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纪德
摘 要:浙江是中小企业的发祥地,也是中小企业的沃土,2008年的“寒流”给这片沃土披上了一层厚厚的冰雪,给中小企业带来严寒。然而面对严峻考验,浙江人将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是2009年政府和所有企业家值得深思和探究的一个课题。
关键词:经济 金融危机 中小企业 探究
中图分类号:F27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09)02-211-03
极不平凡的2008年已经过去,充满挑战的2009年正在向我们走来。过去的一年,我们既经历了非同寻常的大难大喜,又遭遇了来势凶猛的金融“寒流”。在这新的一年里,面对严峻考验,我们将如何审时度势,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这俨然成为眼下政府和所有企业家值得深思和探究的课题。
一、金融危机给浙江中小企业带来严寒
2008年是浙江中小企业发展史上受冲击大,压力大,困难多,不平凡,不寻常的一年,中小企业究竟能否躲过这次“寒流”,安然过冬,迎接春暖花开的春天,已牵动着每个浙江人的神经。特别是进入9月份(2008年)以来,受到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和出口市场急剧萎缩的严重冲击,以出口型、加工型为主要特征的浙江中小企业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影响,可以说是面临着有史以来最艰难的一次困难和挑战。根据浙江省工商局2008年12月31日发布的最新报告:2008年共有2.2万家民企注销,创下6年来最高,而新登记企业数却为6年来最低。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总量保持增长,增速明显下滑。受各种不利因素叠加效应的影响,企业快速增长的势头出现“回转”。目前,全省企业总数达68.1万家,比上年同期增长4.5%,增幅回落1.29个百分点。其中,私营企业增速出现下滑,增幅回落2.38个百分点。全年新登记企业为近六年来最低。一季度新设立数比上年同期下降7%,二季度下降11%,三季度下降12%,四季度下滑趋势仍在延续。特别是进入9月份以来,全省中小企业工业增加值、外贸出口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回落明显。全省个体私营企业实现总产值10350亿元,比去年减少5.25%,增幅回落28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939.7亿元,同比减少1.26%,增幅回落36.2个百分点。
2.中小企业形势严峻,2008年注销民企2.2万家。由于经济、金融潜在风险加大,全省停产、半停产企业增加,一些企业出现资金链断裂问题。困难企业和行业开始扩散,已从轻工业波及到重工业,从出口导向型企业波及到内销导向型企业,企业消亡数量增多,全省全年民营企业注销数2.2万家,同比增长10.99%,为近6年最高。浙江中小企业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制造业,全省制造业新设企业数同比下降24%,注吊销上升7%。特别是绍兴的纺织业,台州的皮革业,宁波的服装行业等都面临生产经营困难、亏损面扩大化、盈利能力下降、企业生存状况恶化等问题。
3.企业异常倒闭逐月增加。除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正常注销歇业外,还出现了企业突然倒闭、企业主隐匿等异常情况,倒闭企业逐月增多。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省民营企业共发生突然倒闭、企业主隐匿等突然变故事件302起,而11月初统计仅为99起,近两个月就有200多起,可见倒闭有加速增多态势。从地域分布来看,多发于杭州、宁波、绍兴、嘉兴、台州等地区,从企业规模来看,主要集中在中小企业,有少数为大企业;从特征看,主要集中在外贸出口,传统产业产品层次低以及虚拟经营等产业;从行业分布来看,大多集中在纺织、服装、箱包等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突然倒闭等异常情况中,有的由于资金紧张,选择利用民间高利贷解燃眉之急,加速了企业的消亡;有的由于企业主市场经营风险意识不强,决策不慎,盲目投资而导致资金链断裂,有的因受担保牵连而无法运转。
二、原因分析
浙江经济在2008年已出现了不少问题,特别是中小企业面临的困境更是突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
1.浙江经济发展到了目前这个阶段,已是“过大坎”的时期。虽然在过去30年的发展中,浙江经济也经历了风风雨雨,但经济发展方式仍一以贯之,所谓“风雨”只不过是一些“小坎”。30年来,我们依靠现有的增长方式在全国取得了领先的经济地位。然而发展至今,这样一种增长方式似乎“碰到天花板”了,资源、环境和劳动力的限制已成为刚性约束。此时的浙江经济就需要迈出一大步,转变增长方式,以更少的投入和环境代价取得更好的发展,但在目前看来这是相当有难度的。
2.第三产业在浙江没有得到长足的发展。有人说,当前浙江企业面临最大难题是融资问题,其实不光是资金问题,2008年下半年开始,国家已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还是无法挽救企业,所以笔者认为还有一个服务平台的问题。
浙江的第三产业得不到长足发展,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大量中小企业为什么提升受到影响?就在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由于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不足,中小企业无法将某些环节外包出去,任何环节都只能单干,其良性循环机制也无法建立。当前浙江企业往往是“小而全”的经营模式,其生产、研发、营销、社会服务、品牌都未从产业链上分离出来,没有进行很好的分工,这也是造成了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不足。而当前生产性服务业在浙江恰恰是管制、垄断、限制经营比较集中的领域,不少浙江民营企业只能望而却步。即使是最普通的交通运输业,作为一个民营企业想要进入也相当困难,这就对第三产业的发展造成很大的限制。
3.国际金融危机是导致困局的导火线。美国次贷危机诱发了美国经济的衰退,从而使世界经济深受影响。这对以贸易储存度高达60%的浙江出口贸易行业影响巨大,浙江企业同样遭到沉重打击,导致浙江企业出口迅速下滑,企业产品卖不出去,当然会使企业迅速陷入困局。
4.国内诸多因素是导致困局的根源。一是国家信贷政策的阶段性从紧。2007年下半年至2008年下半年的一年间,企业难以借到银行的资金,即使能借到,也是通过各种关系,花费不少开支,利息比原来高出许多。而各中小企业无奈只能向民间借贷,而浙江的民间借贷利率最高的已达到年利率120%。显然,企业的融资成本提高了几倍甚至十几倍,侵吞了企业的利润。二是人民币升值吞掉了外向型企业的利润。三是《劳动合同法》颁布实施大大提高了劳动力成本。四是各种产品的价格不断降低,市场竞争十分残酷,使企业难以生存下去。
5.浙江企业的“低、小、散”是导致困局的本质。由于浙江企业以劳动密集型的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远远没有大型企业和外资企业强,所以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即显现出危机来。浙江传统产业的弊端凸显,“低、小、散”为特征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占浙江经济增长的很大比重,随着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和竞争的加剧,这些传统产业在国内外压力下马上面临生存危机。
三、走出“寒冬”的策略
1.政府为企业减负,为企业铺路。(1)落实税费减免政策,为企业减负。从2009年1月1日起真正落实浙江的《关于促进全省民营企业平稳较快发展的若干意见》,强化登记管理服务意识,落实各项税费减免政策是帮助企业减轻负担的具体措施,开通绿色通道,推行网上登记和年检,免除相关行政事业性收费,对相关主体免于工商登记。在登记费用方面,对已经在执行的各项减免措施,在特殊时期进一步加以强调和重申,严明纪律,严格禁止擅自增加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搭车收费等行为。还有,税收也应相应减低。(2)政府提供资金支持。政府可以利用其有形的“手”为中小企业提高融资支持,加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建立中小企业的借用担保体系,还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地方政府性银行等给中小企业的融资提供便利,并对中小企业提供优惠的其他金融服务,来扶植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另外,中小企业之间可以建立自己的互助基金,由各中小企业通过徼纳会费加入互助基金,从而可以为企业提供一定的贷款金额。(3)政府提供信息支持。针对中小企业信息化的工作薄弱、信息闭塞,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的社会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由行业、协会牵头,以市场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中介,规范中介机构的运作,为中小企业提供创业辅导,企业诊断,信息咨询等服务。政府还可以利用与其他国家外交中收集信息的成本优势收集企业经营中所需要的诸如法律政策,贸易壁叠情况等信息,将信息作为公共物品通过一定渠道传递到企业。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电子商务网站,为中小企业提供及时、准确的国际市场信息、政策信息以及行业动态等,中小企业之间也可以通过联合构建网络优势,互通信息,互降交易成本,扩大市场份额并通过网络成员之间较为固定的关系来降低经营风险。
2.企业要控制成本,提高科技含量。首先要优化控制营销成本,分析营销成本的合理性。通过供销规模成本控制,降低相关费用,提高供销效益。通过网点布局和服务设施的控制进一步控制企业的营销成本。制定实施合理的商品物资调运方案,尽量不产生对流和迂回现象。同时还要控制广告方式,中小企业可以采用间接广告的形式,借助优势中间商打开自己产品的市场,减少广告费用,降低产品推广成本。其次要形成有效会计控制与即时监控机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一方面要积极考虑建立营销预算,将其纳入企业全面预算体系,形成企业营销管理工作的一体化。另一方面,企业应注重对预警指标的设计选择,如竞争风险指标、顾客风险指标等。再次要精确细分市场。在目标市场上利用贴近顾客的有利条件,采取差异化经营战略,可以根据“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人廉,人廉我特”的原则来选择那些被大企业所忽略的细小市场,进行目标营销。最后,提高科技含量是根本出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盈利模式,从低端走向中高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能力和品牌营销能力,寻找新的增长点。
3.外迁或转移。中国有句古话: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企业和人一样在迫不得已时要寻找变通,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面对困局,浙江企业可以进行外迁或转移。利润低的企业可以到利润高的行业去,本地土地等成本太高,可以迁移到中西部土地成本低的地方去。这对浙江经济来说也许是有损失的,但对浙江人的经济来说,可是大大的丰收啊!
实践证明,通过外迁或转移,浙江的企业不但生存了下来,而且还形成了规模巨大的浙江人经济,从侧面壮大了浙江的经济影响和实力。
总之,前进的道路,总是越过一峰又一峰,闯过一关又一坎,我们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但是挑战蕴含着重大机遇,机遇总体是大于挑战的。
参考文献:
1.浙江工商19条新政2008、12、30
2.浙江都市新闻中心,2008.12.31
3.《浙江经济》记者冯洁访浙科院葛立成
4.http://new.sina.com.cn/2008.07.16
(作者单位:浙江永嘉县卫生局监督所 浙江永嘉 325100)
(责编: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