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堂提问来得更生动些

2009-03-19 09:40汪剑明
关键词:空白处思维能力教材

汪剑明

课堂提问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在教学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笔者发现一些教师对课堂提问的艺术并没有予以足够的重视,以致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影响着学生的发展。课堂提问的低效的根本的原因,是我们教师没有关注学生探究思维能力的发展,课堂提问成了单纯传授知识的工具。

那么,如何才能使课堂提问更动人,从而提高其效果呢?以笔者之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实施问题设计策略。

一、问题设计要给学生留有探究的空间,突出启发性

教师设计问题时,一是要考虑如何让学生学会发表不同意见和独特见解,引导学生勇于提出问题、发现问题,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老师的超越,并学会自己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为此,教师必须以激发学生的思维为切入口,促进学生产生探究的强烈意向。可以设计一些能引起认知冲突、能引起争论、能引起学生发散思维以及能将认知一步步引向深入的后续问题。设计问题时要考虑给学生适当的问题思维空间。众所周知,问题口子越大,解决问题的方法就越复杂,学生的思考空间就越大;问题越小,解决问题的方法就会越简单,当然学生的思考余地就比较小,课堂生成就少。我们要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水平等出发,根据具体需要确定设计“大问题”还是“小问题”,使设计的问题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相适应,以有效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如,多问问学生“你的看法是……”“你是怎么想的” “这是为什么”等,使学生在学习中对问题保持一份敏感和质疑的心态,培养对学科知识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主动参与,积极探究。为了给学生以探究的空间,锻炼学生高层次的思维能力,笔者以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问题设问。

1. 多角度设问——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能力

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思考社会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探究式学习,锻炼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如在教学“明清经济发展”时,不要直接问学生明清时社会经济状况如何,而要换个角度设计问题:明朝末年,广东学子从广州出发沿内河赴京赶考,沿途经过哪些地方?会看到明末社会的哪些情况?让学生展开合理想象,讲述沿途见闻。这样提问,必使学生情绪明显高涨,积极思考“从秦始皇的灵渠到隋朝的大运河”等内容,最后得出结论:经过路线是沿珠江经漓江,过灵渠,入湘水,进洞庭,至武昌,再沿长江而下到南京,最后由大运河北上到北京;沿途会看到江浙的蚕桑、南方的水稻、北方的玉米,已推广到全国的棉花、甘蔗,发达的手工作坊;还有许多宦官在进行特务活动,随意逮捕百姓,等等。从而使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了有效的锻炼。

2. 比较性设问——培养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比较是历史思维的一种重要方式,可分为求同和求异两种形式。求同,是找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普遍性;求异,是找出历史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这两种形式的比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有效训练。例如,在教学“宋元时期的科技成就”时,可以设计以下一个比较型问题:鲁迅在《电的利弊》中说:“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制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请你谈谈宋元时期的三大发明在东西方的不同遭遇说明了什么?并从经济、政治、社会环境加以比较说明。这样的比较,更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内心的责任感,产生探究的动机,从而根据所学知识,或独立思考,或同伴互助,或查阅资料,努力解决这个问题。通过比较不但使学生对中西方差别有更深刻的体会,更重要的是比较思维能力得到训练。

3. 综合性设问——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

面对综合水平的提问,学生不仅需要有较强的记忆力,还需要具备较强的分析、对比、归纳和概括等能力,所以这类提问最能培养学生的聚合思维能力。如在教学“唐朝由盛转衰”这一内容时,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清代史学家赵翼曾说:“开元之治,几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假如有一天杨贵妃突然醒来,得知后世对她的评价后,她会感到委屈,因为唐朝由盛转衰不是她个人的责任。那么,她会怎样诉说委屈呢?这个问题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但这个有趣情境的设置,却极大地促进了学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和深层次的认知参与,积极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提出以下唐朝衰退的重要原因:(1)唐玄宗不理朝政,一心只想纵欲享乐;(2)唐玄宗重用奸唐人奸诈的李林甫、杨国忠,使唐朝政治更加腐败与黑暗;(3)唐朝中期以后,租庸调制和府兵制逐渐被破坏,为了加强边境防卫而设置的边镇节度使势力不断发展,终于形成藩镇割据之势,最终酿成了安史之乱;(4)天宝年间,贪官污吏肆意搜刮,租税十分繁重,阶级矛盾尖锐,等等。可见,只要创设好问题情境,就能使学生引发求知的兴趣,提高聚合思维能力。

二、问题设计要巧抓教材的“空白处”, 体现时代性

教材的根本特征是“范例性”,即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生活学习、人格建构的一种范例,使学生面对现实社会和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史为鉴,通过历史更好地认识现实,通过现实加深对历史的理解。因此,我们的课堂设问也要具有时代特点,为现实社会服务。然而, 教材具有的滞后性,使其一些内容未能及时跟上现实社会的发展,而这些内容又是学生认知上极易出错的地方,属于学生学习中的“空白处”。为此,教师应善于抓住教材中的“空白处”提问。

1. 在地域差异的空白处设问

教材具有范例性,不可能把各处地域的情况都予以反映,因此,本地域的情况往往能填充教材内容的空白,成为书本知识与学生生活世界的交汇点。如能抓住教材空白处精心设计,必能引导学生从书本世界走向生活世界,促使两个世界交汇,使学习走向生活,在生活中提炼经验。如在教学“从地图上获取信息”时,笔者引导学生事先收集身边的地图,联系生活实际,提出各种实际问题,如“地图上的方向怎么看?”“地图上的距离和实际的距离是怎么换算的,有没有统一的标准?”“实际生活中的事物在地图上是怎样标注的?等等。然后让学生分小组交流问题、解决问题。由于涉及的地图是学生生活中接触到过的,这样的学习能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学生的学习兴致就很高。

2. 在看似矛盾的空白处设问

教学中有许多看似矛盾实则对立统一的问题,要引导学生质疑问难。如教学“环境亮起‘黄牌时,笔者让学生就“应该先发展经济后治理污染”还是“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进行讨论,让学生在答案不一的矛盾处产生困惑,抓住矛盾的突出点“打破沙锅问到底”,最后达成共识——“应该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经济,决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发展”。在矛盾空白处提问,可以充分利用疑惑、矛盾引发学生思维冲突,使学生在自我实践探索的过程中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3. 在逆向发现的空白处设问

一些问题,若依正向思维去考虑,有时会很困难;如果改为逆向思考,就有助于学生摆脱思维定势,使学生产生一种创造思维的需求,从而激励他们去再发现和再创新。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材中互逆因素,在逆向发现处设问,以破除学生思维的固有定势,注意多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如在“我是社会小主人”的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这样一个探究设计: 初中生小冰与爸爸因回家时间意见不一致而产生冲突,怎么办?让学生讨论解决冲突的方法。有学生就提出“先斩后奏”——先假装答应爸爸准时回家,等到了同学家就尽兴玩,超出时间爸爸也管不着了。笔者没有作正向指点,而是让学生逆向探究:“先斩后奏会有什么结果?”学生回答思考后会得出“回家后招爸爸的责骂”“下次再承诺,爸爸就不会相信了”等结论,意识到“先斩后奏”并非良策。

三、问题要关注课堂的意外生成, 彰显趣味性

有教育专家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因此,我们在设计问题时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缺一不可。而课堂的生成应围绕着问题展开,为此,教师应设置情境,有目的、有针对性地提问,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 采用形象语言创设新的情境,增加问题的趣味性

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笔者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在某个朝代的一个冬天的晚上,北方的某个家庭里,一家人正围着煤炉烤火。其中一个老人正在抽烟,一个孩子烤番薯吃,一个中年人正在吃大米饭,三人身上都穿着新棉袄。请问这种生活情境最早出现在什么朝代?你的根据是什么?对这样的问题学生颇有兴趣。如果只按常规思路问“原产美洲的烟草、番薯在什么朝代传入中国?”学生就会感到索然无味。

2. 教师可以引经据典地提问,增加问题的卖点

例如在教学“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时,与传统的导入——“清朝时期最强盛是在哪一段时间?这时经济发展体现在哪里?”不同,笔者引用了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一句话:“中国是举世最美、最古老、最广大、人口最多而且治理得最好的国家。”请问伏尔泰所说的中国是指哪一个历史时期?(康乾盛世时代),这个时期经济发展确实能体现中国是世界上最好的国家吗?可见,同样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方式提问,所达到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改进提问的方法、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至关重要。

综上,有效提问,对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否有效提问,取决于教师的教学艺术和教育机智。因此,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我们必须努力学习,更新知识,准确地把握课堂教学,全面关注学生的智力、情感、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使自身具备创造性地选择教学材料和独立自主地处理教材的能力,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实现教学相长,达成教学目标。

猜你喜欢
空白处思维能力教材
空白处应选哪幅图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教材精读
培养思维能力
空白处应选哪幅图
创意美术
脑力对对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