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印象散记

2009-03-12 09:29王爱胜
中国信息技术教育 2009年1期
关键词:教案新课程信息技术

苍山博客行是王爱胜(网名苍山子)的教育博客。这里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践研究的交流平台,有热点解码、苍山点点透等栏目,集成发布作者本人的所有原创文章以及与全国各地的教师合作的专栏文章。这些文章绝大多数刊发在学术权威刊物上,形成了一种与媒体合作开展学术研究的良好态势,成为呈现作者思维与观点、激发同行创新与发展的学术家园。作者之所以有持续不断地总结、写作的动力,正如博主寄语中说,“我相信,有春雨播种绿色,就有秋风收获金色。我相信,推开梦想的天窗,就会看到更加美丽的风景。用足打开理想的力量,就会感到未来更加美好。”

博客地址:http://blog.cersp.com/index/1005943.Jspx

王爱胜(网名“苍山子”),山东省青州市第一中学电教组长,省电化教育先进工作者,省级信息技术教学能手,山东省《初中信息技术》教材执触编。著有全国少儿NIT教材《网络应用小能手》、《趣味动画一点通》等专业图书。主持“十五”全国重点课题“整合研究”二级子课鬻信息技术与高中语文作文整合的模式与实践研究。

以快乐IT教育为基本理念,在《中国信息技术教育》杂志、《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杂志发表教学案例、论文多篇,并通过专栏进行系统研究与探索信息技术教育。其中,“半成品加工”、“技术的核心价值”等实用教学策略服务教学效果显著。2008年“半成品加工”信息技术教学法获得潍坊市人民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新年伊始,遵循以往的习惯,我要梳理一番一年来的失与得,展望一下未来景象,对新一年做一个整体规划。

然而,久久地呆在电脑前面,却敲不出多少文字。

观看窗外的风景,尽是北国冬天的凛冽与刻板,突然想起了那首流传已久的歌谣: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苴……

新课程的印象犹如焙了香兰之气,丝丝缕缕拂在心头,吸引我向着心灵深处去寻找丢失的记忆。

拂晓,我披露启程

我经常跟同行们开玩笑说,我们这些老点儿的同志都来自另一个山头。那个山头的番号叫作“电教”,现如今不少已经换了或插了新旗子——“网管中心”或者“信息中心”。因为在那个山头事务太多太杂,很不好混,碰巧信息技术课程开始实施了,有了机遇,大家就下山来打拼新天地。当然也有很多我这样的两边山头来回跑。

刚走上计算机教学道路的时候,天色还早。别说教学指导纲要或者软件工具教学还没有出现,就是计算机语言还很简陋,超越解释Baisc去教编译Baisc就感觉非常了不得。但是,毕竟是启程了,既使露水打湿了衣服,晨风还有点凉。

有一节讲数组的课让我印象很深。这是程序教学里面非常难的一节内容,讲来讲去好多学生仍是不明白。那时,住房改革还没实行,学校当时分房要打分排队。我自以为很巧妙地把教师的得分运用冒泡法进行排序,以为学生会更容易理解。然而,在第一个班上课时,基本上没有学生买账。原来他们对老师的“心情”不了解、无共鸣,不能体会为一个名次斤斤计较的感受。

到了第二个班,我突发奇想,跟学生一起给丐帮分房去!从A(1)到A(10),下标就是级别袋数,住房面积一级更比一级大,到九袋长老等级A(9)、帮主等级A(10)那儿住房面积可非常了得。果然,在哈哈大笑声中,部分学生爬上黑板模拟演示,都非常准确。学生不仅对数组有了直观理解,对冒泡排序也有了更好的掌握。

从那时起,我有了一个很直白的观念——不要刻意把自己当作教师,而要当作学生的学友。

观念一转,一切变幻。我顺着这个思路,着手写作系列的趣味教材,以一部《皮皮闯边城》武侠小说,把Baisc编程教学的每一部分进行演绎,读起来有趣,而且容易揭示出不同算法的本质内涵,后来再以话剧的方式构造上网教学内容……

慢慢地解放了自己的思想,我得以更轻松地上路。虽然,那时计算机教育的天空还没有放亮,但我仿佛已经看到了东方晨曦的微芒。

峰回,让思维发光

信息技术新课程实施之初,除却一系列的培训、交流,从场面上并没有看出有多大的变化,课依然上下去,至于怎么上的、应该怎么上,各方面的声音很大,但成果并不多见。作为一贯的实践者,我一直在路上。虽然偶尔中途小憩有过些许感叹,但大都是随感而发,并无深入思索。

为了提高教学层次、丰富教学内涵,我开始着手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与对策,从理论与实践中间寻找一条通向更美风景的道路。一开始,把小篇幅论文发表在一些刊物上;后来与几个刊物合作一些专栏,开始跟全国各地的教师一道系统地探索教学教法。

比如,早期的“新手上路”专栏,把各地教师的思维火花集中在一起,再反思、再修订、再试验,不断完善,逐步达到近似精品教案的层次。这样做的目的,是给名不见经传的教师一个发展的平台,让他们多一些磨难的同时多一些鼓励。一个教案写成了往往自己感觉不错,但是用于教学的时候却达不到想要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或者,教案的主要内容应用于教学效果不错,但是交流时同行却并不看好,这又是为什么呢?教案交流时还受很多“可见性的”课堂场景制约,尤其是信息技术课的教案其完备与否直接决定了它的表现程度。一方面,它首先要具备一些其他学科教案的元素,在选题规划、过程控制、练习设置等方面考虑周到;另一方面,它还要对环境需求、成果显现、操作指导、技术分析等方面有较好的描述。可见,一个信息技术优秀教案的出台更加困难。

小小的合作专栏看上去并不起眼,但是这创造了一个气氛,帮助了别人,也提高了自己。由此,我热爱上了专栏活动,热爱上了合作交流,热爱上了以活动推进学术层次的提高。

当然,合作不都是愉快的,机会不都是美丽的。不断出现的抄袭,或者单纯地乱凑指望着编辑修改,各种不良现象都阻碍了栏目的健康发展。我也因此懊恼过,与同行争吵过,最后也无奈过。然而,这其中的好处也有,最明显的就是促进了“转变”的能力。一年变一变,从栏目的定位到文章的要求,从观念的取合到思维的创新,一都在变,变则生新。

“热点解码”专栏的转型就相当成功。进一步化繁为简,紧扣问题实质,解决实践。不必具有教案的形式,也不必再有论文的格式,大道理不用讲太多,主要就是感悟。不求多,但求有自己的心得。两年下来,我与大家一起积累了不少这样的核心问题了,有的甚至成了其他刊物话题选择的参考。

在实施新课程的日子里,我们有很多成功,也有很多失败,有很多疑难,也有很多启发,就像是爬行在蜿蜒的山路。

可是,每当我们走到拐点,我想首先想到的不应是畏惧与埋怨。因为我们长着发现美的眼睛,望过层层的

山峦,激发我们的思维就会看到另一番的风景,因为无限的风光正在险峰之巅。

守护,心灵深处的芷兰

或许您还在继续前进,抑或是正在孤独彷徨或许您已经小有成就,抑或是空虚无助。这都不是结果,仍然是正处在过程中。因为,我们的事业仍在继续,在一波一波的困难冲击下,我们的心应更加坚强。

如果稍加反思,还是那句老话说得好:“手中有粮,心中不慌。”

以前参加过很多交流会议,每次发言多数都是从自己的教学案例出发,总结教学经验,行动多于方法。比如,较成功的无非就是《欢乐课堂,信息技术第一课》、《链接出神奇——超链接》等数节课而已。可是,正像大多数教师所说,上出一节好课或许不难,但想每一节都是好课则难上加难。这里的“好”自然有“精品”、“叫好”之意。怎样才能经常上出令自己满意的课呢?这就要求我们逐渐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形成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新课程合起拍来推而广之。如此一来,即使不一定每节课都热热闹闹,但是每节课都会让学生有所思、有所得。

这也正是我走过了很远的新课程之路、观赏了很多的新课程风景之后的深切体会。有一段时间,我们大家交流,放眼望去都是案例、案例、案例,我想为什么不总结、挖掘、开发呢?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的“半成品加工方法”首先出笼,让自己精神一振。第一次有了自己的观念总结,而不单单再是让别人拉着手匆忙地奔走。从策略上看,半成品加工涉及教学选题的处理、课堂进程的掌握和练习关键的达成,这有益于新课程中所提倡的素养与实际技术操作的关系协调,因此也得到了有关专家与媒体的赞扬与鼓励。

三人行必有我师。半成品也不是我个人的专利,名词借自工业,现象来源考试,范例来自大家的一线教学经验,是广泛的思维相互碰撞的结果。

还有一次,偶与一位教研员深夜促膝相谈,谈及我最近的观点“首要问个为什么”。他提出,有必要刻意地系列总结一下哪些部分应该问“为什么”。于是“探索信息技术核心价值”的想法产生了。借助刊物一角,连续发表了十几篇文章,对小学、初中、高中进行整体思考,对不同模块内容进行分解重构,抓住核心价值进行广泛讨论。信息技术教育中技术的核心价值讨论之风由此刮起。后来不少专家都撰文探讨,反思技术教育的本质意义,言路大开。我也由此为基础线索规划,执行主编了新一轮的初中教材,在其中明确提出了以“通用操作”进行操作规律教学作为铺垫,以“特色技术”教学体现核心价值。基于技术价值,依托通用操作与特色技术,进一步回过头来深化“半成品加工策略”,并由此获得了2008年潍坊政府颁发的教学成果奖。

先行路,早观景,必受益。这是新课程发展道路上的一大特色。细数各省各地,在此道路上已经英才备出,不同人的不同特色妆点着新课程的秀美江山。当然,有些人物并不张扬,有些故事并不华丽,但都实实在在。并且,成果取得的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在优质课上大放光芒,有的书写教育博客获得奖励,有的高考成绩非常突出,有的辅导课外活动硕果累累……在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属于自己的鲜花与掌声。

跋涉在信息技术新课程这道崎岖蜿蜒的山路上,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梦想,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憧憬与希望。虽然,有的人遇到风,有的人遇到霜;有的人看见黑,有的人看到光;有的人迷途返,有的人迎难上……不论是哪一个时段,走到哪一地,都需要总结。譬如,到了新年可稍停下脚步,低头想想,回头看看,抬头望望,守护好自己内心的那份信念与希望。信念在心,犹如芷兰在心,不论时光怎样改变,不论现实如何发展,不论职岗如何变换,它的香永不变。

祝愿,在新的一年,我们大家同携手、共努力,一起前行,让信息技术的春天更加灿烂,一朵朵芷兰迎风而绽——“满庭花簇簇,开得许多香”。

猜你喜欢
教案新课程信息技术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巧学信息技术课程
浅谈初中信息技术项目式学习教改实践
浅议高中化学新课程必修模块的主要教学策略
《触摸春天》教案
巧用“信息技术”,提高课堂效率
《立定跳远》教案
2019年全国高考新课程Ⅰ卷生物试题分析与启示
第二届“我即语文”教学奖颁奖典礼暨新课程研讨会在福州一中举行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