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学校的科学发展

2009-03-25 07:20孙忠心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09年12期
关键词:教育发展科学发展观

孙忠心

[摘要] 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教育的发展提升带来新的思路,“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笔者就如何借鉴科学发展观来确立办学思想,明确办学目标,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进行了实践与尝试。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教育发展 办学思路

学习落实科学发展观,对学校来说,就是切实转变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学校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切实创新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切实提高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最终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两年来,本人结合学校的实际,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办学思想、目标和策略逐渐显现。一个理想: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四项目标:和谐、质量、特色、数字;三种精神:勤勉务实,开拓创新,协作共进。

策略一:个性化的目标引领

一个学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需要团体的共同努力,学校在原有3年规划的基础上,进行了调整和修改,明确了07后4个学年的发展规划,力争办成省级农村示范学校,和当地迅猛的经济发展势头相得益彰。各部门根据学校的总规划展开讨论,拟定各自工作目标,各位教师拟定个人目标。学校根据学校总目标和教师个人目标,设定长期的教师队伍建设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目标。举行城乡联动教学结对;组织教师外出参加县市省级学习活动;本人积极和青年教师同台上课互动研讨;实施行政领导开课制度;积极承办县市级各类教学研讨活动;探索学校教研和家长开放结合的路子,重视参加各项竞赛。近年来,7名教师获得县教坛新秀称号,2位教师在市级上展示课,30多篇论文(案例)在县市省级获奖,使很大部分教师感受到目标达成的成就感和荣誉感。教师的发展才能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从这一角度上讲,以教师为本,是学校科学发展的核心。

策略二:人文化的制度激励

我们向往“无为而治”的境界,但“无为”的前提是“有所作为”。一个学校的高效运转,一个集体的合力发挥,必须有一定的制度制约。学校在原有基础上,修改了教学成果奖奖励制度,明确了常规课听课制度,重申了考勤请假等等一系列制度。制度的作用就在于制约人们的行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但制度也应该有温度,制度应该随着形势的发展做到常规常新。归根到底,学校管理的本质是一种人文管理,所以校长应该在方方面面体现人文关怀,就是要不断提供优质服务,满足每一位教师“最近发展区内”的内在需求。因此,前面所进行的业务上的种种举措,积极引领是对教师最深的人文关爱!

作为校长在运用行政力量的同时,积极推进工会工作,以此发挥工会的特有作用。两年来,在校工会的引领下,学校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的有意义的教工活动,组建教工等各类运动兴趣团队,全校教工的生活丰富快乐充满活力。当教师真正感受到学校对他们无微不至关怀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把这份关怀加倍地传递给学生,并在学校逐渐形成人文关怀的校园文化。这样,才会凸显“和谐奔放”的校园氛围,才能有效推进教育教学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策略三:主题化的教科策略

教师的研究是从实践中的问题开始的,同样教师的创造也是从问题开始的,我们主张在研究中工作,研究教育问题主题化。倡导教师要用研究的眼光看日常的教育实践,引导教师聚焦课堂、研究学生,关注细节。工作的创新应该来自日常教学的点滴积累。这需要教师在一个主题上不断实践和反思,具体落实在教研组的活动中。为推动学校科研力度,学校设立了名师工作室,明确了全语文研究课题,开始了跨学科全方位的以发展学生语言能力为核心的课题研究。

每天面对一些现实的主题化科研,延伸到鲜活的教育教学案例的交流和分析,让教师回到一种本真的状态看待自己的日常教学中的点点滴滴,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可以达到改善日常教学、提升专业敏锐型的目的。通过围绕不同的主题,引导教师总结提升一学期的经验,通过叙事的方式,透过对教学的每一个细节的反思,形成一个观点,通过交互交流的方式,形成群体的智慧,从而推进教育教学的科学发展。

策略四:全息化的网络导航

步入信息社会,网络已成为先进的代名词。近两年来,学校在校园网的全面、快捷、互动、整合上作了有效的探索。学校行政、年级组、教研组、班级家园和特色社团五大板块全线报道,全面参与。实现学校工作网络化,特别是力图在网络教研上凸显亮点,以实现教研互动和课题研究的即时记录,互动研讨,网络共享。良好的交互服务环境是学习共同体得以交流的基础,校园网为教师学习提供的案例展示、交流探讨、教育叙事等模块,通过全息化的网络导航弥补了传统师资培训的不足,为教师的专业发展引进“源头活水”的同时,也为教师的自主研究提供了新的生长点。

策略五:精融化的德育理念

德育为首的理念是不容质疑的,因此学校要求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人人时时事事处处育人”的观念。注重学校育人环境建设,把安全教育列入德育范畴,要求德育精致化管理。如就餐教育,做到文明就餐,节约就餐,安静就餐。如卫生教育,要求做到不丢争捡。如榜样教育,要求推出西小之星的品牌。为使德育更加精致有效,试行年级集会制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留守学生是西小较为响亮的一块品牌,现在作为德育常规工作,学校提出以心理健康辅导为新的切入点开展深入探索。另外,结合学校实际,开展以茶道德育为特色的工程建设,力图使德育有载体,有实效,有品牌,有特色。

同时,我们发现德育的精致化管理是不能脱离教学孤立开展的,与“德育为首”相应的四个字是“教学为重”,德育的主阵地还是在课堂上,因此,我们提出精融化理念,意在德育与各学科教学的高效融合,与家庭教育的高效融合。因此,学校重视课堂中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家校联系,举办家长开放日,举行幼小衔接活动,重视学校和社会的联系。协调融合式的发展是科学发展的又一要求。

策略六:多元化的特色之路

一所学校要有品牌,必须要有特色,但是现行的追求一校一特的做法,应该并不是基础教育的最终目标。从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来看,从多元发展智能的理论来衡量,一校一特的目标反而阻碍了学生优势智能的发展,制约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空间。这样的思考可能是过于完美的,但为每一个农村孩子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石的理想追求是不能动摇的,因此,学校没有停止过探索,就是以西子鸟鸟巢文化(孕育生命的摇篮)为核心,以丰富的西子鸟社团内容,高质量的西子鸟社团活动,多样的特长培养为学校特色。学校目前已有社团10多个。各社团先后在全国、省、市都取得过各种大奖。目前,以鸟巢文化为核心的社团特色正逐渐显现雏形。如何做到生生有爱好,生生有特长,是今后努力的方向。

全面、协调、可持续,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也是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基本要求。教育发展战略研究的重要任务,就是紧紧抓住教育体系内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互动规律,形成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现代化教育,全面提升教育发展的内涵。

猜你喜欢
教育发展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指导视角下的工会工作创新与水平提升
基础教育均衡化的实施对于现阶段教育发展的重要性
浅谈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
透过《我们的孩子足够坚强吗》谈中英中学教育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