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旋珠
龙眼是南安市第一大宗水果,其栽培面积达1.17万hm2,占全市水果总面积的54.7%,年产量1.0~1.8万t,产值约2000万元,已成为南安水果业的支柱。1978年南安市被农业部确定为全国六大龙眼生产基地之一,1997年又被中国特产之乡推荐暨宣传组委会命名为“中国龙眼之乡”,2000年“南安福眼”通过福建省名牌农产品认定。
1南安龙眼产业现状
南安龙眼生产基地已初步实现规模化,全市27乡镇、街道办事处、管委会均有栽培,但主要分布在晋江东西溪两岸一、二重山及沿海的官桥、水头镇,其中洪濑、康美、梅山、金淘、码头、东田等6个乡镇,栽培面积已超667 hm2。栽培面积达66.7 hm2以上的村、场有52个,33.3~66.7 hm2的村、场有82个,龙眼的规模化生产为产业化打下了基础。南安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龙眼生产,1998年出台了《中共南安市委关于加快发展龙眼经济,推进水果产业化进程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发展龙眼产业的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具体措施和优惠政策;市政府制定了具体实施方案,每年安排专项资金扶持龙眼产业发展。1999年扶持30多家生产单位购进热风食品烘干机70台(套),每年可加工桂圆干近3000t。加上全市50多家传统烘焙加工厂,初步形成南安龙眼加工体系。如南安市农业产业化国投公司属下的南金林场已拥有龙眼基地100 hm2,龙眼脱水烘干加工设备18台(套),注册了“绿喜”牌商标,并通过了绿色食品标志认定,其桂圆干已打入上海、沈阳、义乌等大中城市,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市场”的产、加、销体系。
2南安龙眼产业存在的问题
2.1品种结构不合理, 中熟品种居多, 成熟期集中
南安龙眼在20世纪80~90年代大面积发展过程中,不注意品种合理搭配,中熟品种福眼栽培面积占全市龙眼面积的90%以上,果实成熟期大多集中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而早、晚熟品种发展滞后,尚未形成规模化生产。造成鲜果供应期短,龙眼鲜果早市被泰国和广东、广西占有,冲击了南安市龙眼鲜销市场。
2.2产后处理、保鲜、加工技术滞后
龙眼产后商品化处理落后,果品商品性差;产区没有冷库设备,贮藏保鲜技术落后;果品加工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沿用传统的烘焙技术;深加工产品有待开发。
2.3尚未打出南安龙眼品牌
南安市龙眼面积产量均位居全省前列,但由于种种原因,南安龙眼名气没有打响,品牌未形成。长期以来,南安龙眼要借“兴化桂圆”之名销售,难以开拓自身市场。
2.4缺乏营销策略,流通渠道不畅
全市尚无果品营销专业市场,营销人员对市场研究不足,素质有待提高,缺乏营销策略,流通渠道不畅,致使果品大部分由二道贩子收购,价格常遭砍压,果农增产不增收,挫伤了生产积极性。
2.5实用技术推广难,产量增长缓慢,品质难以提高
由于近年来龙眼价格低迷,果农信心不足,加之南安市龙眼大多以家庭为单位分户经营,农业技术推广要面向千家万户,造成一些成熟的、行之有效的实用栽培技术难以及时推广,果农未能实行规范化的栽培管理,产量增长缓慢,品质难以提高。
2.6果农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未形成
以家庭经营为主,规模小而分散,缺乏龙头企业;果农联合意识薄弱,没有形成产加销一条龙、农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化格局。
3加速南安龙眼产业发展的对策
3.1栽培生产
以“稳定面积、提高质量、增加效益”为指导思想,通过高接换种,加大调整晚熟优质鲜食品种与鲜食加工兼优品种的比例,使早、中、晚熟品种的比例达1﹕7﹕2,加工(制罐、焙干)、鲜食品种的比例达6﹕4。重点推广松风本、立冬本、冬宝9号等晚熟鲜食品种,以及鲜食加工兼优的水南一号。实施龙眼标准化生产栽培技术,大力推广先进可行的龙眼栽培实用技术。
3.1.1调整品种结构,优化品种布局。针对南安市龙眼品种单一、中熟种比例大、产期集中的问题,通过高接换种调整早、晚熟良种结构,优化品种布局。几年来全市已高接早、晚熟龙眼优良品种650 hm2,现已陆续投产,取得显著经济效益。高接换种是解决南安市龙眼品种单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因此,拟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25万元扶持龙眼高接换种(70 hm2),进一步优化品种布局。
3.1.2推广先进、实用的栽培技术。推广果园改造、生草栽培、“三保”园建设、开心形修剪、促秋梢、控冬梢、培养优良结果母枝、防冲梢、疏花疏果、保花保果、植物生长调节剂和微肥应用、平衡施肥、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先进适用的栽培技术。根据龙眼标准化栽培技术规范生产,进一步改变生产管理仅凭经验,实用技术推广应用不及时、不普及的现状,不断提高整体栽培技术水平。全市拟在“十一五”期间,每年投入50万元扶持建立350 hm2龙眼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园,推进南安市龙眼丰产稳产优质。
3.2保鲜加工
果实采后实施分级、保鲜、贮藏、运输、营销冷链化;加工方面,除传统的制干、制罐产品外,应加大龙眼汁、龙眼酒、龙眼冲剂等新型饮料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3.2.1加大果品保鲜、深加工开发力度。在优化调整品种结构,实施龙眼标准化栽培的同时,应扶持有条件的企业加大果品保鲜、深加工开发力度,如研制开发龙眼汁、龙眼酒等消费量大的果品加工产品,不能仅停留在传统的桂元干生产加工上。
3.2.2培植龙头企业,带动产业发展。通过培植龙头企业,实行公司加农户的生产经营模式,发挥上联市场、下联农户的作用,用技术、信息带动果农,做到与果农利益共享、风险共担,从而带动产业的发展。如南金林场、洪濑其峰果场、龙眼示范场通过对外承包,带动周边龙眼产业的发展,果场、果农均得到实惠,取得很好的经济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3.3市场营销
实施品牌战略,打响南安龙眼品牌;建立市场营销体系,拓宽产品流通渠道,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3.3.1积极打造南安龙眼品牌。利用南安“中国龙眼之乡”和“南安福眼”福建省名牌农产品两块牌子,通过举办龙眼品尝会、商贸洽谈会,同时参与中国特产商贸会、果蔬博览会,以及在报刊、杂志、电视上作广告等,大力宣传南安龙眼,打响“绿喜”、“康尔美”“康益园”品牌,提高南安龙眼品牌知名度,拓宽销售渠道。
3.3.2建立市场营销体系,拓宽产品流通渠道。在市区建设一个农产品批发市场;在主产区依托农产品集散市场建立果蔬营销中转站;鼓励创办营销公司或中介服务机构;探讨在大中城市设立营销窗口,建立营销网络体系;开展网上展销活动;政府扶持企业在大城市举办龙眼展销会,扩大影响,拓宽销路,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3.4扶持壮大行业协会
南安市龙眼行业协会于2003年6月成立以来,为全市龙眼产业注入活力,促进了产业的发展。但该行业协会的运作,尚具半官办性质,应变性,自主性有待提高。今后要借鉴日本农协和我国台湾农会的经验,政府给予扶持和引导,但不干预其合法经营活动,让其自主化、民主化运作,真正成为果农自治协会,使行业协会不断发展壮大。(收稿:2008-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