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素质教育的科学实施

2009-03-16 07:21聂法良

聂法良

[摘要]高校素质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主题。但是,通过以教育病理学这个对教育反向研究的工具和视角分析发现,虽然经过了十几年的探索与实践,但当前的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浪费、教育冲突、教育滞后、教育差别等问题。为此应采用和谐发展理论指导高校素质教育;加强素质教育制度的绝对供给,完善素质教育制度体系;政府重视,强力推进执行等治理对策。

[关键词]教育病理学;高校素质教育;科学实施

[中图分类号]D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372(2009)04—0114—07

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我国教育界提出素质教育这一口号以来,已走过了20多个年头。20世纪90年代初,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把“素质”、“素质教育”的概念引入到高校,开始了高校素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也有十几年了,但总体说,直到今天,虽然从政策上看,实施素质教育是重中之重,从时代发展的要求看,培养高素质的人才也迫在眉睫,但从实施过程来看,学校、社会缺乏实施素质教育的自觉性和力度,从结果来看,素质教育并没有产生预期中的高效应,大学生的素质还依然存在问题,主要有社会公德失范、专业素质偏低、非专业素质浅薄、心理素质不高、身体状况不良等。因此党的十七大再次提出“实施素质教育”的号召与要求。

最近,中共中央党校党建教研部主任王长江教授撰文指出:“在改革开放已经进行了30年的今天,—方面,改革在势不可挡地向纵深发展,另一方面,深层次问题日渐浮现,改革无法回避地进入了打攻坚战的阶段。在这个时候,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这样那样的偏颇,恐怕也是难免的。但是,对于其中一些可以称得上是‘病症的东西,我们需要认真对待”。教育病理学是研究教育病症、分析教育病理、提出改进对策的学说,是对教育的反向研究,是关注教育系统、教育组织的研究。日本的新堀通也对教育病理的论述最为全面,影响最大。他借鉴帕森斯的结构一功能理论把教育病理概括为四个范畴:把教育目标的实现职能发挥不好的状态称之为教育浪费;把教育系统其成员及其下属亚系统为教育系统的目标得以实现所必需的内聚、统一、联合、协作与有序等状态称之为统合,而与之相反的状态称之为教育冲突;把教育系统与外部建立有机的、协调的关系称之为顺应,而与之相反的状态则称之为教育滞后;把教育系统内部在身份结构、角色结构与职能上取得平衡,各组成成员在权利、报酬、负担以及整体系统活动的机会上公平对等的状态被称之为均衡,与此相反的状态称之为教育差别。教育病理学为我们解析高校素质教育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因此借助教育病理学这个对教育问题进行反向研究的工具研究高校素质教育“病症”,分析政策上的高要求与实践中的低效应形成如此反差的原因,提出高校素质教育科学实施的建议,无疑具有十分重要而迫切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的主要问题

经过10多年的发展,素质教育正逐渐成为高校的一种教育自觉。2005年前教育部周济部长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素质教育是一个老问题、大问题、难问题”。素质教育存在许多问题,以教育病理学为视角分析,主要存在以下病理性症状:

(一)在目标实现职能上,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浪费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规定素质教育的目标任务:“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调查显示,素质教育的实效明显不足:认为状况好的仅占46.8%,认为取得成就大的为43.5%,认为素质教育状况一般和差的达到53.2%,高校素质教育取得的成就一般和小的分别达到56.6%。可见虽然高校素质教育的推进经过了10多年的时间,出台了一系列的文件,做了不少的努力,但高校素质教育远远没有得到高校素质教育对一大部分大学生的认同(见表1、表2),存在明显的教育浪费。

(二)在自我维持职能上,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冲突

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必须有素质教育系统内良好的自我维持,以及形成自我维持所必需的内聚、统一、联合、协作与有序等状态,才能取得实效。但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存在诸多冲突:

1.部分学生缺乏正确认识。实施素质教育,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自身素质,获得生动活泼、积极主动的发展,进而提高自己的就业竞争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但是,实际情况是12.5%的大学生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必要性缺乏正确认识,认为高校素质教育“没有必要”和“不好说”(见表3),进而13.6%的大学生采取了“不参加”和“无所谓”的态度(见表4)。

2.缺乏完整的管理制度。目前,虽然各级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素质教育的法律、政策、制度、规定,但是仍制度缺乏,13.7%的学生明确回答大学没有素质教育的制度,还有16.3%的大学生表示“不清楚”(见表5)。

3.形式内容难以满足需要。高校素质教育只有结合学生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调查发现,学生最喜欢的素质教育形式是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参观学习(见图1)。

而事实上,学生最喜爱的社会实践、社会服务和参观学习,由于受经费、安全等因素的限制,开展得很不广泛,没有满足学生的需要(见表6),高校有将近23.7%的大学生“没有参加”或“不知道什么是社会实践”。

另外,素质教育的教学方式缺乏针对性、创新性,因而缺少吸引力;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情境模拟与互动”方式(见表7),而不是老师经常使用的系统性课堂讲授。

4.课程化建设不够规范。课程建设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但目前许多学校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专门的提升学生素质类课程建设滞后,22.1%的大学生认为所在学校没有开设提升学生素质类课程(见表8);第二是课程结构失衡,高等教育存在人文素质课程与科学素质课程失衡(见表9)、理论性课程与实践性课程失衡、必修课与选修课的失衡。

(三)在对外关系上,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滞后

高校素质教育需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只有学校与社会处于有机协调状态,才能实现高校素质教育的目标。目前,高校素质教育存在着教育滞后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政府支持力度不够。政府主导,强力推进,敢于“亮剑”,是高校素质教育取得成效的关键,但长期以来政府在这方面作为不够(见表10),致使学生的不满意率达到42%。二是社会企业的支持力度不够。突出体现在重学历的人才观,在我国企业用人看学历和文凭几乎成了一种不成文的规定。三是学生家长支持力度不够。学生家长对参加素质教育采取无所谓、不支持态度达到21.2%(见

表11)。

(四)在对内关系上,高校素质教育实施存在教育差别

目前,我国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的教育差别,主要表现为内部保障与激励机制的缺乏。

首先,经费不足。高等教育作为一种公共福利事业,办学经费主要来自于国家财政拨款。由于我国是穷国办大教育,教育经费长期不足,成为制约学校发展的瓶颈之一。2007年7月,全国政协一项调查显示,目前高校贷款总额已达2500亿元且有增高趋势。有的院校债台高筑,连利息也难以支付,更多的院校则是负债运转,十分困难,难以拿出经费支持素质教育的开展,经费严重不足已成为制约高校素质教育顺利开展的瓶颈。调查显示,学生对大学素质教育的保障措施满意的仅41.8%,认为一般的占45.3%。不满意的达到了12.7%(见表12)。

其次,奖惩机制缺失。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无论是对学校,还是对教师、学生均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调查显示,学生对学校的素质教育激励措施的满意度仅为44.8%,不满意的达到13.6%(见表13);同时政府对学校的真正的专门的素质教育评估还没有建立起来。奖惩机制的缺失导致学校、地方政府以及学生、教师等各方面支持和参与素质教育的动力不足,积极性不高。

二、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现代医学认为,引起疾病的病因主要有内因与外因。现代开放系统论也认为:一个组织从环境中输入各种形式的能量,并在生产过程中把那些能量转换成某些其他形态,再将产品输出到环境中。然后。这些产品又成为另一个系统的输入物。因此组织问题的出现无不受到内因和外因的影响。根据教育病理学分析,产生当前我国素质教育实施中问题的原因既有教育外部因素,又有教育内部因素,并且是两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一)教育外部致病因素分析

1.功利性观念因素。从我国的高等教育现状来看,在社会转型期间,功利主义倾向是严重的。不可否认,功利教育的实践在职业与专业培训以及社会服务方面取得了发展,为现代化生产提供了大量训练有素的劳动力,推动了人类社会生活的进步,但正如任何进步都必须付出代价一样,功利教育在使教育成为潜在的产生效益的“产业”的同时,也陷入了过度化的危机之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普遍以功利性的眼光来看待教育、从事教学,惟就业以求,从而使大学教育萎缩为职业培训的附庸或工具,侵蚀大学在纯粹智力探求与人性塑造上的理想,纯粹学术与纯粹教育受到打击,学术势力受到削弱。周国平认为:“当今教育的最大弊病是受功利原则支配,其中也包括家庭教育,急功近利的心态极为普遍,以马上能在市场上卖个好价钱为教育和受教育的惟一目标。”我国著名学者鲁洁教授曾深刻剖析了现代教育的“外在化”弊病,认为“近一个世纪以来教育的主要宗旨只是教人去追逐、认识、掌握、发展这个外部物质世界”,放弃了对学生进行“为何而生”的教育,而仅仅致力于传授“何以为生”的本领。教育成了“使人之为物”的教育,而不是“使人之为人的教育,偏离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2.制度供给不足因素。人作为一种社会存在物,其行为方式总是受到其所处的那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的“模塑”。制度对人的行为的“模塑”作用是非常巨大的。从制度供给来看,为推进素质教育,20多年来,国家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教育部《关于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教高司[1998]2号)等一系列制度,各省市校也出台了相关的配套文件,但总体看来,制度供给仍存在不足(见表5),具体体现在素质教育制度现有制度规范不清、规范无效、规范冲突的缺陷以及素质教育政策执行效果的明确标准缺乏、责任追究缺乏等素质教育制度的不完善两大方面。

3.制度执行不力因素。在政策制度的执行不力方面,除了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执行不力,突出表现是高校、社会和家长对素质教育的执行不力。如高校作为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就是要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改变专业人才的“工匠”形象,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有的高校仍然忽视人文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及学生创造意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教育。再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社会用人制度对于实施素质教育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一转变传统的人才观念,形成使用人才重素质、重实际能力的良好风气。”但直到今天,许多单位仍在人才招聘中追求“高学历”。

(二)教育内部致病因素分析

1.教育结构失衡。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是切实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高等教育不均衡威胁素质教育的科学实施。长期以来由于各地区历史、地理、人文、机遇等时空因素客观上存在差距,以及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战略开始向区域非均衡发展过渡和转移,在改革和发展问题上,政府采取了由东向西梯度推进的非均衡发展战略。在政策上给东部以优惠、鼓励,支援东部发达地区优先发展,再来带动西部地区发展。有限的高教投入绝大部分投入到东部,加重了东西部高等教育结构的失衡。笔者根据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学学研究所《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提供的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数据分析得出,在2009年全国高校前10强中,东部地区有7所,西部仅1所;在15所一流大学中,东部有12所,中部有3所,西部1所没有;在30所研究型大学中,东部有23所,中部有4所,西部仅3所。从以上对比不难看出,东中西部地区存在着教育结构失衡。除了三大地区高校数量和层次差异大外,高等教育的投入、生均教育经费支出、教职工人数、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毛入学率差距都较大。这些都制约着素质教育的科学实施。如果这些教育发展不均衡问题得不到解决,素质教育就没有推进的现实基础。

2.教育目的偏移。1995年3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的教育目的: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教育法对教育目的的规定表达明确、内容科学,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存在诸多的偏移,这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成人趋向与“成才”趋向严重失调。在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出现了只强调学生“成才”,却忽视学生“成人的倾向。表面上强调知识的吸收和内化,实质上却失去了人文精神的塑造和培养。再如重智育轻德体美育的趋向。总之,学校教育目的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国家教育目的的发展轨道,这是导致素质教育实施中病理性症状的一个致命因素。

3.教育实践阻隔。首先,教育方法单一。调查显示,大学生最喜欢的是“情境模拟与互动”方式(见表7),也就是启发式教育。但实际情形是我国高校一般实行班级授课制,课堂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以教师、课堂、书本为中心的传习性的教学方法,教师的教法以灌输法为主,而学生的学法则是以模仿、训练和背诵为主要特征的维持性学习。其次,教育内容滞后。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观念在更新,教育内容也应顺应时代变化不断更新。但是有的老师甚至是一个教案上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教学内容滞后于社会和学生的发展需求。高校教材抽样调查显示,本科教学中用5年前编写的教材比例占50%以上,用3年前编写的教材占30%,新教材比例太小。再次,教学手段落后。教学手段先进与否关系着素质教育的成效高低。但在目前的高校教学中,有的老师仍然还是借助于一支粉笔、一块黑板来开展自己的教学。已使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的,有的可见内容仅仅是文字教材的翻版。搞黑板或讲义搬家;有的不重实用性,一味追求形式的活泼和艺术效果;有的教学过程变成了课件的“放映”。教学手段的落后限制素质教育的推进。

4.教师素质影响。教师作为素质教育的实施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素质教育实施结果的好坏,所以说这是导致素质教育实施中病理性症状存在的核心因素。虽然随着本轮的普通高校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各高校普遍加强了师资队伍建设,教师素质有所提高,但仍然参差不齐,在职业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教育能力素质上,仍然有待提高。

三、当前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治理对策

针对高校素质教育病理因素,正确的理论指导和政策制度规范,加之具体操作不失为化解高校素质教育实施中病理性症状,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科学实施的“良方”。

(一)理论层面——用和谐发展理论指导高校素质教育

长期以来,中国的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发展深受新古典主义发展理论的影响。该理论的一个核心思想是把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终极目标,并把社会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即“增长=发展”。该理论对教育发展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增长=发展”上。就业率、考研率等的高低成为评价一个学校水平的关键,升学率越高越好,考研率越高越好;分数成为衡量学生学习好坏的关键,学生追求分数越高越好;学历高低成为社会企业用人的关键,学历越高越好。于是我国教学似乎一直在坚持这样的逻辑:教学应该为学生的发展服务,而发展的核心就是智力的增长,智力的增长则可以用知识的增加来代替。于是教师不断地灌输,学生不断地听、记、做作业。教师成为讲课的“机器”,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

发展观是随着历史进程而不断变化的,一种发展观阻碍了社会发展,另一种新的发展观就会应运而生。新世纪伊始,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在认真研究和总结了中国社会发展的诸多重大问题后,明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式上看,科学发展观即是和谐发展观。”积极运用和谐发展理论指导高校素质教育实施,要突出以下三大内涵:第一,在发展的价值定向方面,强调高校素质教育必须以人为本。即以教师学生为本,充分发挥教师学生的主体作用。以教师为本,一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科研考核指标的压力中解脱出来,提高教师从教的幸福指数。二是努力提高教师素质,增强教师胜任教育的成就感。以学生为本,学校应以学生的个性为本、全面发展为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围绕学生的成长、成才开展学校的各项工作,树立“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打造“以学生为核心”的学校人才培养过程框架,从入学到毕业打造一套完整的学生成长服务体系,改变学生对素质教育情况的不满意(见表14)。第二,在发展的对象定位方面,强调高校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对个体而言,要进行有利于个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整体提高的教育。对学校而言,坚持学校发展的平衡,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第三,在发展的过程特性方面,强调高校素质教育必须坚持协调、持续性原则。要重视自然社会的教育作用,营造有利于素质教育开展的社会舆论,建立互相沟通的终身教育体系,推进素质教育协调持续发展。

(二)制度层面——加强素质教育制度的绝对供给,完善素质教育制度体系

虽然高校素质教育经过了10多年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制度,但是深入分析发现,素质教育制度体系还不完善,需要加强素质教育制度的绝对供给。尤其要加强以下制度的建立:

1.建立推进高校素质教育的刚性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第23条指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根本上要靠法制、靠制度保障。”应当说,多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为什么素质教育的推进还是如此艰难?究其原因,还在于我们一直对推进素质教育的刚性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的建立重视不够,素质教育的推进缺乏稳定的执行力和效益预期。相反,“应试教育”有传统而成型的教育模式去沿袭。对教育者而言,“应试教育”有一整套利益相关机制约束和规范,如中考、高考成绩与政绩、奖金、津贴、职称、个人发展机会等相关联,而素质教育却缺少教育评价,实践主体缺乏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对受教育者而言,“应试教育”是一种工具性和功利性倾向明确的前程教育,兑现直接,考分与“优秀”、“保送”、“重点”、“名校”相关,甚至与加入党团组织关联,而素质教育一开始就有“超功利”的定位。因此,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要加强体制内刚性的评价与激励机制的建设,可借鉴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水平评估的成熟经验,建立素质教育评估方案,开展素质教育专项评估,建立健全学校和教师推进素质教育的评价体系以及表彰激励机制,促进学校和教师能真正地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实施素质教育的行动上来。

2.建立高校素质教育相关的责任追究制度。素质教育政策的实践中常常存在监督不力等问题,对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偏差和扭曲行为也没有责任追究制度,惩罚力度不够,直接导致了素质教育政策执行中各种变异失真行为得不到有效的遏制,必须建立一种明确的政策执行责任制,包括建立相关的素质教育政策执行的责任追究制度,建立相应的独立的责任追究机构。只有这样才能确保素质教育政策得到有效执行,才能真正做到责权利三者的统一,确保素质教育政策得到真正的贯彻和落实。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提出:“要建立政府在推行素质教育方面的问责制。如果在辖区内发生学生因厌学自杀、弑亲、弑师事件,要问责辖区政府领导。为什么矿难要问责,对学生这种软刀子杀人不能问责?”

(三)操作层面一政府重视,强力推进执行

1.政府重视,作为工作主题。政府作为国家权力机构,从功能看,承担着维护社会生存所需的正常秩序和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相关职能。实现政府

职能的方式,有宏观和微观两类。宏观管理包括政策导向和调控、法律规范两个方面,微观管理包括依法行政和监督实施两个方面。因此作为牵涉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系统工程的高校素质教育没有政府的重视是寸步难行的,或者说政府重视是素质教育科学实施的前提。如山东省2008年在应试教育的“重灾区”高中教育中的素质教育工作取得实质性进展,赢得了师生、家长、社会、媒体、教育行政部门的认可,获地方教育制度创新奖,成为素质教育“山东样本”。为什么2008年取得如此的成效?关键是山东省政府重视,把实施素质教育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全省强力推进,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广泛开展督导检查。从2008年1月以来,接到群众来电来信20000余件次反映违规办学情况,根据举报线索,组织了100余次检查,抽查暗访了4000余所中小学。对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处置,1年时间内,山东有11所学校被撤销省级规范化学校称号,17所学校被通报批评,2所学校被暂停招生,3名校长被免职,22名校长、2名县教育局负责人受到行政处分。处置力度之大,在山东教育史上是空前的。正是政府的重视,强力推进,山东素质教育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获得了科学发展。

2.推进执行,以执行求实效。执行,从最基本的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暴露现实并根据现实采取行动的系统化方式。执行被称为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因为没有执行,再卓越的战略、再巧妙的策略、再严密的管理制度、再优秀的文化都将建立在沙滩上。只有正确的执行才能让战略落地,让策略实施,让组织运行,让文化生根。当前高校素质教育科学实施需注意从以下方面推进执行:(1)转变教育观念,建立积极的心态(PMA)。即高等教育的价值观由精英化的“谋职就业”教育转变为大众化的自由全面发展教育,高等教育的人才观由培养技术型的专才转变为智能、创新型的通才,高等教育学习观由阶段性学校教育的一次性学习转变为长期性终身教育的毕生学习,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由封闭的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转变为开放的产学研整合互动。通过转变教育思想,为高校实施素质教育奠定思想基础。(2)优化培养途径。高校科学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完善三大途径:一是大学的教学活动,这是基本途径,要“寓素质教育于知识教育之中”,克服在大学的教学计划(课程计划)中多开几门人文学科课程,就可以解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误区;二是校园文化的熏陶,校园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亚文化,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可以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品性;三是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当前信息网络高速发展,信息传输即时化,使大学走出“象牙塔”,围墙已不复存在,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较之任何以往经济时代都大得多,因此应高度重视社会对大学生的影响。完善三大途径,需要优化与三大途径相对应的三大类课程—-_学科课程、活动课程、隐性课程(对学生起潜移默化教育作用的课程)。(3)改革教学方法手段。要积极采取启发式教学方法,尝试采用发现教学、问题教学、案例教学以及探究教学等新的教学方法,以取代知识授受型教学;引导学生进行发现学习、问题学习、探究学习(或研究性学习),用创新性学习取代维持性学习,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教学手段上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考试方式要多样化,不仅采用闭卷方式,还应采取开卷、口试、课程论文、设计等方式来评价学生。同时要特别加强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引导和培养。

[责任编辑王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