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入境旅游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2009-03-27 04:33王联勋
管理观察 2009年6期
关键词:入境旅游改革开放发展

摘 要:本文立足中国现代旅游及现代旅游业,以旅游业的产业性质为视角,以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为着眼点,系统分析改革开放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的推动作用,进而反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改革开放 三十年 入境旅游 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2008年8月公布的《2007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显示:200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13187.33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19.19亿美元。同时,从该局2008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中获悉:2008年1至9月,已接待入境旅游人数18352.666万人次、国际旅游(外汇)收入298.28亿美元。笔者预计2008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将首次突破2亿人次。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78年,全年入境人数仅为180.92万人次,旅游外汇收入仅为2.63亿美元。

笔者选取1978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8年、2000~2007年的来华入境旅游人数(海外游客)和国际旅游收入(旅游创汇)两项指标作为本文分析的基础数据(见图1),运用对比分析、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释作为产业宏观导向的改革开放政策对中国入境旅游的影响,进而反观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

一、改革开放与中国的现代旅游及现代旅游业

中国现代旅游与现代旅游业真正起步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之后。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的旅游业除接待少量的华侨和港澳同胞回国观光探亲外,主要接待当时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旅游者。这种接待是按照邀请外宾的标准,对所有客人、旅游景点、旅游路线等都执行同一个政治接待型的象征性价格,管理机构没有盈余的概念、没有创汇指标。当时的旅游业并非经济产业,而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接待部门。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按照改革开放的方针使旅游业逐步纳入了国民经济的轨道,形成了以观光为主的旅游经济产业,为国家创汇是其主要任务,逐步完成了性质转变。同时,职能的转变使旅游业由单一的观光为主的旅游目的国(或地)向集观光、会议、商务、体育、医疗保健、娱乐、休闲度假于一体的综合性多功能的旅游目的国(或地)转变,向以入境旅游为主、辅以发展国内旅游,适当发展出境旅游比较完善的市场结构,进行了职能的转变。随后,逐步实现旅游企业管理上的科学化、集团化和国际化,进行管理变革。

在实行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中,中国旅游业不断发展,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日益突出。仅就入境旅游来看,2007年全年入境旅游人数近1.32亿人次,同比增长5.5%,其中入境过夜旅游人数达4572万人次,同比增长9.6%;旅游外汇收入达419.19亿美元,同比增长23.5%;中国继续保持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7年12月11日起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等影响中国旅游和旅游业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不断发生,中国现代旅游与现代旅游业必将发生质的变化、迎来再次的跃升。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从旅游大国发展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入境旅游势必得到更大的发展。

二、旅游业的产业性质及改革开放对入境旅游的积极影响

(一)旅游业的产业性质

1.相对的永恒性与永久性

旅游作为第三产业中的一项重要产业,是其他产业所无法替代的。只要有人类存在,旅游也将存在,并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具有相对的水恒性。旅游发展所依托的旅游资源,特别是自然旅游资源和历史旅游资源,其价值大多具有永久性和可持续性。另外,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又有新的旅游资源被发现、被开发,使旅游业具备了永久性和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然而,人为的破坏或毁灭可以导致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价值贬损甚至丧失;闭关锁国和地域流动限制会抑制人们的旅游动机;非理性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会直接钳制旅游科技的发展进步。因而,即便旅游业具有相对的永恒性与永久性,在一定的时期、尤其是在特定政策和执政方式的影响下也会出现不同的表现形式,改革开放前后中国入境旅游的天壤之别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2.广泛的综合性与关联性

旅游业与我们熟知的传统型产业完全不同,它具有广泛的综合性与关联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①内部结构极为复杂;②外部边界不明确(参见图2)。旅游业的广泛关联性还充分表现在它的发生、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基础性产业的发达程度,尤其是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能源、石化等行业。

无论从旅游业的内部结构还是从外部边界来看,国家宏观环境对旅游业的影响都是十分明显的,因为直接旅游产业、间接旅游产业和关联产业的发展都受制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改革开放为中国国民经济发展营造了极为有利的宏观环境,也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十分坚实的基础。

3.一定的敏感性与坚韧性

旅游业在遇到一些不利影响时表现出一定的敏感性,同时又表现出一定的坚韧性,比其他产业和部门更早、更快地得以复苏,恢复以前的正常状态。

当旅游业面临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大事件影响时,总是很容易受到波及,并且表现得比其他产业更为明显。从图1可以看出,1989年的动乱、2003年的“非典”对中国入境旅游造成的负面影响极为明显;同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2007年12月11日起中国旅游业的全面开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举行对中国入境旅游造成的积极影响也非常突出。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敏感性突出表现之后,旅游业表现出的坚韧性也十分明显,但旅游业的迅速复苏通常与国家的大政方针和针对性的政策措施有着直接而紧密的联系。结合中国当时的实际情况,从1990年、2004年的中国入境旅游统计数据(见图1)中可以看出,改革开放的大背景、针对性的救市措施是中国入境旅游迅速得以复苏甚至有所超越的决定性因素。

(二)入境旅游的个性化特质

入境旅游主要涉及旅游目的地国非常住居民在该国进行的旅游活动。鉴于中国国情,中国的入境旅游统计对象除外国人外还包括港澳同胞和台湾同胞。在旅游业发展的过程中,政府的态度、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会对入境旅游造成直接影响,而政府的态度、角色和所起的作用与国家的大政方针直接关联。笔者认为这与入境旅游的个性化特质有着必然的联系。

1.入境旅游是旅游全球化的产物

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了不争的事实,经济全球化催生了旅游全球化。中国改革开放之后迅速融入了全球化的浪潮之中,中国旅游业也随之步入了全球化轨道,大量的外国人、港澳同胞、台湾同胞进入中国大陆进行旅游活动。因此,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全球化,没有中国的全球化就没有中国现代入境旅游的产生与发展;旅游全球化是中国现代入境旅游产生、发展的基础,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必然结果。

2.入境旅游具有更强的敏感性

入境旅游相对于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具有更强的敏感性是由旅游全球化导致的国际旅游(包括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可替代性更强决定的。

从国际上看,南非的政治变化吸引了许多旅游者前往参观游览;越南、老挝、柬埔寨等国随着国家局势的稳定,其入境旅游也正在兴起。同时,近年来的自然灾害和政局不稳对泰国旅游业、尤其是入境旅游的负面影响十分明显。就国内而言,改革开放以来的入境旅游统计数据也很能说明问题。

3.入境旅游是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个国家拥有外汇的多少,标志着这个国家经济实力的大小和国际支付能力的强弱。要在激烈的国际经济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开辟创汇途径以增加外汇收入。由于旅游外汇收入是非贸易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换汇成本低、创汇方便的特点,旅游外汇收入是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而入境旅游外汇收入是国家旅游外汇收入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入境旅游是国家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仅中国入境旅游创汇就达3248.47亿美元(截至2008年9月)。由此可见,入境旅游也是中国增加外汇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改革开放对入境旅游的积极影响

对比分析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1988年(改革开放10年)、1998年(改革开放20年)、2007年(改革开放30年)的入境旅游人数和旅游创汇两项基本指标(见图3),结合图1所示,不难发现改革开放对中国入境旅游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自1978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旅游业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入境旅游更是成几何级数不断增长。2007年,入境旅游人数是1978年的近73倍、旅游创汇是1978年的近160倍。

2.中国入境旅游总体呈上升趋势的同时,其敏感性较强的产业性质对入境旅游的影响较为明显,但其坚韧性表现得更为突出。这不仅反映了旅游业的产业规律,而且从更深层次反映出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对中国入境旅游在旅游业宏观管理、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

3.改革开放为中国塑造良好的旅游目的国(或地)形象在意识层面上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开明开放、国富民强、安全稳定、山川壮美、历史悠久、风情独特的中国”这一国家旅游形象通过30年的改革开放历程,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各国人民和海外华人所认同和接受,进而吸引他们来中国进行旅游活动。这也是改革开放政策施行30年对中国入境旅游发展产生的最重要、最根本的积极影响。

三、从入境旅游快速发展看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

正如胡锦涛同志所指出的那样,“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13亿中国人民的共同抉择”。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的各项事业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仅从中国的入境旅游来看,其今天取得的成绩也完全得益于改革开放,并势必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而不断发展进步。◆

参考文献:

[1] http://www.cnta.gov.cn(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网站).

[2] 刘锋.中国西部旅游发展战略研究[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3] 吴必虎.区域旅游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4] 罗明义.现代旅游经济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4。

[5] (英)耐杰尔·埃文斯,大卫·坎贝尔,乔治·斯通休萨.马桂顺译.旅游战略管理[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6] 罗明义.旅游经济学分析方法?案例[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5.

[7] 魏小安.从数字看变化—解读2005年中国旅游业统计公报[J].旅行社之友,2006(11):17-19.

[8] 李洁,王联勋.新编旅游学概论?案例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猜你喜欢
入境旅游改革开放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改革开放是怎样起步和前行的
我们,与改革开放同行
改革开放四十年颂
改革开放 如沐春风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国内入境旅游波动周期研究综述
我国入境旅游贸易发展现状及策略探析
河南省入境旅游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