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话题”为语文教学导航

2009-03-27 08:17朱华东
教学与管理(小学版) 2009年2期
关键词:设置文本课文

朱华东

现代对话理论认为,“阅读话题”就是由教师或学生根据课文提出,为了引领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领悟文本言语和言语形式而设置的交流主题,并围绕主题同时产生一些新问题。建构有价值的阅读话题,有利于我们开展讨论,探究课文内容,打开一个广阔的思维空间,搭建一个生动的互动平台,从而使学生的热情在课堂上燃烧,信息在交流中汇聚,心智在对话中充实,能力在互动中提高……

“阅读话题”的设置异彩纷呈,有的侧重于情感性,有的侧重于目标性,有的侧重于层次性。我们认为,阅读话题的设置也要注意“度”的把握,让话题推动对话不断向纵深发展。

一、 心中装着“向度”

有效的话题是语文课堂教学目标实现的保证,阅读话题的确定要为有效达到课堂教学目标服务。教师在设置问题时,要着眼于教学目标,围绕教学目标而展开。让教学目标成为阅读话题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从而将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向确定的方向,使潜在的学习需要转化为活跃的学习动机。

设置话题时,教师要将话题聚焦在那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上,突出重点,攻克难点。例如在教学《水》这篇课文时,我设计的阅读话题是:“水包含着多少艰辛与沉重、期盼与苦涩,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有水的快乐,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缺水的苦涩?”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文的语言文字,循着“乐”与“苦”的矛盾线索,体会到“雨天淋浴”和“勺水冲凉”的快乐,体会到“挑水之苦”和“锁水之涩”,体会到村里人以苦为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教学中,用一个高度集中的阅读话题,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研读课文,交流对话,发挥他们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使课文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二、 眼睛盯着 “广度”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高质量的阅读话题,应该注重话题的“广度”。也就是说要给学生多角度、多维度、多方位对话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引导学生多角度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发现,读出新意。

在教学《爱如茉莉》这课时,教师设置了一个开放的话题:“你读出了爱是什么?”课文中爱的细节就像茉莉的花瓣星星点点地散落在文里。在教学过程中,以这个话题组织教学。教师引导学生从“散落”处读出联系,体会那无处不在的爱:从爸爸一回到家和女儿对话中体会爸爸的急切,在文本的“空白”处展开对话;从爸爸妈妈执手而眠的那段文字中体会那无微不至的爱,在“无声”处读出“心声”……最后,学生还读出了一首关于爱的小诗:“爱是妈妈心中给爸爸煮的饺子;爱是爸爸直奔医院匆匆而去的身影;爱是阳光下静谧的微笑;爱是病床上紧紧相握的双手;爱是爸爸布满血丝的双眼;爱是妈妈精心伪装的假寐……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教学中,这个颇有“广度”的话题,凸显了学生和文本对话、学生和老师对话以及学生和文本中主人公对话,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超越文本,从而对“爱是什么”有了全方位、深层次的了解。

三、 鼻子嗅着“深度”

在设置阅读话题时要注意“深度”的把握,问题设置难度过高,学生无从回答;难度过低又不能引发思考,学生在交流对话时会原地踏步,“重复昨天的故事”。在设置话题时,教师要开掘问题的深度,由浅入深,设置具有一定深度、富有挑战性的话题,引导学生挖掘文本中深层的人文内涵,对语言文字进行深层感悟,引领学生进行深入的思维和有深度的交流。这样,学生才会与文本碰撞出耀眼的思维火花,对话也才会精彩纷呈。

干国祥老师教学《斑羚飞渡》一文时,从课文走向互文,从中心走向话题:“《斑羚飞渡》这个虚构的故事反映的是‘人的故事,它实际上讲的是面临灾难时放弃谁的难题。面临灾难,人类中的哪一部分首先应该被遗弃?为什么这样做?谁规定必须这样做?这是一个亘古的难题。我们来看看人们是怎样选择的。”然后链接了现存于武当山的“寄死窑”、雨果的《“诺曼底号”遇难记》、新疆克拉玛依友谊馆的舞台大火、《泰坦尼克号》沉船时的电影片段等相关文本,先探讨了作为集体的人类在面临灾难时是如何作出选择的,再探讨了在灭顶的灾难中作为个体的权力与尊严问题,最后归结到“敬畏生命”这一深度主题。课堂上干老师创设了一个“智慧之炉”,引导学生炼“丹”。要烧旺学生的思维之火,必须要在“智慧之炉”中逐渐增添干柴,干老师精心选择了一组材料,让这些“干柴”慢慢地“燃烧”,不断把学生的思维引向纵深。

四、 手里握着 “温度”

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文本特点,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找准“情感点”设计阅读话题,为学生营造与文本内容相适应的“情感场”,拨动学生情感之弦,缩短学生与文本、人物的距离。

特级教师于永正在教《翠鸟》这篇时,确定了这样一个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我是世界绿色和平组织的成员,想采访你们,写一篇关于翠鸟的报道,让全世界的人民保护你们。你们愿意接受我的采访吗?”教师创设情境,利用情感的渲染,形成阅读话题,激发学生主动阅读的期待、渴望心理,引导孩子走进文本。在教学过程中,围绕这个话题进行,并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了几个采访的子话题:⑴翠鸟朋友们,你们的声音那么好听,怎么回事?书上怎么说的?⑵听说你们有个外号叫“叼鱼郎”,捉鱼的本领很强,谁愿意介绍一下你们是怎样捕鱼的?⑶有什么证据说明你们飞得快?⑷我想到你们家做客,树上找不到,草丛中也找不到,你们家在哪里?⑸我打算把你们介绍给全世界的人们,有现成的文章吗?谁能声情并茂地读给我听听?孩子们的情感被调动起来,课堂上学生轻松活泼,学得情趣盎然。

总之,有效的阅读话题就如航船上的指南针,保证教学的航船顺利驶向既定的目标。我们应该让阅读话题为语文课堂“导航”,让学生感受置身于“话题”的乐趣,不让学生“迷失方向”,让他们在“辽阔的大海”不断前行。

猜你喜欢
设置文本课文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变电站五防系统临时接地桩的设置
ControlUWP 让Windows 10的设置更方便
浮窗手势让手机操控更轻松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