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举宏
一个民族企图消灭另一个民族,往往采取两种手段:一是屠杀生命,二是消灭文字。因为消灭了文字,也就消灭了历史;消灭了历史,也就割断了这个民族的文化血脉。因此一个民族不能没有历史,一所学校亦然。
学校不能没有记忆。一所学校如果没有记忆,也就没有了历史,师生不知自己是谁,不知自己从何而来,这和自己不知向何处去一样可怕!如果学校的文化中没有历史在流淌,没有历史的脉络,那么面对现实,一切就会变得单薄和肤浅;失去历史的天空,也就失去想象的羽翼。历史和未来的脐带被无情割断,现在和未来失去历史给养的滋润,憧憬和畅想就会枯萎和凋零,人们只剩下木然和机械的劳作。没有历史的孵化,师生们就失去了归属感,学校的精神就失去了家园;没有历史的根基,学校的灵魂就没有了依靠。因此,一所学校在发展的进程中,既需要前景,也需要背景。
学校不能只是拿来。现在有“倒脏水不能把孩子一起倒掉”之说,但是“抱孩子也不能把脏水一起端来”吧,更何况抱养的孩子毕竟是人家的血肉,到了成年懂事之时,认祖归宗那是天性。现在学校教育有两种倾向非常可怕,一是整天叫嚷“国际化”,数典忘祖地遗弃“本土化”、“校本化”;二是拼命强调“反思型”,开会时总把自己骂得狗血喷头、一无是处,仿佛骂得越凶,自己就越“反思”。其结果是把自己搞得身心疲惫、遍体鳞伤,然后在自己的伤口涂上国际流行色,呈现一幅现代的、时尚的“人体彩绘”风景。现在中国是个大工地,许多城市流行拆迁风,一幢又一幢国际化大楼、一个又一个国际大都市拔地而起,城市变化之大,搞得一些西方人士来到中国住宾馆,一觉醒来,总以为自己还在家门口。现在学校教育也染上这种流行病,先把自己的文化拆成一片废墟,然后依照别人的景观进行仿建,一夜之间“步入现代教育”的虚荣心得到了满足,就连讲话的声音也变粗了,走路的腰板也挺直了,但还是掩盖不了中国当代教育“缺钙”的现象。中国教育失却自信、迷失自我的痛心现状,既与近代屈辱与悲壮的情怀有关,也与现代崇洋与自贱的心态有关。“士可杀不可辱”(《礼记·儒行》)、“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的传统信念,经过西方近代的霸权侵略和现代文明的解构,已经被摧残得荡然无存。我们从近代被动的无奈和无助,已经发展到现代主动的自卑和自残,从内心到行为已经把自己彻底的打倒,然后还要唾骂一声:“我真的不是东西!”当前我们学校课程文化空前繁荣,但是我们的教育殿堂中不断回响的却是别人的声音,西方发达国家的课程文化争雄逐鹿于中原大地,我们数千年的教育传统瑰宝却被遗弃在历史孤岛上奄奄一息,越来越微弱的啼哭和呜咽,已经越来越难以引起我们的内心共鸣。如果说,走向国际化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那么养护自己的传统与文化的根基,守护自己精神和灵魂的家园,也是走向未来的必然使命。
学校不能只有创新。只有创新,没有历史的传承,学校就会生存在失忆状态之中,师生终日生活在混沌和迷茫之中,一切全是崭新的变幻,没有感觉,只有幻觉;没有传承和积淀,只有更换和变化;没有永恒的精神和不死的灵魂,只有目光的呆滞和精神的恍惚。灵魂失去根的维系,那就在荒郊野外漂泊;师生在行走人生的路途中,留下的只是杂乱的智慧碎片,没有形成智慧的景观;历史的河床上没有传统在流淌,也就难以孕育排山倒海的气势。没有历史的回望,就难有面对现实的从容;没有历史的靠山,走向未来时就没有昂首挺胸的“腰杆”,剩下的可能只有跪倒和爬行。过去一度流传这样的话语:“一个书记一条街,一个乡长一条河”,现在学校教育也存在类似的现象。新领导一到任,不是去研究学校发展的轨迹和现状,不是去倾听师生的心声,而是对师生们的忧愁困苦置之不理,一头扎在校园设计的图纸之中,然后一个个标新立异的景点矗立校园,“面子工程”做足了面子,这是面子创新。面子创新,留给我们的是硬件华丽外表的耸立,却没有精神旗帜的飘扬。还有一种情形就是“一切从零开始”,领导们整天苦思冥想忙创新,一会儿这个教学理念,一会儿那个课堂模式,号召的理念是国际化的,课堂模式创意也是现代化的,但是不合校情、脱离实际、好高骛远,结果搞得教师们眼花缭乱、晕头转向,一向步履稳健的资深教师也连连发出感慨:“我倒不会上课了”。
走向校本化,首先要走进学校的历史。教育需要追寻最为本真的元素,而这些元素积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我们不能被过眼烟云似的朵朵浪花遮蔽双眸。我们需要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学校一路走来的足迹,无论是寻找学校优良传统,还是为学校现今的病患把脉,都离不开过去。追溯历史的启迪和智慧,方可生成时代的觉醒和觉悟,那样才能透视变幻莫测的表象,洞察教育至真至善的内核,否则一切探究和畅想都会走向表面和浮躁。只有把现实的历史根源找到找准,理清现在与历史的内在脉络,才能真正找准学校的出路和未来。超越校本化,走向国际化,首先需要关注校本化,因为这是水之源、木之本。关注校本化,毋庸置疑离不开学校的记忆,因为校本化之中的“本”深深地扎根在学校历史的土壤之中,是学校历史发展至今天厚积薄发形成的一种风格风貌和本原诉求,因此“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我们实现了过去不敢想、不敢说的历史性跨越,在这样的历史跨越中更需要继承优良的历史传统,因为这是学校发展的基石。我们放眼未来的同时必须胸怀历史、触摸历史,只有如此才能激发灵感,才能激起超越历史的创新欲望,才能把理想融入历史,使历史焕发出新时代的勃勃生机,这是一种站立在历史之上的伟岸。所以我说,学校需要记忆;所以我想说,在学校跨越式发展中,我们能否歇歇脚、问问自己,优良的传统是否被丢失?我们为光大优良传统又做了些什么?切不可新的特色没有彰显,而优良的传统又被我们遗弃,那将是一种愧对古人、难见来者的尴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