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华
如何进行作文批改一直是困扰着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在传统的教育方式下,我们一般实行全批全改的作文批改方法。这种方法有不可替代的优点,但也有无法避免的缺陷。比如班级学生多,作文数量大,学校查得紧,我们的作文评语不免打点儿折扣,结果是耗时费力,效果并不见佳。如何批?怎样改?我在农村初中从事语文教学八年,想对当前作文教学提一点自己的建议,我觉得当前作文批改,应改进全批全改方法,推进学生互批互改的新型教学思路
一、正确认识作文评改的主体
近来教育界提倡,作文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做好作文批改的示范作用,交给学生评改作文的权利,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中学生要养成修改自己作文的习惯,能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互相评改作文,以享受,沟通见解。学生自主评改作文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追求。因而我们要教会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自己评改作文。
二、关于学生互批互改方法的一点建议
1.师生共同形成基本的评改要求
首先,看要求,改内容。想想所读文章是否符合要求,能否有力地表现题目要求,立意是否正确,主题是否新颖、深刻、突出。如果是记叙文、议论文,同类事例写了几个,是否显得多余,是删去还是替换等。其次,看内容、改结构。文章的谋篇布局是否合理完整,段落划分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能否巧妙总结全文、点题等。再次看内容,改语句。作文的内容要靠语句来表达。改语句就是修改标点符号,病句等。
2.组织多种多样的评改活动
素质教育的课堂打破了师生单向的封闭的交流形式,而是创设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多向的开放的活动氛围,作文评价也应如此。我在作文评价中,就开展了同桌互评、小组互评的活动。具体方法如下:
(1)建立合作评改小组:一般可以由作文优生1人,中等生2~4人,后进生1~2人组成。
每一次作文都应提出具体要求。还要求有评语、日期、签名等,以对作者负责。评改时,先让作者朗诵习作,谈自己的构思,再听取其他成员对自己文章的评改意见,作者本人也可以针对别人的意见谈看法,表明写作意图。 最后将有代表性的习作交给老师批阅,教师再选取典型的作品在班上组织学生评改,以点带面,提供示范。
作文评价只有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原则,由重视分数到重视学生习作兴趣、情感的培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才能真正起到导向和激励作用,促进学生习作素质的切实提高。我相信,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我们的学生也一定能真正成为作文的主人。
周华,教师,现居山东海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