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基层供电企业进行法律风险防范和管理

2009-03-15 03:34谢意群
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 2009年23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供电企业

谢意群

摘要:当前基层供电企业面临的法律事务正急剧增加,防范和化解法律风险,避免“法律陷阱”已成为企业经营管理中面临的又一新课题。目前许多供电企业并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法律风险防范能力有待提高,其重要性和紧迫性毋庸置疑。文章就如何在基层供电企业进行法律风险防范与管理进行了阐述分析。

关键词:供电企业;风险防范;电力营销风险

中图分类号:F40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45(2009)35-0113-02

供电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是国有资产监督管理部门的明确要求,是国内电力行业发展的大趋势,更是企业自身加强管理的迫切需要。自国资委于2006年6月发布《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来,电力企业按照有关要求开展了一系列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研究与实践活动,取得初步成效。本文对基层电力企业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应对措施。

一、供电企业存在的主要法律风险

(一)电力营销风险

1.电费回收法律风险。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加深和影响,一些生产型企业尤其是高能耗企业停止生产,伴随而来的就是电费回收的法律风险。居民住宅小区电费法律风险,大多是由于物业管理公司管理与服务的质量不太高,或者与业主、业主委员会有逐步加深的积怨,从而出现拖欠供电企业的电费现象。

2.以欺诈手段签订供用电合同逃避窃电电费与违约使用电费的法律风险。以欺诈手段,骗取签订供用电合同以逃避窃电电费与违约使用电费的法律风险开始出现。一些被查处窃电行为的客户尤其是租赁他人场地或者房屋,以窃电人名义报装用电的,在被查处窃电行为后一走了之,如果土地使用权人或者房屋业主不交清电费和违约使用电费,供电企业一般不予受理新装用电业务。

(二)电力设施维护管理主要法律风险

在电力设施维护管理的主要法律风险中,较为多发的是速丰桉树危及线路安全的法律风险,而潜在的、控制不好便可能凸显的法律风险有电力设施占用他人土地、墙体的法律风险。此外,还有城市道路扩建后,电力设施致害的法律风险:(1)线树矛盾法律风险;(2)电力设施占用他人用地、屋墙法律风险;(3)用户专线或专用支线变成公用或用户共用线路的法律风险;(4)触电人身损害赔偿法律风险;(5)电磁辐射法律风险。

二、防范法律风险应对措施

要做好法律风险防范工作,关键应该从以下几个工作方面入手。

(一)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制度是基础,制度的执行是关键,系统的作业指导书是保障。规章制度对企业而言就是企业的法律,只有规章制度不违反法律规定,有较强的指导性,并严格按照制度执行,就不会存在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出现。另外,若从工作流程和环节入手,建立系统完善的作业指导书体系,如停电催费作业指导书、招标管理作业指导书及合同签订作业指导书等,将涉及的环节流程化、内容格式化及规范化,减少人为变动的随意性,在预防法律风险方面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二)专职法律管理人才

法律风险预防,必须有法律管理方面的人力资源支撑。首先,必须保障法律工作人员不缺位。当前,很多企业均设立法律专责,但是,法律专责身兼数职,把法律专责当做秘书、文书、保密管理员及VI管理员等综合性事务处理人员。根本无法从日常琐事中脱离出来开展法律工作。如此下去,将不利于整个系统法律工作的开展,势必导致法律水平停留不前,法律工作人员的权威性降低,将很大地阻碍依法经营工作的开展。其次,必须充分发挥好法制工作网络的作用。应通过组织兼职法律工作人员对合同管理、招投标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同时建立兼职法律工作人员常态工作机制,让兼职法律工作人员更多介入本部门相关法律事务的处理工作,有效加强各部门法律风险重点环节防范效果。这样可以将专职法律工作人员从日常事务中解脱出来,专心致力于法律工作中去,推进法律工作的开展。

(三)加强协调与沟通

法律风险预防,应从实际出发,为各部门工作创造良好的外部法律工作环境。由于电力、规划、土地等部门法律与部门法律之间衔接需要加强,而且尚存不少沟通的空间。相关政府部门更多熟悉的是本部门相关的法律,而对电力法的熟悉程度相应较少。故应通过讲座、座谈等形式定期与国土资源、城建、规划和法院等地方政府职能部门进行沟通交流,在学习相关行政法规的同时,加强对相关职能部门的电力法宣传,促进电力法与相关行政法律法规的共同执行。特别是应该多寻求法院工作人员的支持,委托法院涉及电力的重点法律问题(如:如何依法处理线路保护区内的建筑物;触电事故发生前应如何做,在触电事故发生后方能最大限度免责等)进行专项调研,提出调研报告,指导企业该环节的工作,将能有效预防法律风险。因为法院是最终解决纠纷的地方,其专项调研报告有极高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四)强化企业基础管理

预防法律风险,应强化基础管理。一方面要强化制度的执行效果,加强制度执行的流程控制。事实上如果制度执行能切实到位不打折扣,企业法律风险将会最大限度减少。另一方面要加强档案管理,做好法律纠纷的支持工作。档案工作一方面为全局安全生产、依法经营服务,同时也是法律事后救济的重点,没有档案支撑,事后救济工作的开展将举步维艰。将档案工作重心向所队、班组前移,加强生产经营过程中档案的归档控制,尤其是项目实施过程中应提前建立归档资料清单,在归档时对号入座,确保资料完备,减少法律风险。

法律纠纷事件与安全生产事故一样,均属小概率事件。预防工作做的好,发生的可能性和带来的损失就小。只有通过充分发挥各部门的能动性,增强各部门的法律主动防范意识,建立良好的外部法律工作环境,严格坚持依法依规开展工作,才能最大限度地降低企业法律风险。

三、建设法律风险防范机制

(一)依法治企是供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前提

在市场竞争中,供电企业的经营活动应适应市场经济的需要实行依法治企,依法治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为此,建立健全法律风险防范机制,要与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有机结合起来,使法律风险防范机制成为企业依法治企的重要体现。供电企业实现依法治企、防范风险、保障企业安全,关系着国家与社会的稳定,供电企业的法律责任重大。

(二)完善规章制度是供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

基层电网企业,正确认识和理解与贯彻执行上级(行业)有关的制度(规程)要求及如何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并落实执行。同时还应严格遵守安全法律法规和技术规程,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也是体现供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标志之一。

(三)领导重视是供电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的关键

企业依法治企的关键必须是领导重视,企业的领导要有很强的法律意识,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总是首先想到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并要求辖下各部门均按法律和规章制度的规定行事,要有“制度管人,流程管事”的程序意识。我们要真正认识到依法治企是供电企业管理方式升华的重要标志,真正认识到企业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工作是供电企业管理走向科学理性的必然选择。

参考文献

[1]林刚.国企法律风险防范机制[J].企业文明,2009,(1).

[2]赵静,唐明.企业经营管理中的九大法律风险[J].中外企业文化,2008,(3).

[3]黄帅.构筑法律风险管理体系[J].进出口经理人,2008,(2).

[4]王玉宝.国有公司治理存在的问题及法律风险[J].经济研究参考,2008,(24).

[5]秦顺东,李亚军,冯瑞元,黎邦满.关于新形势下供电企业用工法律风险的思考[J].供电企业管理,2008,(5).

[6]吕忠梅.长江电力法律风险管理分析[J].法人杂志,2008,(Z1).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供电企业
银行金融理财风险研究与对策
信用证软条款的成因及风险防范措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