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北平
别出心裁、标新立异是20世纪艺术领域的共同特点。各种颠覆传统的思想和激进超前的实验层出不穷。作曲家创新求异更为迫切,充分利用本世纪的各种资源进行大胆的创作。因而多元化的音乐风格流派对立并存,可谓“百家争鸣”。 西方传统音乐既重再现、重模仿又重感性、重宣泄。西方人谈论的和谐是形式美的精致,在内容上大抵是主人公与世俗的矛盾冲突。主要以有调性和规范的结构为主。
从17世纪晚期到19世纪末,西方音乐的创作一直遵循着围绕一个中心音的音高组织原则,以调性音乐为主。但20世纪音乐完全抛弃了支配调性的原则,从和声观念的更本改变——打破传统的“协和”,“不协和”和弦得以解放,四度和弦、复和弦及无规律和弦的大量出现,导致“无调性”取代了大小调式。随着无调性音乐的进一步发展,20世纪一种颠覆传统的纯理性思维的作曲方法“十二音作曲法”诞生。它的无调性、不协和性、纯理性与传统形成鲜明的对比,因此十二音音乐是对西方传统音乐的根本性突破。
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奥地利作曲家勋伯格创立了组织无调性音乐的系统化手法“十二音体系”,基本方法是由作曲家选用半音阶的十二个音自由组成一个序列,以它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四种形式组成一首乐曲。
20世纪20年代以来,作曲家们不断进行各种音乐实验,以便探索更为新颖独特的音乐语言进行创作。受古希腊音乐中四分之一音和印度音乐中大量微分音乐的启发,20年代微分音音乐在西方专业音乐中逐渐兴起。微分音主要是将半音再进行细分,根据作曲家的需要可以是四分之一音、六分之一音等。利用微分音创作的作品称微分音音乐。同时还制造了能产生微分音的钢琴、风琴、小号和单簧管等。20世纪微分音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捷克作曲家哈巴。他创作了大量的微分音作品,最早的作品是《第三弦乐四重奏》。
受20世纪初意大利未来主义思潮的影响,除了产生有一定音高的微分音,也产生了没有固定音高但具有丰富表现力的噪音音乐,即:将日常生活所能听到的各种噪音作为创作音乐作品的音响材料。噪音音乐的代表人物是意大利的发明家、作曲家鲁索洛,他认为音乐作品“必须突破原来纯粹乐音的狭窄范围”。鲁索洛还将噪音分为六大类,包括大自然的各种声响,日常生活听到的各种声响、金属、木头等的敲击声以及动物和人的声音等等,并为其制造的各种噪音发声器作曲。美国作曲家安太尔的作品《机械的芭蕾》也是以噪音为基础的音乐,其中包括汽车喇叭声、铁砧和锯子发出的声音等。尽管未受到听众的欢迎,但这种新的音响表现形式使一些后来作曲家深受启发。
新古典主义是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一个重要的艺术运动,它反对情感色彩浓厚的浪漫主义和朦胧缥缈的印象主义,主张回到18世纪的客观理性而又优雅明晰的音乐。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作曲家——俄国的斯特拉文斯基在他早期的舞剧作品《春之祭》中就为听众打开了一个新的音响世界,尤其在节奏上的大胆创新,运用了重音移位、附加音值、复节奏(同时奏出的、互相矛盾的节奏性)等多样化复杂化的节奏变化,突破了节奏强弱交替的限制,赋予它音乐新颖的音响,大受观众的欢迎。《春之祭》对节奏的解放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德国作曲家兴德米特在1927年提出“实用音乐”的主张,认为“为作曲而作曲的时代也许一去不复返了”。建议作曲家在创作中应更多的考虑非专业和音乐业余爱好者,从社会和教育目的出发,而不是作为自我表现方式的音乐。这种音乐从性质上来说,要求技术难度不高,有明确的用途,设计简便,不需精雕细琢。如儿童游戏、学校集会、电台广播等所用的音乐。兴德米特为作曲家在创作方面扩展了一个新的角度。
1945年以后,科学技术迅猛发展,工业化和现代化也达到空前的高度,各种新的理念和新的生活方式不断出现。在音乐上表现为大胆追求新的技法、新的材料、新的构思等等。于是各种流派的新实验音乐又春笋般兴起,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也掀起了实验音乐的第二次高潮。在新的实验音乐中最早受到人们关注的是序列音乐。序列音乐特别是整体序列音乐都是勋伯格创立的十二音音乐的进一步发展。50年代以前的序列音乐的手法仅表现在音高上即十二音音乐,50年代后的序列音乐被称为整体序列音乐,它在音高、节奏、力度、时值、音色等方面都采用序列手法。将较为感性的音乐创作与客观精确的理性结合,可谓匠心独具。最早运用整体序列音乐方法进行创作的是美国作曲家巴比特,不仅将音高序列化,而且将时值、力度、音色也序列化相结合进行创作,例如,《三首钢琴曲》、《为四件乐器而作》等乐曲。但真正代表整体序列音乐里程碑式的作品是1949年法国作曲家梅西昂的钢琴作品《时值与力度的模式》。这首乐曲是建立在音高序列模式、节奏(时值)序列模式、力度序列模式以及音色序列模式这四种模式之上的,四种模式相对独立并结合使用。整体序列音乐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和争议。
与序列音乐同时出现但其美学特征与严格控制的序列音乐相反的另一创作方法偶然音乐,也是50年代音乐中较为激进的流派。偶然音乐又称机遇音乐,崇尚音乐中的不确定性和偶然性。即作曲家用自由随意的方式创作音乐作品,演奏者也可以随意选择音乐作品演奏的材料、顺序、时间长短等。“偶然音乐使作曲家在一定程度上放弃了对音乐创作的控制,完全走向传统的对面。”美国作曲家凯奇是偶然音乐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在他的音乐作品中大量使用偶然手法,第一首偶然音乐作品是根据中国的《易经》写成的《变化的音乐》。凯奇根据《易经》中64卦,制定64个音乐图式(包括音高、节奏、音色),然后通过扔硬币的方法拼成全曲。凯奇的另一首作品是由24人操纵12台收音机随机形成的《想象的风景第四号》,还有一首是由演奏者自己决定每个音演奏长短的全用全音符写成的《钢琴音乐I》。当然为偶然音乐作出贡献的作曲家还有美国的菲尔德曼、布朗、奥尔夫及欧洲作曲家施托克豪森和布列兹等。60年代偶然音乐得到更大的发挥,演奏家在各个方面更加自由的处理乐曲。50年代凯奇还创立了新颖奇特另一类偶然音乐—— “即兴混合媒体”和 “无声音乐”。与传统越走越远。
20世纪50年代新音乐试验的另一成果是电子音乐。“它是战后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噪音音乐在新时期继续试验的产物。”电子音乐是在专门的实验室进行创作的,经历了录音带音乐、合成器音乐和计算机音乐三个阶段。电子音乐在采用音乐材料、音乐结构方式、演奏者的取消及记谱法的改变等方面提出了新的问题。
20世纪50年代,作曲家们空前的重视新音色的探索,并且成为足以与当时的序列音乐相媲美的一种音乐现象,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在20世纪的音乐中,音色比以往任何时期的地位都重要,例如非常规音色(如噪音)、常规音乐非常规的运用、新乐器的发掘与使用等等,都成为作曲家追求新音色的大胆试验。
从西方音乐历史来看,德彪西是第一个使音色成为音乐作品主要表现手段的作曲家。他使用的弦乐分奏、管乐低音区、加弱音器的乐器及打击乐的运用等都是对音色音乐最初的探索。但战后(1945年以后)为新的音色作出贡献的重要作曲家有希腊的希纳基斯、波兰的彭德雷茨基、澳籍匈牙利的利盖蒂、意大利的贝里奥及美国的克拉姆等。他们通过使用或创造新乐器,开发新的发声手段,挖掘传统乐器新的表现力(如“音块”的使用、新的演奏方式、新的演唱技法)来获得惊人的新音色。
彭德雷茨基对音块手法和对弦乐器非常规的演奏技巧的运用发掘出了乐器各种音响潜力。他在1960年创作的《广岛罹难者的哀歌》是他使用新音色、尤其是音块手法的运用最为人熟知的作品。各相差1/4音或半音的几个声部,形成密集的“音响条带”。没有具体的
音高,没有节拍,只标明该音块演奏所需的时间。同时该曲由52把弦乐演奏,要求部分乐器演奏者在琴码后面和跨越琴码演奏。因而,彭德雷茨基的作品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在音响上也令人瞩目。《路加受难乐》是他使用音块和滑音,合唱队发出笑声、嘶嘶声、喊叫声等奇怪的声音相融合而创作的另一首著名流行的作品。充分显示了作曲家对音色的丰富的想象力。巴托克之后匈牙利最著名的作曲家利盖蒂也采用音块技法。从音响材料本身入手探索新的音色,使音乐成为介乎乐音和噪音之间的新的音响。并且淋漓尽致地反映在他的管弦乐作品《大气层》中。同时他追求乐器与人声的完全结合(人声所唱的内容已失去有语言的含义)创作了《探险》、《分叉》等独具心裁,令人神往的作品。对新音色音乐的发展作出重要的贡献。
这一时期对新音色音乐作出努力的还有对人声的独特处理的贝里奥和对各种器乐新音色相联系进行探索作曲家的克拉姆。将人声与器乐相互模仿使用,将乐器采用背离常规的演奏方法(如演员的琴弦歌唱、对长笛吹孔说话、钢琴之间塞上凿子进行演奏、使用穿有纸片的竖琴等),演奏(唱)方式和形态发生极大的变化。产生的各种新奇音色即让人震撼,又深感神秘。
新音色的大规模的创新和运用,再也看不见传统的影子,可以说新音色音乐是对传统的最大反叛。
70年代以后,便捷的交通、快速的信息、逐步兴起的网络,使作曲家从各种渠道接受到更广泛的音乐素材和更新的音乐理念,从四面八方获取音乐的养分。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科学与艺术等各种成分近在一步之遥,界线不再分明。音乐在多元化趋势的同时,又呈现出空前的综合,音乐仿佛又出现了所谓的“回归”。70年代的顺应现代主义思潮产生的简约派、新浪漫主义、第三潮流和拼贴技法的运用正是架起了传统与现代的桥梁。
20世纪在音乐处处求新,时时求变,形成了纷繁的音乐风格和音乐流派。音乐不再是与听众交流和传递思想情感的工具,而是成为展现个人行为一种方式。20世纪音乐不能不说给我们带来更多丰富多彩音乐表现形式,拓宽了音乐的界限,给未来音乐的进一步发展拓展新的思路,探寻了新的方向,开辟新的道路。
(作者单位: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
责任编辑:李佳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