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阅读,从禁到放等

2009-03-24 03:24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09年2期
关键词:梅兰芳词语

三十年阅读,从禁到放

今年是改革开放三十年,书界评出三份三十年的纪念书单,反映了这个时代的主题——

《深圳商报》组织专家评出的30本书,集中在文史思想类:

1 《万历十五年》,[美]黄仁宇/著,中华书局,1982年版

2 《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伊勒/著,董乐山/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79年版

3 《傅雷家书》,傅雷/著,三联书店,1981年版

4 《第三次浪潮》,[美]阿尔温·托夫勒/著,朱志焱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

5 《宽容》,房龙/著,迮卫等/译,三联书店,1985年版

6 《释梦》,[奥]弗洛伊德著,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

7 《一九八四》,[英]奥威尔/著,董乐山/译,花城出版社,1988年版

8 《庐山会议实录》,李锐/著,春秋出版社/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

9 《美的历程》,李泽厚/著,文物出版社,1981年版

10 《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捷]米兰·昆德拉/著,韩少功、韩刚/译,作家出版社,1987年版

11 《顾准文集》,顾准/著,贵州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

12 《陈寅恪的最后20年》,陆键东/著,三联书店,1995年版

13 《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吴思/著,云南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14 《百年孤独》,[哥伦比亚]马尔克斯/著,黄锦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版

15 《朦胧诗选》,阎月君、高岩、梁云、顾芳/编选,春风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

16 《丑陋的中国人》,柏杨/著,花城出版社,1986年版

17 《日瓦戈医生》,[苏]帕斯特尔纳克/著,力冈、冀刚/译,漓江出版社,1986年版

18 《白鹿原》,陈忠实/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93年版

19 《1932—1972年美国实录:光荣与梦想》,[美]威廉·曼彻斯特/著,广州外国语学院翻译组/译,朔望、董乐山、关在汉/校,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

20 《围城》,钱钟书/著,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年版

21 《瓦尔登湖》,[美]亨利·梭罗/著,徐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2年版

22 《随想录》,巴金/著,三联书店,1987年版

23 《张爱玲文集》,张爱玲/著,安徽文艺出版社,1993年版

24《沉默的大多数——王小波杂文随笔全编》,王小波/著,中国青年出版社,1997年版

25《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美]塞缪尔·亨廷顿/著,周琪等/译,新华出版社,1999年版

26 《城堡》,[奥]卡夫卡/著,汤永宽、陈良廷、徐汝椿/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年版

27 《西方哲学史》,罗素/著,何兆武、李约瑟、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版

28 《金庸作品集》,金庸/著,三联出版社,1994年

29 《增长的极限》,[美]D·梅多斯等/著,李宝恒译,“走向未来丛书”,四川人民出版社,1984年

30 《外国现代派作品选》,袁可嘉等/选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1984

《中国图书商报》评出三百本书,涵盖经济、生活、文史几大类项。

中国科普作协翻译委员会组织评选30部优秀科普翻译图书。

重审这些书单,有一定阅历的人都会觉得,三十年的出版与阅读,确实是一个从禁到放的过程。许多人的心灵启蒙,是从读禁书开始,学者张冠生曾回忆说,有一本很长书名的书对他影响深远——《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资产阶级文学家、艺术家有关人道主义人性论言论选集》,“那是一本供批判用的书,我采取了一种特殊的方法去读它,就是抄,我从农村抄到读大学。从这里面我获得了两个重要的概念,人道主义和人性论,以后读什么书,有这两种东西,我都会格外敏感。”可以说,正是这些“内部读物”、“供批判用”的图书,完成了一代人的精神重塑。而这样的书,很令人欣慰的是,渐渐已经公开出版。比如乔治·奥威尔的《1984》、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万圣书园老板刘苏里记得,在他上大学的八十年代初,读《1984》需要开局级的介绍信。如今,这本书已经可以在各家书店售卖。

这是个阅读的黄金年代。启蒙是其中的关键词,所以很多严肃的哲学书、历史书会成为那时的流行。

当年经历过阅读饥渴的读书人,怎么会想到,现在的新书,以每年二十万品种的速度递增,但是同时,书目的纷杂又让人有“到处是水却没有一滴水喝”的茫然。也因此,梳理三十年阅读,会有一个现象特别值得一提,说到最初十年的影响书目,虽然不能说是众口一词,至少每本书都面目亲切。说到最近十年新书的影响力,却似乎众说纷纭,口味难调。以简单的畅销量来做影响力判断,于丹、易中天、哈利·波特当然可以跻身其间,但是问题是,它们改变了什么吗?

阅读与拯救并置,是特殊年代的产物。今天的阅读,不可能也无需承担这样的重任。只是,当年的流行,现在回头看,有一些依旧堪称经典;而今天的畅销,怎么越来越速起速落?

写作《卡萨诺瓦是个书痴》的美国作家曾经发问:“到底是谁先出现的,糟糕的编辑还是糟糕的阅读?”译者王艺借此说,这句话可以换个主语发问:到底是谁先出现的,低水平的阅读还是低水平的写作?这些都需今天的出版者、写作者与阅读者重新思考。

摘编自《北京晚报》2008年12月29日“书香周刊”孙小宁编辑

获奖图书速读

第四届“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日前揭晓,10种图书获奖:

1 《崩溃:社会如何选择成败兴亡》,[美]贾雷德·戴蒙德著;江滢、叶臻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4月出版

为什么有些人类社会崩溃了,有些却成功存活下来?本书以对失败的比较案例研究,试图为当今的人类社会提供一条生存与发展之道。

2 《中国文化十一讲》,庞朴 著,中华书局2008年4月出版

本书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阴阳、五行等最基本、最核心的思想观念,是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核心理念作出的最为生动活泼的阐释。

3 《没有我们的世界》,[美]艾伦·韦斯曼著;赵舒静译,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韦斯曼阐述了以下内容:人类销声匿迹后,我们的基础设施建筑是如何土崩瓦解,最终又如何消失殆尽的;日常使用的物品或许会像化石一样万世永存;铜管和配线会在地质运动的作用下挤压成透着红色的岩石层;他还告诉我们,人类的哪些破坏活动是永不磨灭的,我们最杰出的艺术和文明中哪些将留存最久。

4 《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美]徐中约著;计秋枫、朱庆葆译;茅家琦、钱乘旦审校,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8年1月出版

向世界讲述了“一个古老的儒家帝国经无比艰难,蜕变为一个近代民族国家”的历史。

5 《我的精神自传》,钱理群 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

我的人生之路与治学之路,知识分子自我独立性与主体性问题,知识分子和民众的关系问题等。

6 《走到人生边上——自问自答》,杨绛著;商务印书馆2007年8月出版

本书是《走到人生边上》这个集子的注释,主要回答了神和鬼的问题,有关人的问题,灵与肉的斗争和统一,修身之道,人生的价值等。

7 《营国匠意——古都北京的规划建设及其文化渊源》,朱祖希著;中华书局2007年4月出版

本书分营国篇和溯源篇,介绍了北京城萌生的历史地理背景、北京最早的城邑、明清北京城规划建设的特色、古都北京规划建设匠意的本源、基石、依据、北京城郭规制探源等。

8 《追星——关于天文、历史、艺术与宗教的传奇》,卞毓麟著;上海文化出版社2007年1月出版

本书分5篇,内容包括不速之客天外来、传承古人的智慧、注视宇宙的巨眼、远离太阳的地方、未来家园的憧憬等。

9 《丧家狗——我读<论语》》,李零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出版

本书讲述了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他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10 《牛奶可乐经济学——最妙趣横生的经济学课堂》,[美]罗伯特·弗兰克著;闾佳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2月出版

这本书会让你发现,我们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可以用经济学原理来一一破解,这就是博物经济学。本书收录了100多个例子,作者教会我们用经济学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并在不同的环境下巧妙地应用经济学原理,与此同时,体验到作为“经济学家”的美妙之处。

摘编自《北京晚报》2008年12月29日“书香周刊”孙小宁编辑

改革开放中汉语

词汇的发展

陈光磊

外来词语“进口”的新浪潮

外来词语的引进和吸收,是国际交流的必然和需要,也是丰富民族语言的一个重要途径。既要以开放的姿态积极接纳外来词语,又要对民族语文自尊自爱,不可一味迷外崇洋,滥用外来语。至于店铺、宾馆、商品、牌号以至孩子的命名往往好用甚至杜撰洋词语,那是不足取的。上世纪80年代国门开放,作为异域信息载体的外来词语同时涌入,形成汉语引进和吸纳外来词语的新浪潮。外来词进入汉语的方式,大体有这样几种:

1.直用原文(包括简称、缩写),如:PHILIPS、CITIZEN、IBM、MTV、XO,这多为商品、公司等专名和科技名词;

2.音译,如:“拜拜”(byebye)、“巴士”(bus)、“的士”(taxi)、“香波”(shampoo)、“托福”(TOEFL);

3.意译,如:健美(body building)、代沟(generation gap)、热点(hot point)、信用卡(credit card)、公共关系(public relations)、跳蚤市场(flea market);

4.音译与意译的加合,如:迷你裙(mini skirt)、T恤衫(T-shirt)、耐克鞋(Nike)、霹雳舞(break dance);

5.汉字与外文字母的组合,如:卡拉OK、T恤(半原文半音译),BP机、CT扫描、VCD影视机(半原文半意译)。

港台词语、粤语和北京话

港台是运用汉语的两个重要社区,由于历史的原因,反映在语言上主要是词汇上有了某些差异,是“熟字生词”,即构成词语的“字”(语素)是熟悉的,但词语却有些陌生。如:运作、资深、共识、架构、饮品、展销、发廊、减肥、牛仔裤、美食城、度假村等等。这些词语在普通话里大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表达,但又不完全等同,它们透露出不同的意味、色彩和格调,给人们一种新异感。据估计,近十年来接纳港台词语进入普通话不下六七百词。而且港台在吸收外来语方面历来都很开放,所容纳的外来词语面广量大,内地引进外来词语许多就是经过港台再“登陆”的。

与此相关,广州一带,由于与港澳的特殊关系,使粤语具有了令人关注的市场价值,粤语作为一种“赚钱的方言”(money dialect)而成了强势方言向全国流行。学习广东话成为一种“热”,而“炒鱿鱼”、“发烧友”、“电饭煲”、“鸿运扇”、“收银台”等粤语词汇也随处可见。甚至“的士”这样的粤语音译词也已北上进京,北京人把坐出租汽车称为“打的”,甚至把出租用的平板车叫做“板儿的”,更是南北联姻,东西合璧。

随着上海经济的发展,浦东的开放开发,作为吴语重心的沪语,也显示出某种强势,“大兴货”、“解套”、“割肉”、“捣糨糊”等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至于北京话,是一种最具声望的方言,北京处于全国政治文化中心,又是新闻传媒发布的基地,其词汇最容易为全国广大地区所接受,“盖”、“帅”、“火”、“倒爷”、“侃大山”、“大腕儿”、“傍大款”等等京味词语扩展流行很快,并已经或正在进入普通话。

某些旧词语的“复活”

某些旧词语“复活”而以新词语的姿态出现,也成为汉语词汇变动中的一种景观。原来有些反映市场经济及其文化意识的词语,在计划经济时期,成为旧词而濒于消亡。改革开放以来,这些隐退了的词语,重又登上社会的交际舞台。如:股份、股东、典当、股票、证券交易、炒买炒卖、通货膨胀等等纷纷启用,老板、经理、董事长、经纪人、太太、小姐、保镖等等也一一复出。

对于这些词语,老一辈人不免有些感慨系之,甚至有人表示反感,投书报刊呼吁“慎用”有关的词语。其实,语言是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既然有些社会现象重新出现,那么表现它们的词语“复活”也就是题中应有之义。当然旧词的重新启用,并不是完全照搬旧义,而是赋予当代意识的。

新造词语“洪波涌起”

改革开放的中国,新事物、新观念层出不穷,词汇也就直接作出反应,及时构造新词语以供表达。新词语大量涌现,其产生之多之快和流传之广之速实为前所未有。据于根元、刘一玲主编的《汉语新词语》编年本(从1991年起始编),新词语以每年数百条乃至上千条的速度递增。如:特区、创收、空嫂、军嫂、离休、待业、下岗、打假、大款、爆炒、炒家、官倒、博导、个体户、洋插队、哥们儿、姐们儿、国库券、立交桥、希望工程、反腐倡廉、一国两制等,一经创造便在公众传播媒介中广泛流通。就“股市”一项,产生的“股”词“股”语就极其众多:股民、股盲、股经、股东工人、公股、私股、原始股、二手股、上市股、职工内部股、认股、炒股、配股……不一而足。

改革开放引起的汉语词汇变动,表现在造词法、构词法和用词法上,呈现出以下一些新的现象和特点:

句法组合为新词语的主要构成方式:汉语新造词语,大多用句法组合方式构成,其中尤以偏正关系的组合方式占优势。如:弱智、港商、群蛀、个体户、宏观调控(均为偏正式)。其他如:调价、翻番、扶贫、待业(为动宾式);团伙、展销、影视、评估(为联合式)等等也都是用句法组合方式构成的。

在新词语的构成上产生了一些新的词缀或类词缀,并由此滋生出一系列的新派生词或类派生词。如:“热”(出国热、文化热、股票热)、“角”(英语角、恋爱角、集邮角)、“度”(透明度、知名度、新鲜度)、“风”(送礼风、摊派风、吃喝风)、“族”(上班族、追星族、名牌族)、“门”(拉链门、艳照门、老虎门;用“门”表某种不良事件)等。

缩略与简称成为构造新词的重要来源。如:博导(博士生导师)、建材(建筑材料)、公关(公共关系,原为意译外来词,但一成简称,则为地道的汉语词)、公交(公共交通)、特困户(特别困难户)、两个文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等。

把专门领域的术语转化或泛化成为普通词语,这是现代汉语新词语发展的又一种走势。如把物理、化学上的“效应”泛化成为表示引起某种反响或产生某种效果的用语,于是有“深圳效应”、“明星效应”的流传。又如“滑坡”(地学名词)、“反思”(哲学名词)、“黄牌警告”(足球比赛用语)进入通用词语也是由语义泛化而来的。

由修辞而造成新词语,也极为常见。如以“菜篮子”借指副食品供应,就衍生出“抓菜篮子”、“菜篮子工程”等一批用语。

在大量引进和吸纳外来词语的时候,力图使它融入汉语的造词和构词的模式,加以“汉化”。最突出的有两点:一是音译外来词语的时候着意使所运用的汉字做到音意兼备,使人在语感上觉得它是一个汉语词。除前面举过的“香波”之类例子外,还有:保龄球(bowling),给人以保持青春不老的意味;乐口福(Lacavo)、可口可乐(Coca cola)、雪碧(Sprite)等饮料品名。二是赋予音译外来词中本来只表音不表义的成分以一定的意义,而成为一个音义结合的汉语语素。前面我们举过由“的士”(taxi)而产生出了“面的”、“打的”,这实际就是把“的”语素化,而且居然还有所繁衍,出现了“轿的”(出租用的轿车)、“摩的”(做载客生意的摩托车,这两个语素都是由音译字语素化后再合起来成了道地的汉语词)、“的哥”(称开出租汽车的男性司机)等词语,这也就是赋予“的”以“出租载客车辆”的含义。这样,时间一长,只有追溯语源才能知道它们是外来词的音译成分。至于有些日语词以汉字书写形式借用进来,往往不觉得其为外来词,如“营业中”、“新登场”之类。同时,还有一点也很值得注意的,就是把外文字母(主要是英文字母)融于词内或短语内,如说“甲A联赛”、“T恤衫”、“B超”、“做CT”、“看MTV”等等,随着国际交往的更加广泛和深入,这种现象将会有所增加,应该说这对于汉语造词法是一种突破和创新。

摘自《文汇报》2008年12月20日“新书摘”傅庆萱 胡国萍 编辑

梅兰芳: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

轰动美国的传奇人物

民国初年,梅兰芳“男唱女角”凭借着《彩楼配》《贵妃醉酒》等戏红透神州大地时,美国人把进中国戏园子当作是丢身份的事。直到1915年,美国的驻华公使Paul Reinsch偶然看了梅兰芳的演出后,说了这样的话:“若欲中美国民感情益加亲善,最好请梅兰芳去美国一次。”他的话打动了梅兰芳,于是和他的好友开始了长达8年之久的准备。1929年,当时负责邀请梅兰芳赴美的是个民间团体,梅兰芳要以私人名义出访,经费得自筹。尽管他此时身价不菲,演出酬劳也高,但演出所挣,不但要养家,又常接济贫寒的同业人士,在家接待国际人士也自掏费,他只能四处借贷。幸亏齐如山的亲戚李石曾联合了银行界友人四处奔走,在北平募捐到5万美元。冯幼伟等人在上海又募捐到5万美元筹齐了旅资。但就在梅兰芳动身前两天,从美国传来消息,“美国正值经济危机,市面不振,要么缓来,要么多带钱”。梅兰芳决定“必须冒这个险。”于是,冯幼伟凭中国银行董事的身份,又筹来5万美元。

1930年春,梅兰芳率团乘“加拿大皇后号”由上海赴美,到纽约后受到热烈欢迎。梅兰芳自述:“两旁的观众有脱帽的,摇手绢的,更有许多抛鲜花的……”

1930年2月16日,京剧第一次登上了美国的戏剧舞台。梅兰芳当晚演出剧目有:《剑舞》《刺虎》等。“当时美国盛行歌剧、话剧、杂剧。和歌剧不讲话、话剧不演唱、杂剧没情节相比,中国京剧集合了说、唱、演等艺术手法,进入美国后引起巨大轰动。”仿佛一夜间美国人都接受了梅兰芳和京剧。

梅兰芳一炮而红,两个星期的戏票三天内便预售一空,以至不得不在国家剧院连演了三个星期。大萧条的美国被梅兰芳迷住了。5美金的票价被票贩子们炒到了十五六美元,算得上当时百老汇的天价了。

卓别林带妆赶见面

梅兰芳每场演出结束后,谢幕常常要多达十几次。观众上台和梅兰芳握手,梅兰芳答应了。可几十分钟过去,还有很多人等着,原来许多握完手的人又重新上来再接着握手。

纽约演出结束,美国文艺界的大腕和政界精英为其举行高规格招待宴会。一位穿着破烂的“清洁工”不顾工作人员阻拦冲进宴会厅,一把握住梅先生的手大呼:“我终于见到你了!”后来大家才得知,这位“清洁工”竟是著名笑星卓别林!由于拍片,卓别林饰演清洁工,得知梅兰芳到美国后,匆匆从拍摄现场赶来。

知名京剧学者、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翁思再说,从一定意义上说,梅兰芳是进军好莱坞的“中国第一人”。不过,当时的胡佛总统没能一饱眼福。演出当天他在外地,事后他特地打电话祝贺演出成功,并邀请梅兰芳再到华盛顿,创造东西文化交流佳话。

梅兰芳的访美演出,受到了美国教育界的高度重视。洛杉矶波摩拿学院和南加州大学分别授予他名誉博士学位。这是美国学界对梅兰芳表演艺术的谨慎认可,也是对他在中美文化交流方面做的杰出贡献的奖赏。

也许此时的梅兰芳并没有意识到,这次远行他把中国的京剧文化带到了美国,也创造了东西文化交流史上的佳话。此后梅兰芳被邀请到日本、法国、德国、英国、意大利、苏联等国演出,都引起巨大轰动。

天价出场费

对现代年轻观众而言,梅兰芳只是一个符号,从课本上知道他是“四大名旦”之首,代表着京剧文化。事实上,梅兰芳不仅是艺术大师,更是当年最红的娱乐明星,他和孟小冬的恋情是各大报纸的头条,他演出的场次一票难求,片酬天价。没错,梅兰芳就是空前绝后的娱乐之王!

当年梅兰芳第一次去上海演出,丹桂戏院专门购买了数期当地报纸的版面,只写“梅兰芳”三个大字,连着登了好些天。演出场场爆满,出场费高达十根金条。

解放后,中国工资最高的是谁?梅兰芳!50年代,梅兰芳是自由职业者,演一场拿一份儿钱,1956年公私合营改成月薪,梅兰芳主动降薪两次后为2100元。

一次义演中,压轴戏由杨小楼担当,梅兰芳和王蕙芳的《樊江关》被安排在倒数第三出。由于梅兰芳还有几出戏,一时未赶回来,杨小楼的压轴戏提前上演,引来观众强烈不满,“梅兰芳不来,要求退票”。杨小楼的戏就在满场喧嚷声中草草收场。这时,梅兰芳赶到,一出场即引来喝彩声一片,然后全场安静下来。

画扇·撕扇·捡扇·赠扇

旧时梨园艺人受教育程度普遍不高,但成名之后,又多有书画诗文的传统。在“四大名旦”中,最擅长绘画的就是梅兰芳了。梅兰芳除了精于京剧表演,还擅长绘画、书法,人物、花卉、山水,无所不涉,是一位多面手。

梅兰芳的琴师许兰沅有一次赠给老舍一把梅先生画的扇子。许先生说这把扇子有着非同一般的经历,很有纪念意义。原来,梅先生演《晴雯撕扇》时,必在上台之前,亲笔精心画一张扇面,装上扇骨,带到台上去表演,然后当场撕掉。演一次,画一次,撕一次,成了规律。许先生后来索性等戏散了偷偷地把撕掉的扇子捡回来,请裱画师想办法粘好。送给老舍的那把就是这么捡回来的。

摘编自《书刊报》2008年12月22~28日《梅兰芳迷倒“大萧条”时的美国》李红 编辑

猜你喜欢
梅兰芳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梅兰芳评传
容易混淆的词语
熊佛西对梅兰芳的纯艺术批评与梅兰芳的隔空回应
细微见知著,守正出新章——评《梅兰芳·当年梅郎》
词语ABC
梅兰芳家族:国重于家,德先于艺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