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新文 周春兰
[摘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青年人生观发生了较为明显的变化,大致经历了“从迷茫反思到力争成才”、“从对‘蔚蓝色文明的向往到多元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确认与积极人生观的实践”三个阶段,呈现出从重理想到重现实、重自我价值的实现等特征。究其演变的原因,主要是改革开放与社会转型所致。从演变的轨迹也得出一个重要启示:不能放松对青年的教育和引导。
[关键词]青年;人生观;演变;教育和引导
[中图分类号]D4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09)02-0050-03
一、青年人生观演变的三个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大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诸多的变化之中,观念的变化,尤其是关系国家未来的青年人生观的变化,引人注目。三十年来,中国青年人生观的演变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迷茫反思到力争成才(70年代末至80年代中期)
这一时期的青年,基本上都经历过文革,当过上山下乡的“知青”。文革过后,一代中国青年从狂热盲目转向苦闷迷茫,经历了人生坎坷、为逝去的青春年华感到惋惜的众多青年产生了对社会的怀疑。正是这样一个时代,“伤痕文学”、“潘晓的来信”,才会引起如此巨大的社会共振,震撼了整个中国青年界。
这一迷茫期是短暂的,第四军医大学舍身救老农的张华、身残志坚的张海迪两位优秀青年典型的树立,给当时的青年指明了方向。这一时期,我国改革开放方针全面推行,改革事业稳步推进,广大青年以饱满的热情,积极参与到改革事业中来。“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等充满希望的歌曲唱响了祖国大地。中国女排的事迹又进一步推动了青年的成才、爱国意识,“立志成才,报效祖国”,“团结奋斗,振兴中华”成为广大青年的响亮口号。然而,在成才等目标的追求下,青年的多元人生价值取向开始产生并逐步发展,个人主义、实用主义也开始滋生。比如,仍有不少人认可“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大家”,认为张华的救人动机是无可厚非的,但其结果却是“不合算”的。
第二阶段:从对“蔚蓝色文明”的向往到多元人生价值取向的形成(80年代中后期至90年代中期)
随着和国际交往的增多,中西方的经济差距导致了一部分人产生了民族自卑感,甚至是民族虚无主义。这一时期,改革的深入也遇到了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如物价上涨、贫富不均、腐败等,引起人们的不满,并逐渐形成负面的思想情绪。另外,经过文革后对极左思潮的拨乱反正,一些易走极端的青年,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一些基本原则也一并加以否定。与此同时,良莠不齐的西方现代社会思潮涌入,“存在主义”、“实用主义”以及“自由化”等,为高校一些青年所欣赏,并把它视之为真理,《河殇》就是这种思潮达到高潮的标志。在这一思潮的影响下,很多青年的思想发生了改变:“黄色文明”成了落后的原因,“蔚蓝色文明”成了进步的象征,我们应当全盘西化。更有些不够理性而又缺乏社会经验的青年开始躁动起来,并为反动政客所利用。
89风波以后,“沉闷的气氛笼罩青年,青年的进取人生转为逃避现实的灰色人生”,“青年的参与意识又逐步转为远离政治,追逐实利的取向。”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改革开放继续深入开展,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其他方面改革的力度也得到加强,社会稳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这一时期,青年关注与参与社会的热情得到回升,他们的人生追求也逐渐多样起来,很多的人选择了下海、创业,各种“文化快餐”、“追星族”也流行起来,青年人生观的多元取向逐渐形成。
第三阶段: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确认与积极人生观的实践(90年代中后期至今)
进入这一时期,“国学热”悄然兴起,国学经典得到迅速传播,传统文化中的仁义、诚信、君子人格等得到再次宣扬,并为青年接受和躬行。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价值也重新被青年所确认,一些高校的学生还成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研究会等理论社团,形成了自觉学习理论的风气。加入中国共产党也成为高校绝大多数学生的一个理想,青年的国家、社会、集体观念也有所增强,积极拥护党和政府的各项方针政策。
这一时期青年的主体是80后。80后,这个曾经被看作“垮掉的一代”,如今勇敢的、有能力地担当起了接班人的角色。这一时期,改革进一步深化,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物质充裕,人民生活得到进一步改善,高校也开始了扩招,更多有志于学习的青年加入到大学生的队伍中来。青年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青年人对人生的目的、态度的追求变得更为理智,看待社会现象和国内国际事件也变得更为理性。在反对法轮功、抗击非典、爱心支教、奥运圣火传递等重大事件中,中国青年表现出了爱国守法、理性冷静的风貌。
这一时期,青年人生追求的多元化已非常明显,社会的稳定、开放、平等与进步,为青年的人生追求提供了很多的条件与机会,无论是继续深造还是择业、创业,供选择的余地都很大,绝大多数的青年在积极地进行人生探索与实践。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到,仍然处于社会转型中的种种问题也在上演着,浮躁、急功近利、快速成名的心态等,成了困扰着青年的问题。
二、青年人生观演变的特征
人生观主要包括人生目的、人生态度、人生价值三个方面的内容。我国青年人生观在三十年的演变中,表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征:
1、人生信仰与理想——“从重理想转向重现实”。在1983年的调查中,60%以上的大学生都同意“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的科学论断,“有爱国心”被排在大学生应必备的六种品质的首位。在对“理想生活方式”的选择中,只有4.5%的学生认为“实用型”生活方式与自己“非常相似”。而在2005年的调查中,在回答“你的信仰是什么”的问题时,66.1%的人选择了“实用主义”,接下来依次是“共产主义”(13.3%)、“享乐主义”(11%)、“功利主义”(5.1%)、“个人主义”(4.5%)。在回答“你的理想和追求是什么”的问题时,64.5%的人选择了“事业成功,生活满意”,只有1%的人说要“为共产主义而奋斗”。
参与2005年课题研究的河北大学李维意教授认为,调查结果反映出“大学生的思维方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那就是从重理想转向重现实。”“他们对西方的‘实用主义思想未必有深刻的理解,但讲求‘实用却是不争的事实。”与20年前的大学生的理想都特别远大相比,青年学生关注的焦点转变为了与自身直接联系的职业、生活和家庭。
2、人生态度——积极进取是主流,但中间经历了明显的积极与消极并存的局面。在1983年的调查中,81.4%的大学生对当时提出的本世纪内国民经济翻两番抱积极乐观态度,在“大学生的最迫切需要与愿望”的回答中,居前两位的是“提高专业水平”和“能考上研究生”,两项之和占总数的65.4%。
这表明当时的大学生在校生活的最大愿望是能在学业上获得较高的成就。
1988年和1991年的两次调研显示,青年的选择很矛盾,人生态度体现出积极与消极并存的现象。如,同意“人类的发展前景是悲观的”只有20%(1988年)、19.9%(1991年),但认为“人不可能掌握命运”的却占了71.9%(1988年)、63%(1991年);认为“人的本性是自私的”占66.3%(1988年)、63%(1991年),但又认为“绝大多数人是乐于助人的”占59.1%(1988年)、63.9%(1991年)。这时的青年似乎对社会充满信心,又对社会没有期待,态度上积极与消极并存。
这一矛盾在90年代以来有所好转,教育部在2001年的调查显示:“大学生人生观主流健康积极”。005年对“大学生对人生前途的态度”的调查显示,选择“争取明天的幸福”和“乐观”的达到70.3%。但青年人生态度存在悖论的情况也依然可见。2007年《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开展的一项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青年中,76.9%的人认同当下社会需要“出头鸟”(才华出众但爱张扬的人)。悖论是,73.0%的青年同时承认自己不喜欢“出头鸟”,从而夹杂在“社会需要”却“不招人喜欢”的矛盾之问。
3、人生价值取向——与改革之初相比。现在目、标更具体、更注重实现自己的价值。1983年的调查,把人生的价值观分为“感官需求型”、“理性追求型”、“积累创造型”三种,调查结果显示:70%的大学生赞成“积累创造型”的人生价值。在“人生的最大兴趣”是什么的调查中,有70.4%的大学生赞同“真理型”和“集体型”的人生兴趣。
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自己为中心的价值理念表现明显:认为“只要自己对,就应坚持”的占75%(1988年)、70%(1991年)。
2005年的调查,在“追求的价值目标”的选择上,59.5%的人选择了“实现自我”,选择“社会所需人才”的只有6.3%。在学习目的上,43.6%的人为了“实现自己的价值”,33.4%的人为了“提高能力、完善人格”。关于学习的动力,43.8%的人认为是“将来找份好工作”,38.4%的人认为是“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与此相应的,37%的人求职时看重“是否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29.4%的人着重“经济收入”,13.8%的人认为“专业对口”更重要,只有8.3%的人回答“祖国需要”。
20多年前,到基层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是一代大学毕业生的理想选择。现在,更多的青年择业时,考虑到的是能否实现自己的价值。
三、青年人生观演变的原因分析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意识都是由社会存在决定的。每个时代的青年人生观都带有时代的烙印,三十年来。青年人生观演变的轨迹,就是整个社会状况发生变化的一个反映。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党和国家的重大方针政策的转变。1978至2008,这大约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二个“三十年”,在这个“三十年”里,中国逐步走向开放与富强。废除“两个凡是”后,一系列的拨乱反正开始了,人们尤其是青年一代也开始了对过去的反思,对未来的思考。“伤痕文学”的流行,“潘晓讨论”被广泛参与等。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和谐社会的提出与构建,中国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在这样一种历史潮流的冲击下,青年的观念自然也跟随发生变化。
2、经济、政治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在这三十年间,我们国家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过去高度集中、高度统一的状况变得灵活、自由,与此相应的,人们的追求也从单一走向多样,这也正好满足了青年重视自我、追求个性的心理。经济体制的改革,导致了社会生活的多样化,也带来了观念的多元发展。政治体制等领域的改革,有效的缓解了单纯经济体制改革引起的新的社会矛盾和问题,保证了青年一代始终以积极进取的人生风貌参与到社会发展和进步中来。
3、社会开放与国内外各种思潮的影响。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全方位的展开,我国与国际社会各个领域交流的广泛与深入,国外社会思潮对我国的影响逐渐扩大与加深。小平同志曾指出,把窗户打开,放进新鲜空气,但是苍蝇蚊子也放进来了。蚊子苍蝇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没有鉴别力,把蚊子苍蝇当:“宝”了。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对西方的学术思想、价直观念,要进行筛选鉴别,千万不可以盲目的跟从。
结语:一个重要的启示
从三十年我国青年人生观的演变轨迹、特点和原因分析,我们发现,应该毫不放松对青年的教育与引导,与时俱进地树立青年典型。这是做好青年工作的重要经验,也是对今后工作的重要启示,也是本文分析青年人生观三十年演变的重要意义。
我国改革开放初期,在那样一个历史转折点,不少青年产生了怀疑、否定、迷茫的心态与情绪。党和国家充分发扬民主,允许青年参与热点问题的讨论,但始终把握住对青年的正面引导。如,通过对“潘晓”来信、“大学生救农民值不值”的广泛讨论,使大多数青年对社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有较正确的理性认识,对人生的目的、态度、追求有个正确的定位。又如,近年来发生的“轰炸我驻南使馆”、中美撞机事件,以及今年的藏独分子干扰奥运圣火传递等事件,党和国家都尊重青年的爱国之情的合理表达,但始终强调要“理性爱国”。如,胡锦涛主席在北大110周年校庆之际的讲话中指出:“当前要把爱国热情转化为立足岗位、刻苦学习、发奋工作、支持奥运的实际行动。”这些正面积极的教育与引导,就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青年时代是各种思想观念尚未完全定型的时代,青年人都怀有自己的崇拜“偶像”并加以践行。三十年青年人生观的演变也告诉我们,应该与时俱进地树立优秀青年的典型,并号召广大青年进行学习。80年代初,面对复杂的青年思想状况,张华、张海迪两个典型就及时的树立起来了,并向青年发出了“创四化大业”、“做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共产主义新人”的伟大号召。历史进入到改革开放与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虽然青年人生追求的多元化,但我们党和政府与时俱进地树立了各方面具有代表性的青年楷模,如姚明、刘翔、徐本禹、洪战辉等都是“感动中国”的优秀的“80后”青年。青年楷模的树立,犹如指导青年前进的旗帜,对青年人的人生追求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