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第一七一中学 北京市第一七七中学
一年来,“171-177”联盟校经历了从“硬件互通共享”到“软件资源融合多赢”的两个发展阶段,正在探索“以需求为核心的常态化”运行阶段。
◆优势互补,硬件互通共享
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资源共享观,两校间仅硬件资源共享达近千人次。资源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教育效益得到了极大的拓展。2008年3月12日、12月8日,177中的学生两次走进171中的通用技术课堂,与171中的学生同上精工木工课。177中同学在感悟中写到:“有一门课是通用技术,我校还没有与之配套的师资和专用教室。但是我们很幸运,联盟校资源可以共享,不同学校的同学可以坐到同一间教室。我和我的同学们来到了171中学,和这里的同学一起听课、交流、合作,共享一片蓝天。”
◆软件资源融合多赢,联盟内涵发展有拓展
本着“开放、合作、共享、奉献”的理念,两所学校深度挖掘联盟校内人力资源、课程资源、活动资源、管理资源等潜力,促进了联盟校的内涵发展。
1.师徒结对、跨校听评课、集体备课,培育联盟校人力资源
通过名师工作室、市区级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的辐射引领,两校师徒结对达7对,结对教师14人。师傅把自己多年积累的经验、案例和方法,通过具体生动真实的课堂教学实践传授给徒弟;特级教师通过培训指导、学术研讨、研课评课,促进联盟校教师整体学科专业能力提升。
2.联盟校教师脱产半年进修,探索深度联盟人才培养新模式
深度联盟的核心是人才的培养,人才培养就是成功方法的复制过程。本年度,联盟校就在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联盟校教师脱产进修。177中彭园静老师在171中语文特级吴继烈老师工作室,脱产半年进修,全方位、全时空参与吴老师的教育教学过程,全程参与171中高一语文备课活动,积极参与高一年级所有教育教学活动,并走上171中讲台,用实际能力汇报脱产进修业绩。
正如吴老师所说:“怎样深度?我当时没有想明白,只觉得这并非是一般的听听课就完了。我想让她能够了解并融入我的教学生活,而成为我的教学生活的另一半,请她不仅要进入我的课堂,更要进入我的教学设计与教学理念。我敞开我的教学世界,请她走进来;她展现了她的追求与素养,让我受教育。当回顾这段生活时,对‘深度联盟的实际意义有了新的想法,其做法在本质上是一种互助,其价值是一种共赢与进步。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都获得了发展。”
3.联盟科研攻关,研究学生成长有效培养途径
针对两校学生特点,两校领导在学生培养模式上做出了积极的尝试,进行联盟科研攻关,尝试在传统的学法交流基础上开拓新的方式:177中初三年级3名学生到171中学初三英语实验班游学听课;171中学初、高三各派两名学生到177中开设学生学法讲堂。
游学制是联盟特色发展的一种尝试,177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很优秀,但在大班授课条件下,他们在课堂上吃不饱,容易产生精力和时间的浪费。搭建学校联盟平台,本学年3名优秀177中的学生走进171中学初三英语实验班游学。游学后,薛海慧同学在感受中说:“我们与171中同学的差距在学习方法和对待上课的态度上,能不能学好就在于我们的一念之差——想学与不想学。” 隋亦楠同学在分析为什么分数差距大的原因时总结了三点:学生整体的学习氛围、纪律、心态。赵家明同学总结在171中的学习状态时也提到了三点:卫生保洁、纪律和学习积极性。三位同学从不同侧面的感受说明了学习氛围、班级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