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墨之路

2009-03-22 05:11邬继德
书画艺术 2009年4期
关键词:水彩版画鲁迅

邬继德

我生于江南小镇,童年开始喜爱水彩画,曾细细研究张充仁的作品,他的平涂色面中的沉淀是从何而来?但总不能研究出个究竟。后来考取了浙江美院附中。那是一个艰苦和饥饿困扰的年代,也是一个勤奋学习的年代,空余时间速写不辍,水彩依然是我的喜爱。为了不知不觉中渡过饥饿,我总是星期天一早就出去写生,午餐就在写生中忘却,回到宿舍,把画钉在墙上,完全沉醉在水色交融之中。等到铃声响起,才意识到已是晚饭时间,想到可以两顿并成一餐,一阵开心。这是我全面奠定绘画基础的4年。除了素描、色彩之外,还学中图画和书法。在附中期间,我经常受到版画系老师作品的熏陶和感染,强烈的黑白对比和刀木趣味深深地打动了我,于是,附中毕业上大学时就选择了版画专业。不久,文化大革命开始,教学秩序完全打乱。文革中,出于对伟大领袖的无限崇拜,我曾潜心临摹毛泽东的书法,包括他的硬笔和软笔书法。除此之外,就是为政治服务的宣传画和“红太阳”画像。

1968年,我偶然见到一本纪念鲁迅的图片集,被其中童年鲁迅生活过的百草园、一味书屋、安桥头的外婆家,演社戏的皇甫庄等照片所吸引,勾起了我对水乡绍兴的神往。想不到几个月之后,我竟成了鲁迅家的邻居;我被分配到绍兴鲁迅纪念馆工作,我的居室和鲁迅故居仅有一墙之隔,晚上,躺在深宅大院的红木床上,“乌篷船”“白篷船”“孔乙己”“土谷祠”……多少鲁迅小说中的形象涌上脑海。这以后的10年间,我先后完成的创作有:油画《童年鲁迅》,版画《鲁迅与闰土》《鲁迅上当铺》《社戏》《鲁迅学马列》《长夜明灯》《鲁迅批狄克》等系列作品。其中《长夜明灯》入选全国粉碎四人帮后的“双庆”美展。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创作实践,1978年,我有幸被录取为文革后第一届研究生,使我有机会重新回到母校来重修自己的学业。

导师赵延年、赵宗藻正当年华,精力和事业都是鼎盛时期,首先安排我们去敦煌考察,我们还听取了史岩先生的敦煌艺术介绍。

当年的敦煌,人烟稀少,条件艰苦,常书鸿先生将所有的洞窟钥匙交给我们,我们可以随意进出每一个洞窟。从此,我开始尝试在宣纸、皮纸和高丽纸上临摹壁画,并初步取得经验和技法。但因为刚从“红太阳”“大批判”的语境中出来,一下跳到远古的莫高窟,有些不知该如何去吸纳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这里,只是有了第一次使用中国的纸、墨、色的实践碰撞。不久,又去了浙江石塘渔村深入生活,开始主动地在宣纸和皮纸上作风景和人物写生,并品尝到其中的趣味。

研究生时期,是全面恢复和提高时期,电是重新体验,认真实践的时期。往往是离别之后才引起对过去熟视无睹的生活的怀念,才体会到它的特别和美妙。每每想到夕阳下,纤道上一排排挑着麦担的乡民,几十丈深渊下奋力采石的石工,五彩缤纷的地摊在小茶馆的花窗外形成的对比,乌篷船上红与黑的交替,毡帽和黑屋顶的天然吻合……无数形象成为逝去时光的追忆,于是《晚歌》《茶话》《石工》《S城的回忆》等成为这一时期版画的代表作品。

1981年,我第二次去了敦煌,对敦煌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尤其是壁画经久以后的色彩和夸张的人物造型。我用水彩和钢笔直接写生的手法,记录它的色彩和造型,因画面小速度快,两周下来,两本速写本画满了。

1988年,浙江省美协和美国国际艺术交流协会联合举办水彩、水粉画大赛,组织者带来了进口水彩纸,分给愿意参赛的作者,我被分到一张。我在家酝酿几天后才动手,画的是俯视中的5条乌篷船,一缕青烟打破垂直平板的画面,又以食盐破水制造肌理的手法,收到,理想的效果。想不到,竟被评为金奖。这是我第一次获奖。奖金1000元正好填补我装修房子经费之不足。但此后,我用同样的方法在国产水彩纸上试验,总不能出现类似的效果,此时,我才意识到当年张充仁的水彩画的沉淀之物正是纸张的自然纹理所致。这次获奖之后,我决意想把水彩作为版画之外的追求。然而,画了一批作品之后,总不能如愿,不能摆脱平庸之弊。

1994年,我的水印木刻版画《悠悠岁月》在全国第12届版画展荣获金奖,这是我从民族民间中吸取营养,拓展艺术语言的又一次尝试。《悠悠岁月》的创作过程,是一次回到民间,重新感受泥土的芬芳,重新呼吸新鲜空气,重新领略本土文化真谛的过程。从中我感悟到,创新必备的几个要素:一是要与众不同,二是要吸收营养,滋补自己。值得思考的是如何与众不同,如何拉开距离——和描绘对象拉开距离,和别人拉开距离,和前人拉开距离,和洋人拉开距离。于是,我在创作版画之余,又依然回到用中国的纸墨,不间断地画着我的彩墨画。

版画是我的钟爱,它的依靠媒介中转后的间接的艺术效果为其他艺术无法替代。设想,一滴墨水直接滴在纸上和先滴在板上再印在纸上的效果是完全不一样的。当下,在中国版画被认为是复数的印刷品,作品的价值被低估,这实在是一利,误读和不公。版画家首先追求的是这种间接的艺术效果,而复数只是兼而得之的结果。版画在国内面临着一大矛盾是:国际标准的认定和国内大众认知的不一致性;国际上统一的规定,非得要产生两张以上相同形状的作品才被承认是版画,而同内两张以上的相同就被认为印刷复制品,这一认识上的差距不知何时才会消灭。尽管如此,我认为版画的存在还是永恒的,因为它的艺术魅力是独具的。

我以为版画的唯一局限是制作程序的比较繁多,一张不大的版画创作,从小稿开始到放大、刻作、印刷、修版等,至少要花1个月时间,这样,作品的幅面和数量都受到一定的限制。一个纯粹的版画家,辛苦了一辈子,也难以开个人展览,这实在有点委屈。

于是,我更坚定地想到我的彩墨应该是我版画之余的补充,且我的彩墨应该走自己的路。能否扬弃版画制作工艺繁多的缺点,而保留版画的印痕之美的优点,那是一条综合之路。有前辈的经验,有版画的视角,有水彩丽的技法,有笔墨的意念,以造化为师,创意为本,搜寻、整理、想像自然形态之美。过去的生活经历,江南秀美的风光,记忆和记录中的事物形象,成为我创作的资源。“朝花夕拾”,寻找属于自我的图式成为主要课题,从传统走向现代是我努力的方向,作品的雅俗兼赏是我的品质定位。

日积月累,我的认知,我的心境;

付出了,努力过,便留下痕迹——

一个实践者的脚印。

彩墨,我的综合之路。

猜你喜欢
水彩版画鲁迅
版画作品选登
徐惠水彩作品九则
2018广西版画邀请展作品选登
拓印版画是这样做出来的
孔乙己
与水彩对话
水彩城市剪影
阿迅一族
水彩版超级英雄大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