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合璧相映辉

2009-03-22 05:11褚建蓉
书画艺术 2009年4期
关键词:仕女扬州画家

褚建蓉

在清代,扬州曾是中国书画最繁荣的城市。据记城,清代近300年里,见于著录的扬州画家多达六七百人,其中出现了不少著名画家。如清初大画家石涛、龚贤,花岛兼山水面家李寅,人物画家萧晨;禹之鼎,界画高手袁江、袁耀等。石涛晚年定居扬州16年之久,极大地影响着当时的画坛,使扬州绘画之风蔚然。清代中期崛起了以郑燮、金农、李鱓、黄慎等人为代表的“扬州八怪”和方士庶为首的山水派。到了清代晚期,由于商埠的重点已转移到上海。各地画家随商贾云集沪上,形成了著名的“海上画派”。受经济地位的影响,扬州画坛相对较为沉寂,仉仍聚集着不少的绘画人才,如张镠、吴让之、陈若木、朱鹤年等,而人物画影响最大的应推王素。

王素兼能篆刻,效法汝印,但为画名所掩。《芜城怀旧录》记:“扬州画师初推小某,小某以后又推若木,若木以后当推石湖。”石湖为王素的再传弟子,由此可见王素的艺术在晚清扬州画坛上的影响。王素,字小梅、小某,号竹里主人,晚号逊之,扬州甘泉人。生于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卒于光绪三年(1877印)。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入扬州时,迁居郡伯、郭村,逾年重返扬州。王素是“扬州十小”的代表人物。王素幼师鲍荠田,后私淑华喦。华喦(1682年—1756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雍正初于抗城,扬州间卖画度生。诗、书、画无所不精,人物、花鸟、走兽、山水兼擅,在扬州画坛上以“独出机抒,庄谐兼具”的艺术才华跻身“八怪”之列。他开创的花岛、人物画新风,几乎左右了清代中晚期的画坛,影响深远,后人效法、追慕者极众。

《扬州画苑录》记载,王素“幼师鲍君荠田,以其拙,而日夕临摹新岁山人至再至三,凡人物花鸟以及走兽鱼虫,无不入妙。早年即有声誉……当道光初年,若魏小眠、王古灵昆仲皆一时高手,先生掉臂其问,悉与并驾”。又《芜城怀旧录》记王素:“画宗新罗,为海内所重,尝住观音庵。当时士大夫皆非王画吴书不足相配。若不得其一,即以为减色。”吴者,指道光、同治年间著名书画篆刻家吴让之。王素与吴让之书画声名并重,并且交谊密切,是切磋艺术的诤友。从这两则记载中可见,王素师法新罗由人,内容全而,功底扎实,达到了一定的高度,在当时被人推重备至。王素是一位艺术才能争面,既有传统功力又能吸收外来经验的人物画家。乾、嘉以后,西方绘画之风广泛传播,使国内的一些画家拓宽了视野,开始在作品中追求和探索光。形、色的表现手法。王素在结合传统绘画,吸纳西画技巧方面也是较为成功的。他作画手法多样,既能小笔勾描,又能大笔挥写,所作人物、花鸟、草虫造型准确,神态逼真,用色清新,除了秉承新罗之风,还同他经常写生学习有关。《扬州画苑录》记载王素:“有倩画南北星君者像,苦无根据,乃躬诣蕃厘规,图其塑像为稿本。其虚心若此。”王素主要成就在于人物仕女画。

嘉庆、道光时期,社会腐败和士风沉滞却带来了仕女画的繁盛和风靡,造就了一大批知名仕女画家。王素与江浙一带著名的仕女画家余集、改琦、费丹旭等人,享誉尤盛。其传世作品有《钟馗五美图》(藏上海博物馆)、《梧桐仕女图》(藏南京博物院)、《夏日仕女图》(藏扬州博物馆)、《朝云小像》(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另有《二湘图》《春雷起蛰图》《渔家乐图》《山居乐岁图》《八仙图》《百美图》《二斗四孝人物画》等流传。王素善用精亳小笔在生宣上作工致而简约的仕女人物,形神兼备,笔墨疏秀而变化丰富,但多属细秀一路。由于当时仕女面文秀柔荏之风崇为时尚,所以这一时期众多画家笔下的仕女形象,都是姿致娴逸,体态柔弱,追求秀、静、慵、愁、怨、凄等情调,给人一种“弱柳挟风”之感和“风露清愁”之态。在技巧上也崇尚细巧秀逸,注重疏秀清灵的笔墨情趣和浅淡明快的色彩效果。王素的仕女画迎合了这种审美时尚。王素的仕女而创作题材较为广泛,除了明清以来流行的仕女题材,还有占今才女佳话,有佛仙、冲话传说,有历史故实、文学故事,有劳动耕作等题材,

昆仑堂美术馆藏有王素描绘历史人物和文学故事的《仕女书画合册》,其12开,书画各半,每开28.5cm×24cm,分别为《婕妤纨扇图》《二乔观书图》《妆楼图》《虢国夫人图》《昆仑奴图》《红叶良媒图》。这些作品一书一画,图文相配,情景交融,描述了,历史上流传下来的6个典故:

1.《婕妤纨扇图》描写汉代班婕好因有才学而遭赵飞燕谮言,失宠于成帝,以纨扇诗自况的故事。图中面庭院一景,芭蕉、山石、梧桐树、朱栏。树下坐一红衣女子(应为婕好),手持纨扇,微微侧身,低眉凝思,似乎在默吟她的纨扇诗:“新制齐纨素,皎洁如霜雪。裁成合炊扇,团圞似明月。出入君怀袖,动摇微风发。常悲秋节至,凉风夺炎热。弃捐箧笥中,恩情中道绝。”简洁的构境,刻面出一位风姿动人又才华出众但爱情失意的才女形象。

2.《二乔观书图》讲的是三国时期乔公的两个女儿大乔和小乔读兵书的故事。册页上写道:“周瑜从孙策破皖城,得乔公两女,皆国色也。策自纳火乔,瑜纳小乔。江表传策从容戏瑜,曰:‘乔公二女虽流离,得吾二人作婿,亦足为欢。明方正学题二乔观书图,诗云:‘深闺睡起读兵书,窈窕丰姿若个如。千古周南风化本,晚凉何不诵关雎。”图中画大乔、小乔并肩坐在回廊上,神情专注,一人执书,俩人相倚而看。廊边的山石和台阶下有几从小草,上面开着小花,缠绕在松树上的紫藤,也开着花,一个宁静而明媚的早晨开始了。

3.《妆楼图》训的是宋武帝女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藩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后人效为梅花妆的故事。图中画一树梅枝交错盘虬,繁花点点,树枝下寿阳公主倦卧廊边,姿态慵懒,似被浓郁的梅香熏醉了。诗曰:“花落南枝片片吞,佳人春倦卧含章。东君似有娇怜意,五出添来额上妆。”

4.《虢国夫人图》说的是唐代杨贵妃有姊三人,皆国色天香,分别被封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和泰国夫人,同日拜命,皆月给钱十万。以为脂粉之资。然虢国夫人不施朱粉,自有美艳,常素面朝天子。此图画虢国夫人赴金门情景,仆人打着宫灯,漂亮的白马回首等着主人,夫人雾鬓烟鬟,长麾垂曳,由侍女扶持而来。正如张祜诗云:“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金门,却嫌脂粉污颜色,淡扫蛾眉朝至尊。”

5.《昆仑奴图》讲的是原化记的故事。唐代大历年间,有个崔生,受父命探望一勋臣的病情。一品官妓红衣女与之暗生情愫,暗示十元月夜幽会,崔生遂在家奴昆仑磨的帮助下带出红衣女,回到了家。此图画夜月朦胧之景,一女子端坐屋内床榻,桌上燃着一支红烛,女子手臂支桌。院外,一个束衣人似腾云驾雾般而来。

6.《红叶良媒图》描述了唐傅宗时,宫女韩翠翠红叶题诗置于御沟,被学士于祐拾得,引出一段美满姻缘的故事。这幅图以一条幅腾而下的御沟为中心,沟的左上方一棵盘虬向上的枫树,枝繁叶茂,扎根在陡峭的山涯上,沟的右下方,一名素衣女子伫立平台,旁置一砚于大石,女子一手捧红叶,一手提笔在砚,眼望着流水,心中幽思萦绕,深宫闺怨,何以为寄?

总之,昆仑堂美术馆藏《仕女书画合册》是王素的代表作,其构图简约而意境独到,笔墨疏秀而色彩雅丽,人物造型生动,线条细劲流畅是作品共同的特点。而作品中的补景物,如云、水、月的晕染、树、石、草地的写意勾皴,屋宇、楼台、回廊等界画的运用,既烘托出画面主题的意境,也显示了画家全面的绘画功底。王素能自作诗文题画,书法也有深厚的基础。他“自谓书拙,每晨必练数百字,至老无间断”。他的字工整劲秀,从“二王”中来,得董其昌精髓,兼法米芾而得力于李邕。行笔流畅且缓急相生,富有韵味。结字稳健,笔意开合自如,婉美舒展,骨格清纤,雅逸疏秀。

猜你喜欢
仕女扬州画家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蹉跎至暮年的初见
酷炫小画家
一曲《扬州慢》,尽道《黍离》之悲
浅谈木雕中的仕女创作
“扬州绒花”
从唐代仕女人物画看中国传统色彩之美
脑洞大开的国画,这么high!
仕女
是“上扬州”还是“下扬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