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企业信息化建设中如何解决企业对信息管理技术人才的需求问题,已经成为高等教育中IT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中的核心问题之一。本文通过广东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分析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需求,提出了培养有特色的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的方式与构想,对该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设与信息化人才的培养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企业信息化;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F270.7;C93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09)05-0110-04
一、前 言
广东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于1993年开台招收电脑会计大专班,探索培养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并为信息管理专业的开办积累师资、设备资源和教学经验。1996年筹办并申报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并于次年招生。1999年更名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现在,本专业是信息学院开办的4个IT专业之一,植根于信息学院的信息技术平台,博采广东商学院的优势学科——经济学、管理学、法学之养分,茁壮成长,已逐渐成为技术与管理综合特色明显、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IT专业。
在专业建设过程中,以师资队伍建设为关键、以教学条件建设为基础、以教学研究改革为核心,不断提高专业建设的质量与水平。在师资队伍方面,有16位专任教师,其中有1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教授,副教授以上职称的人数占专任教师的56.3%,4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56.3%,青年教师都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已基本形成一支数量足、职称高、学历高、年纪轻、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在教学条件方面,有总价值达320余万元的实验设备,建有计算机基础实验室(2间)、软件技术实验室(2间)、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和电子商务技术实验室、广东省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室(含管理信息系统分室和电子商务分室)、ERP实验室,配备有电子商务、管理信息系统、用友ERP等专业软件,实验室均可与教育科研网相联。在教学研究与改革方面,以学科为依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全面改革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内容以及教学方法与手段,获得3项省级以及多项校级教研项目,获得两项省级教学成果奖,建成两门校级重点课程。
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夯实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知识,突出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为指导思想,不断培育人才、培养特色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了充分发挥信息学院的技术优势和广东商学院的经济管理学科优势,我们将专业课程结构设为:信息技术∶管理理论∶信息系统=5∶3∶2;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我们构建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实验教学平台:基础实验室+软件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电子商务实验室+ERP综合实验室,使学生通过由简单的验证性实验到分析设计实验再到复杂的模拟实验,逐步提高实践与创新能力。为了加强素质教育,我们将学生的综合评价体系确定为:思想品德∶文体活动∶创新实践∶专业知识与技能=10∶10∶10∶70。
经过多年的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人才特征表现为:技术与管理基础知识厚、MIS分析设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宽。前两届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达99%,深受社会的欢迎。2004年,继华南理工大学同名专业之后,第二个通过(第三批)广东省高等学校名牌专业评估。
二、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与人才培养的措施
一个国家的管理信息系统的发展水平,标志着这个国家的管理现代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我国于1978年率先由中国人民大学建立了对应的专业——经济信息管理专业,其后,差不多所有的财经院校以及具有经济管理优势的综合大学陆续建立了经济信息管理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是一个计算机与管理相结合的专业,培养具有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工作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方面的高级专门技术人才。本专业主要学习经济管理、计算机及信息管理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进行信息系统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方法的基本训练,具有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在多年的专业建设和学生培养中,始终坚持实施“一二三四”工程,即:一个思路,以学科特点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与水平;二个构建,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三个结合,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注重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结合;四个突出,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功训练,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毕业设计联系实际的要求。学院的人才培养、教学科研取得一系列成果。
1.一个思路:以学科特点为根本,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育人为目标,借鉴国内外办学经验,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与水平
在1998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校本科专业目录》中明确指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为:“培养具备现代管理学理论基础、计算机科学技术知识及应用能力,掌握系统思想和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方法以及信息管理等方面的知识与能力,能在国家各级管理部门、工商企业、金融机构、科研单位等部门从事信息管理以及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管理和评价等方面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由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有着不同类型的学科背景,并且专业应用面较广,各院校培养目标不同,使得各高校在人才培养计划上有较大差异。另外,信息管理专业学生要兼备信息技术和管理方面的知识,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但同时在单项技能上又与计算机专业和工商管理专业的学生存在差别,使信息管理专业的学生在职业选择上处于较为尴尬的境地。因此,进一步明确企业对信息管理的业务需求,进一步调整和优化信息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就显得格外重要。
基于这个“思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植根于信息学院之信息技术平台,博采我校经济、管理等优势学科之养分,主要包括:
(1)以学科特点为根本——综合性、实践性、变革性。
(2)以社会需求为导向——懂技术、会管理。
(3)以育人为目标——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4)以国内外办学经验为参考——人大、ACM。
(5)以自身优势为依据——信息学院、法商大学;广商的优势:以经、管、法为主干的本科院校,企业管理、宪法学与行政法学为省重点学科,法治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为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6)信息学院的优势:一支以计算机专业为主的师资队伍。
(7)实验教学: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实验室,省特色专业综合实验室——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综合实验室。
(8)人才定位:懂技术、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9)培养目标:面向政府各级部门、企事业单位的信息化建设,培养从事信息资源管理及管理信息系统分析、设计、实施和评价等工作的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IT人才。
(10)以技术立足、以管理占优、以综合素质求发展——信息主管(CIO)。
(11)知识结构。本科普通知识:工具性知识、人文社科、自然科学;专业知识:计算机技术、管理理论知识、信息系统理论方法。
(12)能力结构。获取知识的能力:自学能力、表达能力、社交能力;应用知识的能力:MIS分析设计、信息资源分析利用能力;创新能力:创新性思维、创新实验与开发能力,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能力。
(13)素质结构。思想道德素质:政治、道德、法制、诚信、团队;文化、身心素质:文学艺术修养、身体素质、心理素质;专业素质:科学思维与方法、求实创新意识、工程意识。
(14)人才特征:技术与管理基础知识厚,MIS分析设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面宽。
(15)人才培养思路:夯实信息技术与管理理论基础知识,突出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能力,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铸造复合型、应用型的高素质IT人才。
多年来本专业培养了大量社会急需的信息技术领域中的毕业生,每年学生的就业率超过99%,已逐渐成为学科综合特色明显,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影响力的IT专业。
2.二个构建:构建特色课程体系,构建高素质师资队伍
在构建特色课程体系上,我们抓住了两个关键环节:
第一,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核心课程体系由3部分组成:
(1)信息管理课程:信息管理学、信息资源建设、信息组织、信息存储与检索、信息分析研究、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统计、文献信息管理系统分析与研究、信息检索语言、科技档案信息管理等。
(2)计算机科学课程:计算机基础、操作系统、计算机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技术等。
(3)管理科学课程:管理学原理、生产与运作原理、市场营销学、组织战略与行为学、经济学原理、信息经济学、知识经济学等。
该课程体系体现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混淆不清的现象。
第二,突出核心课程、特色课程的建设。
课程与教材建设是专业建设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本着“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前瞻性”的原则,有计划、有组织地狠抓课程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目前已建成1门校级精品课程,出版了《管理信息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教程》两部教材,并分别获得中南地区大学出版社优秀教材一等奖。计划到2007年,建设两门校级重点课程:管理信息系统、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计划到2010年,建设两门省级重点课程。积极开展网络课程与多媒体资源库建设,计划到2010年,专业课程全部建成多媒体资源库。
由此可见,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特色课程体系已经基本构建完成。
另外,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有意识地努力构建一支高素质师资队伍。专业建设初期,从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教学的教师大部分来自计算机专业及相关专业,他们不乏计算机信息技术能力,所缺乏的是管理知识以及如何把计算机与管理知识有机地融合起来。学院针对该专业师资的特点,坚持走培养与引进相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道路。一方面,加强对现有教师的学历、知识结构的培养,派遣教师作为高级访问学者赴国外高校进修,以及在国内外在职攻读博士学位;另一方面,引进了一批学历高、知识结构合理的中青年教师。学院在专业建设的同时不断优化师资队伍的结构,包括年龄结构、智力结构、知识结构、职称结构和能力结构。
3.三个结合:坚持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结合,坚持教学与科研结合,注重3个课堂的有机结合
(1)专业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必须与学科建设相结合。坚持以学科建设来推动专业建设,通过学科建设来引领研究方向,带出一支学术梯队,站在学科发展的前沿来推动专业建设。
(2)以科研支撑教学是高等学校提高教学水平,培养信息化人才的重要举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激情,除了来自于社会要求的压力外,最主要的还是来自于教师的创新意识和激情,这是无形的压力和榜样。因此,教师首先要身体力行地站在创新的最前沿去教育学生和诱导学生,使之热爱创新、养成创新的习惯和自觉体验。在教学实践中教师经常会结合科研中提出的问题,发挥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到科研课题之中,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又巩固了学到的知识。同时,学生参与教师科研课题,不仅能够培养科学研究的能力,更重要的是树立科学的观点,以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科学态度和方法来观察问题、分析问题。
(3)第二、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的延伸,也是学生充分体现个性,进一步提升能力的场所。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本专业的教师不仅注重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教学思想,体现教学理念,而且还非常注重在第二、第三课堂中继续引导学生,辅导学生参加各类研究和竞赛活动。
4.四个突出:突出基础理论和基本功训练,突出实践技能训练,突出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突出毕业论文(设计)联系实际的要求
合格的信息化人才必须具备整体化的知识及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必须具备开阔的科学视野和广博扎实的基础。学生知识结构间的联系越强,有联系的知识单位容量越大,越有利于知识的迁移和创新,因此在选择课程教学内容时,要以形成条理化、结构化、整合化的认知结构为最终目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一门科学,从信息的生产、收集、流通,到信息的整理、加工、检索、利用,都有一套基本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现代信息科学与信息技术又是与电子计算机和现代通讯技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因而该专业培养的人才必须经过系统的教育、严格的训练和反复的实践。
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人才不仅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而且还要有解决实际问题的实践能力。能力的培养除了必要的知识结构外,还必须深入实践,在实践教学中得以造就。在该专业的教育实践中,在深化理论教育的同时,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色,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中心,建立并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1)建设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特色专业综合实验室,拥有70多台计算机和3台专用服务器,通过校园网连接Internet,本着“人无我有”、“人有我强”、“打造品牌”、“增创优势”、“以建保名”、“重在建设”的指导原则,立项建设的广东商学院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省特色专业实验室的需求定位主要包括:
①提供专业实习(含毕业实习、学年实习等)、毕业设计、管理实习与管理软件实习等综合运用课程(10个学分)的教学设施及场所;
②提供专业主干课程、素质拓展课(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等教学设施及场所;
③提供IT前沿技术(J2EE技术与.NET技术)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④提供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竞赛活动的工作场所;
⑤提供教师科研、集体备课与教研教改等工作场所;
⑥提供IT类特色专业学科建设、专业特色项目建设、专业资源库集成、网络课程建设、精品课程建设等工作场所。
(2)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经济管理实验室。
(3)省重点实验室——电子商务市场应用技术实验室。
(4)ERP综合实验室。2003年,广东商学院与用友集团共建ERP实验室,占地面积150平方米;有学生用机52台、教师机3台、服务器2台以及其他网络设备,总价值约51万元。软件资源有:用友ERP软件、多媒体课件。主要承担ERP实验教学任务,使学生通过模拟实习,领悟先进的信息技术与先进的管理思想的有机结合,为培养学生基于信息技术的管理创新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运用现代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提高其自学能力、独立解决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创造了条件。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①在教学理念上,强调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并加强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训练。
②在教学措施的改革上,引导学生参与教师的科研项目,带领学生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分析社会经济的实际问题,鼓励、指导学生参加各类竞赛。
③在考试方法上,许多课程采用笔试、课程设计、写小论文等多种方式,通过考试巩固学习的知识。
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成效:通过实际应用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定量分析题型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手段的改革主要体现在:
①采用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②引入先进的原版教材,开展双语教学,培养学生掌握最新的信息技术和提高专业外语水平。
突出毕业设计与实际课题的结合,巩固四年所学理论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独立进行计算机信息系统开发和设计的工作能力,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根据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应用型学科特点,加强对立题审核,突出毕业设计联系实际的要求,要求教师注意选择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指导学生从不同的学科角度进行探讨,以培养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主要参考文献
[1]毛光喜.广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之我见[J].法商高教研究,2007(1).
[2]姜灵敏.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的研究[J].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7(2).
[3]陈延寿.关于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建设若干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200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