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玉霞 岳宏丽
[摘要] 目的:通过动态心电图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并探讨阻滞的程度及意义。方法:487例患者进行24 h 12导联动态心电图监测。结果:34例患者有房室传导阻滞,占7%。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Ⅰ度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结论:动态心电图可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对阻滞程度应综合分析。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房室传导阻滞;分析
[中图分类号] R541.7+6 [文献标识码]C[文章编号]1673-7211(2009)02(a)-160-02
房室传导阻滞是最常见的一种心脏传导阻滞,是指由于心脏传导系统某个部位的不应期异常延长,激动自心房向心室传布的过程中,或传导速度延缓,或部分甚至全部激动不能下传的现象[1]。本文就我科所做的487例动态心电图作回顾性分析,以观察房室传导阻滞和探讨阻滞程度。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择2008年5月1日~2008年9月30日在我科进行动态心电图检查的患者共487例,年龄18~93岁。
1.2 方法
采用北京世纪今科公司生产的12导联全息动态心电图仪,节律、心率、QRS波群、ST波、T波等由仪器自动测定,经人工回放观察并确定,同时要求患者完整记录日常生活情况、出现症状的时间及感受。
1.3 心电图表现
①Ⅰ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房室传导时间延长,但每个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下传至心室。②Ⅱ度房室传导阻滞是一部分来自心房发放的激动被阻不能下传至心室。③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是大部分P波被阻而仅个别或极少数P波下传至心室的Ⅱ度房室传导阻滞。④Ⅲ度房室传导阻滞是所有来自心房的激动都不能下传至心室[1]。
2 结果
487例中房室传导阻滞34例,占7%;其中,男性26例,女性8例。Ⅰ度房室传导阻滞14例,Ⅰ度合并Ⅱ度房室传导阻滞7例,Ⅱ度房室传导阻滞10例,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2例,Ⅲ度房室传导阻滞1例。其中一过性房室传导阻滞7例,间歇性房室传导阻滞12例,合并完全性左束支阻滞2例,逸搏心律呈宽QRS波群即呈室性逸搏2例,其余逸搏心律呈窄QRS波群即房室交界性逸搏。逸搏心率小于40次/min 6例。安装起搏器5例。
3 讨论
动态心电图可连续24 h记录患者的心电信号,可发现常规心电图检查记录不到的心律失常及ST-T改变。房室传导阻滞是常见的心律失常,可以为一过性、间歇性或持久性。持久性房室传导阻滞一般是心脏器质性病变或损害的结果,而前两者,除器质性因素外,尚可因迷走神经张力增高或其他一些心内或心外因素引起[1]。
3.1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指在不应期没有病理延长的情况下,因遇生理不应期引起的房室传导延迟或中断,则为生理(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具有不同的临床意义。
3.1.1 心房率过快房率过快时,心房激动可遇到房室结的生理不应期引起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如心房率>135次/min时出现未下传为生理不应期所致,反之应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快心率依赖性)。
3.1.2 迷走神经张力的影响迷走神经张力明显增高可引起房室传导系统(特别是房室结)不应期显著延长,引起不同程度的功能性房室传导阻滞。如运动员、强体力劳动者或健壮的中青年,可在卧位或夜间心率减慢时出现Ⅰ度或Ⅱ度Ⅰ型房室传导阻滞,而白天活动心率加快时房室传导恢复正常。迷走神经张力也可加重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3.1.3 早搏或逸搏干扰早搏或逸搏激动侵入房室传导系统引起不应期重整,使下次正常下传的激动因遇重整后的生理不应期引起的传导而延缓或中断。
3.1.4 隐匿性传导的影响隐匿性传导是指一次激动传入传导系统,未能在心电图上显现,但将对随后激动的传导和激动形成产生影响[2]。
3.1.5 房室结双径路传导快路径前向阻滞,激动沿房室结慢路径下传至心室,P-R间期延长。
34例房室传导阻滞中,有19例发生一过性或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13例在夜间心率减慢时发生,应视为生理性房室传导阻滞,不具有重要意义。
3.2 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
平时心电图诊断中的房室传导阻滞是指病理性房室传导阻滞,即由房室传导系统中某一部位(或多部位)不应期延长而引起的房室传导延迟或中断现象,是房室传导能力病理性降低的结果[1]。
3.3 房室传导阻滞程度
房室传导阻滞程度是指阻滞部位不应期病理性延长的程度。P波不能下传是遇有效不应期的表现,这是依据房室传导比率判定阻滞程度,但必须考虑以下影响因素,①P-P间期的变化:心率减慢,当P-P间期大于有效不应期时,可掩盖Ⅱ度房室传导阻滞;反之心率加快时,P-P间期小于有效不应期时,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程度。②逸搏影响:逸搏周期<2倍P-P间期,可使2∶1阻滞伴逸搏干扰引起房室分离,酷似高度或几乎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完全性房室脱节时,心室率超过60次/min,应考虑干扰与阻滞并存。③隐匿传导:可引起
(下转第163页)
(上接第160页)
阻滞程度加重的假象。④迷走神经张力影响:迷走神经张力增高也可加重房室传导阻滞的表现。依据房室传导比率判定阻滞程度有一定的局限性,不能与传导障碍的严重程度相符,其预后和治疗更多取决于阻滞的部位。逸搏心律QRS波群是窄的,阻滞区可能在希氏束分叉以上;逸搏心律QRS波群是宽的,则大部分是希氏束下阻滞[1]。
本组房室传导阻滞患者中,有6例逸搏心率小于40次/min,2例伴宽QRS波群,治疗效果不佳,5例安装起搏器。
动态心电图能提高房室传导阻滞的检出率,进行及时治疗,减少心脏恶性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黄宛.临床心电图[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25-446.
[2]刘仁光,陈琪.Ⅱ度房室传导阻滞诊断难点心电图分析[J].临床心电学杂志,2007,16(4):313.
(收稿日期:2008-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