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中·西藏札记

2009-03-14 04:53
翠苑 2009年1期
关键词:布达拉宫西藏

黑 陶

1

我记得午夜大昭寺上空的闪电形状。在这座沉睡的唐代寺院之上,瞬间而显得锐利闪电,像陌生的藏文笔触,又像我熟悉的汉字笔画——当然,更为逼真的,还是像一枝巨长的、略为弯曲的荷梗。这枝耀眼的荷梗,使得寺院古老的铜瓦金顶,也难得的,在浓夜中吐出一瞬细细的金光。闪电的荷梗,是隐形的画者在巅峰状态下的一记点睛勾勒,巨长的、略为弯曲的闪亮荷梗之外,便是夜的无边无际的墨色荷叶,便是荷叶之间,凡俗难见的墨色莲花。

我在走回黑暗中的旅馆。骤起的雨点落在头顶,有雪域特有的凉意,还有难抑的、莲子的青涩。

2

在顶果钦哲仁波切圆寂的前后,有许多奇异的征象,证明他的伟大,但最令我震惊和感动的事,发生在4000多里外的法国南部,一个靠近蒙贝里叶(Montpellier)名叫里拉林(Lerab Ling)的地方,这个地方即将在他的加持下成为禅修中心。我有一个住在那里工作的学生,让他来告诉大家这个故事吧!

那天早上,天亮得比平常晚,晨曦的第一个征象是远方地平线上的一道深红光。我们正在前往镇上的途中;当我们走近路的高处,供奉佛龛而位于未来道场所在地的帐篷,出现在我们右方的山丘上。突然间,一道日光穿透微曦,直接落在白色的佛龛帐篷上,让它在清晨显得格外明亮。我们继续前进,当抵达通往城镇的转弯处时,某种突然的直觉,让我们回头看那个帐篷。我们大吃一惊。一道明亮的彩虹横跨整个山谷,颜色如此明亮生动,好像伸手可触一般。神奇的是当时并没有下一滴雨,却有鲜明灿烂的彩虹,与广袤、清朗的天空辉映成趣。直到那天晚上,我们才听说顶果钦哲仁波切已经在当天圆寂于不丹。我们都确信,那道彩虹是他对我们和里拉林加持的象征。(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3

我所看见和触摸到的布达拉宫外墙,都用不规则的石头砌筑。早晨从住地出来,沿林廓北路西行,过温州商贸城和区人民医院,未到娘热南路,就可看到视线高处布达拉宫激动我心的身影。这座建于公元七世纪、世界上位置最高的古代宫殿,在人车、街道、绿树之流的围绕烘托之下,特别地显示出一种现世的清新、超拔与庄严。这跟我在夜间初见此宫时的感觉有很大不同。前一夜下了从西宁到拉萨的青藏列车,进入城区,目睹布宫的感觉,就像后来读到的五世达赖罗桑嘉措赞美此宫的诗句一样:“纯金成幢焰火洪,普照世间光明中。”布达拉山上的红宫与白宫,在灯光的炫耀辉映下,浮于世俗夜晚的幽暗大海之上,宛如幻景,于我有着强烈的不真实感。现在是早晨。也许是因为在雪域高原,早晨的空气特别洁净,对于来自世界低处的我而言,特别适合在此吐故纳新。过娘热南路,再穿越宗角禄康公园的一角(此处原为布达拉宫的后山花园,水碧林茂,昔为六世达赖、诗人仓央嘉措喜爱的流连之所,今天辟为敞开式公园,晨练者众多),就可抵达包围布达拉山的曲折外墙(宫在山上)。石墙素朴,没有拒人千里的威严骄态。一般是刷成白色,不过由于风吹雨淋的缘故,有的段落斑驳脱落,露出内里一层年代更为久远的土黄颜色。石墙上有的地方还凿有粗糙的佛龛。我内心行礼于一幅石龛里的四手观音像。蓝、红、白、绿、黄,描绘的菩萨像色彩非常夺目。端坐于莲座的四手观音,双手合十,另外的双手,一手捻珠,一手持花。观音面容饱满凝寂,头戴宝冠,身后的佛光像年轻的彩虹。因为长时间的注目,佛龛里的观音像竟微微有拂动的感觉。布达拉宫与观音大士缘分深厚,布达拉,即观音胜地普陀洛迦的梵语译音,负载布达拉宫的布达拉山,实际就是一艘渡越苦海、普救众生的航行之舟。

围绕布达拉宫的转经者,像水流一样,怀着爱敬,日日洗刷着岁月中的古老宫墙。在东侧墙外,是一片小小的广场,这里憩息或腾飞着大群的灰鸽,布达拉宫的灰鸽。一位背着挎包的木讷老者,一手握住转经筒和一只塑料背心袋,另一只手从背心袋里不断掏出压碎的玉米粒,撒向鸽群。鸽子不停地在墙顶和有碎玉米粒的砖地上旋飞起落,湛蓝的晨间天空底下,朝阳给木讷老者和欢快的鸽群都镀上了一层佛般的金色。宫墙外的街道旁还有三两的地摊,卖的都是两样东西:草花和山楂。草花据说是供佛的,绿色茎叶,花朵是极其鲜艳的深桔黄和鹅黄,一束束扎好,零乱地摊放在平铺的编织袋上。敞开的口袋内满满的山楂夹杂树叶,野生的山楂很小,像一颗颗红色的佛珠。一块钱一小碗,我买了两小碗,尝一下,虽小,竟有着异常甘甜的汁液。

4

太阳和月亮当下就反映在清澈、平静的水面上。同样的,一切诸佛的加持,总是呈现在具有完全信心的人身上。太阳光平等遍照一切处,但只有透过放大镜的地方,才能让干草生火。当佛陀慈悲的遍照光芒通过信心和恭敬心的放大镜时,加持的火焰就在你的生命中燃起。(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5

在拉萨,我总是在以下三种声音中告别夜晚的睡眠,开始醒来。

白杨树间公鸡此起彼伏的韧长叫声中,我醒来。

武警年轻而又雄壮的操练声中,我醒来。

发亮、笔直的微红晨光,越过窗外的青色山峰,叩响我住处玻璃的清脆声中,我醒来。

6

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我在西方随处可见的“购物心态”:从一位上师到另一位上师,从一种教法到另一种教法,到处选购,不肯持续或诚心一意地修行任何一种法门。几乎所有传统的伟大精神上师都同意,最重要的是精通一种法门,以你全副的心来遵行一种传统,直到精神之旅的终点,同时要以开放和尊敬的态度对待其他一切法门的智慧。在西藏我们常说:“了解一个,你就完成了一切。”现代流行的观念,如:保留一切选择、不必从一而终,正是我们文化中最大、最危险的迷惑,也是阻碍自我修行的最有效方式。当你继续寻找时,寻找本身就会变成固执的观念,把你征服。你变成一位修行的观光客,忙得团团转,却没有一点成就。诚如贝珠仁波切所说的:“你把大象留在家里,却跑到森林寻找它的足迹。”(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7

牦牛被大刀阔斧地剖开,皮已经不见。大块鲜红的牦牛肉,或用铁钩挂起,悬在柜台上空,或就成堆地摊放在油腻阔大的柜面上。柏枝在粗大的牛骨头旁燃烟,意在驱赶蝇虫;有的摊主就直接用彩布条扎成的拂尘在掸赶苍蝇。沾了红白骨碴的砍刀,刃口,有如主人眼神一样的戒备般的幽亮。

专售酥油的店面很小,坐放于门口的淡黄酥油,像膨胀的巨块法式面包,它有好看而新鲜的切痕。看到切痕,你会懂得,什么叫真正的:“凝脂”。

繁杂闹忙的街道两边,有许多曲狭的石巷通往这座藏城隐秘的更深处,那里是迷宫般的民居和寺庙。常有三两打扮前卫的藏族少年,骑着自行车从巷中呼啸而出。我进入迷宫阵中的一处民居。这是类似大杂院的建筑,房子围住的公共空间中心,有水笼头和一个泛黄的水泥水池。另外,大杂院里最醒目的,就是成排的用各种容器栽种的花草了。楼式民房的外墙都是白色,所有窗户的四周都刷了黑色。几乎每个窗台上,也都种满了正在绽放各色花朵的花草。一户人家的门口,围满了孩子,原来是一个面容姣好的姑娘在卖她自制的凉粉小吃。一砣淡绿的凉粉放在木砧板上,谁要买,坐在矮凳上的姑娘,就用小刀切一块下来,再仔细切成小方块放入盘子,撒上碧绿的芫荽末和鲜红的辣油,就成了。围着的孩子有早买到的,就端了盘子在院中吃。一个个子很高、穿连衣裙的五年级藏族女孩,告诉说她会讲汉语,她有一个弟弟在尼泊尔。院中闲站的一位身材魁梧的藏族大婶,是卖自制凉粉姑娘的母亲,她身边同样闲站的,是她的大女儿,凉粉姑娘的姐姐。她们家就在身后,前屋里有四个人在打麻将,供着小型佛像的里屋内,一个婴儿酣睡在老旧的堆满衣物的长沙发上。凉粉姑娘的姐姐说,孩子的爸爸在外面打工,她自己没有文化,找不到工作。

流动的烧烤摊直接在街中间散发浓烈肉烟。同样在街中间摆摊的,还有地上的蔬菜摊,三轮车上的水果摊、袜子摊、帽子摊。川流不息的男女老少几乎全是藏袍。个体服装店鳞次栉比,绝大部分将摊子摆至店外。有的在卖大捆的草绿色军用油帆布。在一个面积很大的卖餐具的街边摊点上,我买下了两只白瓷小碗,碗身都绘有缠枝花纹,颜色一为深黄,一为桔红。

沿街还有那么多的甜茶馆。几乎每家甜茶馆的内部都偏暗并且狭小,看起来有点不洁。类似课桌椅大小的桌凳挤满店内,每家的顾客都不少,大部分是看起来像当地人的男性青壮年。甜茶馆卖各种饮料,也供应简单的藏餐。在一家叫“石桥”的甜茶馆内,我喝的是5角钱一杯的酥油甜茶。环顾店内,大部分人的面前是一小瓶塑料装的蓝色百事可乐,有的喝剩一半,有的只剩三分之一——看起来他们都已在此坐了很久。挂在室内半空中,外壳已经油腻不堪的电视机里,正在放着香港搞笑枪战片,所有的人都麻木地略微举头,神情滞滞地望着那个变幻画面和发出声响的蒙尘荧屏。

8

因为诚如莲花生大士所说的:“完整的恭敬心带来完整的加持;深信不疑带来完整的成功。”西藏人知道,如果你把老师当作佛,你将得到佛的加持;但如果你把上师当作普通人,你只能够得到普通人的加持。因此,要想得到上师教法的全部加持转化力量,你就必须尝试开启自己最大的恭敬心。只有当你把上师当作佛时,像佛一般的教法才能够从上师的智慧心来到你身上。如果你不能视上师就是佛,而只把他看作普通人,那么完整的加持就永远不会出现,即使是最伟大的教法,你也无法接受。(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9

在城市之外,七月西藏的日历上,晃满青麦零乱的影子。进一步,七月西藏的整个天空,从我个人的视听而言,都晃满青麦寂静呼啸的零乱影子。正在结实的巨硕的穗,沉甸甸的,似乎可以擂响所有等待的鼓面。青圆的麦秆几乎全部交错并且弯曲着,这一方面是因为穗的沉重,另一方面,这种姿势还存留着夜晚高原强劲气流的拂动痕迹。但是,在我的视野范围内,没有一株青麦是折断的。它们深深地弯曲,甚至田地边缘的快要触到腥烈的土地,但是,没有折断。年轻的青麦如此坚韧。在广袤的河谷,在缓慢起伏的坡地,零乱的青麦像是一支雄浑的青色军团。无数在炽白日光下闪烁的麦芒,是他们携带的锋利细箭,一旦发射,如雨珠般密集的麦芒之箭,遮天蔽日,整个世界将为之疼痛、黑暗。

青麦。在西藏的笔记本上,我记下了它们异于他地的独特品性:凛冽。

10

当我遇到困难和危机时,我总是向莲花生大士祈求,他的加持和力量从来不曾遗弃我。当我想到他时,我所有的上师都在他身上呈现。对我来说,他活在一切时刻,而整个宇宙也在每一个时刻闪耀着他的美丽、力量和存在。(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11

蓝的天,像在清水中洗濯三遍的蓝色玻璃。玻璃破裂,蓝色,仍在清澈的水里。而大小的湖,则是破裂的数块蓝天,分散着停驻高原。湖,因为切近的大地原色的衬托,比天来得更蓝。

山顶的厚雪之瀑倾泻下来,随又凝固。仿佛下探身子的一条磅礴雪龙,瞬间,又被施受了定身之术。

无边无际的蓝天底下,是荒瘠的土红色的雄伟之山。蓝。红。如此简单。这时候,一朵白云,一朵孤零零的、浓郁的白云,慢慢地,从红山背后翻越了上来。蓝天之下,红山之上,这朵白云,沉思着踱步。

——自然壮且美,但是相对人的生存而言,自然又是如此酷且烈。

12

首先,一束闪耀的水晶白色光(音“嗡”),从上师的额头射出,进入你的额头的气轮,注满你全身。这道白光代表一切诸佛的身加持,它洗净你的身恶行所累积的一切恶业,它净化你身心系统的气脉,它给你诸佛的身加持,它强化你做观想的练习,它开放你准备证悟遍一切处的本觉的慈悲能量。

其次,一束红宝石光从上师的喉嘴射出(音“啊”),进入你喉嘴的气轮,注满你全身。这道红光代表一切诸佛的语加持:它洗净你的恶语所累积的一切恶业,它净化你身心系统的内部空气,它给你诸佛的语加持,它授权给你持咒,它开放你准备证悟本觉的光芒。

第三,一束闪烁的青金石蓝色光(音“吽”),从上师的心射出,进入你心的气轮,注满你全身。这道蓝色光代表一切诸佛的意加持:它洗净你的恶思想所累积的一切恶业,它净化你身心系统的能量或原创的本质,它给你诸佛的意加持,它授权给你可以做高级相应法,它开放你准备证悟本觉的本初清净。

明白并感觉你现在已经透过加持,受到莲花生大士和一切诸佛金刚不坏的身、语、意灌顶。(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13

大门幽暗入口处巨大金属经轮的某些部位,已经被无数的人手摸得细腻油亮。阔大旧红的寺门上方,悬挂下大幅黑底白图的法轮布幔。门前的小块广场上,挤满了匍匐磕头的虔敬信众。从巨型经轮处的偏门入寺,是盛满上午太阳的一方庭院。庭院的年代肯定久远,因为不规则的铺地青石的磨损程度,已经远甚于入口处的金属转经轮。清冽的阳光从寺院上空斜着打下来,庭院走廊上,一根根古老方柱投布在地的阴影,粗长、漆黑。然后,就进入寺院真正的、非露天的内部:内庭。由庭院而内庭,就好像从白昼步入夜晚,光线低暗,灯火摇曳。整个内庭呈现为一个方型的建筑格局,围绕着内庭和内庭上的觉康佛殿,是一圈室内的转经廊道,顺时针依次还有欢喜堂、无量光堂、药师堂、观音堂、弥勒堂、无量光堂、释迦牟尼殿、弥勒法轮堂、狮子吼堂、菩萨王眷属堂、弥勒四处堂、南门有镜堂、富贵堂、无量寿九尊堂、三种寿命堂、意愿堂。我的身边全是随着队伍缓慢前移的礼佛者。队伍是超出想象的长,前部在朦胧内庭的灯火转经廊道上蜿蜒,慢慢溢至太阳的庭院、有巨型经轮的寺门入口,最后才能看见已在寺前大广场上的队伍之尾。礼佛者男女皆有,其中有许多属青壮年。人人都手拎或怀抱了不同大小、各种花色的热水瓶,里面灌满了敬佛的酥油。寺院的核心当然属于内庭,内庭虽然体量很大,但由于并置那么多的佛殿佛堂,空中又悬满了长短不一的各色帐幔,再加上如此数量的人众,因此空间显得尤其局促、拥挤。觉康佛殿前,数十位穿绛红僧服的僧人,跏趺而坐,低声诵经。每一尊佛像之前,成排的铜质酥油灯内都在闪烁火苗,礼佛的人们虔诚地往每一盏稍浅的灯内添加酥油,有的还向佛敬献那种内地已不多见的小面额纸币。成百上千盏酥油灯的火苗在幽暗内庭晃漾不停,因此,寺院最深处的一切,包括:杂沓的脚步,阴影或光明中表情各异的金色佛脸,嗡嗡如水流的诵经之声,褪去艳丽却仍存浓烈的彩色壁画,柱础的遥远冰冷,火苗的现世温暖……都似乎于晃漾的火影中,在尽情溶解;最后,所有这一切,又集聚成一股镀了酥油润腻的猛烈气旋,在局促的寺内无声奔突,不由分说地,汇入从古以来的、人的呼吸。

14

你的心要像天空一般开放,却稳固在大地。(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15

再次写到布达拉宫。人神共居的布达拉宫,从历史和整体而观,是一盏灯,一盏暗红耀目的宫殿之灯。在雪域漫长寒冷的黑夜,这盏古老的宫殿红灯,便冉冉上升,到一定高度就凝定不动。这时候,睡眠的婴儿会感觉温暖,连最遥远的雪山之顶,都能承受到它一抹温柔的红晕。

布达拉宫之灯,在不为我们所知的时候,上升,或者缓缓降落。布达拉宫之灯,在夜晚,映红了天上的经卷。

16

我终于体悟到,否定死亡的可怕影响力,绝不止于个人层面,它影响着整个地球。由于大多数人相信人生就只有这么一世,现代人已经丧失长远的眼光。因此,他们肆无忌惮地为着自己眼前的利益而掠夺地球,生活自私得足以毁灭未来。如同致力挽救亚马逊雨林的前任巴西环境部长所说的,我们到底还需要多少类似的警告呢?

现代工业社会是一种疯狂的宗教。我们正在铲除、毒害、摧毁地球上的一切生命系统。我们正在透支我们的子孙无法偿付的支票……我们的作为,好像我们就是地球上的最后一代。如果我们不从心理、心灵、见解上做一番彻底的改变,地球将像金星一般地变成焦炭而死亡。(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17

窗玻璃明亮,只有窗框粗斜的阴影,投布在靠窗的洁净长方木桌上。二楼的房间有近乎弧形的折角。同样弧形的一圈室内窗台很宽,靠着窗框,窗台上竖着若干小幅的镜框画作,还间隔放有金属的矮圆花瓶,瓶里插满的新鲜黄艳草花,和我在布达拉宫外面的地摊上所见的一样好看。阔大的木头椅子搬开时感觉十分沉重,因而坐着也放心稳固。这里是一间面积不大却很有名气的藏式餐吧。

坐在这里,我目睹过暮前窗下熙攘的人群和远处清冷的群山;也长久地注视过深夜雨后,泛着深青色雨光的寂寞石头街道。

我热爱这里青稞酒的味道。深凉,甘冽,在窗外藏蓝的弧形星空护佑下,酒,似乎不会醉人。

桌上铜盏酥油灯的小朵火焰,总是飘忽;有流苏的宫灯般的悬挂红灯,则将红晕浸染了整个空间。土黄的店内墙壁,让人一瞬有身在寺庙的感觉。墙上挂着的两幅梵高风格的油画(一张画此店的建筑,一张画布达拉宫),于我有特别的相通之感。

人很多。喧杂。尤其是在夜晚。有壁毯、神像、座钟、老照片、食物香气、奇形怪状的古器、深红酒架以及流动藏乐的两层的空间内,汇聚有各种颜色的眼睛和皮肤。也许是地处世界的僻远之域,奇异地,从远方到此的人们都会自然而然地解开束缚,这个餐吧内几十本用粗糙藏纸手工装订的笔记本上,竟然存留了如此之多到此一驻的动人心灵。我随手翻到的几段是:

“刚刚跟第一次爱的人分手,走过了青海湖,走过了鸣沙山,走过了可可西里无人区,走过了布达拉宫,可是还忘不了他。也许忘记一个人真的需要很久很久。”

“今天所做的事,就是想你和呼吸。”

“在通天河时,幸运地发现了三江源碑,了却一个心愿。在玉树看了传说中世界上最帅的男子——康巴汉子。我知道我决定要做的事没人拦得了我,除了我自己。于是我一一实现了自己心中的一个个小小的心愿。辗转来了拉萨,第一天就喜欢上了这个地方,是真的喜欢。虽然目前只去了布达拉宫、色拉寺、哲蚌寺、大昭寺,但短短的三天时间,遇到了一个叫汤霞霞的女孩,一下子我们就成了朋友。”

“我终于实现了多年的一个心愿,和老妈一起来到了这里!”

“行走,我的简单生活。这个地方是我遥遥路程中的难忘驿站。窗外的夜幕,闪烁的酥油灯,令我体悟到人生边底最温馨的成分。”

……

读着这些字迹不一、墨色各异的文字,人世深处那些陌生却诚挚的面孔,便会渐渐地,浮来眼前。

18

西藏传统中最慈悲,及其对人类精神最崇高的贡献,就是它对菩萨理想的了解和反复实践。所谓菩萨,就是承担一切众生苦难的人,他踏上解脱之旅,不只是为了自己,还为了帮助其他众生,他在证得解脱之后,并不就此融入绝对的境界或逃避娑婆世界的痛苦,反而选择一再地回到世间,奉献他的智慧和慈悲,来服务世界。全世界最需要的,莫过于这些活跃的和平使者,诚如龙清巴尊者所说的,他们“披戴坚忍的盔甲”,致力于宣扬他们的菩萨理念,并把智慧传布到我们经验中的每一个层面。我们需要菩萨律师、菩萨艺术家、菩萨政治家、菩萨医生、菩萨经济学家、菩萨教师、菩萨科学家、菩萨科技专家和菩萨工程师,我们需要随处示现的菩萨,他们在社会的每一种状况和每一个角落,积极地充当慈悲和智慧的通路,转化他们及别人的心识和行为,不厌不倦地弘传诸佛和其他觉悟者的知识,以保存我们的世界,并创造更有慈悲心的未来。(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19

我崇敬并由衷欢喜那座遥远、空旷的佛寺。

错落的僧舍沿坡而建,占地极大。茂密大树、石铺的凹陷坡道、幽深经堂、佛殿、曲折的屋巷,遍布其间。然而,整座寺院却绝不雍塞,大自然和植物的新鲜空气,疏朗往来。

蓝天和低浮白云的下午,寺院内部到处都是强烈的光与影。强烈的、几何图形的光与影。我想到荷兰画家蒙德里安的画作。

到处都是的,还有鲜花,随意僧舍的僻静墙角和高处窗台,到处都是恣肆开放的喜悦鲜花。

白。黑。红。金。依托着淡青山脉的寺院内的色彩。

入寺的时候,遇见那位端着盆子、举步缓慢的绛红老年僧人,他朝我微笑;最后离开的时候,又在寺内某处的一段矮墙上,遇见正在闲坐休憩的他,他朝我微笑。

绛红的老年僧人的微笑,成为记忆,成为珍贵记忆中这座古老佛寺馈赠给我的永恒表情。

20

一想起在锡金那个美好的一天,一想起那些我所认识的伟大上师,不禁浮现一位西藏圣者永远能够启示我的话:“当强大恭敬心的太阳照到上师的雪山时,他的加持之流将倾泻而下。”(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21

地球上真正的山川,无不给人生以深刻启示。

在西藏,我所经历或遥远目睹的雄浑山脉,无不单纯、宽广、谦逊、缄默,但同时,谁都又能看出,它们内在所拥有的伟大、自信和结实力量。

我渴望这样的启示之力,灌注自己的身心。

22

佛陀自己说:“谁想到我,我就在他前面。”(索甲仁波切,《西藏生死书》)

23

我安睡于西藏的星空底下。黑蓝的星群在屋顶上旋转,散发出青稞和藏红花的逼真气息。现代文明元素的狞厉涉足,并未能撼伤这块高原自给自足的古老强劲气场。由雪峰、峡谷、牧场、奔腾的大河、宗教以及土著人民的野生呼吸汇融而成的强劲气场,坚实地关照并承托了我的睡眠。

我幻然而视,一个孩子,也可能是一个佛陀,从低处跃上了祁连山脉,然后,这个灵活的身影,在祁连山脉、昆仑山脉、唐古拉山脉、冈底斯山脉、喜马拉雅山脉之间,轻巧地跳来蹦去,一派天真,充满喜悦。

这是地球藏着的圣地。这是显示奇迹的乐园。这是如此似曾相识、却又永远无法抵达的故乡。这是梦境。

猜你喜欢
布达拉宫西藏
神奇的布达拉宫
都是西藏的“错”
我们一起去西藏
布达拉宫
一个人的西藏
布达拉宫生成记
西藏:存在与虚无
西藏非遗
布达拉宫外的摄影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