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 金 孟必光
“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傣族人民在这里生长。密密的寨子紧紧相连,那弯弯的江水啊碧波荡漾……”这首经典名曲《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半个多世纪以来,传唱大江南北,经久不衰。歌曲传颂着德宏迷人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风情,让人们记住了,在中国云南,有一个神奇美丽的地方——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德宏州地处南亚热带,与缅甸山水相连,是通向南亚、东南亚的黄金口岸。为了让这个美丽的地方更加美丽,德宏州委、州政府团结带领全州各族人民,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牢把握科学发展和边疆稳定两大任务,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一目标,打好农业、教育、交通三个基础,发展生物创新、旅游文化、水能电冶、外贸加工四大产业,确立生态立州、科教兴州、产业富州、开放强州、和谐稳州五大战略。确定2009年将努力保持全州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财政总收入和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2%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以上,万元GDP能耗下降3.7%。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要求,我们密切关注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及时调整工作思路,采取更加积极有效的措施,确保全州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
扩内需,保增长。德宏属典型的投资拉动型经济,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状态在短期内不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德宏扩大内需、确保经济增长的重点在于抓好固定资产投资工作。围绕交通、能源、市政、农田水利等制约德宏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集中力量组织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千方百计增大投资总量,以大项目带动大建设,大建设促进大发展。
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德宏是典型的农业州,农业基础薄弱,要把增加粮食产量、扩大优势农产品生产、提高农民收入作为主要目标,不折不扣地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实施绿色品牌战略;做优做强德宏冬季农业开发;加快山区综合开发步伐,着力发展山区特色经济,强化基础设施和产业支撑,延伸产业链,增加山区农民收入;大力发展畜牧业。同时,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做好扶贫安居、农村劳务输出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等工作。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0%的目标。
发挥资源比较优势,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充分发挥绿色生态优势,发展以种植、养殖为重点的生物创新产业。在巩固提升粮食、蔗糖、茶叶、橡胶传统产业的基础上,重点发展竹子、咖啡、柠檬、坚果、油茶、番麻等特色产业,扎实做好现代烟草农业试点,推进烤烟和香料烟发展,继续推进冬季优势农产品向规模化、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发展。充分发挥自然人文资源优势,发展以休闲度假、康体养生为重点的旅游文化产业。以“美丽德宏·康体天堂”为标志性品牌,以建设候鸟式绿色生态公园为目标,走差异化、精品化、产业化发展路子,建设一批以民族文化、边境风情、生态体验、珠宝购物、康体养生为重点的独具特色的标志性旅游文化产品。
加大技术创新和技术引进力度,走新型工业化发展的路子。加快工业发展,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积极发展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绿色生态工业产业。着力打造水电、电冶、食品、建材、特色药品、林竹、珠宝、化工等八个产业集群实施大企业发展战略,认真抓好龙头企业,按“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原则,走“公司+基地+农户+科技”之路,把“依靠原料办工业,围绕资源办工业,依托市场和高科技办工业”的理念,引入到打造工业集群上来,实现德宏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继续扩大对外开放,认真抓好对外贸易。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用足用活边境贸易优惠政策,主动承接发达地区的产业和技术转移,大力发展外向型、资源型、高技术加工业;支持德宏企业“走出去”开展替代种植、拓宽外贸加工领域;争取国家支持,加快“中缅瑞丽——木姐跨境经济合作区”建设,推动缅方木姐一侧重点开展面向缅甸和南亚国家的工业品加工装配,以及面向我国市场的资源性产品深加工。形成辐射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德宏外贸加工产业集群,建设周边经济带。
加快社会事业发展,全力解决民生问题。依靠行政力量推动与社会力量互动、政府资源与社会资源互补,逐步将基本保险覆盖面扩大到城镇各类职工,把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扩大到城乡居民,不断完善农村低保和城镇低保制度,使更多农民享有基本的养老保障。
增强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正确处理稳定与发展的关系,做好维护社会稳定工作,着力解决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实际问题,积极稳妥地处理、化解矛盾,立足解决问题,把各种不稳定的因素解决在基层、处理在萌芽状态。突出抓好农村稳定这个大局,完善农村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确保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站在新的发展起点上,加快发展是德宏唯一的选择,把德宏建设成为富裕开放、和谐安宁的社会主义新边疆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为了让有一个美丽的地方更美丽,德宏人民在奋斗着!耕耘着!
(作者分别系云南省德宏州委书记、德宏州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