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会翠
种子是农业栽培的基础,是农业生产中各个环节最基础的部分,政府和全社会都在关注种子问题及种子产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小小的种子也逐渐成为一个产业,在农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作用,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记者就吉林省种子产业问题采访了吉林省种子管理总站的丁万志站长,在采访过程中,丁站长就种子产业的特点、我国种子产业的发展现状、作为农业种植大省的吉林省种子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一一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通过采访我们了解到作为农业生产的基础,种子产业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与监督下,正朝着更加规范与繁荣的方向前进。
一、种子产业的特点
1.种子属于农业生产资料,具有巨大而稳定的市场
种子产业面临的最基本问题就是人口与耕地比例严重失调,人均耕地面积比较少,特别是在我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5亩。因此,如何在有限的土地上生产出更多的粮食是目前面临的重大挑战。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的种子,农业生产用种构成种子市场的直接需求,为种子产业提供了一个巨大的稳定市场。
2.种子具有季节性强、经营难度大、风险性和利润高的特点
种子生产和销售具有很强的季节性,当年销售的种子需要提前一年安排生产。由于产销不同期,整个经营活动存在很大的盲目性。从种子产业链来看,新品种选育周期长(一般需要6—8年),投入大,风险大,生产的前置期长且最终的收种产量往往由自然条件决定,高要求的仓储、市场需求及竞争状态的不确定性、售后的高风险性等决定了种子产业经营难度很大。但是高风险必然带来高利润,种子行业利润水平高于许多传统行业。随着各种新技术应用于生产、繁育,新品种将不断推陈出新,种子的科技含量增加,利润也将更高,种子市场将更加活跃。
3.种子市场竞争激烈,生产和消费群体特殊,专业化产品非专业购买
目前,种子市场特别是主要农作物种子供大于求,与传统行业市场一样也出现了价格、品牌和广告大战。特别是我国加入 WTO后,国外跨国种业公司纷纷抢占我国种子市场,进一步加剧了种子市场竞争。目前在国内的种子生产者和使用者都是农民这一特殊群体。我国有农户二、三亿户,其中77.5%的农户(约1.8亿户)以种植业为生。近几年,各种子公司和科研机构纷纷加大新品种的开发力度,农民可选择的优良品种越来越多,但我国农民有明显的从众心理,且怕冒风险。面对生长表现优良又复杂繁多的新品种,缺乏文化知识的农民无所适从,即“专业化生产的产品,非专业购买”成为我国种业的典型特征。
4.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供给价格弹性
种子价格的变化对单位面积播种几乎没有影响,农民并不会因为价格低就多买种。同时,种子是必需的农业生产资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和无法即时生产性。所以一旦遇到种子生产量不足或自然灾害,种子价格就会特别高。由此可见,种子供给存在着较低的需求价格弹性和较高的供给价格弹性。
5.种子具有适应性,但质量指标较为复杂,难以检测,事故纠纷多,维权难
种子的特点还在于它有适宜的分布区域,几乎没有一个品种可以广泛地适应各种各样的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种子的纯度、发芽率、净度和水分是衡量种子质量的四大要素,也是种子质量的量化标准。净度、发芽率、水分等可以即时检测,纯度是种子质量的核心标准之一。但种子纯度检测的不便性却长期困扰着我国种业。当前,我国对纯度检测常用的是异地检测法,检测时间较长,获取纯度结果多数滞后于种子销售行为,容易产生事故或纠纷,执法和维权较难。
二、世界与我国种业的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民经济中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状况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稳定。“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主要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如果农业不能提供足够的粮食和必需的食品,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
种植业是农业的基础,保持种植业持续健康发展,对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种子是种植业中最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料,优良品种对农作物产量增加和品质改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世界种业的发展呈现出三大趋势:一是行业高度集中,企业规模越来越大;二是高新科技和人才成为未来种业竞争的焦点;三是兼并重组成为企业发展方向,种子公司向规模化、集团化、国际化发展。种子产业是农业中最具有科技含量的领域,也是我国农业产业中最为活跃的产业之一,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种业基本的特点与发展趋势:一、由传统育种技术向高新育种技术转变。二、 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三、由科研、生产、经营脱节向育、繁、推、产、销一体化转变。
三、吉林省种业发展成就
吉林省是我国的粮食主产省份之一,以占全国4 %的耕地面积,交售了占全国15 %的粮食。在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人均粮食商品量及玉米出口量均位于前列。长期以来,吉林省粮食生产为保证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稳定做出了巨大贡献,因此,吉林省种子产业的发展对全国种子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与推动作用。吉林省委、省政府也对吉林省的种子工作非常重视,据种子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有力的推动了全省种子产业的发展,增强了对农业的科技支撑能力,使得吉林省的种子产业取得长足的进步。
2000年《种子法》颁布实施后,我省的种子产业完成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过渡,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种子体系基本确立,事企、政企彻底分开,严格实行“资格准入”制度规范种子市场,使种子市场主体呈现所有制形式多元化格局,从最初的60多家国有种子公司发展到现在各类种子经营户5453家,全省种子产业资产达16亿元,企业的实力明显增强,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高。
种子科研能力进一步提高,新品种引育、开发工作成绩显著。近几年由于《种子法》和《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的实施,科研教学单位对新品种实行有偿转让,种子企业自主开发新品种的格局初步形成。品种权益的有偿转让有效地保护了育种专家的知识产权,科研教学单位从品种权的转让中得到的经济收益用于科研育种工作,增强了科研育种的积极性。同时科研单位的育种目标也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由过去的单纯追求高产开始向高产优质转变,育种试验方法也在不断创新。每年通过审定的新品种数量逐渐增多,使得新品种推广速度加快,品种在农业生产上的使用周期明显缩短。
几年来,为了提高种子质量,我省不断加大种子质量监管力度,杜绝不合格种子进入吉林市场,提出了“种子质量全程监控”的工作思路,收到了明显的效果。依法治理种子市场,使得种子的生产、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保护了选育者、生产者、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利益,有效地维护了种子市场的稳定。
在各级单位的大力支持下,吉林省相继建成了一批资源保护、品种繁育、种子检验、生产基地建设和种子加工等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对我省搜集保护种质资源、新品种选育与推广、加强原良种基地建设、提高粮食产量和质量改善种子生产条件、提高种子检测能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四、吉林省种子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弊端
据丁站长介绍,吉林省的种子产业在政府的支持下有了很大的发展,在取得成就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弊端,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改进和完善。种子经营机构数量多,行业过于分散,集中程度差,经营机构数量虽多,但是大多数经营规模狭小,经济效益低,缺乏竞争力;一些种子企业运行机制不灵活,资金规模小,盈利水平低,经营管理手段落后,自身没有科研人员和育种条件,而且还缺乏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直接影响了企业的运营;我省的新品种选育存在投入较少、力量分散、急功近利等问题,缺乏科技创新能力。很难培育出有突破性、竞争力的品种;长期以来,不论是育种者、生产者,还是种子经营者都对品种知识产权缺乏充分的了解,没有新品种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目前对植物新品种的保护力度依然不够,育种成果本身还没有成为一种商品。
五、吉林省种子产业的发展趋势
丁站长在为我们畅谈吉林省种子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时候提出,吉林省种业的发展趋势是随着世界与国家种业的发展趋势相一致的,吉林省应根据我国国情和世界种业发展趋势,确定种业正确的发展方向, 当今我省种业应向以下三个方向发展;一是对传统育种技术进行改造,利用生物技术向传统育种技术进行渗透,提高农作物的育种效率,向以生物技术为代表的高新育种技术转变。实施常规育种和生物技术育种相结合的科技创新战略,逐步提高我国种业的科技含量。二是种子生产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今后的制种过程必须采取集约方式,变一家一户的繁殖为集中大面积繁殖,加强对播种、去杂、收获等种子生产关键环节的管理。三是向育、推、产、销一体化发展。种子产业必须改变目前分散的、小规模的区域经营模式,通过科研成果转让、知识产权入股、企业资助科研、资产捆绑重组等方式,实现种业科研、生产、经营的强强联合, 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丁站长提出,依法管理、规范种子市场是吉林省种业发展的必然趋势。积极推进种子认证制度,规范种子产业发展。通过品种合格性认可、系谱繁殖、过程控制等方式来确认种子的遗传质量(品质真实性和品种纯度),以及通过检测部门确认符合认证方案的要求而给予的书面保证(种子认证证书和认证标签)。实行种子认证制度既有利于规范种子行业主体的行为,加强宏观管理,促进种子贸易的健康发展,又有利于新品种保护工作的开展,有效保护育种者的合法权益。
加大对种子行业的投资力度,继续深化种子体制改革,按照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要求,推进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加快资源整合,培植大型种子龙头企业,提高我省种子产业聚集度。同时,在科研立项和育种经费上给予大力扶持,鼓励企业创新科技、创立品牌、全面提高种子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
丁站长认为种子产业作为市场经济中一个独立的产业,其发展也是遵循市场规律的,由于种子产业的市场竞争如同其他行业,也是非常激烈,要想获得广大消费者(即种子使用者)对产品有所信赖,除了保证好的质量外还必须树立良好的品牌意识和完善的营销策略。从我省的种子市场具体情况看,树立品牌、完善营销策略主要可以从三个方面抓起:一是严格把关,保证企业经营种子的质量,以质取胜,树立品牌;二是建立完善的营销网络和营销队伍,加强对自己产品的宣传力度;三是要为客户提供优质的售后服务,包括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以此来占领市场赢得客户。
丁站长根据自己几十年从事种子管理工作的经验总结提出,随着农民知识水平与科技要求的提高,未来种子产业的发展将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但这个发展过程是漫长而艰巨的,需要在不断的探索中完善起来,只有政府以及社会各界共同关注、支持才能逐步构建种子市场和谐、平稳的新气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