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策略与繁荣回归

2009-03-24 05:30鹿春江
财会学习 2009年1期
关键词:金融危机危机经济

鹿春江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政府全面接受了芝加哥学派“完全放开,政府不管”的观点,希望回到亚当·斯密所提倡的自由市场经济时代,一直到现在,美国政府对市场的态度,都是放任自流,把政府隔离在市场之外。

金融危机的发生,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经济学理论的一次洗礼。我国经济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也逐渐显露萧条,所以如何让经济复苏,是举国上下面对的现实问题。但由于经济危机的复杂性,对于世界经济和我国经济何时复苏,各派人士的观点差异很大。

关于经济复苏时间的争议

(一)主流观点:2~3年时间

清华大学教授魏杰持有这种观点,他认为,这次衰退有一些中国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主观因素,包括在内需还没有启动的情况下大幅度减少外需,过度放松了资产价格等等。但在拉动内需的4万亿投资启动后,在增加投资的基础上会拉动消费,预计2009年GDP增长8.5%,2010年之后,中国经济会实现平稳增长。

持这种观点的还有全国人大原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他在一次会议上说:“我预计本次金融危机2至3年内就会过去,从2011年开始将迎来世界经济的复苏。”

(二)乐观观点:2009年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张塞认为,经济周期决定经济危机之后将是经济萧条,全球经济复苏大概需要四五年,而我国由于10多年来的迅速发展积累了大量的能量,只要宏观政策调控得当,很可能在2009年下半年就开始走向复苏和繁荣。张塞十分看好房地产业的长期走势。他认为我国人口众多,对住房的需求很大,由于需求的推动,房地产业很容易复苏。

欧元之父蒙代尔则更为乐观一些,他在日前的一次中国行的演讲中说,美国经济将在2009年上半年走出衰退,到2009年第三或四季度,欧洲经济体也将反转复苏。蒙代尔认为,中国在2009年经济增速不会明显下降,但确实会有2年左右的慢速增长过程。此外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调整时间还将持续1年半左右时间,目前中国的房价仍然过高,房地产需求特别是商业地产的需求在急剧下降,整个房地产行业利润下滑,由此拖累新项目施工放缓,整个房地产低迷的表现至少将持续到2010年上半年。

(三)悲观观点:3~10年

经济学家赵晓则对经济的前景持悲观态度,他认为金融危机的破坏力被严重低估,其严重程度绝非10年前亚洲金融危机可比,其复苏的难度和时间也将超出绝大多数人的预料。很多迹象都表明经济形势在持续恶化。在国际方面,最大经济体——美国的失业率达到了6.7%,消费者信心指数创下历史最低,人均总负债达到了53万美元。美国在投术上已经破产,美国经济在10年内都很难复苏。

目前中国经济面临30年来从没有过的困境,2009年不是“保八”的问题,很可能是“保六”的问题。金融危机的影响还会深化,主要是由于危机对中国的美元投资、外汇资产以及国内资产和投资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认为,目前保增长的策略应该着重投资而不是消费。因为在经济下滑时期,消费者的收入增长会比GDP下滑得更快,为了储存过冬资本会节省开支,另外要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发行国债规模,并且对楼市和股市加大支持力度。

历次经济危机的复苏时间表

(一)美国30年代经济危机:四年复苏

美国1929年的大危机,持续了长达4年之久,最高时的失业率高达30%。危机以美国纽约股票价格狂跌开始,很快波及全美国,并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1929年,美国的工业生产下降了56.6%,钢产量减少了75.8%,汽车产量减少了74.4%。

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主要是20年代中期世界经济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盲目扩大的生产同容量相对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矛盾尖锐。比危机本身更严重的是,危机发生后,各国统治者采取了以邻为壑的短视政策。1933年6月,66个国家在伦敦召开世界经济会议,试图稳定货币,实行关税休战,结果不但没有成功,反而使各国之间的对立越来越尖锐。各国不能采取合作方式解决危机,造成危机进一步迅速蔓延并恶化。

资本主义国家间的矛盾激化后,对外纷纷开始采取关税战、倾销战和货币战的手段,导致资本主义世界的不断分化。在资源战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资源缺乏和金融力量相对薄弱的德、日、意结成同盟,与资源雄厚或控制殖民地资源的英、美、法进行争夺,经济矛盾的激化最终导致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军事对抗。

30年代大危机的教训是:繁荣和危机总是密切相关、同时存在的。各国在发展经济时,不仅要关注目前的直接效益,更要着眼未来,要确保经济的持续发展。同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各国要不断协调好国际关系,为经济的持续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经济和金融危机一旦发生,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要摒弃自保或转嫁政策,要加强国际合作,特别是利用区域经济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平台。在此次金融危机发生后,世界主要经济体都持开明合作的态度,这是应对金融危机的最有利条件。

(二)80年代初经济危机:三年复苏

80年代的危机是在“滞胀”的背景下发生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爆发危机的时间非常接近。1979年7月英国首先爆发危机,加拿大于在同年10月陷入危机,美国于1980年2月陷入危机,同年日本、德国、法国、意大利相继陷入危机。各国于1982年底开始走出危机,危机持续3年左右,是战后时间最长的一次经济危机。

80年代的危机中有些国家出现“下降一回升一再下降”的W型,即3年内发生两次下降。以美国为例,从1980年2月开始,工业生产连续下降了6个月,从1980年8月起,工业生产又逐渐回升,到1981年7月已超过1980年1月的水平,但从1981年8月起,美国的工业生产又急转直下,到1982年11月,明显地超过了1980年第一次下降的幅度。

80年代初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过程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曲折,从根本上说,是在二战以后,凯恩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思想占统治地位,国家对经济过多干预,或者说是采取反周期措施的结果。这也是美国此后对自由市场主义推崇备至的原因之一。

(三)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各国复苏时间不同

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泰国、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但复苏的程度和时间却各有不同。其中韩国只用了两年时间就从金融危机中复苏过来,1999年的经济增长就达到了9.5%。因为韩国经济具有较好的竞争基础,在理顺金融体制和对大集团进行改革后,韩国经济迅速崛起。

相对韩国而言,印度尼西亚则在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后,复苏的时间较长,直到金融危机十年后,印尼的经济仍然不能摆脱金融危机的阴影,未能吸引外国投资。而泰国受到金融危机的打击虽然最深,但由于泰国改善了投资环境,泰国经济在之后五年后便复苏。虽然如此,但由于金融体制仍然没有改变,所以泰国经济至今仍然存有隐患。

等待复苏: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财务战略

经济复苏还需等待,企业如何熬过这痛苦的冬季。在日前“中国企业在金融危机中的财务战略”专题座谈会上,众多知名企业的财务领导者给出了自己的高招。

(一)尽可能变危机为机遇

印度塔塔集团中国区副总裁杜建光认为:应该认真分析金融危机对本公司的影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他说以塔塔集团为例,塔塔集团的主要业务包括钢铁、汽车、酒店、软件等,受金融风暴的不利影响,今年第三季利润增长率从30~40%降为1.5%,但是给软件业带来机会,塔塔已收购了CP Group Services,业务明显扩大。应该说,金融危机是挑战与机遇并存,要尽可能化危机为机遇。

(二)投融资多元化

金沙江创业投资公司财务总监敖焱杰认为:应对金融风暴,主要是企业经营战略的调整,而不是单纯的财务战略调整。财务在公司经营供应链中起到协调功能,可以在降低成本、业务模式调整上发挥作用。我国企业投资应尽量多元化,以分散风险。

持有类似观点的还有北京联易互动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财务总监陈锦妍。她认为:金融风暴加大了公司的融资难度。应对融资困难,企业需要调整战略,出口制造业向内需市场转变,投资方面如采购设备可以考虑租赁设备等方式,而在人力资源方面,结合市场与薪酬状况作相应的调整。

(三)业务转型和风险管理

中国宽带产业基金财务总监鄂立新认为:金融风暴对公司上市融资的时间点、地点等都产生较大的影响,美国纽约交易所已连续数月无一家IPO,而且金融危机可能造成融资的资金链断裂。中国公司可以考虑从以下三点进行调整,第一,业务转型,如阿里巴巴的业务方向由主打国际向国内转变;第二,重视企业现金流状况;第三,加强风险管理,做好货币风险管理、金融衍生工具风险管理。

猜你喜欢
金融危机危机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公允价值会计的历史沿革及其推动因素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浅析金融危机化解救助的效果
“声”化危机
河口正陷入危机
曾荫权谈金融危机中的亚洲经济
经济
金融危机扑克牌“通缉令”
危机来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