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梅
九年级是初中阶段学习的最后一年,也是学生完成九年义务教育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或者走向社会发展的关键一年,进入九年级,学生不但要继续强化知识积累,还要完成对已有知识的梳理和整合,构建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网络。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九年级的教学必须立足于学科教学实际,进一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优化学习方法,激活知识积累;切实关注学生的发展需求,分类指导,分层要求,发展特长,同时要细密排查教学缺漏,从每一个知识点上抓落实,在已落实的基础上抓巩固,在巩固中求提高,善于捕捉学生求知的兴奋点,找准能力的提升点,进一步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培养迁移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以下是我在初三教学及管理的点滴做法和我个人粗浅的认识。
一、用好课本,强化学生基础知识的积累
1蓖虮洳焕肫渥冢无论新授还是复习,都要用好课本,用课本训练学生的思维方法,答题规范和解题能力。分析新材料,解决新情景中的问题,都离不开课本的知识,要坚持以课本带知识点,利用课本梳理基础知识。
2贝理好课本与资料的关系。课本与教学资料都要用好,课本是学习的“根本”教学资料是学习的“辅助”。教学要以课本为主,要做到以“课本带资料”,把课本当成例子,充分的借助课本资源向外拓展,而不是以“资料取代课本”。
二、向课堂45分钟要效率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
“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讲”——讲学生理解不了的问题,讲学生归纳不了的问题,讲学生运用不了问题;“三不讲”—过易的问题不讲,过难的问题不讲,过偏的问题不讲。绝不能揽得过多,面面俱到,不深不透。“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取“三突出”:突出题目的典型性,突出题目的针对性,突出题目的开放性。“三禁止”—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禁止出中低水平重复的题目,禁止出偏难怪的题目,确保训练的质量。
2.优化训练过程,科学地把握训练
第一,训练要有“机”。要把握训练的时间。任何学科的教学都应当把训练置于学生已弄清知识产生背景的情况下进行,真正把训练作为消化知识、形成能力的有效手段,要改变只有“动手”才是训练的狭隘的训练意识,确定动手、动口、动脑都是训练的观念,真正把课堂教学变成训练思维和培养能力的过程。
第二,训练要有“度”。要依据学科特点和课堂教学的目标任务,科学安排训练的时间和份量,安排和设置训练,要以学生巩固新知识,形成新技能为基本准则,切忌不考虑学科性质和知识、技能盲目增加训练时间,加大训练的数量和难度,贪多求全,练而无度,不深不透。
第三,训练要有“法”。不论哪种类型的训练,都必须做到方式灵活,方法多样,避免机械、呆板、高耗低效的训练。解题训练必须做到编题要科学、选题要典型,做题有指导,训练点要落在“课标”规定的能力培养上,重在发现学生普遍存在的困惑,及时加以点拨,注意总结规律和方法,讲相似题的不同之处,不同题的相似之处,以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同时还要注意,指导解题不能一味追求所谓的方法和技巧,将学生引入方法和技巧的“迷魂阵”。
三、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搞好分类指导
1.对于希望进入高一级学校深造的学生,要重点排查其知识缺漏和能力的弱项,固强扶弱,查漏补缺,指导好复习。对于初中毕业后准备走向社会谋求发展的学生,要侧重引导他们发展特长,训练技能,调试心理,做好各方面的准备。
2.加强对优秀学生的指导及学习困难生的补缺工作,使优秀学生更优秀,学习困难生能跟上班级学习的步伐。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学生是在成长中不断地学习,在学习中不断地成长,没有一个学生是没有缺点,不犯错误的。每位教师要重点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教学上要给他们“开小灶”,利用一切可利用的业余时间进行补缺,不让一个学生一门学科掉队,从而有效地保持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特别是班主任,要认真踏实地抓好班级的班风和学风,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后进生上去了,我们的班级,整个毕业班的学风也上去了,我们的工作就会取得较大成效。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