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 劲
摘要:在现代临床实验室运行中,时刻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测量数据,另一类为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管理型数据。
关键词:实验室信息系统条形码技术实验室管理标准化
0 引言
在现代临床实验室运行中,时刻产生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测量数据,另一类为维持实验室运行的管理型数据。这些数据复杂,量大,使每一个实验室为维护这些数据而浪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结果效率低下,容易出错,更不能对数据作出快速科学分析。因此建立临床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1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应用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条形码识别技术等对实验室中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是现代临床实验室的重要管理手段。
1 LIS系统的组成
1.1 LIS系统的组成见图1。
1.2 硬件配置中心服务器IBM236,四路CPU,RAID5硬盘存储备份方式,且LIS网络是百兆以太网。采用多模光纤、多模光纤转换器、超五类双绞线、100Base—T NIC(网络接口卡)等。各临床实验室工作岗位计算机1台共40个岗位,标本接收岗位配置计算机3台,条码打印机3台。各病房护士站计算机1台,激光打印机1台,各门诊采血中心计算机1—2台,条形码打印机1—2台。每个急诊收费岗位配置计算机1台,条形码打印机1台。
1.3 软件平台LIS采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C/S)结构应用模式。HIS服务器采用Windows2000操作系统,SQL Server2000数据库;HIS工作站采用Windows 98操作系统,Power Builder 7.0语言程序设计。
2 系统网络链接
2.1 仪器和工作站连接:数据接收工作站和检验仪器,通过E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RS-232C串行通讯端口连接采集测定数据。从不同仪器采集到数据通讯软件处理后再将结果数据以统一形式存放于数据库中。
2.2 LIS与HIS的连接:通过接口方式将LIS与HIS连接,LIS中的检验项目编码以HIS中检验项目编码为标准。只需在HIS中增加、修改或停用项目,在LIS系统中即可采集到检验项目。
3 网络功能
按照实验室医学质量要求的标准(ISO 15189)对实验室质量体系管理的要求,在LIS上设定相应的功能,实验对实验室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①智能化标本条形码生成。由护士站按医生医嘱输入病人检查项目,打印时自动按标本类型和检验分组生成条形码。条形码包括病人资料(姓名、性别、年龄、病房、床号)、标本类型、标本量、标本容器、采样方法、检验项目等信息。②标本签收和标本处理状态监视。采用条形码扫描技术,扫描样品管上的条形码,执行病人资料录入、检验项目录入、收费和签收登记,打印标本签收回执。通过LIS可实时了解标本的处理情况,如医嘱未执行、已执行、标本已接收、标本正在检测、已完成检测等。③数据采集。将自动化仪器的检测结果采集上传入数据库存储,以便查询、检索。工作站根据不同仪器采用不同通讯软件,从仪器自动采集结果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在本地备份后再将结果数据根据指定的要求存入数据库服务器中。④质控管理。具有按指定标本编号接收、保存质控测定结果,按预设的质控规则判断质控结果的功能。如质控结果失控,则提示并记录处理措施、处理结果和审核确认等情况。可通过数据导出方法,实现向各检验中心发送质控报告。⑤结果审核。具有智能判断病人测定结果、回顾比较判断病人测定结果、自动标识结果异常情况等功能。测定结果一经审核,未授权人员不能更改。如需对审核后的测定结果修改,必须经取得授权资格的人员修改,并记录修改原因、修改前后结果、修改时间和修改人等信息。如测定结果已被临床医生查看,则须征得医生同意方能修改,并自动记录修改情况。只有审核后的结果临床终端才能查询和打印。⑥异常结果处理模块。对测定中出现的异常结果,按照预设定的规则自动提示需要处理的结果并记录处理执行情况,如与临床联系、电话号码、接听医生、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等。⑦微生物专家系统。根据抗生素的种类,细菌的种类与目前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NCCLS)及其他出版标准数据信息为药敏结果提供推论性的解释说明。⑧结果传送与打印。测定结果一经审核确认,即被传送到中心服务器,临床科室终端即可查询测定结果和打印报告,也可由临床实验室打印报告。门诊病人凭条形码回执自动或人工打印报告单。⑨设备管理。建立设备管理档案,安排仪器定期保养并记录仪器维护、使用记录等执行情况。⑩标准操作规程。为标准操作规程管理单元,贮存标准操作规程,记录标准规程发布、修改、作废等信息。11试剂及耗材管理。对科室使用的试剂、耗材的进货入库、申领、出库进行管理。具有试剂库存上限和下限报警功能,网络申领、查询功能。12 事务管理。实现实验室事务管理电子化、网络化。实验室管理者可通过LIS了解整个实验室的工作状态。
4 讨论
为有效地对实验室各种信息进行管理,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实验室管理已开始朝自动化、网络化、智能化管理的方向发展。实验室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LIS)就是在这一背景下产生的集现代化管理思想方法与计算机技术为一体的用于各行业实验室管理和控制的一项崭新的应用技术。一般将LIS界定为以先进的管理思想方法为基础,借助于现代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对实验室中各种信息进行高效管理,从而从整体上提高实验室综合效能的复杂的人机系统。将实验室的分析仪器通过计算机网络连接起来,采用科学的管理思想和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实现以实验室为核心的整体环境的全方位管理。它集样品管理、资源管理、事务管理、网络管理、数据管理(申请、采集、传输、处理、输出、发布),报表管理等诸多模块为一体,组成一套完整的实验室综合管理和检验数据质量监控体系,既能满足外部的日常管理要求,又保证实验室分析数据的严格管理和控制。
目前LIS在我国处于尚未全面发展的阶段,现有的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还基本停留在一个对检验数据进行报告处理的简单应用阶段;临床实验室信息的业务处理流程主线不清、缺少基础信息的标准化、系统在智能化方面欠缺、办公自动化功能不全等缺点很大程度上不能满足现代化实验室的管理要求。今后临床实验室信息系统主要朝实验室信息全自动化(TLA,Total Laboratory Automation)、智能化、符合实验室管理标准化、国际标准化和人性化的信息系统的方向发展。我们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初步建立了以符合ISO15189质量要求标准为目标的LIS,为实现对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提供了管理平台,对提高检验质量和服务质量,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LIS项目的建设要管理先行,应充分重视管理模式,制度的创新。应以先进的质量管理体系为管理理念,建立质量管理体系,将质量体系中的要素融入LIS建设中,使LIS在实验室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发挥积极的作用。LIS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LIS将随着实验室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而趋完善。
参考文献:
[1]武永康,王兰兰,李斌,张子彤.实验室信息系统用于检验与临床双向智能服务的探讨.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8年第02期
[2]郭幽燕,韩向非,李昕,王杨,白树功,胡华明.全实验室自动化系统的构建与实现.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7年第12期.
[3]范婷婷,陈涛,刘忠民,肖洪广,高月亭.临床实验室信息化管理防呆机制的建立.热带医学杂志.2007年第02期.
[4]陈波,黄海樱.条形码技术在临床实验室的自动化信息系统中所起的作用.中国热带医学.200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