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映潮
牛顿说:“如果我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缘故。”“名师说课”栏目,邀请著名语文教育专家、学者,介绍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用的教学手段,让你在感受科学与艺术完美融合的同时,快速提升教学能力。
(编者)
从阅读教学的角度而言,仅700字左右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无疑是一篇难文。
难在时代背景的理解,难在驳论方法的理解,难在语言文字的理解,难在没有很好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对此类文章有学习的兴趣。
所以,我教学这篇课文的设想是:
用大量的资料进行课文学习之前的铺垫。
在简洁的教学过程中组织起对课文的多角度阅读。
下面是用于教学铺垫的有关资料:
资料(一):作家
鲁迅(1881.9.15~1936.10.19),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
资料(二):作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此时的鲁迅已经53岁,两年以后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这是鲁迅先生晚年的作品。
资料(三):驳论文
本文的体裁是“驳论文”。侧重于驳论的议论文是驳论文。驳论文往往破中有立,边破边立,即在反驳对方错误论点的同时,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正确观点。批驳错误论点的方法有三种:1、反驳论点;2、反驳论据;3、反驳论证。
资料(四):杂文
本文的体裁属于“杂文”,一般而言,杂文指现代散文中以议论和批评为主而又具有文学意味的一种文体。是随感录、短评、杂说、闲话、漫谈、讽刺小品、幽默小品、知识小品、文艺政论等文体的总称。鲁迅是中国杰出的杂文作家,他把杂文推到高度成熟的境地。
资料(五):“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夜,日军以其制造的“柳条湖事件”为借口,大举进攻沈阳。9月19日占领沈阳,1932年1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由于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整个东北三省100万平方公里的大好河山和3000万同胞陷于日寇铁蹄的蹂躏之下。
资料(六):本文写作背景
“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这篇文章,就是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自信心而写的。
资料(七):《且介亭杂文》
1935年,鲁迅居住在上海四川北路帝国主义越界筑路区域,即“半租界”,收集1934年所作杂文,命名为《且介亭杂文》,“且介”即取“租界”二字各一半而成,意喻中国的主权只剩下一半。后又有《且介亭二编》《且介亭末编》。
资料(八):字音
慨(kai)叹玄(xuan)虚省(xing)悟前仆(pu)后继抹(mo)杀搽(cha)诓(kuang)骗
资料(九):词义
慨叹:感叹。(有所感触而叹息)
玄虚:虚幻不实,神秘莫测。
渺茫:在文中指“难作乐观的预测”。
诓骗:说谎话骗人。诓,骗;哄骗。
为民请命:替老百姓说话。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痛苦。
舍身求法指为追求真理而奋不顾身。
自欺欺人:既欺骗自己,也欺骗别人。
不足为据:不能够作为凭据。
脊梁喻指支撑事物的中坚力量。
中国的脊梁: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
脂粉:指的是美化伪装,用以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手段,这里指中国正在发展的自欺力。
运用这些资料的目的,就是为了拉近课文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化解课文学习的难度。
这篇课文研读教学的创意是,解决本课文阅读理解的三个关键问题:
(一)感受课文内容:了解“为何而写”。
(二)提炼课文内容:理解“是何主旨”。
(三)揣摩课文内容:品味“有何妙处”。
为此组织起如下三次课堂阅读实践活动:
活动一感受课文内容:了解“为何而写”
教师指出:为何而写,指的是作者写一首诗、一篇文的背景与目的。
继续展示资料:
1931年“九一八”事变以后,由于蒋介石实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仅仅三个月,东北三省全部沦陷,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却在北京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
1934年4月,国民党反动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头子段祺瑞等,又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求佛菩萨保佑”。
1934年8月27日,当时颇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也发表了《孔子诞辰纪念》的社评,散布“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生共同概括:1934年9月25日,鲁迅先生写下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给了那些自轻自贱的悲观亡国论者有力的回击,表达了作者对中国革命前途的信心。
教师课中小结:探究作者“为何而写”,常常能获取一把解读文章的钥匙。
活动二提炼课文内容:理解“是何主旨”
教师指出:主旨,指作者通过诗、文所表达出来的情感、态度或观点。
教师组织学生根据课文内容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课文主旨:
鲁迅在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发出了振聋发聩的责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有“中国的脊梁”在,能说“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文章驳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及其走狗文人诬蔑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从正面热情讴歌了并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民众。
本文深刻的批驳了所谓民族“精神幻灭”的谬论,充满激情地肯定和讴歌了浩气长存的“中国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先生这样的光辉篇章——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教师课中小结:无论何种类型的文章,读出作者的心意,是阅读的中心任务。
活动三揣摩课文内容:品味“有何妙处”
教师指出:妙处,指作者在一首诗、一篇文中为表现主旨所运用的技法和所达到的效果。妙处:就是一首诗或者一篇文这样写好在哪里。
建议大家从4个方面进行揣摩:
1、文章标题好在哪里?
2、文章结构好在哪里?
3、文章驳论方法好在哪里?
4、文章的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话题之一:文章标题好在哪里?
教师小结:
文题是一个问句,有很大的吸引力。
文题点出了当时某些中国人的悲哀论调。
文题表现了作者对这一论调的批驳和揭露。
文题中体现出作者愤激的情感。
文题暗示了文章的写作思路,先驳而后立。
文题显现了文章的体裁。
话题之二:文章结构好在哪里?
师生研讨的结果是:
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
第2段摆出对方论点。
第3至5段,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这是直接批驳。
第6至8段,过渡并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沦点。这是间接的批驳。
第9段是结论,对如何识破反动派的欺骗宣传作了深刻的揭示。
全文文章结构完整,层次明晰,过渡巧妙。
话题之三:文章驳论方法好在哪里?
作者巧妙运用了一种“析概念”的驳论手法,通过揭示对方“中国人”“自信力”等概念运用的谬误来否定敌论。
为什么“自信力”这一概念运用是谬误的?
作者指出,根据公开的文字来看:这些人失去的不是自信力,而是他信力。
作者接着指出,这些人发展着的是自欺力。
又是“他信力”,又是“自欺力”,这些都不能支持“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
话题之四:文章的立论部分好在哪里?
精读课文中的“立论”部分,说说自己的欣赏。
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同学们先朗读,再自读欣赏。
教师小结:
好在论点鲜明论据确凿。
好在有总有分层次清晰。
好在概说论据内容丰满。
好在词句生动语言犀利。
好在手法丰富简练深刻。
好在既是立论更是驳论。
教师课中小结:常常欣赏文章的“妙处”,能够培养我们高层次的阅读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