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篆刻风格流变

2009-03-22 05:11
书画艺术 2009年4期
关键词:官印刀法朱文

楚 默

1.隋唐宋官印的印式

隋朝开始,宫印起了许多变化。《隋书·礼仪志》说:“王印金章龟纽,宋孝建故事亦谓之玺,令文曰印,又并归于官府,身不自佩,倒以铜易之。”秦汉时,官印小是为佩带方便,到隋,官印不再佩带,因此,印体亦渐增大。一般官印大至5.6cm见方。印文则为朱文。

唐代的官印,制作上独具特色。官印文字以小篆为形式,用粗细相等的铜条裁截成段,字有主笔、枝笔之分,遇有枝笔,用短条焊接上去,形状曲折环绕,谓之蟠曲线,印则称为蟠条印。故唐宫印既刚劲又婀娜,别有一种风格。

宋朝的官印,其最大的形式特点是叠篆。它的文字要求是篆文工整,线条细而曲叠,排列均匀;它的刻,则要求精细,这也为了防伪冒。最后,印的边框则加宽。宋官印以九叠篆为最,纷繁折叠的线条布满印面,线条匀称圆洁。故有端庄严肃的压抑之感。

2.宋元圆朱文印

唐宋以来,文人使用的私印得到了多方面的发展。书画鉴藏印、斋馆印、表字别号印、元押印,不但名目繁多,且风格也多种多样。米芾不但能书能画,且对印章也情有独钟。传下来的他的收藏印、名印,很可能是他自篆自刻的。圆朱文印是唐宋以来文人私印的最高形式。因为这种印最能体现古朴雅致的文人趣味。圆朱文印发展到元代,很流行,被人看作是篆刻艺术兴起的标志。

元圆朱文印的特点是:篆法纯宗《说文》,笔画不尚尚增减,宜细宜工。布置匀整,雅静秀润。这种印式为元代赵孟頫、吾衍所倡导。

3.明代流派印

自从花乳石作为印材,文人篆刻才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于是流派四起,文人们寄情金石,篆刻真的成了抒写情意的艺术。明代文人篆刻分三大派,以文彭为首的三桥派、由何震创立的雪渔派、苏宣为首的泗水派。这个分法不一定合理,但此三人无疑是开风气的风流人物。

文彭(1498年—1573年),号三桥,文征明长子。曾宫国子监博士,也称文国博。文彭存世的印极少,人多是伪刻。但“文彭之印”“文寿承氏”是真迹。“文彭之印”篆法娟秀多姿,风格典雅静逸;“文寿承氏”的线条电较为圆融、飘逸,疏密的安排也很工稳。两印的书卷气均很浓。

何震(约1530年—1604年)字长卿,号雪渔,江西婺源人。其印风貌很多,但能体现其个性特色的印风,当属用刀猛利一路。代表作如“笑谈间气吐霓虹”,已打破宋元人虬曲盘结之习气,篆法上作了拼笔与省笔,用刀猛利刚劲,线条挺拔凝重,气势雄健。

苏宣(1553年—?)字尔宣,号泗水,安徽歙县人。他师事文彭,又受何震影响却能有自己面目。例如“深得酒仙三眯”,模古玺而用的是汉印的布字结构,弧形线条、尖笔线条杂见,很见新意。

明末的篆刻家中,朱简是有创造意识的一位。朱简,字修能,安徽休宁人。他将何震的冲刀法变为短切刀法。如“开之”大刀阔斧,竖线条富于笔意,提按使转交待清晰,有莽苍之涩感,能体现他“笔意表现论”的丰张。

晚明的程邃(1605年—1691年),字穆倩,号垢道人。安徽歙县人。崛起于文、何之后。他的朱文印胜白文印,仿秦作品,苍润渊秀。他的“竹篱茅舍”印,用钱币布局法,有古泉之味,刀法沉郁顿挫,形式新疑。他的“少壮三好音律诗酒”闲章,以大篆入印,布局匀称中见错落,刀法沉着,线条圆厚遒劲,不露锋芒,左边框留一段空白,平中见奇。

4.清代流派印

清代由于统治者大兴文字狱,文人们钻进古纸堆,推动了考据学与金石学的蓬勃发展。而金石学的发展又刺激了篆刻的繁荣。清代篆刻名家辈出,流派繁多,主要有:

(1)丁敬与浙派

丁敬(1695年—1765年)宁敬身,号砚林、钝丁等,杭州人。他是个市井布衣,以卖酒为生,然博学多才。魏锡曾评他的印“寸铁三千年,秦汉兼元明”。他善用切刀法刻印,方中有圆,苍劲质朴,一洗晚明矫揉妩媚印风。代表作品“丁敬身印”,纯用方折,宁法上。都有斜笔或短笔搭配,章洁简逸,刀法则用切刀,很有涩感。“徐观海印”是白文,此印结体上,如“观”的左部,“印”的下部都作上冲斜势,而刀法锋芒外露,气势骏爽,有怒猊抉石、渴骥奔泉之趣。这说明丁敬的取法广泛,风格多样。丁敬是浙派始担,继起者蒋仁以简拙古秀胜,黄易以道劲胜,奚冈以冲和见长,陈豫钟以工致胜,此外还有赵之琛、陈鸿寿、钱松合称浙派八家或西泠八家。

(2)邓石如及皖派

邓石如(1743年—1805年)字石如,号完白山人,安徽怀宁人,是清代碑派书法代表,印学家。他的成功,魏锡曾总结为“书从印入,印从书出”八个字。他的创造性正在于以圆笔作朱文印(浙派以方笔作朱文印),篆法上方圆兼施,章法上巧拙互用,甚至还作隶笔白文印,这是有个人风貌的。代表作如“江流有声断岸干尺”。“流、断”两字以繁写增其密度,“江”与“尺”能对角呼应。左疏右密,对比鲜明。刀法上,以冲刀为主,线条流畅而浑厚,很有书法的笔意。他的另一印“燕翼堂”,吸取了汉鸟虫印繁饰的风格,结字多用圆弧线,行笔婉转,姿态翩翩,章法上,左右对称呼应,风神流动,整方印刚健婀娜,形式感极强。

邓石如的追随者也很多,主要有吴让之等,但吴让之是江苏仪征人。故印学界以为称邓派较为合适。

吴让之(1799年—1870年)宁熙载,因避讳,更名让之。他的印,一竖一画必求展势。赵之谦认为这是“巧”。但给人的视觉感觉确是姿态翩翩,十分美。如“足吾所好玩而老焉”印篆书有邓法,线条刚健而翩翩多姿,左右揖让顾盼,富有装饰成分,刀法挺劲,灵动,以冲为主,切、披为辅,笔意明显。

(3)赵之谦与黄士陵

赵之谦(1829年—1884年)字撝叔,号悲庵,浙江绍兴人。他是晚清最为重要的篆刻家。他的成功在于“印外求印”。其印作文字,有泉币、碑刻、诏版等数十种。其印风古劲浑厚,闲静遒丽。代表作如“郑斋所藏”,这是借鉴古泉币文字而有所剑新的,线条细劲,文字笔画交接处带有方折的笔意,边框方中寓圆,整方印气息高古。其他如“赐兰堂”(朱文)、“赵之谦印”,都以秀丽挺劲的篆书入印,线条回翔恣纵,睢变所适。他的用刀,重表现笔墨效果,冲切兼用,能拙处得巧。手法上也较灵动。

黄士陵(1850年—1908年)字穆甫,亦作牧甫,安徽黟山人。他也能说是邓派印人。黄土陵的印,线条光洁峻拔,布置工巧典雅,开黟山派新风。代表作如“外人那得知”拟瓦当文。印为圆形,文字安排随形由外向内团聚,五个字组成一个圆,中心有一圆点,有吸引各字的凝聚作用。此印线条光洁,且态势多变,弧形、方折合用,风格高古秀劲。其他如“寿如金石佳且好兮”,同一内容的印他刻过三次。此印最得汉印秀劲、光洁、古穆、浑厚之美。刀法挺峭,线条的分布,动势中寓雅静。锋颖犀利,用刀干脆利落,轻行,涩势冲刻。故光洁中有厚度,十分难得。

5.近现代印风

(1)吴昌硕的印风

吴俊卿(1844年—1927年)字昌硕,号缶庐等多个,浙江安吉人,是近代篆刻大家。诗书画印俱精,擅石鼓文,其印风格雄浑苍茫,朴厚高古。代表作如“破荷亭”,方笔粗朱文,结构气势雄伟,“亭”的下部三根竖笔,如擎天大柱稳稳地托住了上部。多方笔,刀法雄健,边框上细下粗,印内饱满之气破框外溢,境界开阔。“吴俊卿信印日利长寿”更是气势磅礡的白文巨印。线条粗厚,但爽利又凝练,印面驳斑,苍茫古朴。边框因敲击而四面洞开,内外世界相通。整方印泯灭了技法,自然古朴。

(2)齐白石印风

齐白石(1863年—1957年)名璜,湖南湘潭人。篆刻初学浙派,后多取法汉代凿印,认为“刻印其篆法别有天趣胜人者,惟秦汉人”。其章法,胆敢独造,奇肆朴茂,印风痛快淋漓,自然奔放。其用刀,一刀去,一刀来,一边光洁,一边剥蚀极易辨认。代表作“人长寿”,这印中,“长”和“寿”的横画,多达十九笔,然粗细、长短、疏密极尽变化,竖画线条,欹侧挺拔,整方印,疏密对比强烈,气势雄健,很痛快。再如“自石”一印,布局也极为大胆。“白”字上疏下密,“石”字则上密下疏,这还不算奇,“白”宁一斜笔乘势插入“石”的空间,这样“石”字之“口”就枕于“白”之上,两个字取得了联系,顾盼有情。而“自”宁上部又有一竖笔,它与斜笔有一笔即可,作了这两个笔画,让人猜测。“石”字的第一笔为边框,一横也作下倾,使平中见动,多了几分奇气。

猜你喜欢
官印刀法朱文
唐宋以来盐业古官印辑考
以铜为纸 以刀代笔
裴度失印不急找
裴度失印不急找
刀法
裴度失印不急找
热闹的大山
Teacher:Teacher—dominant or Student—centered
发现木耳
武师授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