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实践与经验

2009-03-20 04:15:40徐善良
上海党史与党建 2009年3期
关键词:学习型机关干部

田 欣 徐善良

按照党中央建设学习型政党和上海市委、市政府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要求,上海市、区各级机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和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重要载体,以提高党员干部综合素质和能力建设为目标,导入理念,营造氛围,制定规划,创新载体,不断提高学习力,增强创新力,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初见成效。目前,全市约有70%的机关正在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并在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中发挥着示范引领作用。

一、积极探索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基本规律,逐步形成创建工作的推进合力

学习型机关创建之初,各单位主要领导就高度重视,把学习型机关建设作为加强理论武装工作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机关党建的重点任务,同时规划、同时部署、同时实施,有效整合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实践探索创建工作的基本规律,为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党组(党委)积极推动,党政工团形成合力。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学习型机关建设工作,认识到位,思想重视,工作支持,行动垂范。许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认真研究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并参加本单位的学习活动,成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设计者、组织者和示范者。市委统战部、市人事局等许多单位都建立了由主管领导或分管领导亲自挂帅的学习型机关建设领导小组,党政工团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创建工作。长宁区建立了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协调小组,协调有关部门负责全区各机关的创建工作,实现了工作全覆盖。黄浦区、嘉定区等建立创建工作指导小组,形成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重点抓,党政工团共同抓,职能部门具体抓”的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体系。健全的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完善的责任体系和工作网络,保证了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的顺利推进。

制定工作规划,明确创建目标。各机关党组织把创建学习型机关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重要抓手,认真编制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工作规划。2006年,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制定下发了《关于市级机关学习型机关创建的指导意见》,并在每年部署机关党建工作时,对创建学习型机关提出工作要求。市委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征兵办、松江区党工委、金山区党工委等单位制定三年或五年学习型机关建设规划,明确了分阶段实施的目标和任务,以及运行机制和保障措施等。许多单位在以往制订政治学习、业务学习年度计划的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要求,制订建设学习型机关计划。一些单位在制订长期规划的基础上,还指导处室(党支部)、个人结合部门职能和个人岗位职责需要,制订处室和个人中长期学习规划和年度学习计划,保证每一个处室、每一名机关干部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切实可行的建设措施。各单位在制订创建规划和工作计划时,结合机关的工作实际和党员干部的学习需求,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充分调动了党员干部参与创建工作的自觉性。

加强工作交流,注重引导示范。在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的实践中,各机关注重总结提炼工作经验和工作方法,积极培育典型,及时组织交流和推广,共同分享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成果。市级机关工作党委通过编发工作简报、《机关动态》宣传报道等形式,介绍了市发改委、外经贸委、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南汇区等市区两级40多个机关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的情况。近几年,还每年召开创建学习型机关专题经验交流会,邀请市经济工作党委、市委宣传部、市国家安全局等先行先试单位在有关会议上作经验介绍。2007年,召开了市级机关创建学习型机关推进大会,对市政府办公厅、市委党校、市委党史研究室等20多家单位的创建工作经验进行了成果展示。2008年,又编辑出版了《团队学习导航》,推广了一批创建学习型机关优秀工作项目。许多单位每年召开创建工作推进会议,总结经验、交流做法,明确下一步工作要求。由于坚持不懈抓工作交流和成果分享,较好地发挥了典型经验的引导示范作用,形成了宣传一个、带动一批,上下联动、稳步推进的良好局面。

加强理论研究,推进工作深化。从2000年部分单位开始探索创建学习型机关时,市级机关工作党委组织力量开展了学习型机关创建的理论研究和工作研究,注重用理论研究成果引导创建工作。在党建研究会的年度研究选题立项时,设计安排学习型机关创建的课题,先后形成了20多篇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调研文章。每年组织学习型机关创建专题调研,通过召开座谈会、走访、问卷调查,深入市、区两级党政机关了解推进学习型机关的做法和经验,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意见。提出了达成共同目标、明确学习战略、突出团队学习、加强知识管理等四个方面的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建议,市级机关开展学习型机关创建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工作步骤和具体措施等。对如何开展学习型机关评估工作进行专题调研,形成了评估指标体系。这些调研成果的及时转化,对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的实践探索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为学习型机关建设的运作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二、不断创新创建工作载体和方法,增强组织学习的吸引力

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践中,各单位充分发挥党政机关注重学习的优良传统和资源优势,按照学习型组织的有关理念,安排学习内容、培育学习组织、创新学习方法,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地开辟学习教育培训途径,调动广大机关干部的学习积极性,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深入开展。

积极培育学习型团队,发挥各类人群的学习优势和先发效应。据不完全统计,各级机关约有100多种团队学习小组。这些学习型团队主要有三类:一是研究型团队,主要为决策提供服务。二是社团型团队,结合各群体的特征,开展组织学习,并让团队成员在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过程中提高组织协调和综合管理能力。三是兴趣型团队,较为充分地满足党员干部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达到陶冶情操、修身养性、促进工作之目的。比如文学作品赏析、艺术欣赏、戏剧、体育、摄影、收藏、理财、手工艺制作等兴趣小组在机关受到广泛欢迎。在各级党政机关党组织的关心和支持下,这些团队学习小组定期开展交流分享活动,学习氛围较为浓厚,成员的学习动力得到有效激发。

利用信息技术手段,体现信息化的时代特征。在社会资源的整合上,打破条块分割,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市人大常委会机关“数字图书馆”把上海图书馆的馆藏信息与机关局域网实现资源共享,使机关干部能方便快捷地检索借阅有关图书资料,增加了机关干部的阅读量,扩大了知识面。市委组织部将党校、社科、高校等的教育资源有机整合,建立“干部在线学习城”,网上学习,网上考试,并规定学时和学分,实现了教育培训途径的新突破,搭建了全市干部学习的服务平台。在工作资源的整合上,实现机关工作信息化、交流媒体化、办公无纸化。市档案局、市政府机管局、市信息委等许多单位,发挥机关局域网资源优势,设立信息之窗、理论学习、干部教育培训、机关文化、BBS论坛等栏目,实现网上工作、网上学习、网上交流。近年来,通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有效地整合各类学习资源,为干部学习工作搭建服务平台已成为创建工作的新趋势。同时,创建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带动和促进了机关管理的现代化建设。

创设学习交流平台,形成活动品牌和创建特色。各单位在注重抓好政治理论、业务知识学习的同时,采取多种方式和途径,提高党员干部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效果。一是搭建学习平台。如浦东新区、杨浦区、宝山区机关党工委开展了读书、荐书系列活动,列出推荐书目,规定必读书目。二是搭建交流分享平台。各单位都能定期开展一些学习交流活动,如市政府法制办坚持10年开展读书交流活动。三是搭建活动展示平台。许多单位开展了辩论赛、岗位练兵比武、机关文化节、读书节等活动,用干部群众喜闻乐见、便于参与、乐于接受的方式深化创建工作。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每年设计组织一些活动载体,着力打造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活动品牌,如“科学发展、共创和谐”为主题的上海市公务员双语(普通话、英语)比赛,上海市学习型机关创建优秀工作项目评选和推荐学习书目等活动,得到了全市各级机关的大力支持。各具特色的学习活动,在全市机关内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和声势,学习型机关建设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扩大。

三、注重知识管理和知识创新,不断提高创建的实际成效

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过程中,不少单位开始运用学习型组织的理论和管理技术,组织学习,管理知识,创新思维,推进工作,努力促进学习力转化为工作推动力。

结合履行工作职责的需要组织学习,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各单位举办多层次的学习教育培训,特别强调以适应职位要求的集中脱产学习。许多单位每年分批组织处、科级领导干部轮训,并把政治理论、岗位业务、光荣传统、实际锻炼等列入干部“大培训”计划,多形式、多渠道、有针对性地安排干部参加各种培训和锻炼。在学习培训、实践锻炼、总结反馈中,不断提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组织领导能力和履行职责的能力。闸北区委宣传部组织“改革与和谐”、“发展与民生”等热点问题的理论学习答辩会,通过答辩双方的热烈探讨,引发大家对理论热点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宣传干部能学深一点,学透一点,在指导基层工作时更有理论底气。长宁区卫生局在一家区属医院即将开张试运转之际,组织局机关全体干部开展“我当一天病人”的主题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强化了干部的学习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结合发展需求进行前瞻性学习,进行必要的知识储备。许多单位结合行业发展要求和干部职业发展趋势,明确组织学习的方向,并为干部学习做好导航。市高级人民法院已开始对全体干警实施第二个三年培训规划,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保证每个干警始终具备岗位发展所需的知识。市房地局针对房地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组织干部到国外参加短期系统学习培训,既了解国际上前沿领域的信息和行业管理的先进经验,也就加强行业管理进行深度思考,回国后召开培训人员学习汇报会,部分同志前瞻性学习的效果在全体工作人员中得到进一步放大,并把学习研究成果转化为工作项目或政策法规,达到了培训效果的最佳化。

围绕中心工作开展研究式学习,组织学习成为破解难题的钥匙。许多单位采用行为学习法等先进管理方法,针对上海经济社会发展带有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问题,组织开展学习研究活动,推动实际工作。许多单位围绕业务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组织力量开展课题研究,不少单位每年课题研究的成果转化率超过60%。市检察院、市口岸办、市劳教局、闸北区委党校等单位实行研究课题招标办法,加强课题研究的过程管理,提高课题研究的质量。目前,许多单位已经形成由领导牵头以机关干部为主体的研究骨干队伍,这些课题小组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创新,进一步强化了知识再加工和创新的力度,学习研究成果成为制定政策的依据和具体的工作措施。

四、建立健全学习型机关创建制度,创建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常态化轨道

在创建学习型机关的实践中,许多单位积极探索工作制度、运作机制的创设和实施,注重发挥激励作用,充分调动组织和个人双向互动的积极性,将外在的学习压力变成内在的学习动力,保证了学习型机关建设向健康有序的方向发展。

在引导创建上,研究制定上海市学习型机关创建评估指标体系。2007年,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在多次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学习型机关创建评估指标体系,提出了组织与领导、创建与实施、制度与保障、成绩与效能、特色与创新五大类45条创建评估指标,并首先在市级机关先期试行。2008年,市级机关工作党委又对全市24个单位40家机关的创建工作进行了试点评估,表彰了19个创建工作先进单位和创建工作优秀组织者,并进一步修订完善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和评估方法,将45条调整为24条,更好地体现了该评估体系的科学性、指导性和操作性。目前,市级机关工作党委正对如何加强评估管理进行工作研究和实践探索,着手制定管理规定,使全市学习型机关创建评估使用同一标准,并在同一平台上引导创建,提升水平。上海市学习型机关创建评估指标体系的确立,标志着全市学习型机关创建有了一个统一的参考标准,学习型机关的制度化建设迈进了一大步。

在运作机制上,积极培育制度文化。许多单位重视创建工作运作机制的建设和创新制度化安排,激发了创建工作的活力。市高级人民法院党组坚持从更新教育观念入手,建立择优机制,让会学习的人进入法院——择优录用,让善学习的人不断进步——择优晋升,使爱学习的人学有所得——择优培养。闸北区以择优竞聘促进干部学习,每年拿出一批科长岗位竞聘,应聘者可根据自身的特长选择岗位,打破了原本单位内提拔使用的常规,引导干部结合本区发展和自己成长要求加强主动学习,使有较强学习能力的同志得到了提升。这些制度在建立和执行时衍生出的制度文化,培育了学习型机关的组织文化,引领着学习型机关创建工作健康发展。

在激励措施上,把学习情况纳入干部培养使用的评价体系。各单位把机关干部的学习情况列入年终考核和干部评价的重要内容,不断建立和完善激励学习的有效措施。市司法局试行学分制考核,对干部教育培训提出明确要求,把学习的绩效作为干部选拔、年度考核、竞争上岗、评选先进的重要依据,明确规定岗位资格考试不合格,则调整工作岗位。市财税监督稽查六局设置《意见征询卡》和《学习认证卡》,使干部学习处于“学习——认证——反馈”的学习体系之中。各单位结合实际制定的制度和措施,较好地发挥了激励作用,成为推动学习型机关创建的持久动力。

作者单位:中共上海市市级机关工作委员会

■ 责任编辑:晏蔚青

猜你喜欢
学习型机关干部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人大建设(2019年6期)2019-10-08 08:55:46
做学习型父母 和孩子共成长
中华家教(2018年10期)2018-10-30 01:43:16
人大机关走出去的第一书记
人大建设(2017年4期)2017-07-21 11:03:19
打开机关锁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实践与思考
学习月刊(2015年6期)2015-07-09 03:54:10
机关制造
小说月刊(2015年4期)2015-04-18 13:55:18
创建学习型教师团队
建设学习型关工委的回顾与思考
中国火炬(2011年3期)2011-08-15 06:53:48
干部任免
干部任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