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午“大选”

2009-03-25 07:12
中外管理 2009年3期
关键词:大选家业家族企业

王 缨

“交公?”凭什么!

家族企业走到一定阶段,都绕不过两大坎的折磨:一是家族财产的安排,二是家族管理权的继承。

而仅从家族内部考虑这两大问题,又已跟不上时代——在一个快速变革的开放社会里,企业只有真正成为所有利益相关者的事业平台,家业传承才能代代兴旺。然而,当今学界顺势又陷入了另一个极端:将“家族”等同“落后”,仅看作创业初期的工具,认为家族企业未来发展的归宿——只能是“公众企业”。

“可这凭什么?!”

自以为高瞻远瞩的专家,往往忽略了这个最朴素却最真切的民间质问。

家族成员含辛茹苦打拼创业、艰难守成,凭什么就该理应拱手相让、“自掘坟墓”呢?这种缺乏对雇主个人、对创业群体的价值和诉求加以切实尊重的体制和观念,为什么总是这么轻易地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主流”?又凭什么在“一大二公”的社会悲剧之后,依然瞪眼简单化地否定私人拥有乃至持续拥有的效能力量与伦理价值呢?

立足于家族的传承,去探索企业的发展,才真正有意义的跨越。这是几乎所有民营企业家都会心念,但不一定言说的“根本问题”。

“我首先是自私的。”当年因“非法集资”被莫名拘禁而闻名全国的农民企业家孙大午,依然不改自己的坦率。

他麾下的大午集团,如今也已走到了由创业者逐步交接给第二代、第三代的转轨时期。在历经牢狱之灾后,孙大午在四年前开创了家族企業的“君主立宪”制(参见本刊2005年第6期报道):以不分割家族产权,来推进家业整体传承;以创业者的退位,来限制“董事长的无限权力”;以全员投票选举,产生企业决策与执行层的核心团队。

四年后,大午集团再次迎来了“大选”。高层团队的产生,从“等额”选举递进到了“差额”选举。几乎将古今中外权力体制研究个遍的孙大午,认为这是从“君主立宪”到“民主立宪” 的过渡,并将自己的实践模式归纳为——“私企立宪”、“民主传承”。

没有任何一种模式是“标准样版”,更没有任何一种模式能一劳永逸。透过对“大午模式”一次次的考察,我们可以体悟草根企业是如何顽强寻找“最适合自己”的制度归宿的。越来越多的企业家已经看到,企业不能一味地追求做“大”做“强”,还应该探索做“活”做“长”。

究竟什么是企业的“活力”呢?——《中外管理》问。

是“和”力!是“人和”的力量!——孙大午答。

猜你喜欢
大选家业家族企业
诉衷情·赠张炳祺老先生
家族企业创新:前因、调节与结果
日本家业传承法
家族企业的“感情困境”
传·承
让我做你的快递哥
家族企业传承模式的风险识别
洪都拉斯鸟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