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 春
笔者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紧扣文本、预设教学流程时,应注意站在学生的角度,从营造和谐氛围、创设阅读期待、贴近“最近发展区”、引入竞争机制等方面,灵活处理文本,最大化地将文本资源转化为学生的学习资源,进而促进文本资源与学习情境的和谐共生。
营造和谐氛围,利于学生亲近文本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似乎是文本的代言人,许多学生根据与教师的亲疏决定是否喜欢语文课,正所谓“亲其师,信其言,乐其道”。如果我们充分利用这种心理效能,强化师爱的作用,以高度的责任感和满腔热忱的爱心投入课堂,影响学生,那么,学生就会喜欢语文老师,喜欢语文课,喜欢所学的课文。为此,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创设和谐与共享的学习氛围,让课堂成为一个分享与共进的学习磁场。平时,教师应走近学生,主动找学生谈心,了解学生的阅读需求和看法,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困惑,用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和一颗宽厚包容的心去关爱学生,以期待、信任的目光勉励学生,以尊重、温和、恳切的语言激励学生,以亲近、友好的形象与学生打成一片,让学生感到师爱生,生敬师,师生关系融洽,师生间可以平等、自由地沟通交流。课上,更应及时发现学生的长处或细微的进步,不吝啬赞扬甚至是溢美之词,在学生胆怯、自卑时伸出援助之手,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尽己所能去激发学生的潜能,让学生不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样,代表文本价值取向的教师情感就会转化为学生的阅读情感,就会不断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和信心,形成积极向上、健康活泼的课堂气氛,学生就会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的阅读欲望就会被激活,进而有利于消解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诱导学生亲近文本。
创设阅读期待,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强烈的阅读需求会驱动学生主动亲近文本,主动用心智与情绪感悟文本。为此,教师应从学生的阅读需求出发,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文本特点,找到能诱发学生自读、自悟、自得的兴奋点,促使学生形成强烈的阅读需求,从而得到智的启迪,知的构建,情的陶冶。具体到每一篇课文,阅读期待可分为读前期待、读中期待和读后期待。所谓“读前期待”是指在阅读之前,调动学生的已知,对课文进行预测和猜想。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期待进入阅读时,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所谓“读中期待”是指围绕文本主旨,不断建构有意义的话题,让学生怀着某种目的或为达到某种目标而阅读。这样,学生的阅读是积极主动的。随着话题的不断深入、深化,学生的阅读期待就会不断产生,阅读过程就成了不断产生阅读期待又不断实现阅读期待的过程,成了学生轻松愉快地自主构建的过程。所谓“读后期待”是指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将学生的阅读视野进一步拓展到更广阔的时空。
创设阅读期待的方法很多,如精心设计提问,激发阅读期待;适时想象体验,诱发阅读期待;合理设置矛盾,引发阅读期待;适度展开活动,触发阅读期待;及时激励评价,萌发阅读期待等。当前最常见的是运用多媒体创设阅读期待,恰到好处地利用多媒体,可以吸纳网络资源,发挥声、光、电、形、色等元素的功能,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起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从而有效地创设学生的阅读期待。如教学《安塞腰鼓》时,先放一段安塞腰鼓录像,要求学生边看边听边想,师生交流后,再引导学生带着“作者又是怎么描写安塞腰鼓的?”这一问题探寻,正是对本文的猜想和期待,成了学生自主、自由阅读的内驱力。这种内驱力的强弱,对阅读兴趣和阅读行为有着直接影响,所以,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中有必要设法不断增强学生的阅读期待,以引导学生走进文本。
贴近“最近发展区”,帮助学生融入文本
教师预设教学流程时,应尽可能了解学生对所学文本的经验、认知、需求等实际,努力使教学情境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学生“跳一跳,够得着”。由于新旧或难易的教学内容之间是有联系的,据此设计教学环节,知识容易迁移,思路容易打开,创造性思维容易被激活,学生也容易有一种成就感,对学习就会更主动、更热情,从而极大地提高阅读的内驱力。如教学《小草和大树》时,有位学生提出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其他学生一时无法回答,我意识到该问题与学生的实际感受还有一定的距离,于是巧妙地抛出一个子话题——文中的“小草和大树”分别指的是谁?这个问题接近学生当时阅读文本的认识水平,学生紧锁的眉头立刻舒展开来,有的说:“小草是夏洛蒂三姐妹,大树是骚塞。”也有的说:“小草和大树都指夏洛蒂三姐妹。”在进一步精读文本、讨论交流中,同学们逐步认同后一种说法。于是,我顺势而导:“小草长成大树是一个怎样的过程?”“从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作者希望读者得到什么启示?”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环环相扣,学生很快解决了。此时,再把学生的目光引回“为什么要以‘小草和大树为题?”学生豁然开朗。可见,越贴近学生“最近发展区”的教学情境,越能促使学生融入文本,主动与文本展开深层的对话。
引入竞争机制,激励学生吸纳文本
小学生朝气蓬勃,要强好胜,精力旺盛,求知欲强,有竞争意识。基于这些特点,教师可以创造条件,有意识地用适度的竞争“包装”教学活动,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学生如果在教学活动中参与争论,寻求不同的见解,智慧的火花就会竞相迸发,进而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最大化地自主吸纳文本。如教学《烟台的海》时,我这样引导学生:“老师想去烟台一游,你们认为哪个季节去最好?”学生七嘴八舌,见仁见智。我趁热打铁:“不如这样,四个小组各代表一个季节合作学习,然后推荐代表做小导游,哪个小组说得最吸引人,我就选择哪个季节去旅游。”一时学生来了精神,个个期待本小组的意见得到教师的肯定,所以读得格外投入,争着出谋划策。学生在阅读、讨论、交流中不仅尝到了成功的喜悦,而且通过图片饱览了烟台的海迷人的风景。由此可见,竞争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加深学生对文本的感悟,发展学生合作探究、团结协作等品质。
当然,最人性化的竞争是学生自己与自己竞争。如一位勉强读通课文的学生,昨天已经练读了许多遍课文,勉强读通算是最棒的发挥了。如果教师将这位学生的朗读与那些声情并茂者相比,然后草率地说:“把掌声送给×××(声情并茂者)!”热闹过后,是否注意到经过数次努力仍未获得肯定的学生那失望、委屈的眼神?试想,这类学生遭到数次打击后,还有朗读的热情吗?反之,如果让这类学生与自己比,鼓励他们的点滴进步,就会激活这一类学生进一步感悟文本的潜能。
(作者单位:高邮市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