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耀基
做外贸业务谁不想获得国际大订单?但这却不是常常能如愿的。也许有人一辈子,都只是在几万、十几万美元的小订单中讨生活;也许有人从小到大,花费了不少心血,逐步积累了国际贸易的各种经验,终于在国内外强手林立、竞争酷烈的环境里力挫群雄,夺得大订单,如愿以偿地体现了自我价值。请听我讲述一段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国际大订单飘然而来的缘起
不容忽略的一个询盘
2003年3月,一则不起眼的询盘引起了我的注意。该询盘是询问一种新产品,并要求报价。在询盘中我注意到,这恰是我同有关研究部门,已开发推销多年的高科技产品,正在转向日用产品,而这则询盘来自某大国。
我不由自主地想到,这个产品原来用于高档器材、精密仪表方面,其用途较窄,订单的数量和金额都不大。现在若是转向日常使用,它的用途不是广泛得多了吗,它的市场也会大得多。带着这些想法,我专程向在有关科研部门当老总的老朋友讨教。他指出,这个新产品试制出来才几个月,投放市场后,还不见什么反映,提醒我要谨慎行事。我决不能放过这么一个貌似不起眼,实际上可能蕴藏了重大商机的小小询盘,便立刻行动起来。
不能厌烦每一次答复
当我从几家工厂中选择了一家,让其试制样品后,立即用国际快件寄出。那位客户接样后,一次又一次地提出各种问题,要求答复。我总是耐心而仔细地预先问清工厂在技术方面的细节,然后再详细地回答客户每一个问题,同时报出合理的价格,答复往返了几十封函件。突然客户终止了和我的联系,一再发函也得不到回复。我总认为,这个可能蕴藏有巨大潜力或市场的业务,算是断掉了。其实不然,正是在这一段时期,这位客户正在作详细的市场调查。而我的每次认真答复,都使他能够站在主动的位置上,积极开拓市场和联络客户,并且该客户还亲自来中国参观了我的工厂。
不辞劳苦竭尽全力
这位客户回国后,在2003年11月下旬开始下单。第一张订单一下子就是10万美元,第二张订单5万美元,第三张订单增加到14万美元,第四张订单紧接着增加到19万美元。订单的次数越下越多,每个订单的要货数量越来越大,金额越来越高。短短的3个月后,当他又同我签下单笔业务总价值为148万美元的合同时,我真的高兴极了。为了赶交货期我连续3天3夜守在工厂,认真负责地监管质量。就这样,我们的合作日益紧密,并成为了相互信任的好朋友。
付款方式的变化波折
对于国际贸易来说,付款方式是每笔业务中的核心环节。付款方式能否定得好,是对我方有利还是对客户有利,这些都是交易双方贸易磋商中重点谈判的条款。
信用证作为一把双刃剑,既保护开证人,也保障受益人,一直是国际贸易中最受欢迎的,相对来说也是最保险的付款方式,即期信用证更是倍受出口商欢迎。但我的这笔大单的付款方式的确定却是一波三折。
否定首家开证银行资格
第一张信用证于2003年11月29日开来。收到信用证原件后,我即与中国银行无锡分行联络,并主动上门,非常郑重地说明,这是该开证行第一次业务和第一张信用证,请他们查核该首家开证银行的资质、规模、信誉和实力。中行很认真地进行了核查,一周后中国银行总行称,此首家开证银行是一家类似信托投资银行的地区性银行,规模中等,但与中国的任何银行还无业务关系。所开信用证,实际上按国际银行法惯例,是无效力的,亦即是无用的。他们给出的结论是谨慎行事。
这个结论使我大吃一惊,一是因为十多万美元的货物,正在加班加点地赶生产,二是因为运输日期也已确定,船公司将按约定时间,派出货柜来拉货。如果该信用证无效,该银行又是空头,同中国的任何银行没有业务关系,那我岂不是上当受骗了。在同中国银行无锡分行商榷后,我立即发出了两份共4封正式函件,分别用传真、电子邮件传发给我的客户和这家开证行,语气强硬地要求客户另外选择开证行。在这样的情况下,进口商非常快地更换了一家国际著名的银行,重新开出新的信用证。这一重换银行,再开信用证的事实,证实了我的这位客户不是骗子,而是一位讲究信誉,遵守规则地地道道的国际客商,我也终于放下心。
即期信用证改为远期90天信用证
连续做了4笔即期信用证业务,约60多万美元后,客户突然提出两件事:
第一件事是要更换银行。说是因为现在的开证银行名气大、收费高、授信额度小、态度恶劣。客户要求恢复原来的开证行。解释说,这是他常年有业务往来的银行,操作方便、收费低廉、授信度高、用汇额度大、关系十分密切。并要求我据此向中国银行总行申请,为他的银行建立起同中国银行正式的和正常的银行业务关系。在这个问题上我也有同感,所以很理解客户,并不感到十分突然。我同意了,也为此进行了努力。
第二件事就令我十分头痛了。客户提出为了扩大业务,要求将即期信用证改为远期90天信用证。客户用不容置疑的口气说,他已得到中国别家供货商的允诺,同意接受90天远期信用证。因为我是第一个同他做这个产品的,他愿意先给我这个机会。考虑再三,我不得不接受90天远期信用证。首家开证银行认真地考虑了我和客户的业务进展,以及我方的资信、规模、实力等,最后决定由他们将90天的远期信用证买断。之后,每笔50多万美元的巨额外汇,都很准时地在10~20天内全额付清。这种优质银行服务一直持续到2004年8月,我的大订单业务戛然而止。
大订单残酷惨烈的国际竞争
美商第一次洗牌后被淘汰出局
在我同客户签订了首轮大合同后,很快就引来了更多更大的订单。这自然引起了同行业中国际对手们的垂涎,国际竞争对手们一次又一次地争先恐后地登场了。
第一位国际竞争对手是一个美国商人。由于他在我国内的助手对产品质量要求不严,他们与我的客户同时向最终用户提供新样品,结果我的样品在质量上高胜一筹,而价格则略低一点。对方被淘汰出局,第一个国际竞争对手失败了。
韩国客商作为黑马,杀入竞争圈
凭借其有利条件,这一位韩商遍访了中国的同类厂家,从中获得很多可靠商业信息。于是,他设法去了我的主要生产厂家,趁工厂不明真相之机,详细套间了我方生产产品的销售去向。但终因价格、质量、数量、交期、付款等因素,这一位韩商无法参与竞争,又一个国际竞争对手失败了。
台商突然入围,在不正当竞争下,使我险些落马
台商H先生,一次偶然发现了我的产品。他如获至宝,详尽地套问了这类产品的价格、成本、生产技术和工艺、供货数量和生产交货期等重要商业机密后,立即飞赴我的客户所在国,展开了国际大单争夺战。先后做出偷印商标、偷报低价、偷窃包装等行径试图把订单抢走,结果还是被我——击破,最狡诈的国际竞争对手又失败了。
印商以极低价切入竞争大战,大订单争夺战戛然而止
就在我的工厂日夜加班,赶着完成手中订单时,一位印度商人悄然杀人已经十分惨烈的价格竞争大战。印商抛出了60个货柜的大订单,付款条件是不开信用证,货物外运180天后付款。而且,其价格低得令人难以置信。我的客户看到印商这样的条件都能做成交易,于是要求我的价格也同印商在同一水平线上。经过反复考虑,我不得不决定忍痛割腕,停止接单,马上退出这场已被国外的恶劣竞争,国内的无序竞争彻底搞乱了的业务。
无序竞争与厂家错误心理导致订单失手
在经历了这次大订单的热血格斗后,我对外贸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首先,国内厂家一哄而上,乱抛低价,陷入十分混乱的无序竞争。这使得印度商家能够在开出如此低的条件下仍能接货。
其次,我方主要生产厂厂长的错误定位导致我无法降价。作为一个小型生产企业,在短短的三四个月内,连连接到接踵而来的大订单,而且利润丰厚,这很自然地滋长了一种非常的心里状态。那就是厂方一直认为,我的货好,怕什么。当我的客户要求我再降价2美分时,我同这位厂长商量,准备双方各降1美分,来争取这张订单,却遭到断然拒绝。他坚持说:“我厂的货好,不怕价高。我就是这个价,1美分也不降。东方不亮西方亮,你的客户不下单,我还有别的客户。”一直到1年后,这位厂长才翻然醒悟。
当然,不管怎么样,我问心无愧地实现了我在外贸出口和国际营销中的自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