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 宁
笔者认为,古诗教学也要尊重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积极提倡个性化解读,拓展学生思维,促进学生发展。
一、 引导想象,拓展学生思维
古诗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展开丰富想象,打开学生内心的“盒子”。如《咏鹅》这首诗的开头连用了三个“鹅”字,粗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可读,细读起来却耐人寻味。教师要学生理解并想象“鹅、鹅、鹅”三个字表示什么?有位学生说:“‘鹅、鹅、鹅,是诗人突然听到河岸边传来的三声响亮的鹅的叫声。”另一位学生当即反驳:“不对,这是诗人看到鹅以后,情不自禁发出的吆喝声。”还有的学生说:“这表示一只又一只鹅在诗人眼前游过……”简单的三个字,学生用富于它瑰丽的想象,展示了生动的形象。
二、 鼓励表演,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有人物活动、隐含对话情节的古诗,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用表演的方法诠释诗意。有位教师教《寻隐者不遇》,师生配合,创设情境,表演了下面的一段。
师:有一天,唐代诗人贾岛去拜访一位隐居在山中的朋友,他在山中的小道上,看到一个儿童在松树下,于是就走上前去问:“小孩童,请问隐居在山中的某某先生,你认识吗?”
生:他是我师父呀!
师:啊,那太好了,你师父现在在家吗?
生:真不巧,我师父到山中采药去了。
师:你师父在哪儿采药呀?
生:那可说不准,不过师父肯定在这山中,只是山上云雾弥漫,我也不知他在什么地方。
这一教学片段就是引导学生想象的过程,也是学生创造的过程,通过师生的丰富想象,把四句二十字诗扩展成“寻友不遇”的故事,富有情趣性和吸引力,同时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
三、 二度创作,拓展学生思维
对于小学生来说,表达自己真情实感,有独特的、新颖的、有价值的想法就是创作。我们可以在古诗教学中激发学生尝试二度创作。
1. 扩写丰富意境。笔者多次让学生通过想象,结合自己体会的实际生活,把隐藏在诗句中的情感描述出来。让学生把写景诗改写成写景文,如《春晓》《村晚》等古诗,就可以指导学生抓住诗中景物展开想象,把景物写具体。
2. 训练学生写诗。“学以致用”,激发学生尝试写诗也是古诗教学一个重要的拓展空间,它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激发学生习作兴趣。学过《赠汪伦》,学生以同题二次创作:“李白坐船上,即将去远行。忽听河岸边,传来踏歌声。眼前桃花潭的潭水深千尺,却难比汪伦与我情意真”。笔者有一次领着学生去野外感受大好春光,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创作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归来后,学生信口吟道:“春暖花开风和煦,树木葱茏绿成阴。蝶儿翩翩展彩翅,人人都夸真新鲜。”尽管他们写的诗还很稚嫩,有的甚至还算不上“诗”,但创作源于生活,当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后,创作灵感也就会源源不断地涌现出来,就会写出一些真实、生动的诗句来。
四、 巧用游戏,拓展学生思维
古诗文积累,除了加强诵读外,还得在“温故”上下工夫,只有经常地诵读,才能烂熟于心,呼之欲出。笔者常观察平日里孩子们跳皮筋,他们在做游戏时总是边跳边哼儿歌,而他们哼的儿歌非常单调,总是那么几首。于是,我就想到试着让学生边跳皮筋边哼古诗,便决定在班上开展“跳皮筋,背古诗”的比赛活动,看看哪组跳得协调跳得美,看看哪组哼得上口哼得流畅。课余时间,老师向学生学跳法,学生向老师学背诵。就这样,一度被学生视为头疼的背诵,在其乐融融的氛围里解决了。当然,其他游戏项目如丢沙包踢毽子等都不妨一试。其实教育艺术不仅在于如何引导,还在于把学习和生活结为一体,寓教于乐。
五、 自主作业,拓展学生思维
教学是一个开放系统,学生参与学习活动不应只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而要课内外结合,进一步拓展学生学习古诗的渠道。如学习了《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一位教师出示了这样的作业:1. 学了这首诗后,你最想做些什么?画一画,演一演,吟一吟,背一背,写一写……可选择一项或几项完成;2. 搜集杜甫的诗,并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理解后背诵下来。后来,有的学生选择画一画,给古诗配上了“初闻涕泪满衣裳”的精美图画;有几位学生根据诗的大意,扮演杜甫一家人,把当时的“喜欲狂”的情境再现;有的学生找来合适的钢琴曲和古筝曲,进行古诗配乐吟诵……自主性作业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完成,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实现了古诗的积累,丰富了知识,提高了思维能力。
(作者单位:南京市江宁区江宁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