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春
有人说默克尔是德国的“铁娘子”,并把她与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相比较,但实际上她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
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发展道路完全是由她的性格所决定的,她那不达目的不罢休的毅力、对掌握权力的渴望、驾驭变局的能力以及敢于承担风险的责任感决定了她今天的发展。同时,她也具备了一个成功的政治家所必须拥有的能力,即成竹在胸、适时妥协和审时度势。
——德国著名记者、传记作家胡戈·米勒一福格
审时与度势
默克尔在35岁以前,是一个与政治完全绝缘的物理学家,并把成为居里夫人那样伟大的科学家作为自己的人生目标。
她为人低调但又不失个性,同时又有着超凡的控制力。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使得她自始至终能够以一种直观豁达的态度去面对种种难题;不失个性的特点使得她能够在向自己的理想迈进的路途上坚持原则;非凡控制力使得她在充满着漩涡和陷阱的政坛一直处于不败之地。
按照事情的轻重缓急来处理问题是默克尔从小养成的习惯,也是她不断有所成就的法宝。默克尔自小养成了一个习惯,就是保持桌面上没有杂物,以帮助她清晰地思考问题。她说:“放学回家如果有一堆作业要做,我会把桌子上的东西都抛到地上,然后再集中精力思考做事的先后次序。”
并不是没有人注意到默克尔的政治家潜质。默克尔中学时代的政治思想辅导员就说过:“这孩子迟早会成为政治领袖!”虽然默克尔选择了物理学,以一个科学研究者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但她对政治兴趣不减。工作之余,她阅读了大量对当时政治体制进行批判分析的书籍。默克尔行事谨慎低调,她把对政治的热情冷冻在心里,而把更大的热情投入到对原子和分子的研究之中。如果不是那一天,发生了一件翻天覆地的历史大事件,她可能会“平平淡淡地过完一生”。这个大事件就是柏林墙的倒塌。
如她自己所说,柏林墙的轰然倒塌唤醒了她内心深处的政治意识,从此她走上了从政之路。长期隐藏在她体内的政治热情开始萌动,她决定参加当时非常活跃的“民主觉醒”组织。
初期,默克尔不声不响地做了不少工作,人们很快发现,在办公地不可避免的混乱中,默克尔科学家的严密逻辑思维和处变不惊的气度格外突出。一位当年的共事者说:“她是个少不了的人,走投无路时她总有办法。”很快,这个总是穿着一条咖啡色灯芯绒裤子给人以大学生印象的默克尔就脱颖而出,成为“民主觉醒”的新闻发言人。后来,她成了联邦议员;再后来,连她自己也没有想到,她被一位大人物慧眼相中,当上了联邦政府最年轻的部长。这个大人物就是绰号“大块头”的德国联邦总理科尔。凭着女性的直觉,默克尔知道一旦科尔当选,她一定会被启用,但具体会担任什么职务,她心里没底。结果,在新政府内阁名单中,她被任命为妇女与青年部部长。对这一任命,默克尔坦承:“事情的发生使人不知所措。”不过,她没有任何犹豫就接受了。1991年1月18日,默克尔宣誓就任这一政治生涯中第一个重要职务,而这距离她投身政治也才一年多时间。
有些政治家从来不按常理出牌,默克尔就算一例。她是一个天生的政客,有着极强而准确的政治嗅觉。这种嗅觉使得她在该跟人的时间跟人,该做事的时间做事。更为重要的是她懂得适时变化,适势变化,前者是把握变化的时机,后者是把握变化的力度。
1998年,社会民主党和绿党组成的“红绿联盟”赢得大选,科尔和基民盟对德国长达16年的统治结束了,而默克尔也失去了联邦环保部长的职位。但在党内,她却赢得了新职位:基民盟总秘书长。她之所以能得到这个重要的党内职位,是因为她早就看出科尔的时代已经接近尾声,并开始追随最有可能接班的朔伊伯勒。这样,当朔伊伯勒接替科尔成为基民盟主席后,在他的提议下,默克尔当选为总秘书长。默克尔在政坛上可谓是火箭式上升。人们常说:机遇偏爱有准备的头脑,成功需要贵人相助,默克尔这两条都占全了。
硬与软
默克尔说:“在决定性的时刻我还是勇敢的,但我需要较长时间的准备,总是尽可能考虑周全。即兴的勇敢我没有。”的确,她习惯长久地、周密地考虑某事,一旦考虑成熟,就会果断地采取行动。如同她年轻时在跳水时,会在跳板上一直考虑45分钟,而一当铃响,就会跳下去。
从政以后,她的个性在她的职务中发挥到了极致,使得人们从来不敢低估她的能耐。她不断实践她的崇拜者前西德总理阿登纳的名言:“一名政治家不仅需要博学多识,敢于面对现实,善于思考,而且还必须勇敢无畏。”1994年,科尔任命默克尔为联邦环境、自然保护和核安全部部长,这个职位对于当时在基民盟中资历尚浅的默克尔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在新职位上,默克尔刚上任3个月就让一位德高望重的国务秘书提前退休。面对人们的质疑,她干脆利落地回答:“在我的部里,我有权制定基本方针。”这件小事充分展示了默克尔一旦有了自己的决定后,就会坚决执行,不会受到其他方面的影响。默克尔在后来应对环保人士对运送核废料的抗议问题上,也一直保持着强硬态度,她亲自上阵向反对者解释自己的政策,面对示威者毫不退缩,表达了决不屈服的鲜明态度。由此可见,不要认为“软弱”是女性的代名词,一般女子可能软,但杰出女子决不软。
不过“软”也是一种有力的武器。在1995年上半年的一次内阁会议上,与会成员讨论默克尔提出的限制夏季废气排量和机动车车速的规定。然而,建议遭到多数成员反对,科尔也站到了默克尔的对立面,认为默克尔的提议欠考虑。默克尔深感在内阁中的孤立无援,竞无法克制地痛哭流涕。默克尔这一哭,举座皆惊。
不管默克尔的哭泣是来自不懂掩饰的率真,还是有意博取同情,事实上默克尔的泪水最终推动了夏季废气规定的出台。女性的眼泪是天底下最让人看不懂的武器,它使得“软器”达到硬功的效果。善用自己的女性特质,往往是女性立足于男人云集的政坛中最强有力的手段。
进与退
2005年7月的欧盟峰会,英国坚决要求欧盟每年继续给英国一定比例的退返款,布莱尔毫不妥协,搞得大家不欢而散,欧盟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分裂危机。
而笑口常开、敢说敢闯的默克尔,走马灯似地穿梭于英法和其他国家之间,寻找折中办法。她让希拉克总统一直围着她转,对她的手背亲个没完,久久不放;她让英国首相布莱尔让步,同意英国在2007年至2013年,舍去105亿欧元的退返款。会议一结束,欧洲各大报纸一片赞誉之声。英国《晚报》曾把英法矛盾形容为欧盟“口袋里的蝎子”,德国一家周刊则幽默地说:“默克尔就是这样把蝎子驯服的。”因此,有人说:“这个女人不简单!”
有人说默克尔是德国的“铁娘子”,并把她与英国的撒切尔夫人相比较,但实际上她们之间并没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一位德国政治学家说:默克尔“不会是另一个玛格丽特‘撒切尔,更不会是一个激进的改革者。”“您是个强势的人吗?”一位记者曾这样问默克尔,默克尔回答:“不如这么说,我很有恒心。”默克尔强硬,但并不激进,对于国内的政策她更加注重一种连续性,在外交政策上也采取一种平衡外交的模式:增进合作和互相理解但又坚持自己的原则。
她的这些思路与她本身的个性紧密相关,就像她自己说过的,她是一个极有恒心、做事谨慎的人,但是一旦拿定了主意,又有魄力和能力去实现的领导者。这一点上默克尔显然比撒切尔夫人做得更为成功,在她刚刚当上总理时,许多人只把她看作是个“过渡性人物”,认为她最多只能在总理位子上呆半年。但她却出手不凡,不仅化解了诸多国内国际难题,而且在世界上掀起了一股“默克尔旋风”,成为欧洲一颗冉冉升起的政治明星。
“她很酷”,卢森堡首相容克的评语,代表了世界对这个女政治家的一种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