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伟
摘要: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很多企业陷入了经营困境,反思现状,我们发现很多企业并没有良好的内部控制措施以应对外部突发的变化。由此,我们分析了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并提出了加强内部控制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经济危机;内部控制;企业经营;建议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428(2009)11-38-02
一、经济危机与企业生存现状
2008年底由美国爆发的一场次贷危机形成了一场全球范围的经济危机,很多企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悄然退出了市场。进入2009年初后,企业经营停滞的现象更是屡见不鲜。在这场危机中,国家出台了很多政策,试图挽救处在破产边缘的企业,比如从2008年底以来,国家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刺激消费,虽然逐渐显现了效果,但产能过剩、市场运作的不合理,优胜劣汰的态势,仍然存在。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禁要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一些原本正常经济的企业,甚至是有些原本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在这场经济危机中会出现一夜之间大量倒闭的令人费解的现象。企业经营的失败,完全都归结为经济危机吗?沉痛的代价,让我们不得不反思,是否是企业本身就出现了一些问题,这场经济危机只不过是加剧了企业原有问题的显现?带着这一问题,重新审视我们的企业,在经济环境较好的时候盲目扩张,盲目占领市场,不重视企业管理,不重视内部控制。缺乏风险控制,导致在经济环境不好时,企业生存出现问题,进而发展为危机,使得有的企业倒闭了。从这一角度,我们认为要使企业能真正保持竞争优势,以面对各种突发情况,就必须从企业内部人手,加强企业内部控制。
二、经营失败与内控失败
一般而言,造成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种。战略选择的错误、市场策略的不当、产品开发的随意性都能造成企业经营的失败。虽然,我们可以把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归为外因和内因两方面,但是我们可以把外因归结为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不适应,从这一方面来看,仍然是企业的内部运作机制出现了问题。所以,我们认为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关系到企业经营状况的好坏。因内控失败导致经营困难或经营失败的案例也比比皆是。内部控制的失败造成整个企业运作机制的瘫痪,犹如在海中航行的船只失去了动力,也就根本无法达到期望的目标。必将被市场大海的浪潮所淹没。即使一些企业,目前占据着较高的市场份额,但市场环境快速变化,市场机会稍纵即逝,如何使企业能有效地抓住机会,占领市场扩大影响,内部控制的作用举足轻重。没有有效的内部控制,即使暂时占领了市场,取得了优势,也会因内部控制的原因,进而导致企业萎缩,甚至退出市场。反过来,经营失败又会恶化内部控制,形成一种很严重的恶性循环。
对于一个期望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生存发展,并想进一步获得一定的竞争优势的企业来说,内控是企业生存、发展、获利的一个基础。内控失败不仅仅是内控制度建立的失败,更重要的是内控执行的失败。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内部制度建立的失败直接导致了企业结构的不合理、运作机制的无效等不良结果。另一方面,即使企业建立了一套内部制度,首先要保证这一制度的合理性,如果这一制度不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反而会使企业偏离原有的目标更远,误导了企业,浪费了精力和钱财,更是使得企业浪费了很多宝贵的市场机会。对于能够有效建立内部制度的企业来说,就要保证这一制度能被有效地贯彻实施,如果这一制度不能有效执行,那么企业在花了大量工作后所形成的规章制度便形成了一纸空文,企业运作仍然无章可循。
三、内控的目标与制度执行
企业的发展必然要求企业在经营成长过程中不断完善自己的内部控制制度,按照内部控制的原则及方法来逐步规范企业的经营活动。一个好的内部控制制度能约束企业的所有行为,包括企业的市场行为、领导团队的管理行为以及员工的工作行为等等,并使这些行为向良性方向发展。企业的目标方针政策能否得到执行。关键就要看这个企业的内部控制是否合理、是否有效。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只是一个开始,更重要的是要完善企业内控,在实施过程中不断反思内控,让内部控制在企业运营过程中适应企业发展的需求,真正地发挥作用。
无论什么样规模、什么样性质的企业都需要内部控制,只是内部控制的表现形式不同。关键是有效地执行。大企业需要内部控制,小企业同样也需要内部控制。从管理幅度来看,小企业管理范围小,接触面相对小,内部控制相对简单。有时虽然出现老板一人说了算的现象,但我们并不能说小企业就不需要内部控制,老板一人说了算虽然不符合内部控制的一些原则,也是试图把经营的各个环节考虑到,控制好,只是小企业的这种内部控制不规范。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对自身的财务状况、财务危机没有切实切身的体会,往往是在出现问题后,才开始补缺式的解决,一旦环境突变,企业很可能找不到合适的解决办法。所以,对于小企业来说,企业要发展,不能仅仅依靠老板一人的作用,而需要企业逐渐建立起规范的内部控制制度。以避免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埋下隐患。对于一些大企业而言。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就显得更为作用,大企业内部的运作机制更为复杂,一旦某一环节出现问题,很容易出现一连串不良的连锁反应,甚至导致企业瘫痪。
对于企业来说,首先重视的是经营效率。这就会使得一些人产生这样的错误看法,内部控制是对企业行为的约束。而这种约束限制了企业提高经营效率。这种错误的看法是极其危险的,内部控制是保证企业的经营活动方向的正确性。使得企业能做到有的放矢。如果没有这样的内部控制,企业及有可能偏离正确的经营方向,出现根本的战略性错误。所以说,良好的内部控制,是经营效率的保证。
四、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的关系
为了规范企业的市场行为,企业外部建立了一些监管部门,并形成了一些规章制度来监管企业,并对违反条例的企业实施罚款等处罚措施。对于企业来说,为了规避这些惩罚性的措施,对这些规章制度都执行得比较好,这就出现了企业重外部监督轻内部控制,重经营轻管理,重刚性要求轻柔性要求的情况。重视盈利忽视长期发展等现象。
外部监管只是为了保证市场运作机制的规范性,其监管目标是整个市场,目的是为了制约那些违反市场法则的企业。其行为是一种制约和纠偏行为。而有效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来说是一种促进行为。从这一角度而言,外部监管并不能代替内部控制。相反,如果企业建立起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外部监督也就显得不是那么重要了。
五、内部控制的建议
1、加强风险控制。风险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的核心。对于内部风险、外部风险的反应,及时调整企业经营行为。没有风险控制,到来的机会不能把握,面临的危机无法逃避。潜在的机会不能识别,潜在的问题无法解决。建立一个
科学合理的,符合相应规范要求的风险管理体系需要企业决策层从企业战略发展的高度予以推动。为此,高层管理者应当成立一个专门负责监督企业风险管理的机构,对企业面临的各种风险适时监控。高层管理应当对企业风险管理负主要责任。
2、加强适应性。内部控制要合体。所谓合体就是要让内控体系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和动态性。如果规避风险一味地强调内控就会使企业的日常经营管理陷入僵化,无法及时应对企业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信息时代的主要特征是不可预测性和迅速变化,这一显著特点不可避免地伴随着企业运行的全过程。金融危机的到来使得上述特征变得更加变幻莫测。为了应对这种变化,企业必须将主要领导负责人和向最接近企业前沿的个人授权有机结合起来,使企业的内控机制以“意识一反应”模式来强化自身的适应能力。
3、完善牵制性。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在制度上不断完善和加强企业内部牵制和内外部之间的牵制。所谓内部牵制就是要部门之间以及部门内部岗位之间职责的同时。不断提升各部门工作人员的自我管理意识,提高委托人和代理人之间的相互制约性。此外。要本着关心企业发展和关注企业相关利益者的企业经营思想,构建由外部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彼此相互制衡的权力行为约束机制。从而保证整个内控体系的和谐稳定。
4、融入性。融入企业文化,内部控制是企业本身的一部分,是企业内部的纪律,是企业经营的内部法规,在员工内部形成“遵纪守法”的氛围。奖惩分明,奖罚有度,对于企业内部不能够执行的人员和制度。要有措施和对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中枢神经,它所支配的是人们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良好的企业文化基础上所建立的内部控制制度,必然会成为人们行为规范,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会有效地解决公司治理和会计信息失真的问题。
5、执行与完善。提升内部控制效果的关键在于执行。为此必须针对内控行为制定一个相应确保其有效执行和反馈的保障机制。首先,要确保内控评价与日常检查相结合,避免现场突击检查存在的偏见。不断探索和完善能够体现内控特点的评价指标体系。确实做好现场评价和非现场评价的有机结合,一次性评价和年度综合评价相结合,切实提高内部控制评价工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其次,建立相应的循环反馈机制。即任何一次新的控制问题的产生。相关部门和工作人员有权利在规定期间内及时了解,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出说明,确保内控工作切实有效地成为企业全员参与,共同进步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