财会人员委派制
众多的实例表明,相当一部分企业虚盈实亏、资产流失的一个主要原因就在于企业内部缺乏应有的财务控制与监督机制。部分企业经营者对外瞒天过海,外部监督机构疏于监督或力不从心。在企业资金管理上,为严把出口关,必须改变过去那种分散型的财会人员管理体制,实行财会人员集中管理体制,即实行财会人员的委派制。即母公司为维护集团整体利益,强化对子公司经营管理活动的财务控制与监督,由母公司直接对子公司委派财会人员,并纳入母公司财务部门的人员编制,实行统一管理与考核奖罚的财务控制方式。
财会人员委派制的核心是财务监督权与子公司经理经营权的分权制衡,确保财务人员履行财务监督职责,能够比较容易地使财会人员在规定的期限内实行轮换,定期向上一级的主管部门汇报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财务状况,给子公司经营中存在的问题以充分暴露的机会,可以避免由于存在的问题的长期拖延与积累给子公司造成的重大损失。
3建立责任会计体系
(1)建立健全核算成本体系,完善核算办法
首先要建立成本费用控制指标体系,把每年的总费用指标分解到各个单位、实体,并同单位个人的经济利益挂钩,对费用的支出逐一登记建卡,年底考核兑现。
其次,实行成本目标管理,根据年初确定的目标利润,经过测算平衡,确定目标总成本,把目标成本层层分解,落实到实体,然后分解到各单位。
(2)建立责任会计制度
在完善全面经济核算的基础上,企业应建立内部结算中心制度之下的责任会计制度,对发展和完善经营责任制、转换资金管理机制、提高经济效益将发挥重要作用。企业应按照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及不同层次的经营责任制的要求,划分责任单位,建立责任中心。一般企业将责任中心分为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和资金中心。任何对成本、费用负有责任的单位都是成本中心。利润中心可分为二级,一级为财务部门,负责企业盈亏指标的控制,二级为企业下属可计量利润的单位。而资金中心是指能够控制、管理其占有或分管的全部资金的责任中心,如企业内部资金结算中心、供应部门、销售部门、经营实体等单位。在此基础上企业还应建立责任会计制,形成三级会计组织体系。其中,企业财务部门为一级责任中心,企业下属经济实体、经营单位及职能部门为二级责任中心,各生产班组为三级责任中心。
(3)确定责任指标
严格核算责任指标是检查考核责任单位及整个企业各方面工作成果的基本尺度,是责任会计对生产经营活动进行控制的基础。责任指标的确定必须做到四个结合,即:与承包指标相结合;与会计核算的科目相结合,与目标管理指标相结合。与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监控指标、内容相结合。
(4)加强责任控制,完善考评制度
责任控制是责任会计执行的核心,主要指对责任单位经营活动实施有效的事前、事中控制。在责任控制体系中,企业应做到年度有目标责任规划和财务成本计划;月度有生产经营实施计划;月终有经营状况和计划完成情况的考核检查。在具体操作上,企业首先应实行分级归口控制,做到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归口掌握、责任到人。同时,还应实行定额管理,制定消耗定额和限额,对有量可计单位实行定额包干,对无量可计的单位按限额控制,对不经常发生的专项工程,费用按预算包干。
此外,还应注意充分发挥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的监控职能。对各单位的计划成本,月初以“资金”的形式存入资金结算中心,月终进行调整。领料、发放工资或支付费用时,都由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存款支付。超计划时向资金结算中心办理贷款手续,加收利息。
4综合方式的运用
(1)实行会审制
企业中一笔业务疏漏,一张合同失误,就会发生资金的重大损失。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企业应坚持实施产前会审制度,所有“产前”业务应由生产、财务、原料供应等部门一起参加会审,进行认真的核算;模拟市场运作,测算耗料、工时、工艺技术费用及效益;认真审查受理地点、交货期等环节。审查业务有无效益、利大还是利小、合同是否欠妥。由于会审在前,可以避免由决策失误带来的损失。产前“会审制”,控制费用源头的关键环节是企业的经济合同管理。为更有效地控制费用支出源头,企业应构建合同监督管理体系,全面推行经济合同程序化管理。
(2)费用包干制
为了控制销售费用的支出,可以实行“买断制”来进行控制a即按企业销售价格减去一定比例业务费为销售部门的买断价,超出买断价,全额奖励,低于买断价金额赔偿。在这种机制作用下,迫使销售部门筛选顾客,扩大销售,同时,自觉控制业务费用,运输费、货款回收费,同时还能加速货款的及时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