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立 张士玉
[摘 要] 本文以提高中小企业竞争力为出发点,从观察客观存在的中小企业群入手,看到了中小企业在竞争方面面临的问题与机会,指出以信息为纽带进行联合是解决问题的出路,进而研究中小企业以信息化为平台的合作方式,归纳总结了4种方式,提出了“信息联盟”方式的设想,并进行了实证研究。
[关键词] 信息;联盟;中小企业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2-0061-04
1 引 言
信息化是我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同样是企业管理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但是信息化与许多美好事物一样,是一把双刃剑。因信息化而使企业的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案例在业界耳熟能详,例如海尔集团依靠“前台一张网,后台一条链”的信息化手段,向“商家设计、海尔制造”的理想商业模式和“零库存”的理想管理境界迈进。同时,因信息化使企业陷入困境的案例更是不胜枚举。因此,如何在信息化的征途中趋利避害,成为目前企业界和理论界关注的焦点之一。
近年来,人们对大企业利用信息化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问题研究较多,但对中小企业如何利用信息化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一般规律的研究不够充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途径和规律与大企业相比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从企业内外两方面来看,信息化都远远没有为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本文通过实践和理论研究,认为中小企业以信息化为纽带、以优势互补为基础、以利益共享为原则结成新型的战略联盟,是实现局部之和大于整体的效果、形成独特竞争优势、足以与大企业抗衡的有效途径之一。
2 中小企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机会
2. 1信息化方面的问题与机会
在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中,中小企业面临着一个十分突出的矛盾,即信息化为中小企业提高竞争力和经济效益提供了有效途径与我国中小企业的信息化水平低、进展缓慢、效益不明显的矛盾。而这一矛盾正是制约利用信息化增强中小企业实力,从而使我国中小企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矛盾。这个矛盾可以从企业内外两方面来看。
在对外开拓市场和增加订单方面。在一般情况下,Internet对于中小企业的作用应该远大于大企业。因为大企业本来已经很出名,已有大量固定客户,往往是客户先知道该企业的名声,然后再去查看该企业网站;对于中小企业则相反,客户先看到企业网站然后再找到该企业。但如果只建了一个网站就被动地等待客户上门,往往是希望渺茫。所以必须主动地、有效地开展网络营销,才能发挥自由、平等和开放等这些互联网的特点,提高中小企业的竞争力。但单个的中小企业往往没有像大企业那样的开展网上营销和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基础平台。
在优化配置资源方面。因为中小企业相对地理位置分散,专业化强,信息化对于中小企业也应该发挥出更大的作用,但由于各个企业独立开展业务,企业之间尽管有现代化的联系手段,例如电子邮件等,但其联系思路仍是传统的,所以信息化远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例如,某企业接受了某客户的订单,但实际上这一订单是由若干企业协作完成的,如果将若干个企业视为一个企业群,其内部优化配置资源的潜力极大,显然,只有建立在计算机网络基础之上的信息系统才可以使之得以实现。
2. 2企业竞争力方面的问题与潜力
问题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单个中小企业,特别是制造类型企业力量弱小、势单力孤;二是竞争趋同,从全国来看,中小企业已经几乎找不到可以基本避免竞争的领域。中小企业所面临的竞争形势已经从激烈演化为惨烈。
尽管如此,中小企业仍有其生存之道,只不过是比较艰难而已。中小企业数量众多,无论从国家、省市还是县级范围,企业数量的绝大多数都是中小企业,大企业或较大企业所占比率不足10%。大多数制造业的中小企业从总体上看有竞争趋同的问题,但已形成明显的区域优势。例如浙江某地的服装生产和五金件制造企业群、河北某地的丝网制造企业群、山西某地的法兰盘制造企业群、北京某地制作红木家具的企业群等。
这些已经形成或正在形成地域优势的企业群体,其中的许多企业具有不同的核心竞争力,具有优势互补的可能,所以具有组成战略联盟的条件。事实上已经有许多企业通过协议、契约或者潜规则、惯例等形成了各自的合作模式,也就是已经形成了不同层次上的战略联盟。但是这种合作方式难以让客户感受到,制约了企业联盟在客户面前形成强有力的合力,客户仍然面对的是一个个孤军奋战的企业。所以,尽管中小企业进行合作,其市场力量也无法与大企业匹敌。同时客户在面对企业的这种合作时,经常采用的办法就是各个击破,使企业难以提高对于客户的讨价还价能力。
如何使中小企业合作的力量或战略联盟的力量得到本质的提升呢?信息化为此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2. 3以信息为纽带进行联合是解决问题的出路
中小企业以信息为纽带联合起来,是解决上述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并且能从企业对外和对内两个方面解决这个矛盾。从对外方面,许多中小企业希望只要一建立网站就应该不断接到订单,可是客户面对着千千万万的网站,选中某一企业的概率极小,况且这种依靠客户主动寻找网站的做法很被动。如果企业有专业人才,懂业务、外贸、计算机,并且英语好,可以利用互联网在世界范围内开拓业务、寻找订单,收集、整理和分析市场信息,进行网络营销,并且利用CRM系统进行客户关系管理,无疑将大大增强企业竞争力。但是单个的中小企业势单力孤,所以必须联合起来。
在对内方面,许多中小企业认为设备、零部件、原材料和人力并不是很多,利用人工完全可以做出计划并执行计划,搞信息化效果不明显。但如果若干企业联合起来完成同一个业务流程,或一个业务流程分布在不同的企业,则只有通过信息化才可以有效地、及时地配置资源。
3 中小企业的信息化合作方式
3. 1现有的合作方式
将企业以互联网为平台的合作方式按照两个维度进行分类,一个维度是有无主导企业,另一个维度是合作的稳定性。从图1中可见,理论上共有4种模式,而其中的3种模式已经探讨得比较充分,还有一种模式在目前处于缺位状态,即无主导企业的稳定合作模式。
“依托互联网的商盟模式”实质上是由互联网服务商提供一种服务方式,供各企业利用互联网的技术条件组织起商业联盟。在实践中这种模式的具体形式很多,其基本功能主要是信息交流。这种模式的合作方式是一种松散的合作方式,一般没有实质意义上的主导企业,尽管许多“商盟”都有发起企业或“盟主”,但这种“盟主”一般只是做一些网站的维护、信息发布等工作,控制不了“盟员”的业务活动。阿里巴巴网站上的各类商盟即为这类形式的典型。
“虚拟企业模式”的基本指导思想为: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通讯工具和通信环境,为某一产品的快速开发,在一些制造企业之间建立一个动态联盟,各联盟企业之间加强合作和知识、信息、技术资源共享,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和创造能力,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小的投资完成产品的设计制造过程,并快速把产品推向市场,实现制造的敏捷性。动态联盟的主要特点为:①是各企业核心能力和核心资源的集成;②有一个主导企业;③是为了完成某一个具体项目,是一种临时合作。
“供应链模式”基本上是由传统的分包模式在信息化条件下发展而形成的,主导企业与其供应商为比较稳固的采购与供应关系,由于是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采用了信息系统,所以与传统的分包模式相比实现了一些突破:一是可以实现主导企业与客户的无缝连接;二是主导企业将某些数据与供应商共享;三是主导企业可以在整个供应链内对运输、仓储、供应商选择、生产计划等进行优化设计。
本文主要探讨无主导企业下的稳定合作这种目前基本处于空白的模式,并将其称为“信息联盟”模式。
3. 2“信息联盟”模式的设想
“信息联盟”是本文提出的概念,是指若干独立企业以信息为纽带,以基于互联网的信息系统为手段,按照共同遵守的制度组成的联合体,共同开发、享有市场信息资源,并且在内部优化配置资源,从而达到所联合的企业整体提高竞争力及提高效益的目的。
“信息联盟”由若干个企业共同组建,对外为一个网站,对于客户来说,是由一个企业进行网络营销,网站的后台为数据库,存有市场、客户和各个企业资源的数据,数据库由各个企业共享。对内,根据既定规则分配来自于客户订单的生产和服务任务并统一配置设备、原材料和人力等资源。各个企业仍为独立的企业,仍然独立核算,仍然独立开展各自的传统业务和营销活动。“信息联盟”应具有如下功能和特点:
(1)组建共同的网站,而不是在一个网站内建立各个企业的网页或链接,让客户感到是在与一个而不是许多个企业进行交易。
(2)设专业人员进行网络营销,该专业人员是为整个“信息同盟”服务,而不是专为某个企业服务。
(3)建立公共数据库,存入共同的客户资料,并且将各企业的资源数据、各种基础数据、标准和指标等数据作为“信息联盟”的共同数据。
(4)在整个“信息联盟”内安排业务流程,共同利用企业资源计划(ERP)、供应链管理(SCM)等技术和信息系统,而不是由各个企业独立租用应用系统服务商提供的信息系统。
4 关于“信息联盟”的实证研究
4. 1“信息联盟”思想的萌芽
本文提出的“信息联盟”设想在实际中并非无他人提及,在2000年,纺织行业的有关管理部门已经与笔者探讨过类似的方案。其基本设想是:建立一个纺织品信息系统,前台是一个网站,客户可以在这个平台上设计服装,后台建立一个纺织品数据库和企业数据库。当客户在前台定制了自己所需的服装后,系统立即报出价格。系统将所有订单统一集中,再向各个企业分配任务。后来该方案因故未能付诸实施。
4. 2依靠信息化振兴市属国有中小企业
北京市属国有中小企业,经历了从兴旺、衰落、改组、改制,到目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艰难维持的过程。原国有中小企业如何从本质上提高竞争力?体制的问题目前已经基本解决,由于北京企业难以或无法做到成本最低,所以只能在创新和开拓市场方面做文章;而要在这两方面有本质提升,必须充分利用信息化这一有力武器。“信息联盟”方案提供了一种具体解决方法,如果这个途径可行,则国有中小企业将经历从集中到分散,又到高层次集中的3个发展阶段(如图2所示)。
图2中虚线框为探讨阶段,其思路在哲学上符合自然辩证法的规律,但是要付诸实施,涉及一系列复杂问题。
4. 3某镇服装信息联盟方案
笔者为此课题前往北京某镇进行了实证研究,该镇开辟出一块地皮,建设或计划建设一些厂房,引进10余家服装制造企业,这10余家服装企业各有所长。我们共同探讨了初步方案设想:组建一个共同的信息平台,由地方管理部门负责。这个信息平台分为3个层次:外层是一个动态服装网站,客户面对的是一个企业(不是许多企业),可以在网站上选购服装、设计服装、与企业进行双向交流;中间层是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由专人进行网络营销服务;内层是共享数据库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在企业内部优化配置各企业资源,安排生产任务,计算生产成本。
暂且将这个联盟称为“某镇服装信息联盟”,该联盟可以实现对于服装的“客户设计、企业制造”的商业模式,与海尔不同的是,该联盟的后台是若干个服装企业。这种模式也明显不同于严格意义上的虚拟企业,主要有3个方面:一是虚拟企业具有领头企业,而本联盟没有领头企业;二是虚拟企业按任务临时组合,具有临时性,而本联盟是先组建,后寻找市场机会,具有稳定性;三是虚拟企业不要求合作企业在地理上的分布,而本联盟的合作企业一般是处在一个区域内的企业。信息化只是支撑企业合作的表象和工具,而支持企业合作的内在因素仍是现实中的各类利益因素和文化因素,包括传统的亲朋文化、酒文化等。
因而本联盟模式比理论上的虚拟企业模式更具有现实意义。
5 问题与解决途径
5. 1实践中的问题
笔者就此题目向一些中小企业做过调查,企业普遍认为该设想从思路上说是好的,很理想化,但有如下两个关键问题难以解决:
(1)定量或半定量地指出中小企业组建“信息联盟”对其提高竞争力与经济效益的作用。
(2)“信息联盟”的体制模式问题。若干企业联合起来,原来的实体还要继续保留并发挥作用,同时又新组建了一个“信息联盟”组织,它具有独立的资源,独立开展网络营销活动,并且对各个企业具有分配任务和配置资源的权力。那么“信息联盟”的基本体制模式则是各个企业合作的关键所在。
5. 2解决途径
“信息联盟”的基本体制模式可以是如下几种:各个企业组建一个非营利机构;由已有的IT企业提供服务;由行业协会组织协调;由政府出面协调组建;利用现存的为政府服务的信息中心;国有企业可以由原工业局(原上级主管)组建“信息联盟”。
上述各种形式都有其优缺点,必须经过严格的调查研究和论证。
中小企业依托互联网,以信息为纽带、以适当形式组成联合体以提高竞争力,是信息时代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必然发展趋势。本文所提出的“信息联盟”模式是一种解决问题的途径与方法,在理论上还有待于进一步深入,在实践上还有待进一步检验。
主要参考文献
[1] 海尔集团. 以市场链为纽带的业务流程再造[J]. 企业管理,2002(1).
[2] 翟丽丽. 高技术虚拟企业管理模式研究[J]. 管理现代化,2004(1).
[3] 贾平. 企业动态联盟[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3.
[4] 徐喆. 信息化轻松上路[J]. 企业管理,2002(10).
[5] 唐肖鲁. 企业信息化系列讲座[J]. 企业管理,20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