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燥”“噪”“躁”“澡”

2009-03-19 04:37冒石宏
小学生·新读写 2009年2期
关键词:周宇本义躁动

冒石宏

有照为证

窗外孙女的细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在这样一个略显清冷的傍晚,泡上一杯茶,随着袅袅升起的茶香翻翻学生的作文,也算是一件惬意的事!

咦,这是哪个“小马虎”的作文,竟然这样遣词造句?“夏季干澡”(图1)?把“干”和“澡”放在一起用,我还头一回听说,真是“乱点鸳鸯谱”!翻到封面一瞧,又是周宇!呵呵,他前几次作文中也是因为那四个字犯的类似错误。看来明天我还真得给他好好讲一讲!(图2、图3)

看了照片,现在我不说,你也应该知道是哪四个字了吧!对!就是“燥”“澡”“躁”“噪”!这四个好朋友形近、音近,但表达的意思却不同。一些同学书写时极易混淆,经常像周宇一样闹点“小笑话”。这四个字都有“桑”(zao),形音义的区别主要在部首的不同,因此我们在区别它们时就从偏旁入手。

咬文嚼字

我们先来看“燥”字。“燥”是“火”旁,它的意思是“缺少水分;干燥。”《说文解宇》中的解释更为精辟、形象——“燥,干也。”由“燥”组成的词语的意思都与“热”“干旱”有关,例如“燥热”“山高地燥”“干燥”等。唐代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写到“唇焦口燥呼不得。”这里的“燥”是指由于忧愁、着急而上火,极度口渴的嘴干难耐,这种“上焦火盛”的状况在中医上被称为“燥火”。我们还经常从电视或者电影中听到这样一句台词:“天干物燥,小心火烛。”这就是打更的人在提醒人们空气中水分子含量较少,草、木柴等物体比较干燥,要避免让它们与“火”接触。

显然,图1“今年的夏天非常干澡。”中用“澡”是不对的,这里应写成“干燥”。“澡”与“燥”差别可真是太大了,前者从“水”,后者从“火”。“澡”是“氵”旁,本义是洗手,后来由洗手引申为洗全身,即沐浴。由“澡”组成的词都能和“水”沾上边,像“洗澡”“擦澡”“澡盆”“澡堂”等。

而“躁”是“足”旁,它的意思是“焦躁、性急”。当我们内心的情感因为种种原因而引起较大的波动时,往往会通过一些肢体上的动作(顿足、捶胸等)来表达、发泄出来。就像一些戏剧表演,演员们为了演出“躁”的状态,经常会在舞台上不停地来回走动或跺脚。所以由“躁”字组成的词往往都显得“不冷静”,比如“烦躁”“焦躁”“急躁”“暴躁”“躁动”等。

因此,图2中出现的“噪动”一词应写成“躁动”。“躁动”一词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有两种意思:一种是“因急躁而活动”。比如:“一听到妈妈说的话,我心中顿时躁动起来,坐立不安,连饭也吃不下去了。”另一种是指“不停地跳动”。例如人们经常把将要诞生的事物称为”躁动于腹中的胎儿”,这个比喻的确很形象,只要问问孕妇或者妈妈们,她们都会告诉你,胎儿在肚子里时经常用小脚丫踢妈妈的肚子,这就是“躁动”。如果像周宇同学一样把“躁动”写成“噪动”,那就是说胎儿在妈妈的肚子里用“口”说话、喊叫,那“胎儿”岂不变成了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还不把人吓一大跳!

而图2中所用的“噪”是“口”旁,本义是群鸟在树上鸣叫。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噪”有三种解释:一是指“虫或乌叫”,如“虫噪”“鹊噪”等。南朝诗人王籍在《入若耶溪》中写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二是指“大声叫嚷”,比如“我们到菜市场买菜,耳边一片聒噪。”“这个家伙真讨厌,三更半夜还在家里弹吉他,发出令人心烦意乱的噪音。”三是指“(名声)广为传扬”,如“名噪一时”“声名大噪”等。图3中的“燥声”是指“大声叫嚷”,所以应该写成“噪声”。

最后为了更好地分清“燥”“澡”“躁”“噪”这四个伙伴,我给大家介绍两则顺口溜以便记忆。

一是:“乱喊乱叫是呱噪,乱发脾气是急躁,身子脏了要洗澡,天不下雨地干燥。”

二是:“有口噪音大,有火脾气燥,有足太急躁,有水好洗澡。”

小试牛刀

现在“燥”“澡”“躁”“噪”这四位兄弟你能正确区分它们了吗?拿起笔,把它们填到相应的括号中去吧,相信你一定能做对的!

(1)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能冲个凉水()可真好!

(2)老张的脾气很暴(),动不动就欺负大家。

(3)这根木柴很干(),一点就着了。

(4)马路上传来阵阵()音,让人觉得心烦意乱。

正确答案:(1)澡;(2)躁;(3)燥:(4)噪。

猜你喜欢
周宇本义躁动
周宇坤:使命在肩,向火而行
油爆四格
追本溯源让计算教学更有效
《旋转》拓展精练
许巍 从躁动中沉潜
“酉”字初探
“自”的本义是鼻子
民歌《茉莉花》歌词本义喻反腐
安徽农化:在变革与躁动中坚守前行
躁动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