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新成果

2009-03-19 01:59刘敏文
艺术评论 2009年2期
关键词:歌剧声乐艺术

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郭建民教授撰写的《声乐文化学》于2007年8月由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发行,本书是为了适应新世纪声乐艺术教育理论建设与发展而出版的“声乐艺术教育新学科丛书”之一。书中,他首次将声乐文化作为一门学科进行了跨学科的整理和系统的理论研究,以宽泛的研究视野,对声音文化学概论、声乐文化审美论、声乐文化创作论、声乐文化传播论、声乐文化教育论、声乐文化产业论、声乐文化社会功能论、声乐文化比较论、声乐文化风格论、声乐文化性别论、声乐文化历史论、声乐文化时尚论、声乐文化民族意识论、声乐文化科学方法论这十四个方面展开了论述,并把主要的研究内容着眼于声乐艺术本体以外,从文化的视角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和分析,特别是书中第十章“声乐文化性别论”,读后笔者深受启发。

一、中国歌剧女性主题——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最佳切入点

在《声乐文化学》的第十章“声乐文化性别论”中,作者以中国民族歌剧为例,将女性声乐文化做切入点,对中国歌剧女性主题的文化意义展开了详细的分析和阐述。这一内容的研究,可以说是拓开了女性声乐艺术理论研究的一个新的学术方向,为新学科的研究开了个好头,同时也为女性艺术——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理论依据。

那么在本书中,为何选择歌剧,特别是选择中国歌剧为切入点来进行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开始呢?这正是郭建民教授学术研究的独到之处。

事实上,歌剧本身是一种集音乐、戏曲、舞蹈等多种样式的综合艺术表达形式,与一般声乐艺术比如独唱相比,歌剧具有动人的人物形象、复杂的故事情节、优美动听的咏叹调、宣叙调以及极为丰富的文化主题和政治内涵。因此,把歌剧做为女性声乐艺术的切入点,既是明智的选择更是聪明的选择。

书中论述到:“女性角色始终是中国歌剧发展中的一个醒目标志,20世纪20—40年代初是中国歌剧的创生期和摸索期,其间曾出现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葡萄仙子》和《秋子》等歌剧。20世纪40年代中期至50年代中期,中国歌剧的美学原则和基本风格特征业已成型,这就是以另一部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歌剧《白毛女》为主流派风格的中国民族歌剧的确立。

20世纪50、60年代,中国歌剧在继承与发展《白毛女》艺术经验的基础上继续前进,歌剧舞台出现了颇为繁荣的景象,《洪湖赤卫队》、《江姐》等一批以女英雄形象为主人公的优秀作品像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并在当时的音乐戏剧生活以及人们的审美文化生活中产生深刻而又巨大的影响。“文革”十年由于江青的干预,中国歌剧被戏剧(京剧)改革——被“样板戏”所替代。

20世纪70年代末,尤其是80年代以后,随着改革开放和中西文化艺术交流的日益深入,中国歌剧经过几年的恢复之后,继而转向了变革期。其间,虽然多种歌剧观念、风格、流派、技法相互交织、相互碰撞,因循继承与变革创新相互抵牾,促成了中国歌剧的多元风格以及雅俗分流的态势的形成。但是《蓝花花》、《壮丽的婚礼》、《伤逝》、《原野》、《芳草心》以及《党的女儿》、《红雪》等一大批以女性角色为主人公的各种风格的优秀歌剧仍然是层出不穷。

中国声乐艺术之前关于女性艺术的研究,大多针对某一位女性歌唱家,如郭兰英、王昆等,只是表演艺术的评述或分析,但以中国歌剧女性角色为视角进行全方位地分析和论述,是不曾见到的。我认为本书的这个观点是非常独特、与众不同的,他为中国歌剧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最佳切入点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其次,通过对20世纪中国歌剧的分析列表,我们不仅可以很清晰的看出主要演员是以女性角色为主,更可以看出剧作者和曲作者基本上是以男性为主。实际上不光是中国歌剧的曲作者主要以男性为主,大部分外国歌剧的曲作者也是主要以男性为主,但为什么外国歌剧的经典唱段和主要人物既有男性角色又有女性角色,而中国歌剧的经典唱段和主要人物则全部是以女性为主呢?

“纵观20世纪中国歌剧艺术的历史轨迹,实际上女性声乐文化是一部以女性角色塑造为主线的历史,这与西方歌剧(以男性角色塑造为主)形成了鲜明迥异的民族风格和时代特征。”在西方,提倡的是社会自由、男女平等,所以大部分的男性作曲家都把创作视线放在了男、女的两性关系上,也就出现了那么多描写爱情的西方歌剧,像《茶花女》、《卡门》、《蝴蝶夫人》等等,就是说,西方歌剧的历史是由男性角色和女性角色共同构成的。而在中国,妇女几千年来一直生活在受压迫、被忽视的封建社会里,在二十世纪初才开始慢慢走向了妇女解放,很自然的,中国男性作曲家就把创作的视线放在了女性身上,并根据当时的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创作出了30、40年代的受压迫、受奴役的妇女形象,到40、50年代初的妇女争取自由和个性解放的形象,50、60年代清一色女英雄形象。“随着歌剧舞台上一系列女主角的涌现,女性的历史以及由女性所创造的历史,将不再被历史所遗忘。女性似乎应该在令她们自豪的形象中陶醉于姐妹们在舞台上的辉煌。”“的确,在近一个世纪的中国歌剧历史进程中,女性角色似乎始终充当着主角或者说占据着中国各个历史时期的音乐舞台,从而不断的成为专业音乐领域和业余音乐爱好者,甚至是普通百姓的精神、文化追求和审美时尚。”就是说,女性角色的出现不仅创造和丰富了中国歌剧的历史,同时也与西方歌剧形成鲜明的对比。

二、女性研究与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

近20年来,我国的女性研究硕果累累,特别是1995年第四次世界妇女大会后,受西方女性主义和社会性别理论的影响,我国女性研究的视界比以前更加开放,研究稳步发展。无论是对经验材料的搜集、整理和解读,还是对于相关问题的理论思考,都达到了一定的深度。特别是近几年,全国大多数高校,像上海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等等都相继建立了“女性研究中心”,围绕着关于女性文学、女性艺术、女性发展、女性历史、女性医学等方向展开细致、严谨的研究。特别是对中国女性美术艺术的研究现在也正是中国美术界的一个新兴和热点话题,陶咏白和李虹二人作为研究二十世纪中国女性美术艺术的领军人,相继在《批评的时代》、《今日美术》等几家核心杂志上发表了多篇非常有学术意义的关于中国女性艺术的文章,而且两人还合著出版了《失落的历史——中国女性绘画史》一书。他们从古代女性绘画开始研究,重点放在中国女性艺术的发展和解放史上,主要的研究对象是20世纪以来的中国女性艺术家。

为什么如此多的学科都选择了以女性的视角进行研究,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专业不断地加入到女性研究的热潮中来?我想,这应该和女性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地位有关吧!

有一个大哲学家曾经说过:女人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女人对人类来说是地道的天才。一直以来,女性在社会上担任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像文学上、艺术上、经济上、社会关系上、乃至到政治上,女性都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和影响力。所以说任何一个和女性有关的新研究课题,都会引起社会上的影响。

作者在这本书中引出的“中国女性声乐艺术”这一新的研究课题,从女性声乐艺术的最佳切入点——“中国歌剧”着手进行研究,并把中国歌剧与中国戏曲之间的渊源做了联系;还把中国歌剧的女性声乐文化研究放回到两性之间的文化差异里;最后把中国歌剧的女性声音文化发展与中国的政治发展做了联系,还得出了“政治因素是中国歌剧创演的催化剂。”这些都是研究的新颖之处,但我认为最重要的是这个新的研究观点(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还没有见到,而且会产生一定的学术影响。

三、对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展望

中国女性声乐艺术作为一门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若作为一门学科,在理论构建上,还是有很大的缺口。而《声乐文化学》中第十章“声乐文化性别论”的研究成果,使笔者读完之后,倍感欢欣鼓舞,因为此项研究不仅是中国女性声乐艺术研究的一个可喜的开端;为尚在初级阶段的女性声乐文化研究注入一股清新的活水;而且更加可贵和具学术意义的是,为日益完善的女性声乐艺术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还为女性声乐艺术的研究扩大范围、扩大视角。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任何一门学科在初级发展阶段,都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例如理论资料不够丰富,研究深度相对较浅等等,这些都能对学科的发展产生很大的限制。这时,任何一个有价值的资料或是一本有参考价值的书,都会对学者们拓宽思维方式,拓展思维深度起到很大的作用。但有时仅仅一个章节的内容还不足以引起足够的学术注意,所以,郭建民教授并没有停止研究的脚步,没有把对女性声乐文化的研究仅仅止步于20世纪的中国歌剧,也就是说仅仅局限于《声乐文化学》这本书中,而是把研究内容和历史跨越的时间范围扩展得更长,也就是把对女性声乐文化的研究视线从远古时代、近现代一直延伸到当代流行音乐,深度挖掘女性声乐文化的魅力和内涵,真正的围绕女性声乐文化展开更细致、更全面、更深入的学术研究。

据悉,郭建民教授在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成立了一个以“女性声乐艺术”为中心的研究团队,他将带领这个团队,对女性艺术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研究,让我们期待他们为“女性声乐艺术”研究出更多的理论成果,更期待郭建民教授下一力作的出版、发行,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郭建民教授的带领下,有那么多人积极地参与到女性声乐文化的学科理论中来,那么,中国女性声乐文化研究的明天必将是辉煌灿烂。

参考文献

1.《声乐文化学》 郭建民著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年8月版。

2.詹桥玲《中国新歌剧中的女性意识》中国音乐学.2003年4月。

刘敏文:辽宁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责任编辑:赵卓

猜你喜欢
歌剧声乐艺术
声乐技巧与声乐表演的相关性分析
纸的艺术
浅析声乐技巧在声乐艺术中的地位与作用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爆笑街头艺术
歌剧
童话歌剧
童话歌剧
歌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