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2009-03-20 07:14广
考试周刊 2009年4期
关键词:制约因素普通高校篮球运动

牛 广

摘要: 为了解篮球运动在江苏省高校开展的情况,本文作者采用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统计学方法对江苏省10所高校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制约因素呈现教学设施不足、教学方法陈旧、文化推广滞后等多方面。由此作者提出相应对策,力图推动篮球运动在江苏省高校健康、持续地发展。

关键词: 普通高校 篮球运动 制约因素 对策

篮球运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张扬的个性风靡全球,作为我国未来社会发展主力的大学生对其热爱程度也是与日俱增。因此,江苏省各高校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以及促进教改的不断深化,最近几年大力开展高校篮球选修课,使这一时尚前卫,充满动感、野性、魅力的运动,迅速在江苏省各高校传播起来。然而,场地、器材、师资等客观条件的缺乏、陈旧,对普通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制约。虽然江苏省为经济大省、体育强省,近年来,高校基础设施建设得到了明显改善,尤其是体育健身设施的扩建得到了长足的进展,但是,随着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以及各高校相继开展篮球选修课,江苏省普通高校篮球运动发展面临着各种困难。如何发掘并利用现有资源开展积极有效的篮球教学,就成为高校应着重解决的问题。笔者以江苏省普通高校为研究对象,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力图在准确分析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促进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对策。

1.研究对象

以江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扬州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盐城工学院等10所开展篮球选修课的普通高校为调查对象。

2.研究方法

2.1文献资料法。

查阅有关篮球运动在我国发展情况的资料,以及我国社会、高校开展篮球运动的相关指导性文件,把握篮球运动发展的规律。

2.2访谈法。

走访江苏省10所开展篮球选修课的高校,对相关管理人员、篮球教师、选修课学生就篮球选修课相关情况进行咨询。

2.3问卷调查法。

为揭示江苏省各高校篮球教学的制约因素,从认知度、兴趣、管理、教学、设施5个方面开展多视角的问卷调查,发放问卷720份,回收718份,有效问卷705份,有效率达到97%,符合调查研究所需。

2.4数理统计法。

对回收的有效问卷进行各方面相关数据的常规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篮球选修课教学设施情况。

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各高校篮球场地建设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学校投资有限,原有的场地设施不仅数量较少,而且较为破旧,新场地建设缓慢、数量不足,总体上不能满足教学所需。因为场地缺乏而导致的教学困难,已经成为江苏省篮球教学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统计结果显示,40%的高校有15片以下场地,而据调查大多数高校一次课平均有17个以上的班级进行教学活动。因此,篮球场地数量不足,无法满足正常教学需求,严重打击了学生选修篮球课的积极性,制约了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发展。具体调查结果如下表1:

3.2篮球选修课教学师资队伍情况。

调查发现江苏省高校篮球专业教师相对缺乏,目前从事篮球教学的教师相当一部分是其他专业转行过来的,没有经过正规的、至少两年以上的篮球专业基础训练,因此,篮球教学过程中相关技术知识的教学出现了参差不齐的状况。据调查,80%的高校仅拥有20名以下专业篮球教师,这种现象直接导致篮球教学过程中教法、教学手段、教学经验不成熟,技术动作不标准,教学不深入,不仅影响教学效果,而且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成为阻碍高校篮球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影响篮球运动在校园的普及。统计结果见下表2:

3.3篮球运动对大学生的兴趣及认知度。

江苏省高校大学生对篮球运动具有较高的兴趣,有80%的学生认为目前篮球运动是一种形式高雅的体育项目,63%的学生关注国际大型篮球比赛,并表示自己愿意将此运动作为终身体育项目,这说明篮球运动用它特有的锻炼价值、趣味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着众多的大学生。但是,根据调查结果显示,较多了解篮球相关知识的学生仅占13%,有71%的学生不太了解篮球运动的相关知识,这也成为影响篮球运动在校园开展的因素之一。总之,篮球运动在高校的开展受到众多学生的欢迎,学生渴望掌握篮球运动技术和了解相关知识。具体情况见下表3:

3.4大学生参加篮球运动的情况和学习动机。

根据调查,江苏省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种类呈现多元化的形式,但主要是不需消费或消费低廉的活动项目,江苏省高校篮球场地的使用,除体育馆以外都是属于免费性质,篮球运动成为江苏省高校学生体育活动的主要途径之一,这种状况也就成为篮球运动能够在江苏省高校普及的主要原因。统计结果表明,像篮球等非收费项目有74%的学生能够在课余活动时间参加,并且其中有26%的学生能够一周活动3次以上。因此,改造新兴篮球场地,是实现高校篮球运动普及及水平提高的有效途径。

江苏省高校开展篮球选修课以来,选修篮球课的学生数量往往超出核定的人数范围,踊跃报名的原因呈现多样化。调查结果显示,认为渴望作为终身体育项目的占65%,认为能够达到愉悦心情和锻炼身体目的的分别占63%和81%,说明学生普遍认为篮球运动能够符合高校体育的最终目的。另外,仅有9%的学生认为篮球技术容易掌握,表明大多数学生认识到篮球技术具有一定的难度。尽管如此,多数学生表示愿意学习篮球技术,关键是要有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可供练习的场地。因此,保证充足的练习时间和场地就成为促进学生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具体数据见下表4

3.5篮球运动在校园开展的情况。

篮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情况,除了正常的教学课外,更取决于学校有关部门的管理、组织、竞赛等活动的开展。从江苏省高校内部组织管理来看,多数院校对篮球运动项目的管理与其迅速发展的现状不相适应,特别是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落后。根据调查,93%的学校领导对篮球运动在学校的开展并不关心,每年参加大型篮球比赛(市级以上)的学校仅占14%。另外,组织管理者观念落后,使篮球运动的运行难以向健康方向发展,极大地阻碍了篮球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开展。

高校篮球运动的发展不仅取决于高校内部经常组织的篮球比赛,还与全省高校组织的联赛有关,把篮球运动作为学校之间相互联系的一束纽带,篮球运动才能够真正在高校体育中蓬勃发展。然而,经调查显示,江苏省到目前为止仍然没有组织开展一年一度的高校篮球联赛。因此,篮球运动在高校的组织和开展还任重道远,只有建立完善的高校篮球竞赛机制,篮球运动在高校才能真正成为学生普遍参与的、具有较高水平的体育项目。

4.对策

4.1更新教学观念,加强篮球教学改革。

随着体育课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江苏省高校体育课基本走出了“教学内容竞技化、教学过程技术化、教学组织一体化、教学目标达标化”的体育课教学误区。但是,篮球课的开展在江苏省普通高校还存在一些问题,教学手法和教学内容都有违背教学规律的情况。经过对参加篮球选修课学生的了解,大部分学生认为目前的教学存在教师所教授的教学内容复杂,课时根本不能完成学习任务;技术动作要求过细,掌握具有很高难度,失去较多的自主认识机会;考试内容不能反映掌握技术情况;教学过程中学生自主性差等问题。因此,高校必须不断深化课程改革,摆脱传统体育观念的束缚,进行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关注现实,放眼未来,使篮球运动朝着娱乐性、健身性、消遣性、社交性和时尚性的方向发展,成为符合全民健身计划宗旨、体现“以人为本”精神的新的校园体育。

4.2开展多媒体篮络化教学模式。

互联网的应用在江苏省高校已是非常普遍的现实。如何将互联网运用到体育教学已成为目前学生、学者关注的议题。篮球教学及篮球运动相关知识、文化在互联网上的传播,无疑将为篮球运动在校园中的开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体育教学管理部门与学校相关部门应该携起手来,共同建立网络学习站,使学生在课余之外对篮球技术、竞赛、知识、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利用现代化多媒体网络推广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必定会成为未来教学的重要模式。

4.3筹建各级篮球协会,积极开展相关篮球联赛。

一项体育项目的成功开展,不仅表现为参加运动项目的人数众多,还表现为拥有体现文化、实力的竞赛,而竞赛的开展又体现了这一体育项目组织、普及的程度。江苏省各高校面对体育项目的开展,应解放思想,使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紧密配合,建立各级篮球协会组织,充分发挥篮球协会的积极作用,结合本校的具体情况,指导篮球协会有计划、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工作,举办篮球培训班、篮球讲座等学术交流活动,扩大篮球运动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篮球运动的认识,不断完善各种竞赛制度,开展形式多样的校内与校之间的篮球联赛,营造良好的篮球竞赛氛围,激发学生的潜力,使其增加荣誉感和成就感,从而带动篮球运动在校园的开展。

4.4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

江苏省各高校篮球专业教师数量明显短缺,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是目前高校着力解决的首要问题。因此,高校体育部门要把加强篮球师资队伍建设当作基础环节来抓,其主要措施有:一,选送教师到体育院系进行篮球专业基础教学的培养和竞赛规则与裁判知识的学习,进一步为解决各类组织竞赛与裁判打好基础。二,直接引进篮球优秀人才,促进高校篮球运动的开展和水平的提高。三,鼓励开展篮球教学与科研的发展,使高校篮球理论水平与其他项目达到平衡。

4.5积极探讨社会融资与高校合作的建设模式。

由于高校扩招迅速和校内发展规划不协调及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江苏省大多数高校的场地器材建设始终没有跟上高校发展的步伐,场地占地多、投资大、器材耗费高的篮球项目更是发展缓慢。因此,场地的缺乏、陈旧是制约江苏省高校篮球运动开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面对现状,如何改变因场地短缺带来的教学困难,是江苏省高校篮球运动冲破瓶颈的关键。江苏省高校各级主管部门需要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加大与社会各界合作的力度,充分发挥高校的优势,利用企业赞助或合作等形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资金,实施企业投资经营,学校管理运动的模式,切实搞好篮球场地、器材建设,改善篮球教学、训练环境。

参考文献:

[1]杨芳.对篮球运动的社会文化审视[J].体育与科学,2005,(3).

[2]王广虎.体育教学改革必须走出四大误区[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8,(1).

[3]曲宗湖.论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与构思[J].体育科学,1998,(4):4-8.

[4]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体育与健康裸程标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5]赵立.体育教学模式群结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4):532-534.

[6]毛振明.体育教学模式论[J].体育科学,1998,(6):5-6.

猜你喜欢
制约因素普通高校篮球运动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幼儿篮球运动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篮球运动之于学生心理品质提升的积极效应
论城市社区体育的制约因素及对策
武汉市部分高职高专院校足球课的开展现状及制约因素
关于惠城区发展农业的调研报告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浅谈篮球运动中损伤的原因及预防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